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兗州 (南朝)
兗州-南兗州-兗州 | |||||||||||||||||
---|---|---|---|---|---|---|---|---|---|---|---|---|---|---|---|---|---|
東晉、南朝、唐朝的州 | |||||||||||||||||
325年-552年 573年-579年 620年-624年 | |||||||||||||||||
國家 | 東晉、南朝、唐朝 | ||||||||||||||||
人口 | |||||||||||||||||
• 464年 | 31115戶,159362口[1] | ||||||||||||||||
歷史 | |||||||||||||||||
• 成立 | 325年 | ||||||||||||||||
• 廢除 | 624年 | ||||||||||||||||
| |||||||||||||||||
今屬於 | 中國江蘇省、安徽省 |
沿革
編輯東晉
編輯東晉初,兗州曾寄治合肥。太寧三年(325年),兗州全境陷於後趙,遂於徐州廣陵郡廣陵縣(今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西之蜀岡上)僑置兗州,無實土。此後,兗州治所遷徙頻繁,曾寄治於丹徒縣京口、盱眙縣、山陽縣、下邳縣、淮陰縣,或單獨而治,或與徐州共治一地,或與青州共治一地。晉末,兗州定治廣陵。
宋齊
編輯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兗州為南兗州,北兗州為兗州。至此,南兗州領十四僑郡:南高平郡、南平昌郡、南濟陰郡、南濮陽郡、南泰山郡、濟陽郡、南魯郡、東燕郡、高密郡(以上九郡位於江南)、南東平郡、南齊郡、南平原郡、濟岷郡、雁門郡(以上五郡位於江北)。
元嘉八年(431年),割南兗州江南九僑郡屬南徐州,而割南徐州之廣陵、海陵、山陽、盱眙、南沛、鍾離六郡與豫州之秦郡屬南兗州,南兗州遂因割江淮間為境而成實土州,與南徐州分江而治,轄境相當於今天江蘇省江淮之間和安徽省天長市等地。後併南齊、南平原、濟岷、雁門四郡入南東平郡。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南兗州徙治盱眙。元嘉三十年(453年),南兗州併入南徐州。同年,復置南兗州,還治廣陵。至此,南兗州領八郡:廣陵郡、海陵郡、山陽郡、盱眙郡、南沛郡、鍾離郡、秦郡、南東平郡。
大明五年(461年),併南東平郡入廣陵郡。泰始中,徐州諸郡陷於北魏,遂於廣陵僑置新平、北淮陽、北濟陰、北下邳、東莞五郡。元徽元年(473年),割鍾離郡屬徐州。至此,南兗州領十一郡:廣陵郡、海陵郡、山陽郡、盱眙郡、南沛郡、秦郡、新平郡、北淮陽郡、北濟陰郡、北下邳郡、東莞郡。
南朝齊時,割新平郡屬兗州。建元四年(482年),併北淮陽、北濟陰、北下邳、東莞四郡入廣陵郡。永明元年(483年),併秦郡入青州之齊郡。至此,南兗州領五郡:廣陵郡、海陵郡、山陽郡、盱眙郡、南沛郡。
梁陳
編輯南朝梁時,復置秦郡;分廣陵郡置廣業郡,後改為神農郡;割山陽郡屬北兗州。大寶元年(550年),割秦郡置西兗州。至此,南兗州領五郡:廣陵郡、海陵郡、盱眙郡、神農郡、南沛郡。承聖元年(552年),南兗州陷於北齊,改為東廣州。
南朝陳太建五年(573年),收復南兗州,領廣陵、海陵、射陽三郡;改射陽郡為鹽城郡;廢涇州為沛郡,屬南兗州。太建七年(575年),割南譙州之盱眙、神農、秦三郡屬南兗州。至此,南兗州領七郡:廣陵郡、海陵郡、鹽城郡、沛郡、盱眙郡、神農郡、秦郡。[2]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佔領南兗州,改為吳州。隋朝開皇九年(589年),改吳州為揚州。大業三年(607年),改揚州為江都郡。[3]
唐朝
編輯唐朝武德二年(619年),佔領江都郡,改為揚州,不久即陷於李子通。武德三年(620年),收復揚州,改為兗州,與北方的兗州(治瑕丘)並存。武德六年(623年),兗州陷於輔公祏。武德七年(624年),收復兗州,改為邗州。武德九年(626年),改邗州為揚州。[4]
唐朝兗州轄縣 | |
---|---|
620年 | 江都縣、六合縣、盱眙縣、高郵縣 |
621年 | 江都縣、六合縣、高郵縣(盱眙縣改屬西楚州) |
地誌
編輯- 阮勝之(一作阮敘之)撰:《南兗州記》一卷。
