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藝術 文學 連載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遊 保健 移民 職場 投稿

新聞 評論 社區 科技 網聞 體育 娛樂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時代更替、文化興衰,歷史朝朝代代承傳著。張擇端筆墨精熟、呈給宋徽宗的作品「清明上河圖」,呈現出來當時社會的人物百態、經濟活絡的景象,繁華、複雜的活動場面有如上演的一幕戲。
美術專論與專訪

歷史上著名的《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張擇端所畫,以長卷形式來描繪當時的汴梁(今河南開封)承平時期,京都街市與汴河漕運的繁盛景象。「清明」這繪畫主題有什麼特殊意義?「上河」的內涵是什麼?展開畫軸,從城郊沿汴河到虹橋再進到城區,河道兩岸的自然與人文風光,以及市井生活、水陸交通經濟發展,種種描寫細緻而生動…

在許多識貨的藝術愛好者或專業人士眼中,《最後的審判》毋庸置疑是當時最偉大的藝術創舉。

巴洛克時代(一六零零年至一七五零年)的歐洲正處在邁向「現代世界」的現代早期歷史轉變的潮流中,這包括在宗教上的信仰分裂、經濟上的海外商業與殖民擴張,以及政治上走向專制君主政體。

米開朗基羅採用數字「三」來劃分天頂為左中右三行,中央《創世紀》故事部分又分為大小輪替的九個畫面,每三個圖為一個組,分別描繪《神創世》、《造人與原罪》、《諾亞的故事》。順序的安排是根據禮拜堂本身的功能有關的,如創世的部分安排在教皇舉行儀式的祭壇上方;以其接近神的緣故;而人間的故事則放在群眾席的另一端。

神按照自己的形像造了人』,這是許多古老民族的共同傳說。舊約記載的主神創世時先造了日月星辰、山川海洋、動植礦物等等,那也是為人預備一個能賴以生存的環境,和生命得以循環不息的範圍。所以人是世間的主體,是萬物之靈。這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根源,也是米開朗基羅藉以讚頌主神造人之榮恩的創作主體。

柯爾生於英國卻是像早期典型的美國人自學而成,而英國成長的經歷與教養背景,給了科爾另一種視角。他的人物畫並不像學院派訓練出來的準確,但是風景畫卻能讓人屛息凝神,蕩氣迴腸。

1505年2月,米開朗基羅因教宗儒略二世的召見(註一),放下了《卡西納戰役》和其它未完成的工作,前往羅馬為教宗設計陵墓。從此他的創作生涯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除了《大衛》和《凱西納戰役》,米開朗基羅同時期承接的工作還包括一座青銅的《大衛像》(今遺失),聖母百花教堂委託的《十二使徒像》(後來僅做了《聖馬太》粗雕),一座《布魯日聖母》 ,兩幅圓形的《聖母子》浮雕 ,還有一幅較知名的《聖家族》——即《多尼圓幅》(Doni Tondo) ,或稱《多尼聖母》(Doni Madonna)。

談起巴黎公社,很多人都會想到1871年經由血腥屠殺所奪取的短暫政權。但研究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法國史上其實出現過兩次「巴黎公社」(Commune de Paris)。在人們所熟知的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期就已經出現過第一次巴黎公社了,而1871年的巴黎公社實際上是繼承了大革命時期巴黎公社的名稱,並延伸了其組織結構與暴力手段。

相較於達芬奇從繪畫的角度來經營畫面效果,米開朗基羅自始至終沒有忘記他雕刻家的身份,他以人體為表現元素,畫中人物一個個如雕像般肌肉結實,輪廓分明;整體的造形力度生動而緊密。

1501年,26歲的米開蘭基羅回到成為共和政體的佛羅倫斯,此時薩弗納羅拉已被處以火刑,索德里尼(Piero Soderini)於1502年繼任行政首長,呈現一番新氣象。由於羅馬的《聖母悼子像》廣受讚譽,米開朗基羅開始嶄露頭角,大量的工作合同蜂擁而至,其中最重要的,應屬新共和國政府委託的重要公共藝術工程,一是代表佛羅倫斯精神的《大衛》雕像(1501~1503年),其次是在維奇歐宮的議事大廳與達芬奇《安加里之戰》對壘的壁畫《卡西納之役》。

1492年羅倫佐去世後,米開蘭基羅回到自己家中。這段期間他得到佛羅倫斯聖神教堂院長的協助下,他得以利用教堂醫院(l'hôpital Santo Spirito de Florence)的屍體進行解剖研究,一窺人體結構之奧秘。為此米開朗基羅雕刻了一件木製的耶穌像(wooden crucifix,1492-93)回報給教堂。

文藝復興盛期另一位與達芬奇勢均力敵的藝術巨擘是米開蘭基羅。他們先後出生、成長於佛羅倫斯,是同鄉也是競爭對手。米開朗基羅比達芬奇晚23年出生,卻多活了45年,是文藝復興盛期最長壽、影響力最大的大師之一。他一生跨越了文藝復興的早期、盛期到晚期,看到了羅馬的興衰,也引領著藝術的變革,直接或間接影響著矯飾主義和後來的巴羅克風格。

