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泰
鄂爾泰,西林覺羅氏,字毅庵,滿洲鑲藍旗人也。康熙朝舉人,拜內務府員外郎,與田文鏡、李衛並為世宗腹心。
傳
[纂]早間
[纂]康熙十六年生。其先早歸清太祖努爾哈赤,為世管佐領。[一]祖圖彥突至戶部郎中,父鄂拜官拜國子祭酒。[二]
三十六年,鄂爾泰弱冠舉,即入宦途。二十一歲,襲佐領世職,充侍衛。
官運轉機
[纂]雍正三年又遷廣西巡撫。於赴任途,雍正帝以其可大用,改雲南巡撫,兼治總督事。兼領雲南、貴州、廣西三省。此時,朝議改土歸流。[三]
督三省
[纂]四年十月,鄂爾泰得總督職,加兵部尚書銜。廣順長寨土司叛,鄂爾泰兵伐之,土司抗,平之。長寨土司即平,鄂爾泰奏准遣流官治,乃立長寨廳也。此為鄂爾泰改土歸流之勝端也。長寨事定,雍正帝於報遣長寨廳之首任流官之時,亦超遷鄂爾泰為滇、黔、桂三省之總督焉。蓋三省改流之任最重,由鄂爾泰受之,即周知三省之況及三省土司之情,更為之改流、用兵之計焉。其用兵於土司,策性極強,先後緩急,手段必當。長寨改土之時,諸土司以頗橫,官兵所至,土司皆挾眾抗之。鄂爾泰命總兵進兵,陷諸塞壘,固鎮敢抗之大小土司,俄而服之永寧、永安、安順等一千三百九十八寨,廣順、定番、鎮寧等諸六百八十餘寨,立功煌煌。
苗疆改土
[纂]黔東苗嶺山、清江、都江諸地,為貴州苗疆,週三千餘里,壤千六百餘處,左有清江可達於楚,右有都江至於粵,古州據中群塞環於四,地勢險隘也。[四]鄂爾泰深謂其地改流難大,便知此地之貴州按察使張廣泗計議之。是年,張廣泗率兵擊走來拒官兵之苗司兵,入古州也。[五]
晚年
[纂]十三年,貴州土民叛,雍正帝以語亂者未善之,削伯之位,而謂之信如故也。
雍正帝崩,鄂爾泰領總理事務大臣也。[六]乾隆元年為欽點會試大總裁,除大學士職外,又兼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經筵講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太傅,國史館、三禮館、玉牒館總裁,賜爵襄勤伯也。
十年病卒,年六十六。乾隆帝臨喪致祭,諡文端,配享太廟,入祀京師賢良祠。二十年,以侄昌、門生胡中藻獄,撤祀。[七]
作品
[纂]著作
[纂]鄂爾泰著有《西林遺稿》。雍正帝所編之《硃批諭旨》,收有《鄂爾泰奏摺》,總之其云貴廣西總督任之奏摺焉。[八]
詩作
[纂]- 《宿真空寺懷蒙又上》[九]
- 《初度日謝客詠懷》[一〇]
- 《夜坐檢書偶讀工部蜀相篇慨然有述》[一一]
- 《會課春風亭命賦邑有流亡愧俸錢句蓋以自況抑亦自省殊未敢效韋郎思田裡也聊申鄙意用告群賢》[一二]
- 《贈學使中丞法淵若》[一三]
- 《郊行示耕者》[一四]
- 《舲山》[一五]
宗族
[纂]父祖
[纂]- 祖:圖彥突,官至戶部郎中。
- 父:鄂拜,拜國子祭酒。[一六]
妻
[纂]鄂爾泰之元配瓜爾佳氏夫人早卒。續娶者乃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邁柱之女。鄂爾泰與邁夫人情甚篤,不娶妾,生六子二女也。