長官
編輯- 東晉兗州刺史(325年-420年)
- 郗鑒(325年-339年)
- 郗邁(339年-344年)[5]
- 褚裒(344年-349年)[6]
- 蔡裔(349年-352年)[7]
- 荀羨(352年-358年)[8]
- 郗曇(358年-361年)
- 范汪(361年-362年)
- 庾希(362年-367年)[9]
- 郗愔(367年-369年)[5]
- 桓溫(369年-373年)[10]
- 刁彝(373年-374年)
- 王坦之(374年-375年)
- 朱序(375年-377年)
- 謝玄(377年-387年)
- 朱序(387年-388年)
- 司馬恬(388年-390年)
- 王恭(390年-398年)[11][12]
- 劉牢之(398年-402年)[13]
- 司馬叔璠(402年)[14]
- 桓脩(402年-404年)[15]
- 殷仲文(404年)[16]
- 辛禺(404年)[17]
- 劉毅(404年-405年)[18]
- 劉裕(405年-408年)
- 劉藩(408年-412年)[17]
- 劉道鄰(412年-415年)[19]
- 劉柳(415年)[20]
- 劉義符(415年-416年)
- 劉裕(416年)
- 劉義符(416年)[21]
- 蕭源之(416年-418年)[22]
- 劉道鄰(418年-420年)[19]
- 劉宋南兗州刺史(420年-479年)
- 劉道鄰(420年-422年)[19]
- 檀道濟(422年-426年)[23]
- 劉義欣(426年-430年)
- 劉遵考(431年)
- 劉義宣(未就任,431年-432年)
- 劉義恭(432年-440年)
- 劉義慶(440年-444年)
- 劉義宗(444年)
- 劉誕(444年)
- 劉義季(444年-445年)
- 劉義賓(446年-447年)
- 徐湛之(447年-449年)
- 劉濬(449年-451年)
- 劉駿(451年)
- 劉義恭(451年-452年)[24]
- 劉鑠(453年)[25]
- 沈慶之(453年-455年)
- 劉延孫(455年)
- 檀和之(455年-456年)
- 劉子尚(456年)
- 劉休仁(456年-457年)
- 劉誕(457年-459年)
- 垣閬(459年)
- 沈慶之(459年-460年)
- 劉子勛(460年-463年)[26]
- 柳元景(463年-464年)[27]
- 劉子仁(464年-465年)
- 劉子真(465年-466年)[28]
- 劉祗(466年)
- 劉休範(466年)
- 張永(466年)
- 劉景素(466年-467年)
- 沈攸之(行,467年-468年)
- 劉韞(468年)
- 蕭道成(468年-471年)[29]
- 劉勔(470年-471年)
- 沈懷明(471年-473年)[27]
- 張永(474年)
- 蕭道成(474年-477年)[30]
- 李安民(477年-478年)
- 黃回(478年)
- 蕭映(行,478年)
- 蕭映(478年-479年)[31]
- 南齊南兗州刺史(479年-502年)
- 王敬則(479年-480年)
- 陳顯達(480年-481年)
- 柳世隆(481年-483年)[32]
- 蕭子良(483年-484年)
- 呂安國(484年)
- 張岱(未就任,484年)
- 蕭子敬(484年-487年)
- 蕭子懋(487年-488年)
- 蕭子明(488年-492年)
- 蕭子罕(492年-494年)[33]
- 蕭子敬(494年)[34]
- 王玄邈(494年-495年)
- 蕭寶源(495年-498年)
- 蕭穎冑(498年-499年)[35]
- 蕭寶攸(未就任,499年)
- 蕭寶玄(499年-500年)[36]
- 裴叔業(未就任,499年)[37]
- 張沖(未就任,500年)
- 陸慧曉(500年)
- 張稷(500年-501年)[36]
- 劉孝慶(501年-502年)
- 蕭昺(監南兗州,502年)[38]
- 南梁南兗州刺史(502年-557年)
- 蕭昺(502年-506年)[39]
- 昌義之(507年)[40]
- 呂僧珍(507年-508年)
- 蕭淵業(508年-509年)
- 蕭憺(509年-510年)
- 蕭綱(510年-513年)[41]
- 蕭淵藻(513年)[42]
- 蕭昺(513年-514年)
- 蕭昂(監南兗州,514年-?)[39]
