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郡

(重定向自南魯郡

魯郡中國古代郡、國名。

魯郡
別名:薛郡
 • 行政中心魯縣(漢)
瑕丘縣(隋)
歷史 
• 成立
前224年
• 废除
758年
地望:山东省曲阜市泗水縣
滕州市一帶

建置沿革

编辑

秦漢

编辑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以鲁国故地置薛郡,領魯縣、瑕丘无盐须昌张县滕縣胡陵方与亢父騶縣薛縣。辖境约当今大汶河下游及其支流小汶河以南,大运河以东,蒙山、抱犊崮以西,枣庄市鱼台县以北地区。

汉高帝六年(前201年),立劉交為楚王,薛郡屬楚國呂后六年(前182年),封張偃魯王,置魯國[1]。文帝元年(前179年),魯國除為薛郡,還屬楚國。景帝二年(前155年),削楚國薛郡[2]。三年(前154年),置魯國,徙淮陽王劉餘為魯王。自武帝元朔元年至成帝鴻嘉二年,魯國先後分出戚、寧陽、瑕丘、公丘、鬱桹、西昌、蘭祺、容丘、良成、昌慮、平邑、山鄉、建陵、合陽、東安、承鄉、建陽、郚鄉、建鄉、新陽二十個侯國,歸入附近的東海郡泰山郡山陽郡沛郡等郡。綏和元年(前8年),魯國領魯縣、卞縣汶陽縣蕃縣、騶縣、薛縣,屬徐州刺史部[3]

新莽始建國元年(9年),貶魯王劉閔為公。始建國二年(10年),降封魯公劉閔為列侯,改魯國為魯郡[4]

漢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封其兄子劉興為魯王,改魯郡為魯國。建武二十八年(52年),徙魯王興為北海王,改魯國為魯郡,命東海王劉彊兼食魯郡。明帝永平元年(58年),東海王劉彊臨終前將東海郡獻於朝廷,僅食魯郡一郡,改為魯(东海)國(东海王封号仍未变)。永元年間削魯國薛縣,不久歸還。東海郡郚鄉併入魯國卞縣。順帝永和元年(140年),魯國仍領魯、卞、汶陽、蕃、騶、薛六縣,轄境略有擴大,屬豫州刺史部。至漢末不改。[5]

魏晉南北朝

编辑

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降東海王劉羡為崇德侯,改魯國為魯郡[5]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進封邯鄲王曹溫為魯王[6],改魯郡為魯國咸寧三年(277年),沛國公丘縣改屬魯國。[7]西晉後期,蕃、薛二縣改屬彭城國,魯國僅餘五縣。[8]永嘉之亂後,改魯國為魯郡

十六國時期,魯郡先後為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的領土,移治鄒山,省卞、公丘二縣,改屬兗州晉安帝義熙四年(408年),攻克鄒山,收復魯郡,為了區別於僑郡而改為北魯郡[9]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改北魯郡為魯郡[10]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省兗州,魯郡改屬徐州。元嘉二十七年(450年),鄒山為北魏所攻陷,後又收復。[11]元嘉三十年(453年),復立兗州,魯郡還屬兗州。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析置陽平縣,後又析置新陽縣。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復置卞縣。此時,魯郡領鄒、汶陽、魯、陽平、新陽、卞六縣。[12]同年十二月,宋失淮北四州,北魏攻陷魯郡。[13]

北魏時,魯郡還治魯縣。北齐时,魯郡併入任城郡[14]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滅北齊,任城郡由齊入周。

隋唐

编辑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任城郡,其地屬兖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兗州为魯郡,治所在瑕丘縣(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泰山以南、南阳湖以北、泗水县以西及汶上县以东地。魯郡領十縣:瑕丘、任城、鄒、曲阜、泗水、平陸、龔丘、梁父、博城、嬴。[15]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平徐圓朗,改魯郡為兗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兗州為魯郡。魯郡領十縣:瑕丘、曲阜、乾封、泗水、鄒、任城、龔丘、金鄉、魚臺、萊蕪。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魯郡為兗州。[16]

