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永樂大典/卷005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五百五十二 永樂大典
卷之五百五十三
卷之五百五十四 

永樂大典卷之五百五十三

中庸十二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

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爲舜乎朱子章句

知去聲與平聲好去聲 舜之所以爲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諸人也。邇言者。淺近之言。猶必察焉。其無遺善可知然於其言之未善者。則隱而

不宣。其善者。則播而不匿。其廣大光明又如此。則人孰不樂告以善哉。兩端。謂衆論不同之極致。蓋凡物皆有兩端。如小大厚薄之類。於善之中。又

執其兩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後用之。則其擇之審而行之至矣。然非在我之權度精切不差。何以與此。此知之所以無過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朱

子語類舜其大。知。知而不過兼行說。仁在其中。 回擇乎中庸兼知說。索𨻳行恠不能擇。不。知。半塗而廢不能執。不仁。依乎中庸。擇不見知而不悔。

執 舜固是聦明睿。知。然又能好問而好察邇言。樂取諸人以爲善。併合將來所以謂之大知。若只據一已所有。便有窮盡。賀孫録同 問隱惡而

揚善。曰其言之善者播揚之。不善者𨻳而不宣。則善者愈樂告以善。而不善者亦無所愧。而不復言也。若其言不善。我又揚之於人說他底不是。則

其愧恥不復敢以言來告矣。此其求善之心廣大如此。人安得不盡以其言來告。而吾亦安有不盡聞之言乎。蓋舜本自知。能合天下之智爲一人

之智。而不自用其智。此其智之所以愈大。若愚者既愚矣。又不能求人之智。而自任其愚。此其所以愈愚。惟其智也。所以能因其智以求人之智。而

智愈大。惟其愚也。故自用其愚。而不復求人之智。而愈愚也。們 執其兩端之執。如俗語謂把其兩頭。節 兩端。如厚薄輕重。執其兩端。用其中於

民。非謂只於二者之間取中。當厚而厚。即厚上是中。當薄而薄。即薄上是中。輕重亦然。 閎祖兩端。未是不中。且如賞一人。或謂當重。或謂當輕。於

此執此兩說。而求其卻好道理而用之。若以兩端爲不中。則是無商量了。何用更說執兩端。義剛 問執兩端而量度。以取中。當厚則厚。當薄則薄。

爲中否。曰。舊見欽夫亦要恁地說。某謂此句只是將兩端來量度。。取一個恰好處。如此人合與之百錢。若與二百錢則過厚。與之五十則少。只是百

錢便恰好。若當厚則厚。自有恰好處。上面更過厚則不中。而今這裏便說當厚則厚爲中。卻是躐等之言。或問程伊川曰。執。謂執持使不得行如何。

某說此執字。只是把此兩端來量度取中。曰。此執字。只是把來量度至問中庸集注云。兩端。是衆論不同之極致。曰兩端是兩端盡處。如要賞一人。

或言萬金。或言千金。或言百金。或言十金。自家須從十金讅量至萬金酌中看。當賞他幾金。賜 問章句雲。兩端。是衆論不同之極致。蓋凡物皆有

兩端。如小大厚薄之類。於善之中。又執其兩端。而量度。以取中。所謂衆論不同。都是善一邊底。曰。惡底已自隱而不宣了。當時所以說衆論不同之

極致。蓋緣上文有。好問好察邇言。至 陳才卿問兩端。謂衆論不同之極致。且如衆論有十分厚者。有十分薄者。取極厚極薄之二說而中折之。則

此爲中矣。曰不然。此乃子莫執中也。安得謂之中兩端只是個起止二字。猶雲起這頭至那頭也。自極厚以至極薄。自極大以至極小。自極重以至

極輕。於此厚薄大小輕重之中。擇其說之是者而用之。是乃所謂中也。若但以極厚薄爲兩端。而中折其中間以爲中。則其中間如何見得便是中。

蓋或極厚者說得是。則用極厚之說。極薄之說是則用極薄之說。厚薄之中者執得是。則用厚薄之中者之執。至於輕重大小。莫不皆然。蓋惟其說

之是者用之。不是棄其兩頭不用。而但取兩頭之中者以用之也。且如人有功當賞。或說合賞萬金。或說合賞千金。或有說合賞百金。或又有說合

賞十金。萬金者。其至厚也。十金其至薄也。則把其兩頭。自至厚以至至薄。而精權其輕重之中。若合賞萬金便賞萬金。合賞十金也只得賞十金。合

賞千金便賞千金。合賞百金便賞百金。不是棄萬金十金至厚至薄之說。而折取其中以賞之也。若但欲去其兩頭。而只取中間。則或這頭重那頭

輕。這頭偏多那頭偏少。是乃所謂不中矣。安得謂之中。才卿雲。或問中卻說當衆論不同之際。未知其孰爲過。孰爲不及。而孰爲中也。故必兼總衆

說。以執其不同之極處。而半折之。然後可以見夫上一端之爲過。下一端之爲不及。而兩者之間之爲中。如先生今說。則或問半折之說亦當改。曰

便是某之說未精。以此見作文字難。意中見得了了。及至筆下依舊不分明。只差些子便意思都錯了。合改雲。故必兼總衆說以執其不同之極處。

