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畫家丘奇的《科托帕希峰》喚起國家認同

混亂的內戰期間,人們解讀弗雷德里克‧丘奇(Frederic Church)的作品《科托帕希峰》有邪不勝正的寓意。
作者:Mari Otsu  吳約翰 譯
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的作品《科托帕希峰》(Cotopaxi),1862年創作。布面油畫;121.9x216公分。底特律美術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8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美國風景畫家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1826—1900年)在第二次造訪厄瓜多之後五年,創作了一幅日出時分火山噴發的畫作。壯美浪漫的構圖在我們眼前展開,首先印入眼簾的是火熱的太陽,它在中景的河流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儘管發光的球體被火山噴出的灰色濃霧包圍,但光線仍穿透濃密的火山灰雲,在大地上投射出柔和、溫暖的光芒。

前景中嶙峋突兀的懸崖大部分處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有些峭壁在晨光的渲染下泛起了紅暈;咆哮的瀑布噴濺出白色泡沫,部分隨著初升的太陽染上一層玫瑰色。《科托帕希峰》如同丘奇的其它畫作一樣,前景左邊是一片樹林和原野風光​​,有很多的細節描寫,葉子和樹枝清晰可見。隨著景物逐漸向遠處退去,畫面的清晰度逐漸減弱,越來越多地烘托出獨特氛圍。

《科托帕希峰》局部,前景中的原野風光。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於1862年創作。 (公有領域)

儘管丘奇的作品描繪的是厄瓜多(Ecuador)一座正在噴發的火山,卻引起美國人的共鳴。在混亂的南北戰爭内戰期間(1861—1865年),人們認為這幅畫有著正義戰勝邪惡的寓意。

畫家、作家和詩人們巧用極端天候或自然災害來比喻戰爭與社會動盪帶來的情緒激盪。1863年《科托帕希峰》(Cotopaxi)在紐約展出期間受到高度好評。美國媒體將畫面裡的火山、火山灰雲聯想成炸彈、砲彈煙霧,稱丘奇的畫作表達的「是警告(不要回頭)之柱,而不是指引(去注視恐怖的毀滅景象)」。

十九世紀的風景畫家關注人類對大自然原始荒野的破壞。他們試圖在畫布上描繪的伊甸園經常受到戰爭、擴張和工業的威脅。如同火山重塑地貌一樣,內戰正在重塑美國人民對國家的意識。

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的作品《科托帕希峰》,1862年創作。布面油畫;121.9×216公分。底特律美術館。(公有領域)

自然畫派

丘奇出生於康乃狄克州哈特福(Hartford)的一個富裕家庭,這使得他在年輕時就能盡情追求他熱衷的藝術。18到20歲時,丘奇跟隨風景畫家托馬斯‧科爾(Thomas Cole)在卡茨基爾山(the Catskill Mountains)學習,效法科爾直接從生活中創作草圖,然後返回工作室完成設計與理想化的最終構圖。科爾是公認的十九世紀美國風景畫哈德遜河畫派的創始人。

1853年,當丘奇第一次前往南美洲時,就對安第斯山脈(the Andes)的火山很感興趣。四年後,他與藝術家路易斯‧雷米‧米格諾(Louis Rémy Mignot)一起返回北美大陸,開始大量創作科托帕希火山(Cotopaxi)、桑蓋火山(Sangay)以及欽博拉索山(Chimborazo)的油畫和鉛筆素描。

從丘奇第二次訪問厄瓜多到1862年創作《科托帕希峰》的五年間,這位風景畫家也創作了《尼加拉大瀑布》(Niagara)(1857年)、《安第斯山脈的心臟地帶》(The Heart of the Andes)(1859年)和《荒野暮光》(Twilight in the Wilderness)( 1860年)。丘奇從這些壯觀的風景中學習了構圖與色彩的運用。

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的作品《尼加拉大瀑布》(Niagara),1857年創作。布面油畫;101.6×229.9公分。華盛頓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公有領域)
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的作品《安第斯山脈的心臟地帶》,1859年。布面油畫;168×305.3公分。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公有領域)
弗雷德里克‧艾德溫‧丘奇的作品《荒野暮光》,1860年創作。布面油畫;101.6×162.6公分。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公有領域)