僑郡

编辑

東晉時,在晉陵郡境內僑置魯郡,以安置流民,領魯、樊二縣。僑置的齊郡省併後,其所屬的西安縣改屬魯郡。[12]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改魯郡為南魯郡[10]宋文帝元嘉十八年(441年),樊縣併入西安縣。[12]北齊攻陷南魯郡後,廢郡,併魯、富陵二縣為懷恩縣。[15]

人口

编辑
  •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魯國有118045戶,607381口。[3]
  • 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魯國有78447戶,411590口。[5]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魯國有3500戶。[17]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魯郡有4631戶,28307口,南魯郡(僑)有1211戶,6818口。[12]
  • 東魏孝靜帝武定中(543年—550年),魯郡有15160戶,47329口。[14]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魯郡有124019戶。[15]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魯郡有88987戶,580608口。[16]

行政長官

编辑

薛守(前224年—前182年)

编辑

薛守(前179年—前154年)

编辑

魯內史(前145年—前8年)

编辑

魯相(前8年—10年)

编辑

魯郡大尹(10年—23年)

编辑
  • 云敞,字幼孺,平陵人,新莽時在任。[18]

魯郡太守(23年—26年)

编辑

魯相(26年—220年)

编辑
  • 鍾離意,字子阿,會稽山陰人,漢明帝時在任,視事五年,以久病卒官。[21]
  • 汝郁,字叔異,陳國人,東漢中期在任。[22]
  • 王堂,字敬伯,廣漢郪人,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年)出任。[23]
  • 趙安世,下邳人,東漢中期在任。[24]
  •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漢獻帝建安初領。[25]
  • 畢諶,東平人,漢獻帝建安三年(198年)出任。[26]
  • 陳逸,汝南平輿人,東漢後期在任。[27]
  • 溫恢,字曼基,太原祁人,漢獻帝建安中在任。[28]
  • 孫禮,字德達,涿郡容城人,漢獻帝建安中在任。[29]

魯郡太守(220年—232年)

编辑

魯相(鲁国曹温时期232年—310年代)

编辑
  • 司馬馗,河內溫人,曹魏時在任。[8]
  • 姓名不詳,魏明帝景初三年(239年)在任,曾上言宗聖侯奉祀之事。[29]
  • 索靖,字幼安,敦煌人,晉武帝太康中在任。[30]
  • 魏休,任城人,西晉後期在任。[31]

魯郡太守(—408年)

编辑

北魯郡太守(408年—420年)

编辑

魯郡太守(420年—)

编辑

魯郡太守(607年—622年)

编辑
  • 蘇威,字無畏,京兆武功人,隋煬帝大業中在任。[40]
  • 鄭善果,滎陽滎澤人,隋煬帝大業中在任。[41]

魯郡太守(742年—758年)

编辑

行政長官(僑)

编辑

魯郡太守(—420年)

编辑

南魯郡太守(420年—)

编辑
  • 戴法興,會稽山陰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出任。[44]
  • 阮佃夫,會稽諸暨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44]
  • 陳敬元,丹楊建康人,南朝宋後期在任。[45]
  • 劉係宗,丹楊人,齊武帝永明末在任。[46]
  • 蕭坦之,蘭陵人,齊鬱林王永明十一年(493年)到隆昌元年(494年)在任。[47]

國主

编辑

西漢魯國(前155年—10年)

编辑
魯國(前155年—10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魯王 共王 劉餘 前155年—前128年 漢景帝子
2 魯王 安王 劉光 前127年—前88年 劉餘子
3 魯王 孝王 劉慶忌 前87年—前51年 劉光子
4 魯王 頃王 劉封 前50年—前23年 劉慶忌子
5 魯王 文王 劉睃 前22年—前5年 劉勁子
6 魯王→魯公 劉閔 前4年—9年—10年 劉慶忌子
降為列侯

東漢魯國(26年—52年)

编辑
魯國(26年—52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魯公→魯王 哀公→哀王 劉仲 39年、43年追封 漢光武帝兄
1 魯王→魯公→魯王 劉興 26年—37年—43年—52年 劉仲子
徙封北海

東漢東海國(43年—220年)