而讅度之。然後可以識夫中之所在。而上一端之爲過。下一端之爲不及。云云如此語方無病。或曰。孔子所謂我叩其兩端。與此同否。曰。然竭其兩

端。是自精至粗。自大至小。自上至下。都與他說無一毫之不盡。舜之執兩端。是取之於人者。自精至粗。自大至小。緫括包盡無一善之或遺。們 執

其兩端。非是摺轉來取中節。朱子語續録兩端不專是中間。如輕重。或輕處是中。或重處是中 或問執其兩端而用其中。曰如天下事。一箇人說

東。一箇說西。自家便把東西來斟酌看中在那裏。朱晦庵大全集答潘謙之。舜察邇言。所以無智者之過。蓋智者之過。常在於騖高逺。而厭卑近也。

舜之智不過。非獨爲此一事。須以全章體之。 舜隱惡而揚善。聽言之道當如此。蓋不隱其惡則人將恥而不言矣。後之當進賢退不肖之任者。

亦以隱惡揚善。蓋兼包並容之名。是不知隱惡揚善之義也。 隱惡揚善。不爲進賢退不肖言。乃爲受言擇善者發也。 答張欽夫 舜。好察邇言。

邇言。淺近之言也。猶所謂尋常言語也。尋常言語。人之所忽。而舜好察之。非洞見道體。無精粗差別不能然也。孟子曰。自耕稼陶漁。以至爲帝無非

取諸人者。又曰。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此皆。好察邇言之實也伊川先生曰。造道深後。雖聞常人語言至淺近事。莫非義理

是如此。 答徐居甫 兩端。謂衆論不同之極致。都是就善處說。如斷獄。一人以爲當死。一人以爲當罰。今酌其中而行之是也。 然所謂中。非如

子莫之所執也。程子遺書蘇季明問舜執其兩端。注以爲過不及之兩端是乎。曰是曰既過不及。又何執乎。曰執。猶今之所謂執持。使不得行也。舜

執持過不及。使民不得行。而用其中使民行之也。又問。此執與湯執中如何。曰執只是一箇執。舜執兩端。是執持而不用。湯執中而不失。將以用之

也。若子莫執中。卻是子莫見楊墨過不及遂於過不及二者之間執之。卻不知有當摩頂放踵利天下時。有當㧞一毛利天下不爲時。執中而不通

變。與執一無異。程子輯略張子謂范巽之曰。今人所以不及古人之因。此非難悟。設此語者。蓋欲學者存意之不忘。庶游心寖熟。有一日脫然如大

寐之得醒耳。舜之心未嘗去道。故好察邇言。昧者日用不知。口誦聖言而不知察況邇言一釋則棄猶草芥之不足珍也。試更思此說。推舜與昧者

之分。寐與醒之所以異。無忽鄙言之邇也。 又曰。只是要博學。學愈博。則義愈精微。舜好問好察邇言皆所以盡精微也。 呂曰。舜之知所以爲大

者。樂取諸人以爲善而已。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皆樂。取諸人者也。兩端。過與不及也。執其兩端乃所以用其時中猶持權衡而稱物。輕重

皆得其平。故舜之所以爲舜。取諸人用諸民皆以能執兩端而不失中也。 一本雲。好問則無知愚。無賢不肖。無貴賤。無長幼。皆在所問。好察邇言

者。流俗之諺。野人之語。皆在所察。廣問合乎衆議者也。邇言出於無心者也。雖未盡合乎理義。而理義存焉。其惡者隱而不取。其善者舉而從之。此

與人同之道也。 楊曰。道之不行。知者過之也。故以舜大知之事明之。舜。好問而好邇言。取諸人以爲善也。隱惡而揚善。與人爲善也。取諸人以爲

善。人必以善告之與人爲善人必以善歸之。皆非小智自私之所能爲也。執其兩端。所以權輕重取中也。由是而用於民。雖愚者可及矣。此舜所

以爲大。知。而道之所以行也。衛湜集說建安游氏曰。好問而好察邇言。求之近也。隱惡而揚善。取之易也。此。好善優於天下。而爲。知大矣。立天之道。

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夫道一而已。其立於天下。則有兩端。故君子有剛克焉。執其義之端也有柔克焉。執其仁之端

也。執其兩端。而用之以時中。此九德所以有常。而三德所以用乂也。以先覺覺後覺。以中養不中。此舜之所以爲舜也其斯以爲舜。則絶學無爲矣。

河東侯氏曰。舜所以爲大。知者。以其。好問而。好察邇言也。好問則不蔽。不蔽則明。察邇言則不惑。不惑則聦。既聦且明。所以能執過不及之兩端

而不由用其中於民也。隱惡者。隱其過不及也。揚善者。用其中也舜大聖人也。何待問察而後能用中乎。如曰。舜聖人也。猶問察以濟其中。小知自

𥝠。苟賢自任。其可不學而自蔽乎。唯舜能之。故曰大知。又曰。其斯以爲舜乎。 長樂。劉氏曰。夫。知出乎性。凡人之所有。而舜則謂之大知者。以其非

止於生知。而又聚天下之知以廣其明。採天下之視以增其哲。攬天下之聦以滋其謀。故曰闢四門。明四目。達四聦也是能興天下之大利。弭天下

之。大害。立天下之大法。建天下之大中此其所以爲大也 巖陵方氏曰。莊子曰。不同同之之謂大。又曰。江河合水而爲大。舜。好問好察邇言。則能

合衆知而與人同矣。此所以爲大。知也。言有逺近。近者察之。逺者可知矣。言有善惡。惡者不隱。則適足以爲言者之媿。善者不揚。則不足以爲言者

之勸。知之大又見乎此。凡物之立。必有兩端。苟執其一非過也則不及矣唯兩端俱執。故不及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而能用中於民也舜之所以

