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社會學派
外觀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5年12月14日) |
系列條目 |
社會學 |
---|
主要的社會學理論 |
研究方法 |
主要分支學科 |
其他相關信息 |
芝加哥社會學派(Chicago school of sociolog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在1920年代與1930年代興盛,主要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羅伯特·E·帕克、Ernest Burgess及其他城市社會學家所建立。
由於城市研究的熱門主題包括了犯罪和青少年犯罪,所以芝加哥社會學派也成為美國於20世紀前半葉犯罪社會學的重鎮。
研究方法
[編輯]芝加哥學派採取生態學的觀點研究城市,並認為大部份的貧窮居民都在社會結構和家庭、學校等地方感到挫敗。這造成社會解組,削弱了家庭與學校等社會組織控制行為的力量,創造了犯罪與偏差行為的環境誘因。
該學派的成員將研究重點放在芝加哥這個城市。1910年,芝加哥的人口已超過兩百萬,其中許多人近期的美國移民。由於蓬勃發展的工廠缺乏監管以及大面積住房短缺,該市居民面臨無家可歸、惡劣生活和工作環境,低薪水、長工時等問題。芝加哥社會學派進行的生態學研究包括製作芝加哥的位置圖,標示特定行為(如酗酒、兇殺、自殺、精神病和貧困)發生的地區。通過對比這些地圖標識,社會學家得以確定某些地區特定類型行為的集中情況。結合人口普查數據,社會學家計算出不同地區的行為率並對此進行相關性分析[1]。
代表人物與理論
[編輯]- 喬治·賀伯特·米德:符號互動理論(英語: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又稱:象徵互動理論、形象互動理論)。由於此理論主要在區分兒童發展、兒童社會化的重要階段,因此也成為社會心理學、兒童心理學最早期的重要理論之一。
- 社會解組理論:譯為「社區組織不善」理論會更為貼切。主旨:不良的生活環境是造就犯罪之主因。社區的次文化(例:讚許犯罪)和人際關係類型,影響力遠大於青少年的個人屬性(年齡、性別、種族)。
- Sutherland (1924):愛德文·蘇哲蘭1924年在《犯罪學·初版》當中提出「差別接觸理論」(英語: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主要受喬治·賀伯特·米德的符號互動理論之影響,因此差別接觸理論也是犯罪學理論中富有社會心理學色彩的一個。此理論主旨是:人會從與素行不良的他人交往中學到犯罪行為。
- Park, Burgess & McKenzie (1925) 發表他們的都市生態學專書,基於對芝加哥的觀察,指出五種經常在城市發展中出現的「同心圓模式」,當中包括被視為最易爆發危機或分崩離析的「轉變中區域」[2]。
- McKay & Shaw (1942) 延續愛德文·蘇哲蘭的理論,也是聚焦於青少年犯罪(juvenile delinqency)之研究,發現他們都集中到「轉變中區域」。他們因此主張:犯罪的少年並不是人異常,而是他們所處的環境異常;犯罪只是正常人被置於異常環境中時的正常反應[3]。
註腳
[編輯]- ^ Anderson, Nels. The Hobo: The Sociology of the Homeless Ma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3.
- ^ Park, Robert Ezra; Burgess, Ernest W.; McKenzie, Roderick D. The C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5.
- ^ Shaw, Clifford R.; McKay, Henry D.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Urban Areas 1st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2. / 2nd Ed. 1969, ISBN 978-022675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