玉手鐲。(fotolia)<\/p>\n","height":"600","width":"400"},"isAccessibleForFree":"true","potentialAction":{"@type":"ReadAction","target":[{"@type":"EntryPoint","urlTemplate":"https:\/\/www.epochtimes.com\/b5\/19\/6\/10\/n11311920.htm"}]},"inLanguage":"zh-Hant","copyrightYear":"2024"}

藍田日暖玉生煙

作者:于海心

玉手鐲。(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432
【字號】    
   標籤: tags: , ,

五代十國時期,平居晦遠行到了于闐,記錄了神話一般的于闐產玉的情景。

那時的于闐盛產玉,多到什麼程度呢?人家叫撈玉,直接去河裡撈就行了,那裡的河就叫玉河。中原撈魚,于闐撈玉,聽起來像個童話,可這是真實的歷史。

翡翠(硬玉的一種)。(Rich Jade富御提供)

于闐的玉出自玉河,即產玉的河。

玉河在於闐城外,源自崑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於闐界牛頭山分為三條河,一條白玉河在城東三十里;一條綠玉河在城西二十里;一條烏玉河在綠玉河西七里。三條玉河每條又分為五條,這些河流雖起源自同一條河,但是河裡的玉隨地而變,所以顏色不同。每年黃曆五、六月河水暴漲,玉就隨著水流下來了,水量大玉就多,水量小玉就少。秋季七、八月水勢退了就可以撈玉了。于闐的法度是國家先採,百姓後採。所以于闐的器用服飾往往用玉。當時中國的玉,多來自這裡。

韓國江原道玉山家販賣部的白玉飾品。(孫明國/大紀元)

如果從高處俯瞰,十五條玉河,源出一處,五種白色,五種碧色,五種黛色,寶玉的瑩潤映著水波在陽光照耀下,曖曖依依,其壯觀、聖潔、高貴的天然意態不是文字丹青可以描繪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讀詩許多年,今日方得解。

玉是佛教七寶之一,于闐又是佛教傳入中國的首站,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聯繫,妙不可言。

──據五代 平居誨《于闐國行程記》 @*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孟子道出「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千古名言,其剛正、博大的氣魄深受歷代文人仰慕。他們甚至化用這句話為名取字,時時激勵自己,其中最知名者有唐代的孟浩然,還有元代的一位名臣兼文學大家——張養浩。
  • 特殊的風土,使日本人一直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表現在文學藝術裡,便成了這種「深重的悲觀主義色彩」:感嘆人生的脆弱和短暫,歌詠轉瞬即逝的美景,凝視種種瑣碎、微小的細節⋯⋯即使是戰國時代叱吒風雲的名將,留下的辭世詩也多為感嘆世事無常、人生如夢的句子。
  • 書寫黑暗與痛苦,不等於就是消極和局限,相反,一個人如果看不清時代的昏昧、人心的墮落,他對「美好」「光明」的理解也勢必是膚淺而狹隘的。(北翠╱新紀元)
    書寫黑暗與痛苦,不等於就是消極和局限,相反,一個人如果看不清時代的昏昧、人心的墮落,他對「美好」「光明」的理解也勢必是膚淺而狹隘的。
  • 寒山寺位於蘇州市姑蘇區楓橋鎮,坐東朝西,面對古運河,在晨曦一抹或暮色蒼莽之時,於湖水岸邊聽得入耳的木鼓鐘聲不覺令人感嘆天地悠悠的懷古幽思,人人不由自主的吟唱唐代詩人張繼的千古大作《楓橋夜泊》
  • 倘若欣賞一個人,應當如何讚譽?在眾多的譽美之辭中,諸如:以玉樹臨風形容倜儻之士;以雲中白鶴形容隱士高潔;以璞玉比喻有潛質而未經雕琢之人;亦或如瑤林瓊樹,比喻一個人容貌才智出眾,猶如風塵外物……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讚譽,即以鏡喻人,百代流芳。
  • 在水滸故事中,每當豪傑出場,必有詩文介紹其名號與綽號。唯獨武松出場時,綽號一直空懸未著。
  • 古代的史家並不避諱將神奇的預言採擷入史,三國相關的史料中,關於預言的記載很多,其中不乏採自讖緯之言。
  • 齊國左相出訪魯國,他那豪華的車子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魯國大夫叔孫豹善於預測,當即預料了左相的結局。宴會上,齊國左相舉止失禮,叔孫豹辛辣地諷詠道:「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看那老鼠都還有張皮,這人卻沒有禮儀,不死還等什麼?如此辛辣的諷諫,齊國左相做出了怎樣的回應?
  • 《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觀點,概說東漢末年由一統江山分裂為三國鼎立的局勢。然而,歷史大局的演變,真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結果嗎?
  • 漢靈帝熹平五年(西元176年),一日,沛國譙縣的天空中,一隻散發著金黃光芒的黃龍,輕盈矯捷地遨翔天際。百姓們紛紛舉頭注目,大感驚奇,消息也不逕而走,傳到了京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