爲舜者。特此數端而已。故曰。其斯以爲舜乎。 山陰陸氏曰大孝行也。大知智也。孟子曰。自耕稼陶漁以至爲帝。無非取諸人者。然則惟邇言是聽。

詩何以刺。均邇言也。而一以爲舜。一以爲幽王者其在聽察之間歟。不言所以。非所以爲舜也。據蓋曰文王之所以爲文也。 海陵胡氏曰。舜有大

知。樂與人同爲善。故好問於人。又。好察邇近之言。有惡不隱。則人懷畏忌之心。邇言不來矣。有善不舉。則人不知勸故惡則隱之。善則揚之。所以來

群言而通下情也。又執過與不及兩端之事。用大中之道於民。使賢知則俯而就。愚不肖則企而及也。 永嘉薛氏曰。所。惡於。知者。爲其鑿也。舜。好

問而好察邇言。蓋未始自用而亦不輕信之也。邇言猶察。況其逺者乎天下之事。未有無二端者。好問而察邇言。遏惡而揚善。此執兩端而用其中

之道也。欲求中而二端之棄。吾見其執一而非中也。 莆陽鄭氏曰。自用則小。集衆人之知以爲。知則大。問也。察也。皆集衆知也。狂夫之言。蒭蕘之

論。皆有至理。聖人不以其近而。易之。善察言者也。舜樂取諸人以爲善。人之善猶已之善。故善則必揚之。人之惡猶已之惡故惡則必隱之。恕心所

發。有自然也。天下事端。勢必兩立有輕必有重有剛必有柔有寬必有猛。有親必有疏。各欲適當。偏於此則過偏於彼則不及。手持權衡所以酌輕

重之中。心持萬事。猶手持權衡也。然則兩端各有中。此舜所以執之而用之於民也。 兼山郭氏曰。極目力之所視而爲明。極耳力之所聽而爲聦。

其爲聦明也殆矣。故聖人兼天下之聦而爲聦用天下之明而爲明。此大舜所以爲大智也。好問好察邇言隱惡揚善。蓋言取諸人者如是也。執其

兩端。用其中於民。蓋言用諸人者如是也。好問則不蔽於心。好察邇言則不蔽於物。隱惡揚善。所以與物親而無棄物也。執者。去之之謂。舜所以治

人。其納民於大中之道。莫不皆然 廣安游氏曰。學不厭智也。好問則所謂學不厭也所以爲大智以此。邇言。左右親近之言也。化自上而下。自近

而逺。逺者之化於善。近者之教也近者之明於善。上之人辯之之詳也。當舜之時。左右所親近者。非禹皋陶之徒。則共驩之黨也。其君臣吁俞都咈

之際。相與論道。有善焉有惡焉。此不可以不辯也。舜辯其善者行之而日彰。日彰則揚。所謂揚善也。其不善者屏之。屏之而日消。日消則隱。所謂隱

惡也。又知所以爲過不及之故。謹守其中。用之於民。此所謂致中和之道也。 高要譚氏曰。道之不行。患在。知者過之。使。知者皆如舜之用中。則無

惡於知矣義理之言。不必高逺。合於人情而易知。切於事宜而易行。語無藻飭。而意已獨至。此舜所以尤。好察此也。若不加察則往往以爲淺近而

棄之矣凡爲惡已熟。善心已絶者。此眞惡人也是無復一善可録。棄之可也。誅之可也。若爲惡未熟。善心未絶者。非眞惡人也。猶有一善可稱聖人

不忍誅棄。隱其惡而揚其善可也。聖人以公恕待天下。唯恐人之無善可稱也。設有一善可稱雖素常爲惡。聖人猶爲之隱也。執其兩端。用其中於

民。何也。此舜時中也。是天理也。如此亦中。如。彼亦中。是謂時中。時乎如此。時乎如彼。是謂兩端。執兩端。即允執厥中之謂也此執兩端爾。謂之允執

厥中何也曰兩端。用中之准則也。執兩端。乃聖人權輕重之微意。乃所以用其中於民也。執中貴知權。執中無權猶執一也。中道之不行。患在執一

而不知變。是以執兩端。執兩端則變通不窮。泛應曲當。亦如仲尼之無可無不可也。聖人之行事。至於無可無不可。則中之爲用慱矣。故可以損則

損。可以益則益而禮得其中矣可以剛則剛。可以柔則柔。而政得其中矣可以因則因。可以革則革。而爲國之法得其中矣推此類行之。將無適而

非中。中之用豈有既乎。 永康陳氏曰。古之知道之味者無如舜。故曰大知。大知則非智者過之常俯而合中。而後民有所賴。如。好問好察邇言此

取諸人以爲善也。如隱惡而揚善此與人爲善者也。如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此善與人同者孟子稱大舜有大蓋得諸此執兩端者。執而不用。所

