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宋词系列二之六: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品读宋词】宋人的侠客梦

作者:兰音
北宋词人贺铸文武双全,一心杀敌立功却长期沉抑下僚,在《六州歌头》表达了他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和身世之叹。(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646
【字号】    
   标签: tags: , , ,

仗剑天涯,快意恩仇;策马江湖,义字当先,是侠客的形象,也是侠的生活。他们出入于青山碧水与舞榭歌台,与庙堂大夫和贩夫走卒交游;侠游走在世俗礼法的边缘,却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令人景仰和向往。

即使在崇文抑武的两宋,文人墨客也怀着有关青春和理想的侠客梦。在梦里,他们与豪侠剑客,肝胆相照,替天行道,或痛饮狂歌,或弯弓行猎。这样的生活,好不洒脱惬意!北宋后期的词人贺铸,正是一位任侠尚义之士。他曾用慷慨激烈的语气,写下一首《六州歌头》,回顾他早年与侠为伍的岁月,寄托现实的身世之慨: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词境赏析

这是一首情感奔放、气势如虹的壮词,结合词牌句式短小、音节短促的特点,表现出词人豪放之情与律吕之范兼备的填词功力。从字数来看,《六州歌头》属于长调慢词。但是我们读此词,丝毫不觉冗长拖沓,反而精神振作,仿佛感受到军乐在耳之雄威、一气贯注之畅达。当真是“雄姿壮采,不可一世”(夏敬观《手批东山词》)。

贺铸有心杀敌,生擒敌军首领,连佩剑都受到他强烈的救国之心的影响,在凛冽西风中发出怒吼。图为清朝宝剑。(公有领域)

这首词内容浅近,层次清晰,上下片即两大层次。上片主要回忆了词人少年时期在京城侠气纵横的生活。“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起首“少年”二字,将时光倒转,回到词人年轻时豪荡恣意的岁月。那时他以侠自许,结交的朋友都是五湖四海的英雄豪杰。

之后,词人用饱满的情感,选取典型细节,追忆当年的种种事迹。它们犹如一幕幕电影片段,依次展现在读者眼前。“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这几句描述的是侠的精神:

他们待人诚挚,萍水相逢就能肝胆相照;路见不平,怒发冲冠即刻仗义出手;三言两语,意气相投便是生死之交;重义轻财,一句承诺却能重于千金;推崇万人难敌的勇敢,自夸豪纵无羁的性情。词人用字精炼,却从不同侧面展现出侠的品德与情怀。一群特立独行、无拘无束的少侠形象,就这样鲜活地跃然纸上。

“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这又是一层,表现侠的日常言行和生活。

少侠们不拘小节,无惧纵情享乐。他们喜好郊游,他们骑骏马、驾轻车,呼朋引伴飞驰于京城内外;兴致高时便入肆饮酒,他们赏酒色、品佳酿,顷刻间就如长虹吸海般一饮而尽。闲暇时,他们还会带着鹰犬,围猎于城郊,由于武艺高强,很快就将鸟兽的巢穴扫荡一空。

上片以“乐匆匆”作结,既是对早年生活的评价和留恋,也表示回忆的结束。下片起句“似黄粱梦,辞丹凤”,紧承前文,形成前后文字浑然一体的连贯感。词人将目光转向现实,展开人到中年的身世之叹。少年的任侠生活就像一场黄粱梦,匆匆而逝,如今词人已经离开京城,也永远告别了那段快乐的时光。

那么他如今的真实生活是怎样呢?“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这几句讲述了词人在外地漂泊,长期沉抑下僚、郁郁不得志的境况。这时的他,只有明月、孤舟作伴;任事于卑微的官职,碌碌无为而蹉跎了青春。他整个人,仿佛陷落在昏暗的官场之中,忙于案头文书之类的琐碎事务,一身才华被生生埋没。

“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鹖弁,代指武官。怀才不遇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有成千上万心怀高情远志的人士,被分派到各地,做一些粗使的杂活,不能凭借自身才华建立不世功勋。