每幅畫中的元素,如尼加拉湍急的瀑布、逐漸消失於背景安第斯山脈的欽博拉索山(Mount Chimborazo),以及荒野中橘紅色的高積雲等,都融入作品《科托帕希峰》之中。這幅畫可說是綜合戶外寫生與大型成品畫作經驗的最佳呈現。

《科托帕希峰》是由慈善家詹姆斯‧萊諾克斯(James Lenox)委託創作,他還收藏英國畫家威廉‧透納(J. M. W. Turner)的畫作。透納的繪畫風格比哈德遜河畫派的畫家更加隨興、更富表現力。丘奇的作品可說是向透納畫作中富有想像力的構圖元素致敬,特別是《勇莽號戰艦》(The Fighting Temeraire)(1838年),該作品在1839年王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畫展中受到高度讚揚。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特納的作品《勇莽號戰艦》,1839年創作。布面油畫;10×121.4公分。倫敦國家美術館。(公有領域)

《科托帕希峰》不僅是一位技藝高超的畫家對南美洲風景忠實的呈現,這幅畫也印證了丘奇精湛的構圖技巧,他對自然學家亞歷山大‧馮‧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和藝術評論家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著作的痴迷,以及南北戰爭的動盪局勢。觀賞者解讀這幅畫寓意著美國南方戰火紛飛中一道美好的曙光。

原文:Cotopaxi’: Forg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Frederic Church’s Painting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大津‧麻里(Mari Otsu),藝術史與心理學學士學位,曾在紐約王后區藝術學校大中央工作室(Grand Central Atelier)學習核心課程古典素描和油畫。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術愛好者可能會感到訝異,位在西班牙馬德里的普拉多國家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竟然收藏數量如此龐大的法蘭德斯畫派大師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作品。這是因為魯本斯經常替國王菲利普四世(King Philip IV)(1605—1665年)作畫,有絕大部分的收藏來自於此。另外,西班牙一位出色的藝術大師維拉斯奎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也受到魯本斯許多影響。
  • 英國鄉村的綠草、藍天和風景如畫的小屋散發出田園詩一般的清新恬淡,這份美妙在約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的筆下栩栩如生、不可磨滅。這位最重要的浪漫主義風景畫家善於觀察、細緻描摹,他的作品反映出人與自然之間深刻而持久的聯繫。
  • 19世紀末,著名海景畫家愛德華‧莫蘭(Edward Moran)繪製了一系列大膽又富有想像力的畫作,紀念美國重要的海事事件。
  • 國畫美學是重傳神的,形神兼備、意在筆先。既傳藝術客體之「神」,又達藝術主體之「意」,情景交融,主客觀統一,國畫美學於焉完備,馬麟的《靜聽松風圖》展現了這樣的意境。
  • 馬遠擅長山水畫,起初師法李唐,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自出新意。《秋江漁隱圖》是他的一幅小品之作,然而畫中現出高超的技法與心意。
  • 安布羅修斯·博斯查特(Ambrosius Bosschaert)以畫筆畫出精準分析的花卉畫,精心安排具有象徵意義的標本,體現荷蘭「黃金時代」(the Dutch Golden Age)的精神。「黃金時代」是一個發現微觀與宏觀的年代。
  • 敦煌壁畫中最為動人的,就是乘風飛舞的仙女,稱之為「飛天」,有的手執樂器,有的手捧花朵,飛翔於天空之中,衣帶飄揚,姿態美妙。另外,在敦煌壁畫之中,最為突出的是「供養人像」,就是出錢修寺塑像的善士施主們的形象。
  • 「聖母領報」(The Annunciation,譯註)是最受歡迎的基督教藝術主題之一。這個至關重要的聖經故事出自《路加福音》。故事中,上帝派天使長加百列(Gabriel)去拜訪一位住在拿撒勒的童貞女瑪利亞。天使長告訴她,她將誕下上帝之子耶穌。起初瑪利亞感到驚訝,質疑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加百列向她解釋說,聖靈要降臨在她身上。瑪麗謙卑地接受了上帝的旨意。
  • 1874年,王家藝術學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在倫敦舉辦展覽,展出一位新手藝術家的精美畫作。這幅畫的標題是「點名」(The Roll Call),描繪因克曼戰役(the Battle of Inkerman)結束後的細節。展覽還沒結束,《點名》就已經成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評價很高的畫作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