用者惟中耳民協於中。豈無自哉。 新定顧氏曰。或疑舜非生知者歟。何其資人如此。曰舜誠生知者也。何害其爲資人知資人之爲當務斯其所

以爲生知也新定錢氏曰。好問。即所聞者廣幽逺無不上達矣而或邇言之不察。則未免浸潤膚受之蔽 吳興沈氏曰大舜之爲大知非徇已

也。一本於至而已。惟舜得夫至以行之。故極天下之大全好問則不徇已也。察言。則不徇人也隱惡則剛亦不吐。柔亦不茹也揚善則人之有善。若

已有之也。凡是二端皆天下所難能也。舜以此處已。而不敢以此望人故執夫好問察言隱惡揚善之兩端於已而用夫可以問。或可以不問。可以

察。或可以不察。惡可以隱。或不必盡隱。善可以揚。或不必盡揚就二者之中。可以使之常行者用之於民舜之所以爲大。端有在乎此。仁壽李氏

曰。中庸達德。知爲先。仁次之。勇次之。舜。好問知也。回服膺。仁也。子路問強。勇也。上章言。知者過之。愚者不及。故此章首言舜之大。知。以明其無過不

及。得。知之中也。帝舜生知之聖。宜必有以知夫人之所不能知者。中庸獨以。好問言之何哉。蓋舜之大聖。正以其不自用而取諸人耳。夫苟自用。則

一已之知。終有所偏。不失之過。必失之不及。其爲知小矣舜則自耕稼陶漁以至爲帝。無非取諸人者。合天下之。知以爲。知。非大知而何故此章始

終專言。好問一事。以舜之聖而好問於人。固爲不可及矣。至於邇言。則言之淺近人所忽者。而舜必察之。斯又好問之至焉者也邇言未必盡善也。

略而不問固不可。問而不察又不可。必加察焉。然後善不善有所分。未善者。不必顯其失也。故隱之。善者不可匿而不宣也。故揚之夫如是則不善

者不吾惑。而善者無所棄。若是可以已乎。未也。言之善者。不徒揚之而已。必執其兩端而見之用焉。執持也。有人焉。將任之。未可也。必參之衆人之

言。或曰可任。或曰不可任。此兩端也。持其兩端而度其中。則人之可任與否見矣有事焉。將行之未可也。必參之衆人之言。或曰可行。或曰不可行。

此兩端也。持其兩端而度其中。則事之可行與否見矣。故執輕重之兩端。則見輕重之中。執長短之兩端。則見長短之中。執厚薄之兩端則見厚薄

之中。凡事莫不然。兩端具而中道見。於是乎舉而用之於民然則舜於人之言。既問之。又察之。又擇其善者而揚之。及執其兩端。得其中而用之。片

言之長。盡爲己有。天下之知。孰加於此。舜之所以聦明睿。知者。不在乎他。在是而已。故曰其斯以爲舜乎。 四明𡊮氏曰。大知即中也。何以見其爲

中。上章言。知者過之。小。知故耳。大。知無過。亦無不及張南軒集論舜之大。知也。曰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而不及庸。述夫子之忠恕也曰庸德之行。

庸言之謹。而不及中。何也意其互見耶。亦各示其用也。 言各有攸當。且用其中於民。固所以言庸也。庸德庸言。此庸字輕看。 第五章執其兩端。

用其中於民。兩端者。凡物之全體。皆有兩端。如始終。本末。大小。厚薄之類。識其全體而執其兩端。然後可以量度。取中。而端的不差也。 此說雖巧。

恐非本㫖。某謂當其可之謂中。天下之理。莫不有兩端。如當剛而剛。則剛爲中。當柔而柔。則柔爲中此所謂執兩端用其中於民也。張南軒語録舜

其大。知也與。知同乎萬物之知也。蔡淵思問兩端。謂邇言之過與不及者。執。謂執之使不行。執與隱義同。用與揚義同。但隱惡揚善。主已爲言。執兩

端用中。主邇言爲言耳。趙順孫纂疏舜之所以爲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諸人也。 愚謂舜之知。可謂大矣。其所以爲大者。是不自用而樂取諸

人。所以常好問而好察邇言。若只據一己所有。便有窮盡。不得謂之大矣。兩端。謂衆論不同之極致。至何以與此。 葉氏曰。兩端。非如世俗說是

非兩端。善惡兩端之謂。乃是事已是而不非。事已善而非惡。已皆當爲之事。自斯道之不明。徃徃以是非善惡爲兩端而執其中。則半是半非。半善

半惡之論與。君子不必爲十分君子。小人不必爲十分小人苟且酌中之習。乃鄉。原賊德之尤也。可不辯哉。 此知之所以無過不及。而道之所以

行也。 黃氏曰。因道之不行。起於知者之過。愚者之不及。故必知如大舜。而後可以冀斯道之行。饒魯石洞紀聞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至其斯以爲

