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永樂大典/卷111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一萬一千九十六十 永樂大典
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二十七
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二十八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二十七 八賄

水經一

水經桑欽撰。 酈道元註。序曰。易稱天以一生水。故氣微於北方而為物之先也。玄中記曰。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載地。高下無不至。萬物無不

潤。及其氣流屇石精簿膚寸。不崇朝而澤合。靈寓者神莫與並矣。是以達者不能測其淵冲。而盡其鴻深也。昔大禹記。箸山海周而不備地理志。其

所録簡而不周。尚書本記與職方俱畧。都賦所述裁不宣意。水經雖祖綴津緒。又闕傍通。所謂各言其志。而罕能備其宣導者矣。令尋圖訪𧷤者。極

聆川域之說。涉土𨔼方者。寡能達其津照。縱髣髴前聞。不能不猶深汀營也。余少無尋山之趣。長違問津之性。識絶深經。道淪要慱。進無訪一知二

之機。退無觀隅三反之慧。獨學無聞。古人傷其孤陋。捐䘮辭書。達士嗟其面墻。默室求深。閉舟問逺。故亦難矣。然毫管闕天。暦筩昔同時昭。飲河酌

海。從性斯畢。竊以多睱。空傾歲月。輙述水經。布廣前文。大傳曰。大川相間小川相屬。東歸於海脉。其枝流之吐納。診其㳂路之所纏。訪瀆搜渠緝而

輟之。經有謬誤者。考以附正。文所不載。非經水常源者。不在記注之限。但綿古芒昧。華戎伐襲。郭邑空傾。川流戕改。殊名異目。世乃不同。川渠隱顯。

書圖自負。或亂流而攝詭號。或直絶而生邇稱。枉渚交竒。泗湍决澓。音伏纏絡枝煩。條貫子夥。十二經通尚或難言。輕流細漾。圍難辯究。正可自獻

徑見之心。備陳轝從之說。其所不知。盖闕如也。所以撰證三經附其枝要者。庶備忘悮之矜。求其尋省之易。河水崑崙墟在西北。三成為崑崙丘。崑

崙說曰。崑崙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圖。一名閬風。上曰層城。一名天庭。是謂太帝之居。去嵩高五萬里。地之中也。禹本紀與此同。高

誘稱河出崑山。伏流地中萬三千里。禹而通之。出積石山。按山海經。自崑崙至積石。一千七百四十里。自積石出隴西郡。至洛准地志。可五千餘

里。又按穆天子傳。天子自崑山入于宗周萬里。西土之數。自宗周纏水以西北至于河宗之邦。陽紆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陽紆西至河首四千里。

合七千四百里。外國又云。從大晋國正西七萬里得崑崙之墟。諸仙居之。數說不同。道岨且長。遐記綿邈水陸路殊。徑復不同。淺見末聞。非所詳

究。不能不聊述間見以誌差𨔄也。其高萬一千里。山海經稱方八百里高萬仞。郭景純以為自上二千五百餘里。淮南子稱高萬一千一百里一十四

步二尺六寸。河水春秋說題辭曰。河之為言荷也。荷精分布懷陰引度也。釋名曰河。下也。隨地下處而通流也。考異郵曰。河者。水之氣。四瀆之精也。所以流化

元命。苞曰。五行始焉。萬物之所由生。元氣之媵液也。管子曰。水者。地之血氣筋脉之通溪者。故曰水其其財也。而水最為夫。水有大小。有逺近。水出山而流入

海者。命曰經水。引佗水入於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出於地溝流於大水及於海者。又命曰川水也。莊子曰。秋水時至。百川灌河。經流之大。孝經援神契曰。河

者水之伯。上應天漢。新論曰。四瀆之源。河最高而長。從高注下水流激浚。故其流急。徐幹齊都賦曰。川瀆。則洪河洋洋。發原崑崙。九流分逝。北朝滄淵。驚波沛

厲。里沐楊奔。風俗通曰。江淮河濟。為四瀆。瀆。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白虎通曰。其德著大。故稱瀆。釋名四瀆。獨也。出其所而入海。出其東北陬。山海經曰。崑崙

