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插畫,捨我其誰

作者:Lily Lin
但丁《神曲‧天堂篇》的「至高天」(天府,The Empyrean)插圖:「那時,就像一朵雪白的玫瑰,向我展示了聖潔的主。」(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144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在眾多為但丁《神曲》繪製插圖的藝術家中,不得不提到多雷。

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1832─1883年)是法國畫家、版畫家、插畫家、漫畫家和雕塑家。他的插圖和但丁的《神曲》依然緊密地連繫在一起,即使多雷圖本的《神曲》初次問世到現在已將近一百五十年,這位藝術家表現詩人文字的力量,仍舊決定著《神曲》的視覺呈現。

時空背景,早在1855年,也就是多雷二十三歲時就計劃為但丁《神曲》著手繪製插圖。他的藝術才能大多體現在為文學作品創作插圖上。除了神曲之外,他還為其它文學名著製作精美的插圖,如《聖經》《失樂園》《唐吉柯德》等等,而神曲插圖的面世,即被大眾認為文學結合視覺藝術的一大傑作。

古斯塔夫‧多雷的藝術才能大多體現在為文學作品創作插圖上。(公有領域)

在十九世紀的法國,這部《神曲》文學巨作在主流文化中名列前茅,這反映出但丁在法國受歡迎的程度。人們對但丁作品深感興趣來自於翻譯成法文版、學術上的研究、報紙期刊,還有超過200件的繪畫和雕塑作品。

多雷最先提議為《神曲》地獄篇繪製插圖,但出版商覺得版面的增加再配上插圖,其昂貴成本的支出超過預期,因此多雷親自負擔整個出版費用。作品出版後立刻在藝術上、商業上取得空前絕後的成功。受到第一版的鼓舞,多雷接著在1868年出版了《煉獄篇(Purgatorio)》和《天堂篇(Paradiso)》。隨後,多雷的《神曲》插畫大約有兩百多個版本,而其它文學著作插圖很少享有如此巨大成功。

古斯塔夫‧多雷的作品,但丁《神曲‧地獄篇》中的「凱戎與冥河」插圖(Charon And the River Acheron):「船夫凱戎向我們走來,這位有著長長的白髮的老人,哭著說,你們有禍了,你們的靈魂墮落了。」(公有領域)

多雷的人物造型採用了米開朗基羅的人體塑造手法,並融合北方傳統繪畫中的優美風景,和時下大眾流行元素。 他的木刻版畫,線條極其細膩,明暗層次分明。黃國彬譯註中文版《神曲》如此寫道:「看似簡單不過的黑白線條,竟能神乎其技,變化無窮⋯⋯,要光有光,要暗有暗,要光暗之間的微明,微明就應筆而至。」傾盡呼風喚雨之力,把黑白線條發揮到淋漓盡致。

多雷的《神曲》插圖被認是他個人的最偉大的成就,他完美的技巧融合著詩人鮮活的視覺想像,配合得完美無縫。一位評論家於1861年在《地獄篇》插畫本問世後寫道:「我們相信但丁和多雷他們倆的靈魂在另外時空交匯,能夠心靈相通,交流彼此的秘密。」《天堂篇》插畫的出現,更以無比的神聖與波瀾壯闊的天界景象震撼世人。多雷好似但丁的知己,不僅具有個人獨特的表現風格,又將作者所述所想逼真傳神地視覺化,這也必定是在細讀文字、深入理解與探究了書中每一幕場景與意義之後的結晶。正因這份忠誠,多雷也必然伴隨着但丁的《神曲》一同不朽、永世流傳。

古斯塔夫‧多雷的作品,但丁《神曲‧地獄篇》中的「森林」插圖:「在生命旅程的途中,我發現自己身處一片黑暗的森林裡,因為直達的路徑已經消失。」(公有領域)

——轉載自《藝談》https://artium.co/index.php/zh-hant/node/251

(點閱【藝談】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術愛好者可能會感到訝異,位在西班牙馬德里的普拉多國家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竟然收藏數量如此龐大的法蘭德斯畫派大師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作品。這是因為魯本斯經常替國王菲利普四世(King Philip IV)(1605—1665年)作畫,有絕大部分的收藏來自於此。另外,西班牙一位出色的藝術大師維拉斯奎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也受到魯本斯許多影響。
  • 英國鄉村的綠草、藍天和風景如畫的小屋散發出田園詩一般的清新恬淡,這份美妙在約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的筆下栩栩如生、不可磨滅。這位最重要的浪漫主義風景畫家善於觀察、細緻描摹,他的作品反映出人與自然之間深刻而持久的聯繫。
  • 19世紀末,著名海景畫家愛德華‧莫蘭(Edward Moran)繪製了一系列大膽又富有想像力的畫作,紀念美國重要的海事事件。
  • 國畫美學是重傳神的,形神兼備、意在筆先。既傳藝術客體之「神」,又達藝術主體之「意」,情景交融,主客觀統一,國畫美學於焉完備,馬麟的《靜聽松風圖》展現了這樣的意境。
  • 美國風景畫家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1826—1900年)在第二次造訪厄瓜多之後五年,創作了一幅日出時分火山噴發的畫作。優美浪漫的構圖在我們眼前展開,首先印入眼簾的是火熱的太陽,以及反射在河面上的陽光。儘管發光的球體被火山噴出的灰色濃霧包圍,但光線仍穿透濃密的火山灰雲,在大地上投射出柔和、溫暖的光芒。
  • 馬遠擅長山水畫,起初師法李唐,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自出新意。《秋江漁隱圖》是他的一幅小品之作,然而畫中現出高超的技法與心意。
  • 安布羅修斯·博斯查特(Ambrosius Bosschaert)以畫筆畫出精準分析的花卉畫,精心安排具有象徵意義的標本,體現荷蘭「黃金時代」(the Dutch Golden Age)的精神。「黃金時代」是一個發現微觀與宏觀的年代。
  • 敦煌壁畫中最為動人的,就是乘風飛舞的仙女,稱之為「飛天」,有的手執樂器,有的手捧花朵,飛翔於天空之中,衣帶飄揚,姿態美妙。另外,在敦煌壁畫之中,最為突出的是「供養人像」,就是出錢修寺塑像的善士施主們的形象。
  • 「聖母領報」(The Annunciation,譯註)是最受歡迎的基督教藝術主題之一。這個至關重要的聖經故事出自《路加福音》。故事中,上帝派天使長加百列(Gabriel)去拜訪一位住在拿撒勒的童貞女瑪利亞。天使長告訴她,她將誕下上帝之子耶穌。起初瑪利亞感到驚訝,質疑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加百列向她解釋說,聖靈要降臨在她身上。瑪麗謙卑地接受了上帝的旨意。
  • 1874年,王家藝術學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在倫敦舉辦展覽,展出一位新手藝術家的精美畫作。這幅畫的標題是「點名」(The Roll Call),描繪因克曼戰役(the Battle of Inkerman)結束後的細節。展覽還沒結束,《點名》就已經成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評價很高的畫作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