舜乎。 問執兩端之說。章句說得極精宻但人多看不出如何。 先生曰。也是難看。舜之不自用。每事必要問人。如何區處。所言雖至淺近。亦必仔

細詳讅。那說得十分不是底則爲他掩覆。不與之揚其惡。那說得是底。亦有大小輕重厚薄之不同。且以大小言之。有說得極大底。有說得極小底。

又有說得不大不小底。雖如此不齊。舜之心亦皆無所適。莫。自不大不小。循而至於極大極小底。亦皆執而不舍。不大不小底是中間。極大極小底

是兩端。則大小皆無所遺。然後於兩端內量度事宜。看中在何處。若在極大處。則極大者爲中。若在極小處。則極小者爲中。若在不大不小處。則不

大不小者爲中。然後以此用之於民。若曰於兩端之間。折半取中。則是子莫執中矣。楊氏。爲我墨氏兼愛。子莫於爲我兼愛二者之間取中。故孟子

雲。執中無權。權稱錘也。以權稱物。須是移來移去到平處方是中。顔子之世。則在陋巷爲中。禹稷之世。則三過其門而不入爲中問如此是要止於

至善否。曰然。答張玉淵問朱子以小大厚薄釋兩端。其義如何。先生曰。兩端。猶言兩頭。凡有物皆有兩頭。一頭大則一頭小。一頭厚則一頭薄。執其

兩端者。左手把住一頭極大處。右手把住一頭極小處。卻於二者之間量度以取中也。問然則只是取其大小厚薄之中間爲中否。曰。不然如此則

是子莫執中矣。非所謂時中也。中無定體。隨時而取。如萃之時。用大牲。吉。則中在那極厚處。如損之時。二簋可用。亨則中在那極薄處。其他可以類

推。答鄧希恕先生曰。執非執而不用之謂。言執其兩頭之盡處。而於中間度。其孰爲過。孰爲不及。而孰爲中也。度。在既執之後。來喻謂度。了方可執

非也。若已度了。則舍其兩端而用其中矣。焉用執。執是執其言。用亦是用其言也。且如欲刑一人。有一人說當誅戮。有一人說當決配。有一人說當

從杖。此是衆論不同處。若他人之偏於寬厚者。則必舍了誅戮之說。而只於決配從杖之間求其中。偏於嚴酷者則必舍了從杖之說而只於誅戮

決配之間求其中。至於子莫。則又必併誅戮從杖之說皆舍了而只執決配之說以爲中。皆徧狹之見。唯舜則不然左手執住從杖之說。右手執住

誅戮之說。卻於其間將罪人所犯情節。遍參衆說以求其中。若中在決配上。則誅戮爲太過從杖爲不及我則舍誅戮從杖之說。而用決配之說。若

中在從杖上。則決配誅戮皆爲太過。只得舍決配誅戮之說而用從杖之說。若中在誅戮上。則決配從杖又皆不及。只得舍決配從杖之說。而用誅

戮之說。蓋執其兩端。則有以見其寬弘博大。兼總衆善而無遺。用其中。則有以見其精宻詳審。極於至當而無偏。此所以異於他人也。答方 陳櫟

發明舜之所以爲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諸人也。 好問好察邇言。皆取諸人也。 集衆智以爲己之智。此其智所以大若自用己智則便有窮盡。

安得謂之大智。 然於言之未善者。至孰不樂告以善哉。 隱惡。見其廣大能容。揚善。見其光明不蔽。 兩端。謂衆論不同之極致。至而道之所以

行也。 陳氏曰。舜執兩端量度。是知之審。用中於民是行之至惟眞能知之。是以眞能行之。此舜所以爲知。而無知之或過不及。此道之所以行也。

陳櫟詳解子曰。舜其大。知也與。帝舜其大智之人歟。舜。好問而好察邇言舜所以爲大智。集衆智以爲已之智也。故每好問於人而又好審察淺近

之言。淺近之言。理實寓焉人所易忽而舜不忽之。其無遺善可知矣。胡炳文通。知仁勇。學者入德之事下章回之仁子路之勇皆學者事。大舜之知。

自是聖人事。姑藉以爲言耳故章句於回與由。則曰擇曰守。於舜。則曰擇之審而行之至。不以守言也。然此章政是學者用力之始。政當以聖人自

期。況舜之所謂大。知者。不過取諸人以爲善爾。方其有取於衆人之言也不主一人。而惟擇其善者揚之。及其有取於衆言之善也。又不主一說。而

惟擇其合乎中者而用之。執兩端是不主於一。用中是卒用其一。擇之審舜之精也。行之至。舜之一也此所以爲舜之中也。顔淵曰。舜何人也予何

人也。有爲者亦若是。此章言舜。而下章言回。學者正好將顔淵之語。通看此二章陳應龍輯語子曰至舜乎。 問舜聦明睿知。由仁義行何待好問好察

邇言穩惡揚善。又湏執兩端而量度以取中光生曰。此所以爲舜之大知也以舜之聦明睿知。如此似不用着力。乃能下問。至察邇言。又必執兩端

以用中。非大智而何。蓋雖聖人亦合用如此也。董銖賀孫問前日承教辯是非只交遊中便有是有非。自家湏便分別得。但不湏誦言。這莫是只說

尋常泛交。若朋友則有責善琢磨之義。曰固是。若是等閑人。亦自不可說只自家胷次。便要得是非分明。事事物物上都有箇道理。都有是有非所

以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雖淺近閑言語中。莫不有理。都要見得破。隱惡而揚善。自家這裏善惡便分明。然以聖明昭鑒。纔見人不好。便說出來也。不