墟在西北。河水出其東北隅。爾雅曰。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物理論曰。河凡黄者。衆川之流。盖濁之也。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亘矣。漢大司馬張仲

議曰。河水濁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競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桃花水至。則河决。以其噎不洩也。禦民勿復引河。是黄河兼濁河之名矣。述征

記曰。盟津河。津恒濁。方江為狹。比淮濟為闊。寒則氷厚數丈。氷始合車馬不敢過。要湏狐行云。此物善聴氷下無水乃過。人見狐行方渡。余按風俗通云。

里語稱狐欲渡河。無如尾何。且狐性多疑。故俗有狐疑之說。亦未必一如緣生之言也。屈從其東南流入渤海。山海經曰。南即從極之澗也。一曰中極之

淵。深三百仞。唯馮夷都為。括地圖曰。馮夷恒乗雲車。駕二龍。河水又出於陽紆陵門之山。而注於馮逸之山。穆天子傳曰。天子西征至陽紆之山。河伯馮

夷之所居地也。是惟河宗氏。天子乃沈珪璧禮焉。河伯乃與天子披圖視典。以觀天子之寳器。玉果𤩷珠燭銀金槀等物。皆河圖所載。河伯以禮穆王。視

圖方乃導以西邁矣。粤在伏羲受龍馬圖於河。八卦是也。故命歴序曰。何國帝王之階。圖載江河小川州界之分野。後堯壇於河受龍圖作握河記。達虞

舜夏商威亦受焉。李尤盟津銘。洋洋河水。朝宗於海。徑自中州。龍圖所在。淮南子曰。昔禹治洪水。具禱陽紆。盖於此也。為誘以為陽紆秦藪非也。釋氏西

城志曰。阿耨達太山其上。有大淵水宫殿。樓觀甚大焉。山。即崑崙山也。穆天子傳曰。天子升崑崙封隆之芥。封隆。當公也。當電龍。即阿耨達宫也。其山出

六丈水。山西有大水。名新頭河。郭義恭廣志曰。甘水也。在西域之東。名曰新陶水。山在天竺國西。水甘故曰甘水。有石鹽白如水精。大叚則破而用之。

康泰曰。安息月支天竺至加郭調御。皆仰此鹽。釋法顯曰。度葱嶺已入比天竺境。於此順嶺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艱阻。崖險岸絶。其山唯石壁立千仞。臨之