编辑
東海國(43年—220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東海王 恭王 劉彊 43年—58年 漢光武帝長子
2 東海王 靖王 劉政 59年—102年 劉彊子
3 東海王 頃王 劉肅 103年—125年 劉政子
4 東海王 孝王 劉臻 126年—156年 劉肅子
5 東海王 懿王 劉祗 157年—200年 劉臻子
6 東海王 劉羨 201年—220年 劉祗子
魏受禪,降為崇德侯

曹魏魯國(232年—265年)

编辑
魯國(232年—265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魯王 曹溫 232年—265年 曹楷子、曹邕嗣子
晉受禪,降封縣公

西晉魯國(265年—310年代)

编辑
魯國(265年—310年代)[7]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3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魯公 武公 賈充 265年—282年
2 魯公 殤公 賈黎民 282年追封 賈充子
3 魯公 賈謐 ?—300年 賈充外孫
4 魯公 賈禿 301年—? 賈充從曾孫
5 魯公 賈湛 ?—310年代 賈充從曾孫
西晉末國絕

參見

编辑

徵引文獻及註釋

编辑
  1. ^ 從《漢書·張耳傳》。《漢書》地理志以為呂后元年置。
  2. ^ 《漢書 卷三十六 楚元王傳第六》
  3. ^ 3.0 3.1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4. ^ 《漢書 卷十四 諸侯王表第二》
  5. ^ 5.0 5.1 5.2 《後漢書 志第二十 郡國二》
  6. ^ 據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詔令,所有諸侯王均改以郡為國,然而三國時未有以魯陽為名的郡,孔祥軍據《太平寰宇記》卷21有「晉改為魯郡」一文,認為魏時仍稱魯國。(《三國政區地理研究》第31頁魯國)依據孔說,疑《邯鄲懷王邕傳》「六年,改封魯陽」乃「六年,改封魯王」之誤。
  7. ^ 7.0 7.1 《晉書 卷四十 列傳第十》
  8. ^ 8.0 8.1 《晉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七》
  9. ^ 9.0 9.1 《宋書 卷二十五 志第十五》
  10. ^ 10.0 10.1 《宋書 卷三 本紀第三》
  11. ^ 11.0 11.1 《魏書 卷四下 世祖紀第四下》
  12. ^ 12.0 12.1 12.2 12.3 《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13. ^ 《宋書 卷八 本紀第八》
  14. ^ 14.0 14.1 《魏書 卷一百六中 地形志二中第六》
  15. ^ 15.0 15.1 15.2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16. ^ 16.0 16.1 《舊唐書 卷三十八 志第十八》
  17. ^ 《晉書 卷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
  18. ^ 《漢書 卷六十七 楊胡朱梅云傳第三十七》
  19. ^ 《後漢書 卷二十九 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第十九》
  20. ^ 《後漢書 卷十八 吳蓋陳臧列傳第八》
  21. ^ 《後漢書 卷四十一 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
  22. ^ 《後漢書 卷三十六 鄭范陳賈張列傳第二十六》
  23. ^ 《後漢書 卷三十一 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第二十一》
  24. ^ 《後漢書 卷四十六 郭陳列傳第三十六》
  25. ^ 《三國志 卷十七 魏書十七 張樂于張徐傳第十七》
  26. ^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
  27. ^ 《後漢書 卷六十六 陳王列傳第五十六》
  28. ^ 《三國志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29. ^ 29.0 29.1 《三國志 卷二十四 魏書二十四 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
  30. ^ 《晉書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31. ^ 《周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五》
  32. ^ 《南齊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三十六》
  33. ^ 《周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七》
  34. ^ 《魏書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35. ^ 《魏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三》
  36. ^ 《周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八》
  37. ^ 《魏書 卷九十四 列傳閹官第八十二》
  38. ^ 《魏書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
  39. ^ 《魏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十九》
  40. ^ 《隋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六》
  41. ^ 《隋書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五》
  42. ^ 《新唐書 卷二百〇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43. ^ 《新唐書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44. ^ 44.0 44.1 《宋書 卷九十四 列傳第五十四》
  45. ^ 《宋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一》
  46. ^ 《南齊書 卷五十六 列傳第三十七》
  47. ^ 《南齊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