得只是揚善。那惡底自有不得掩之理。纔說揚善。自家已自分明。這亦聖人與人爲善之意。又雲一件事走過眼前。正似閑也有箇道理。也有箇是

非。緣天地之間。上蟠下際。都無別事。都只是這道理。葉賀孫問仁義禮智。四者皆一理。舉仁則義禮智在其中。舉義與禮則亦然。如中庸言舜其大

智也與。其下乃雲。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謂之仁亦可。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謂之義亦可。然統言之。只是發明智字。故知理只是一理。聖

人特於盛處發明之爾。答曰。理固是一理。謂之一理。則又不必疑其多。自一理散爲萬事。則燦然有條而不可亂。逐事自有一理。逐物自有一名。各

有攸當。但當觀當理與不當理耳。既。當理後。又何必就上更生疑。余大雅馬豫緝義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 言舜

之所以爲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諸人也。邇言者。淺近之言。語録曰尋常言語也。猶必察焉。亦必子細詳審。尋討他道理。其無遺善可知。然於其

言之未善者。則隱而不宣隱匿而不宣揚於人。其善者。則播而不匿播揚之而不隱匿。其廣大光明又。如此。廣大。謂未善隱而不宣。光明。謂善者播

而不匿。則人孰不樂告以善哉。章句 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爲舜乎。兩端謂衆論不同之極致。語録問衆論極厚極薄之說。而中摺之

否。曰不然。如此則卻是半厚半薄。安得謂之中。是子莫之執中也。蓋凡物皆有兩端。如小大厚薄之類。盧氏集義曰。執字。只是把來量虔。兩端。只是

於厚薄大小輕重之中。擇其說之是者而用之。是乃所謂中也。非謂二說之間。中摺以爲中。當厚而厚。即說厚上是中。當薄而薄。即說薄上是中。厚

薄之中說得是。即用厚薄之中之說。輕重大小莫不皆然惟其說底善者用之。於善之中。又執其兩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後用之。莆陽鄭氏曰。兩端

各有中。此舜之所以執之而用中也。盧孝孫集略舜聦明睿。知。由仁義行。乃好問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兩端而用中。此所以爲大。知也。問舜察

邇言。所以無智者之過曰舜之智不過非獨此。湏以全章體之。言之善者。播而揚之。其不善者。隱而覆之。則善者愈樂言。而不善者亦不惜言。安

得不盡聞天下之善乎。舜。好問。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只是要求箇恰好底道理。而與民共由之耳。兩端。是兩頭盡處。許謙叢說。好問。是有疑而

問於下。如臣如民。下至蒭蕘無不詢之。察邇言。是於所問而對者。及下人之言。凡達於上者。雖淺近必詳察其理。古者民俗歌謡。必採之以觀民風。

亦察邇言之類。 舜固聦明睿智而不自用。故好問察邇。擇善而用其中。此所以愈成。知之大。聖德固是如此。然或有見聞所不及。必湏問而知者。

民事幽隱。因蒭蕘之言而聞者。則亦揚善用中。故必兼此兩意看。執兩端而用中。謂衆人所言。於此一事雖同於善。然卻有處之厚薄不同。卻將

已之權度在心者。度而取其中。或在厚。或在薄。必合於此事之宜者行之 章句廣大謂隱惡而不宣。光明。謂揚善而不匿。言惡者掩覆涵容。足見

其。量之廣大。言善者播告發揚。足見其心之光明。權度精切。舜本然之智也。又好問察邇欲周天下之細故也。此其所以爲智之大也歟。趙德纂

要其斯以爲舜乎。其德如此。乃號爲舜。舜之言充也。䟽業謚法雲。受禪成功曰舜。又曰仁義盛明曰舜。皆是道德充滿之意。故言舜爲充也。熊禾標

題事義以下皆言。知仁勇之德。兩端用中。舜之中庸也。善非未必中也於善之兩端而取中。則中庸之道也。說得不是底則爲他掩覆。說得是底

亦有大小輕重厚薄之不同。中無定體。看中在何處隨其時措之宜或當輕。或當重。或當薄。或當厚。或在極大。或在極小處。卻於二者之間。量度以

取中。蓋執其兩端。則有以見其寬厚博大。兼總衆善而無所遺。用其中。則有以見其精宻詳審極於至當而無偏。所以謂之大。知。曹貫標註舜之所

以爲大。知者。好問好察即學聚問辯之事。隱惡揚善。執兩端而用中者即寬居仁行之事也。然舜以好問爲先者。舜之學不待聚而知之博矣。故邇

言猶好察之。則凡逺且大者。蓋無不察矣。此非學以聚之之實乎。但此章主言知。而必兼用中而言者。蓋仁知互相爲用故舜之知而有仁。顔子之

仁而有。知。以見。知者不偏於能擇。仁者不偏於能守。此所以謂之中庸也。程復心章圖舜之所以爲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諸人也 看下面。好

