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诗人贾岛骑驴而行,忽然想到了一句诗,为了确定一个字,重复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引发了怎样的趣闻?范仲淹写了一篇记文,歌颂东汉先贤,友人为他改了哪个字?一字之师的故事,谈谈古人在文辞翰海中各留风采,各有千秋。
唐朝时,有一年贾岛(779年—843年)骑着毛驴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在驴背上,他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想用“敲”字,代替“推”字,坐在驴背上反复斟酌,一会儿作出“推”字的手势,一会儿又作“敲”字的手势。不知不觉行走了半晌,凡是看到他奇怪动作的人都很讶异。但贾岛沉浸在思考中,丝毫没有注意到外界的眼光。
“推敲”的来历
当时韩愈(768年—824年)代理京城地方长官,这天刚好带着车马出巡。贾岛骑着毛驴,不知不觉就走进了韩愈的仪仗队中。他丝毫没有察觉,仍在做着“推、敲”的手势。仪仗队的士兵呵斥他,并把他推下了毛驴,带到韩愈面前。这时,贾岛才醒悟过来。
韩愈还没来得及责问,贾岛就致歉说:“我偶然想到一句诗,吟咏了很久,但有一个字还没有确定。我神游诗府,无意中冲撞了大官的车驾。”说着,他向韩愈请教,“推、敲”二字用哪一个比较好?韩愈坐在马上思考了很久,对贾岛说:“用‘敲’字比较好。”于是,他们二人并排骑着驴和马,一路有说有笑地回到署衙。
韩愈、贾岛二人从此结为好友,共同谈论作诗之道一连数日都不会感到厌倦。由此,二人成了布衣之交。据说韩愈曾赠予他二十八个字诗,诗文曰:“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声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从此贾岛名扬天下。
改“德”为“风” 咏先贤
北宋时期,范仲淹(989年—1052年)贬居桐庐时,在钓台修建了严光先生的祠堂,并亲自做了一篇记文,颂扬东汉严光(字子陵)和汉光武帝(公元前5年—57年)之间的情义。
严光和光武帝刘秀是故交朋友,彼此在道义上互相推崇。刘秀建立东汉后,他礼待贤士,召请严光来到京师洛阳,想要任命他为谏议大夫。然而严光不肯接受,谢绝了光武帝的美意,归隐于富春山。
范仲淹于记文结尾处,写了一句:“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成文后,拿给友人李泰伯阅读。李泰伯反复阅读,对其称赞不已。他说:“您的文章一出,必会名扬天下。只是,我觉得有一个字需要改一下,会更好。”
范仲淹一听很惊讶,拱手行礼,向友人请教改哪一个字?李泰伯说:“文章说到山峦江水,用义很大,用词很深。用‘德’字来修饰,似乎显得很局促。如果换成‘风’字怎么样?”范仲淹欣然同意了。于是将结尾改为:“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毛诗正义》认为“风也,教也”,风有教化的意思。凡是清风吹拂之处,万物都会受到它的影响。由此引伸出“风教”一词,“风以动之,教以化之”,风教鼓动万事万物,犹如清风吹拂花草一般。
范仲淹称颂严光品行超逸高洁,能使贪婪的人变得廉洁,能使胆怯的人变得勇敢,对民风教化起到很大的作用。李泰伯将“德”改为“风”,契合严光的美德能够风教天下,代代相传。
参考资料:
《容斋五笔》卷五
《鉴戒录·贾忤旨》卷八
《毛诗正义》卷一/卷十五@*#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