“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这三句点明了时代背景,也是词人悲愤感慨的根源。当时的西夏国屡屡侵犯北宋边境,战事紧张,有才之人却报国无门,半生虚度。一个“悲”字,却蕴藏了词人乃至千万人的苍凉无奈的心境。

在大环境的悲剧中,词人又能做什么呢?“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不请,是无路可请或是请而不得之意,词人有心杀敌,生擒敌军首领;连佩剑都受到他强烈的救国之心的影响,在凛冽西风中发出怒吼。

虽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但是词人的梦想在朝廷主和派的掌控下,最终无法实现。他也只能满怀惆怅地登临山水,抚琴排遣愁绪,默默地望着鸿雁消失在天际。整首词挟磅礴激昂之势,至此转入沉郁内敛,留下无穷意味,发人深思。

词人背后的故事

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有《东山词》《东山词补》等集。在群星璀璨的宋代词人中,贺铸似乎是一个特别的人物。他身长七尺,眉目耸拔,面带铁青色,并不是英俊的样貌,由此得了“贺鬼头”的外号。但是他极具才干,文武双全,一身侠肝义胆,更有一股狂狷耿介之气,共同形成了他傲视权贵、心忧家国的品性。

贺铸自幼苦读诗书、苦练武艺,希望有朝一日为国效力。图为明 孙克弘绘《销闲清课图·阅史》(局部)。 (公有领域)

他的侠与狂,大概出自天生的贵族气质;他的文武才华,也得益于家族的遗传和熏陶。从汉到唐代,贺家都是门楣显赫、文武兼修的世族,既有“儒宗”之誉,亦出乱世良将,名人辈出。唐朝有大诗人贺知章,宋初更有太祖的孝惠皇后。不过在北宋,贺氏世代担任低品级的武官,贺铸的父亲又早早过世,贺家到了贺铸一代,走向衰落。

曾经的辉煌家世,并没有为贺铸带来实际的帮助,但是他自幼苦读诗书、苦练武艺,希望有朝一日为国效力。在重文轻武的宋朝,贺铸的仕途并不显达,40岁之前担任各类武官,壮志难酬;后来转为文官,依然不见起色,南迁北调十几年,于58岁时致仕。

贺铸的履历看上去不起眼,但他在当时社会却是侠名远播,他自己也以“北宗狂客”自况。因为他的性格不拘礼法,快人快语,所以贺铸面对达官显贵时,绝不讲情面,稍不中意便任意辱骂。贺铸曾经和一名贵族子弟共事,看不惯他目中无人的做派,就暗中查访,抓到他偷窃公物的罪证,就把他关在密室里审问。

他手里拿着刑杖,恐吓那子弟:你是不是在某时盗窃某物做某用,又在某时盗窃某物到自己家里?子弟一见这阵势就吓得磕头认罪。贺铸亲自行刑,棒打子弟,只几下就让他哀求告饶。贺铸教训一番后,也不深究,哈哈大笑将他释放。从那以后,那些仗势欺人之辈,慑服于贺铸的威严,都不敢抬头正眼瞧他。

江淮一带有个叫米芾的人,同贺铸一样因为侠义行为和豪爽性格而闻名。贺铸仿佛要和他一较高下似的,一见面就睁圆双目,拍着手掌,和他展开激烈的争论。他们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经常“大战”一整天都分不出胜负。他们论辩的内容,成了文人津津乐道的谈资。

以上事迹,大概就是《六州歌头》上片内容的再现。虽然我们不知道他的武功究竟如何,但是他的侠气已经成为他最鲜明的标志。《宋史》中明言:“人以为近侠。”他的朋友也评价:“方回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程俱《贺方回诗集序》)

元祐三年(1088年),北宋边境烽烟再起,西夏频频侵犯,边患日益严重。宋军无力却敌,朝廷又恢复纳贡、求和的政策。在军事衰弱的同时,贺铸这样的忠勇之人却无用武之地。在万分悲愤之下,他写下了这首壮丽豪迈的名作,表达了身世之叹以及对国家深沉的忧思。