問。好察許多處。便見舜知之所以大。邇言者。淺近之言猶必察焉其無遺善可知。雖淺近閑言語中。莫不有理。都要見得破。 兩端。謂衆論不

同之極致。至何以與此。 程子以過不及爲兩頭恐未然。此時方是量度以取中。安得有過不及之處。既量度以取得中了。方有過不及處。凡天下

事事物物皆然。 此知之所以無過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 好問好察隱惡揚善。則非知者之過矣。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則非愚者之不及矣。

此舜之所以爲大知。而道之所以行也 {{{caption}}}

趙次誠考義。好問好察。則已之善不矜。隱惡揚善。則人之善不掩。執兩端。則善之在人者公於已。用其中。則善之在己者公於人。或言執兩端而用

其中。即所謂執中。曰不然。執兩端。知之事也。而在於量度之先。執中。行之事也。而在於精察之後。隨事物而執兩端。執持之執也。執中道而用之於

民。執守之執也。其所謂執之義。亦不同矣。陳華祖提綱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此見舜之擇之審。而非知者之過矣。執其兩端。用

其中於民。此言執其兩端。論語言叩其兩端。而有不同者。此謂兩端。謂衆論不同之極致。以取乎人者言也。故謂之執。用之雲者。則無一善之或遺

矣論語謂兩端。謂聖人所言無二致。以教乎人者言也。故謂之叩。竭之雲者。則無一毫之不盡矣。此見舜之行之至。而非愚者之不及矣。章句謂此

知之所以無過不及。而道之所以行是也。此知字屬知所謂知所以知此中庸者是也。晁景迃集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

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爲舜乎者何。舜之所以爲舜者。中庸也。明誠兩盡。而道教行也。項安世臆說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至其斯以爲

舜乎。猶曰古之人有能之者。大舜是也。 舜其大智也。大智非強明自用之智也。下文所言者是也。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其好善也如此。

知不足以言之也。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不主一說。惟善之從。其從善也如此。行不足以言之也。此舜之所以爲大智也。錢時融堂管見舜大知。所

以能用中。安有所謂知者之過哉。好問即所聞者廣。幽逺無不上達矣。而或邇言之不察。則未免浸潤膚受之蔽。隱惡。即所包容含覆者大矣。而有

善不能揚。則未免遺逸厄窮之蔽。舜好問。又察邇言既隱惡。又揚善。執其兩端。無或偏廢。於是乃權衡中道。而用之於民焉。此舜之所以爲大知也。

故曰其斯以爲舜乎。見得知字甚重。陸象山集舜隱惡而揚善。說者曰。𨻳。藏也。此說非是隱伏也。伏絶其惡。而善自揚耳。在己在人一也。爲國家者。

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故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也𡊮蒙齋集知上加一大字。舜心太虛也。

太虛澄然。故聦明舜心太虛故大知人誰肯下問於人誰肯察淺近之言舜則中心篤好。略無秋毫有我之𥝠。非大知乎。大知照臨於上惡固無所

逃。舜則消伏融化。而泯然不見其跡。天下之善孰加於舜舜則樂取諸人。而惟恐推揚之不至。非大知乎。大知即中也何以見其爲中上章言。知者

過之小知故耳。大知無過亦無不及。舜性之也。性即中也問察𨻳揚順乎天。則人已兩盡善惡兩融。中可知矣。天下萬事。皆有兩端。且以權𢖍言之。

有輕有重。則有輕重之間。輕重之間固中也。輕重兩端。亦各有中也。舜執兩端用中於民其執衡用權之謂乎。聖經互相發揮。堯舜言執厥中。得夫

子執兩端之語而明。得孟子執中無權。猶執一之語而尤明。舜不執一所以爲大知也。所以猶太虛也。太虛無物。而陰陽互用。宻莫加焉。大舜無爲。

而審度兩端。精莫甚焉惟精惟宻。乃融乃一。是爲中庸。是謂天命之性。故夫子復贊美之曰。其斯以爲舜乎。 舜心太虛也。故大知。大知不自知。去

聲好問於人。雖淺近之言必察焉。𨻳。泯也。融化無跡也。不間人我。善惡兩融。中在其中矣。物皆有兩端。執兩不執一也。不執一。故事事有中。物物有

中。在在有中。是謂用中。或曰執兩端之語。與執厥中何爲不同。曰。堯舜以聖授聖。故止言執厥中。而不執一之義已明性之也。夫子立言以曉未達

者。必曰執兩端用其中。則不執一之義始明此教也。呂喬年麗澤論說中庸六章。言舜其大知也與。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而不及庸。又十三章。言

庸而不及中何也。 此書從頭至尾。句句是中。句句是庸。不要摘字看。才如此看。自此至此說中。自此至此說庸。是尋行數墨之學。執兩端用其中。

物必有對。 仁義。 剛柔。 寬猛。就兩端用其中。孔子誅少正卯。見陽貨去齊。去魯陽字谿先生集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是不