- 蕭績(518年-523年)[43]
- 蕭綜(523年-525年)
- 蕭淵藻(531年-535年)
- 蕭正德[44]
- 柳仲禮[45]
- 蕭會理(?-549年)[46]
- 董紹先(侯景署,549年-550年)[47]
- 蕭勉(550年)
- 侯子鑒(侯景署,550年-551年)
- 郭元建(侯景署,551年-552年)[48]
- 侯瑱(551年-552年)[49]
- 杜僧明(552年-554年)[50]
- 荀朗(未就任,554年)[51]
- 吳明徹(556年-557年)[49]
- 陳朝南兗州刺史(557年-560年,573年-579年)
- 唐朝兗州刺史(620年-624年)
參考文獻
編輯- ^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 ^ 5.0 5.1 《晉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 ^ 《晉書·卷九十三·列傳第六十三》
- ^ 《晉書·卷八十一·列傳第五十一》
- ^ 《晉書·卷七十五·列傳第四十五》
- ^ 《晉書·卷八·帝紀第八》
- ^ 《晉書·卷九十八·列傳第六十八》
- ^ 《晉書·卷九·帝紀第九》
- ^ 《晉書·卷十·帝紀第十》
- ^ 《晉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五十四》
-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寧朔將軍固州鎮將鎮東將軍漁陽太守宜陽子司馬元興墓誌銘
- ^ 《晉書·卷九十九·列傳第六十九》
- ^ 《資治通鑑·卷一一三》
- ^ 17.0 17.1 《宋書·卷一·本紀第一》
- ^ 《晉書·卷八十五·列傳第五十五》
- ^ 19.0 19.1 19.2 《宋書·卷五十一·列傳第十一》
- ^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
- ^ 《宋書·卷二·本紀第二》
- ^ 《宋書·卷七十八·列傳第三十八》
- ^ 《宋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
- ^ 《宋書·卷五·本紀第五》
- ^ 《宋書·卷九十九·列傳第五十九》
- ^ 《宋書·卷六·本紀第六》
- ^ 27.0 27.1 《宋書·卷七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 ^ 《宋書·卷七·本紀第七》
- ^ 《宋書·卷八·本紀第八》
- ^ 《宋書·卷九·本紀第九》
- ^ 《宋書·卷十·本紀第十》
- ^ 《南齊書·卷二·本紀第二》
- ^ 《南齊書·卷三·本紀第三》
- ^ 《南齊書·卷四·本紀第四》
- ^ 《南齊書·卷六·本紀第六》
- ^ 36.0 36.1 《南齊書·卷七·本紀第七》
- ^ 《南齊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三十二》
- ^ 《南齊書·卷八·本紀第八》
- ^ 39.0 39.1 《梁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八》
- ^ 《梁書·卷十八·列傳第十二》
- ^ 《梁書·卷二·本紀第二》
- ^ 《梁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七》
- ^ 《梁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三》
- ^ 《南史·卷五十一·列傳第四十一》
- ^ 《大唐故光州定城縣令柳君墓志銘並序》
- ^ 《梁書·卷三·本紀第三》
- ^ 《梁書·卷四·本紀第四》
- ^ 《梁書·卷五十六·列傳第五十》
- ^ 49.0 49.1 49.2 《陳書·卷九·列傳第三》
- ^ 《陳書·卷八·列傳第二》
- ^ 《陳書·卷十三·列傳第七》
- ^ 《陳書·卷三·本紀第三》
- ^ 《陳書·卷五·本紀第五》
- ^ 《陳書·卷十五·列傳第九》
- ^ 《陳書·卷十一·列傳第五》
- ^ 《陳書·卷十二·列傳第六》
- ^ 《唐刺史考全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