威武雄豪的贺铸,在词作中还有细腻深情的一面。除了豪放词,他也写下了深婉密丽、重情重义的婉约词。比如婉美幽洁,给予春愁的《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让他得到了“贺梅子”之雅号;再如催人泪下,悼念亡妻的《鹧鸪天》,“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写出了往事不堪追忆的深挚情感。

贺铸可谓集英雄气概与儿女柔情为一体的词人,得到许多文人的赞赏。《东山词序》盛赞贺词:“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陈廷焯的《云韶集》说:“词至方回,悲壮风流,抑扬顿挫。”他的文采与侠气相得益彰,共同造就了两宋独一无二的词人。

贺铸一改宋代文人普遍的温文尔雅的形象,在粗犷的外表隐藏着忧国忧民的丹心,在潇洒的侠情中透露着雄放狂傲的气质。他用自己的笔墨,为后世勾勒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侠世界,让人继续做着热血奔腾的侠客梦。

点阅【品读宋词】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漠孤城,长河落日,朔风飞雪,铁衣金甲⋯⋯如果把这些词汇归到某一类古诗词中,相信很多人都会答出唐朝的边塞诗吧?不过,边塞作为中华王朝的边境自古就存在,历朝历代也少不了开疆拓土的战事,那么其他朝代,会不会也有唐诗一样不朽的边塞文学呢?
  • 一年一度七夕节,牛郎织女来相会。古时候,七夕又叫乞巧节,是女子们祈求提高女红技艺的节日。或许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太感人了,很多文人喜欢在诗词中感​​叹他们的悲欢离合。今天的人们,更是把七夕过成了“情人节”。
  • 岳飞
    宋朝是一个风雅繁华的时代,也是一个热血悲壮的时代。靖康之难后,历史上涌现出一代代舍生忘死的抗金英雄。今天我们要介绍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可算作不是词人的填词大家。
  • 和美的姻缘令人羡慕,但毕竟世事难料。如果两人不幸分开了,那深切的思念与无尽的追忆,定格在文字中,更有着悱恻动人的力量。南宋初年,就有这么一对年轻的夫妻,原本才华相当、两心相许,但不过两三年,丈夫迫于母亲的压力,不得不与妻子离婚,多年来两人音讯全无。某一天,丈夫在一座“沈园”游赏,偶然遇到了前妻和她现在的丈夫。
  • 古人写诗词,有的即眼前事,道心中曲,抒写人生聚散离合的情怀;有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阐发古今人事盛衰的幽思。诗词的容量,或微小到一时一地,或洪大到无限时空,形式极为灵活,内涵又极为丰富。
  • 我们在这个系列提到的著名词人,有风华绝代的布衣书生,也有温婉妩媚的淑女佳人;有经世治国的文臣宰相,也有驰骋疆场的百战神将,这些人几乎涵盖了两宋风流人物的各个阶层。
  • 游子思乡,怎一个“乡愁”了得。床前的明月光,城中的玉笛声,邻船的同乡人,都能触动他们的情感。他们还会想像,故乡的梅花或许如期绽放,重阳的登高之行恐怕又少了自己一人,这就是游子特有的乡情。
  • 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伤春悲秋、离愁别绪是一大主题。一个“愁”字,古人用了太多、太美妙的词句去形容它:愁有长度,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有重量,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空间,柳宗元诗曰:“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愁也有时间,冯延巳词曰:“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 春色满园,芳草翠柳,美丽的景色为何让人心生愁绪?是感慨光阴的飞逝,还是叹息理想的落空,是思念魂牵梦萦的伊人,或是为无法摆脱的莫名心情而伤怀?
  • 淳熙六年(1179年),南宋词人辛弃疾已经四十岁了,这是他离开家乡、南渡入宋的第十七年。这一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多了几场风雨,也似乎变得更加短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