以一己之知爲知。以天下之知爲知。此舜之所以爲大知也。好問者。非區區強好之也。乃其本心喜聞樂道。自然之好也。 舜其大智。大與小對。便

屬陽屬天。無所不包。無有不善。言有不善。雖是惡而舜能𨻳之。在舜又是善人。言既不善。舜𨻳不稱。而揚其言之善則不善者。亦內自知愧。而言必

惟其善。此皆與人爲善。神化之妙。不只是揚善。爲與人爲善劉先生道護録程曰中庸誠至矣公曰。今之學者。不知有此中庸。是學者宗主。大率用

意。又不可偏枉。須湏由中道。舜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程曰何謂兩端。公曰。兩端只是首尾無兩般事。若由中道。則無時不正。釋老之道。皆未免入邪。

答祿與權窺豹管此因上章言道之不行。至此乃發明惟精之義。乃擇善明善之事。故曰大知。好問好察邇言者。即明於庶物。察於人倫之意也。𨻳

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者。即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諸人以爲善之意也。此皆惟精之功也。至於用其中於民。則惟一之意存焉。舜聖

人也。知仁勇兼備。此特舉其一端耳。非不能仁且勇也。至若瞽瞍底豫。則其仁也。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則其勇也。此章言

惟精以及惟一。引起下章言惟精而不能惟一之事。饒士悅集中庸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𨻳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孟

子曰。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則知亦大矣。用中行無事不同也。舜禹同謂之大知。抑有異乎。 舜不自用而取諸人。禹不自用而循諸物蕭鎰

待問舜執其兩端。孔子竭其兩端。 竭其兩端。是盡其在已者。自精至粗。自大至小。自上至下。都無他說。無一毫之不盡。執其兩端。是取之於人者。

自精至粗。自大至小。自上至下。總括已盡。無一善之或遺。 舜知也。顔子仁也。章句以舜其大知爲知。回之爲人爲行。然用中於民似行。擇乎中庸

似知。 好問好察。豈不是知。能擇能守。豈不是行。王充耘經疑貫道中庸六章言知。八章言仁。十章言勇。正以中庸不外乎三者之中。至九章言知

仁勇之事可能。而中庸不可能。然則中庸。又在三者之外歟。 中庸之道。非知無以知之。非仁無以守之。非勇無以強之。故舍知仁勇。則不足以行

此道焉。非以爲知仁勇即中庸也。使所行合乎知仁勇之事。然非適可而平常。則亦豈足爲中庸哉。故天下可均。爵祿可辭白刄可蹈而中庸不可

能蓋亦姑借三者之難。以形容中庸之尤難耳塗溍生擬疑問中庸稱大舜用其中於民。又稱顔子擇乎中庸。用中與擇中。有深淺與。 答愚甞謂

能擇中。而後可以見於用中。能用中未有不先於擇中。大舜之用中。因以能爲顔子之擇中。所以求爲大舜之用中。集註謂大舜於善之中。又執其

兩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後用之。則其擇之審行之至是則不可謂舜非擇乎中也。特大舜生而行之差。易。顔子學而知之。而猶待於用力耳。問中

庸六章言知。八章言仁。十章言勇而皆及中庸是中庸不外乎三者之中。九章乃言知仁勇可能。似中庸又在三者之外何也 答中庸二章以下。

變和言庸以德行言。又以知仁勇三達德爲入道之門。自德行而言之。則中庸即三者無過不及處。自人而言之。則資質有近三者。而未能無過不

及也大舜顔淵子路三章自德而論知仁勇則中庸與三者爲一舜之大知。又能執其兩端而用中。此知之所以無過不及則知即中庸也。顔子之

擇中。拳拳服膺。此行之所以無過不及。則仁即中庸也。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云云則子路之所當強者。即中庸也鄒霆炎衍義孔子曰。虞舜聖人

也。猶不自用而取諸人。斯其所以爲大知也與。舜好詢問於人。而且好審察乎邇近之言。然於言之未善者。則隠其惡而不宣言之既善者則揚其

善而不匿。於善之中又執其兩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後用其中於民。則其擇之精。行之至。斯其所以爲舜之知乎。此知之無過不及。而道之所以行

也。魏公著句觧子曰。舜其大知也與。不自用而取諸人。所以爲知之大。舜好問而好察邇言。舜好詢問於人。雖淺近之言。尤好審察之𨻳惡而揚善。

言之未善。則𨻳而不宣。言之善者。則播而不匿。執其兩端執事物之兩端。而量度以取中。用其中於民。然後用之於民。其斯以爲舜乎。必若舜之大

知。然後知之無過不及。而道常行也右第六章陳櫟發明此章言。知之事。馬豫緝義此句亦承上章道之不行而言。如舜之知

而不過。則道之所以行也。錢時融堂管見上章言道之不行病在不知於此特引舜。事以明知故能行。鄒霆炎衍義言舜之用中。

永樂大典卷之五百五十三

重 錄 總 校 官 侍 郎 臣 高  拱

          論 德 臣 瞿 景 淳

    分 校 官 修 撰 臣 林   爊

    寫 書 官 主 簿 臣 沈   洧

      圈 點 監生 臣 馬 承 志

              臣 尼 三 顧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