目眩。欲進則投足無所下。有水名新頭河。昔人有鑿石通路施倚梯者。凡渡七百梯已躡懸經過河。河兩岸相去成八十步。九譯所絶。漢之張騫甘

英皆不至也。余診諸史傳。即所謂罰賔之境。有盤石之嶝。道狹尺餘。行者騎步相持。經橋相引二十許里。方倒懸渡。阻嶮危害。不可勝言。郭義恭曰。

烏托之西。有懸渡之國。山溪不通。引繩而渡。故國得其名也。其人山居。佃於石璧間。累石為室。民投手而飲。所謂後飲也。有白羊。小步焉。有驢無牛。

是其懸渡乎。釋法顯又言。渡河便到為長國。為長國。即是北天竺佛所到國也。佛遺跡於此。其跡長短在人心念至今猶爾。及曬衣石尚在新頭河。

又西南流屈而東南流逕中天竺國兩岸平地。有國名毗荼。佛法興盛。有逕滿那般河邉。左右有二十僧。伽藍此水。逕流逕歴頭羅國而下。合新頭河。

自河已西。天竺諸國。自是以南皆為中國。人民殷富中國者。服食與中國同。故名之為國也。泥洹已来聖衆所行。威儀法則。相承不絶。自新頭河

至南天竺國迄於南海四萬里也。釋氏西域記曰。新頭河經罰賔犍越摩阿剌諸國而入南海是也。阿耨達山西南。有水名遥奴。山西南小東。有水

名薩罕。小東有水名恒伽。此三水同出一山。俱入恒水。康泰挾南傳曰。恒水之源。乃極西北。出崑崙山中。有五大源。諸水分流皆由此五火源。枝扈

黎大江。出山西。北流東南注大海。枝扈𥠖。即恒水也。故釋氏西域志。有恒曲之目。恒北有四國。最西頭恒曲中者。是也。有拘夷那褐國。法顯傳曰。恒

水東南流逕拘夷那褐國南城北雙林間。有希連禪河邉。世尊於此北首般泥涅分舍利䖏。支僧載外國事曰。佛泥涅。後天人以新白緤裹佛。以香

花供食。滿七日盛以金棺送出王宫。渡一小水。水名醯蘭郡。去王宫可三里許。在宫北以旃木為薪。天人各以火燒薪。薪了不燃。大迦葉從流沙還。

不勝悲號。感動天地。從是之後。佗薪不燒而自燃也。王歛舍利用金作斗量。得八斛四斗。諸國王天龍神王各得少許。賫還本國以造佛寺。阿育王

起浮圖於佛泥涅䖏。雙樹及塔今無復有也。此樹名娑羅樹。其樹華名娑羅法也。此華色白如霜雪。香無比也。竺芝扶南記曰。林楊國去金陳國步

道二千里。車馬行無水道。舉國事佛。有一道人命過燒葬。燒之數千束樵。故坐火中。乃更著石室中。從来六十餘年。尸如故不朽。竺枝目見之。表金剛常

住。是明永存舍利。利見畢天不朽。所謂智空罔窮。大覺難測者矣。其水亂流於恒。恒水又東逕毗舍利城北。釋氏西域志曰。毗舍利維邪離國也。支僧載外國事曰。維邪

離閻。去王舍城五千。由旬城周圍三。由旬維誥家在大城裏宫之南。去宫七里許。屋宇壞盡。惟見䖏所爾。釋法顯云。城北有大林重闊。佛在於此。本奄

 婆羅女家。施佛起塔也。城之西北三里。塔名放弓。伏恒水下流。有一國王。國王小夫人生肉胎。大夫人妬之。言汝之生不祥之徵。即盛以木函擲恒

 水中下流。有國王逰觀。見水上木函開看。見于小兒端正殊好。王取養之。遂長大甚勇健。所徃征伐。無不推服。次欲伐父王。本國王大憂愁。小夫人問

 何故憂愁。王曰。彼國王有千子勇健無比。欲来伐吾國。是以愁爾。小夫人書勿愁。但於域西作高樓。賊来時上我置樓上。則我能郤之。王如是言。賊

 到。小夫人於樓上語賊云。汝是我子。何故反作逆事。賊曰。汝是何人云是我母。小夫人曰。汝等若不信者。盡張口仰向。小夫人即兩手將乳。乳作五

 百道俱墜千子口中。賊知是母。即放弓仗。父母作是思惟。皆得辟支佛。今一一塔猶在。復尊成道。告諸弟子是吾昔時放弓仗䖏。後人得知於此䖏

 立塔。故以名焉。言小千兒者。即賢刼千佛也。釋氏西域志曰。恒曲中次東有申迦扇秦揭城也。佛下三寳階國也。法顯傳曰。恒水東南流逕僧迦施

 國南。佛自忉利天東下三道寳階為母說法䖏。寳階既没。阿育王於寳階䖏作塔。後作石柱。柱上作師子像。外道少信。師子為吼。怖效心誠。恒水又

 東逕罰賔繞夷城南。南接恒水城之西北六七里。恒水北岸佛為諸子說法䖏。恒水又東南逕祗國北。出涉祗城。南門道東。佛嚼楊剌土中生長七

 