子
[纂]- 長子:鄂容安,官至翰林院掌院學士、河南巡撫、兩江總督。娶故通政使司通政使博爾多之女。
- 次子:鄂實,前鋒統領,娶總督江南等處七省漕糧補熙之女補氏,補氏卒,又繼娶大學士高斌之女。
- 三子:鄂弼,領西安將軍,娶領侍衛內大臣信勇公哈達哈之女。
- 四子:鄂寧,官至雲貴總督,娶內大臣海望之女。
- 五子:鄂圻,尚莊親王允祿之女。
- 六子:鄂謨,娶邁柱之女孫。
評
[纂]改土歸流之成,使土司之製終之,解之兆民之苦,得之多夷國策之一,乃康雍乾三朝為盛者一。以此言,鄂爾泰宜為足稱之人也。
出處
[纂]攷
[纂]- ↑ 《清史稿·卷二百八十八·列傳七十五》:國初有屯泰者,以七村附太祖,授牛錄額真。子圖捫,事太宗,從戰大凌河,擊明將張理,陣沒,授備禦世職。雍正初,祀昭忠祠。
- ↑ 生平與家世,中國通史
- ↑ 《清史稿·卷二百八十八·列傳七十五》:三年,遷廣西巡撫,甫上官,調雲南,以巡撫治總督事。貴州仲家苗為亂二十餘年,巡撫石禮哈、提督馬會伯請用兵,上未即許。巡撫何世璂疏言仲家苗藥箭銛利,地勢險阻,用兵不易,上即命世璂招撫,久未定,詔諮鄂爾泰。
- ↑ 《清史稿·卷二百八十八·列傳七十五》:苗疆四圍幾三千馀裡,千三百馀寨,古州踞其中,群寨環其外。左有清江可北達楚,右有都江可南通粵,蟠據梗隔,遂成化外。如欲開江路通黔、粵,非勒兵深入遍加剿撫不可。此貴州宜治之邊夷也。
- ↑ 《清史稿·卷二百八十八·列傳七十五》:黔、粵以牂牁江為界,而粵屬西隆州與黔屬普安州越江互相鬥入。苗寨寥闊,將吏推諉。應以江北歸黔,江南歸粵,增州設營,形格勢禁。此事連廣西者也。
- ↑ 《清史稿·卷二百八十八·列傳七十五》:世宗崩,宣遺詔以鄂爾泰志秉忠貞,才優經濟,命他日配享太廟。高宗即位,命總理事務,進一等精奇尼哈番。
- ↑ 生平與家世,中國通史
- ↑ 生平與家世,中國通史
- ↑ 古道黃塵滿,春溪碧溜乾。烏棲雙樹晚,客至一鐙殘。斷碣悲窮子,聯篇記妙翰。定知草廬臥,小夢亦闌珊。
- ↑ 百年行過半,兀坐對紅扉。白髮無拘束,黃金有是非。吏人隨鳥散,奴子汲泉歸。嗤笑從渠會,餘心終不違。
- ↑ 碧草黃鸝萬古情,杜陵野老慣吞聲。祠堂不佔中原地,丞相徒傷西蜀名。兩立霸圖生有恨,偏安王業死無成。綿官宛在尋何處,風雨鐙昏夜柝鳴。
- ↑ 束髮登朝老合休,一麾江上領諸侯。許身稷契談何易,結習詩書道未週。誰使至尊憂稼穡,直應之子負山丘。流亡疾病春都感,慚謝蘇州刺史愁。
- ↑ 已教幹莫息鋒銛,轍遍江南眾所瞻。除卻詩篇何所癖,獨於山水不能廉。瘴煙蠻樹甘棠在,絳帳春風畫戟兼。今日相逢共尊酒,形骸脫略兩無嫌。
- ↑ 肩輿咿啞踏春圻,菜麥青黃二月時。漫道杏花初課雨,早看柳影半垂枝。一犁自足田園業,千耦同歌亞旅詩。隴畔小民須力作,窮簷辛苦聖人知。
- ↑ 幾灣清浪接平溪,一棹煙波兩岸齊。行過舲山山寺晚,水禽啼斷竹雞啼。
- ↑ 生平與家世,中國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