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不僅被譽為中國山水畫裡最高的一座山,外國人想瞭解中國山水畫時,一定不能不提到它。看過這幅畫的人幾乎全是「一見難忘」,許多人好奇,許多人感動……,這幅畫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本文就將試著解讀在這幅「其實很數學」的畫中,到底蘊藏了哪些秘密。

許多優秀的作品往往是高質量的體現。它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裡面的人物、構圖設計都經過了反覆的推敲,使畫面中的每個個體單位都發揮其意義和作用。假設畫面上存在一個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對畫面沒有很高價值的人或物,那麼作者在調整構圖時一定會將其刪掉。也就是說,畫面上的每個個體都必須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像寫詩一樣,沒有一句是廢話。畫面上每一件東西都不能隨便存在,都必須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這是德國畫家阿爾布萊希特·丟勒(Albrecht Durer)於1500年所作的自畫像。嚴謹細膩的多層罩染技法將幾乎所有的細節都刻畫入微,連頭髮都絲縷可數。造成這種真實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在於作者對光、影、色以及轉折處細膩的過渡處理。甚至於每一小縷頭髮、鬍鬚都仔細地由高光部分漸漸過渡到平光的亮部,再細膩地過渡到測光的灰調面,逐漸穿過明暗交界限達到反光部分直至投影。

在繪畫中,對於每一個環節的處理上儘量保持一定的簡單方便相對來講是很重要的。因為在每一步驟中的目的單一一點兒就容易專心致志以達到成功。比如說在白紙上畫一個什麼東西,如果什麼輔助線、大體形狀、整體計劃都沒有,一上來在一遍之內就要求全因素全部到位那就太難了。

即使一幅不大的多層罩染技法油畫也需要數倍於直接技法的時間來完成,這就是為何古代大師們往往花費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一幅畫的原因之一。

在意大利畫家卡拉瓦喬(西元1571—1610年)之後的很多畫家都愛在幾乎是黑色的深色底子上提白,導致畫家們都不得不被人歸為「暗色畫派大師」。同時,很多材料、顏色上的原因也致使這些作品在歷史上一天比一天更黑,油畫變黑得很厲害。

針對已有相當的基本功的畫家而言,在創作過程中的種種技法應該自由、靈巧地運用,而不應被已形成的技法框框阻礙住自我的主念。因為在表現美好光明的道路上,技法是為真正的藝術而創造的,而不應該以技法為主從而阻礙藝術家對藝術的表達。

文藝復興繪畫中出現的Cangiante(換色法)、Chiaroscuro(明暗對照法)、Sfumato(暈塗法)和Unione(統合法)這四種風格迥異的繪畫技法被後世廣為流傳,許多藝術巨匠都曾經出神入化地運用它們創造出輝煌而美麗的藝術珍品。

在宮殿裡,對於建築物的裝飾,或對於天頂、牆上繪畫的裝飾,很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好馬配好鞍」是很有道理的說法。好的裝飾其實也體現了對作者藝術精神與藝術理念的尊重。

事實上,對於具有立體感和空間感的全因素色彩作品,在起稿時的工作做得再細緻,也只不過是相對而言的大形,不同的細緻程度其實是不同的藝術家因其自身特點對「大形」這一概念的認識和理解的不同體現而已。

史學界一般則習慣於把十四到十六世紀間不同於中世紀的一種更為關注人自身理念的思想風貌稱為歷史上的「人文主義」,可以看作是涵蓋於文藝復興期間的一種思潮。

倫勃朗藉由親眼所見捕捉人性,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當看到我們自己的好與壞時,我們有了成長的空間。根本上來說,倫勃朗的作品,無論是藉由畫中的人物或大師本人都可以成為今天的我們內心成長的媒介。

西方學術界也一直有不少著名歷史學家、哲學家認為古希臘的哲學在當時並非是今天人們認識到的學問,而直接就是一種精神的修煉(Exercice spirituel),並將其與釋迦牟尼佛和老子傳出的修煉法門進行類比。

歷史的演變猶如天體運行、星球運轉,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也確實體現出了不同於其它星球的時間概念,而歷史恰好就是在這特定的時間中一步步演繹著,其中也包括了文藝復興前後這一重要戲目。

為了解決畫中人物在從下面仰視時所應呈現的比例這一難題,米開朗基羅將壁畫上半部分的人物畫得大些,下半部的小一些,以適應自下而上的觀賞效果。

針對當時社會吃喝風氣嚴重的時弊,以描繪吹號為象徵的手法隱喻了宗教中所說的「最後審判的號角已吹響」,呼籲人們重拾謙虛謹慎、遠離貪慾、敬天奉神的傳統美德。

共有約 191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