 尺。不增不减。今猶南在。恒水又隶南逕迦維羅衢城北。故曰净王宫也。城東五十里。有王國。國有池水。夫人入池洗浴。出北岸二十步。東南舉乎板

 樹生太子。隨地行七步。二龍吐水浴太子。遂成井池。衆僧所汲養也。太子與難吨等撲象角力射箭入地。今有泉水。行旅所資飲也。釋氏西城北三

 里。恒水上父王迎佛盧作浮圖。作父抱佛像。外國事曰。迦維羅越國。今無復五也。城池荒穖。惟有空䖏。有優婆塞姓釋。可二十餘家。是普净王之菡

 裔。故為四姓。住右故城中為優婆塞。故尚精進。猶有古風。彼日浮國埭盡。條王彌象。脩治一浮圖。私訶條王送物助成。今有十二道人住中。太子始

 生時。妙后所㧞樹。樹名湏訶。育王以青石作后像。板生太子像。昔樹無復有。後諸沙門取昔樹載種之。展轉相承到今。樹枝如昔尚蔭石像。又太子

 見行七步足跡。今日文理。見存。阿有王以青石樸是跡。兩邉復以一長音石覆上。國人今日恒以香花供養。尚見足七形。文理分明。今雖有石覆無

 異。或人復以數重石貝重覆帖著石上。逾更明也。太子生時。以龍王炎太子左右吐水浴太子。見一龍吐水暖。一龍吐水冷。遂成二池。今尚一冷一

 暖矣。太子未出家前十日。出住王田閻浮樹下坐。樹神以七實奉太子。太子不受。於是思惟砍出家也。王田去官一據據左。一據據右。晉言十里也。太子以三

月十五日夜出家。四天王来迎各捧馬是。爾時諸神天人側塞空中散天香華。此時以至河南摩強水。即於此水邉作沙門。河南摩強水。在迦維羅

越北相去十由旬。此水在羅閲祇瓶沙國。相去三十由旬。菩薩於是蹔過瓶沙。王出。堯菩薩。菩薩於瓶沙隨樓郡果箇中住一日。月暮便去。半達鉢

愁宿半達晋言白也。鉢悉晋言山也。白山此去瓶沙國十里。明旦使去。暮宿曇蘭山。去白山六由旬。於是逕諧貝多樹。貝多閲祇北去墨蘭山二十

里。太子年二十九出家。三十五得道。此言與經吳。故記所不固。旦法維曰。迦衡國。佛所生天竺國也。三千日月萬二千天地之中失也。廉泰扶南傳

曰。昔范旃時有嘾楊圓人家翔梨。嘗從其本國到天竺。展轉流賈至扶南為旃說天竺土俗。道法流通。金實委積。山川饒沃。恣所敏。左右大國世導

重之。旃問之。今去何時可到。幾年可廽。梨言天竺去北可三萬餘里。徃還可三年踰。及行四年方返。以為天竺之中也。恒水又来逕監莫塔邉有池。

地中龍守護之。阿育王欲破塔作八萬四千塔。悟龍王所供知非世。遂空荒無人。群象以鼻取水洒地。若倉梧會稽象新鳥耘矣。恒水又東西五可

口。盖五水所會。非所詳矣。阿難從摩竭國向毗金離。歛般泥洹天。告阿世王。王追至河上。毗舍利諸梨車聞阿難来。亦復来迎。俱到河上。阿難思

惟前則阿聞世王致恨。郤則梨居復怨。即於中河入大光三昧。燒具兩般泥洹身二分。分各在一岸。二王各待半舍利還。起二塔渡河南下。一由巡

到摩竭提國邑連佛邑。即是阿育王所治之城。城中宫殿皆起。墻闕彫文刻鏤。累大石作山。山下作石室。長三文。廣二文。高文餘。有大乗婆羅門子。

名羅狀私婆。亦名文殊師利。住在城裏。英悟多智。事無不達。以自居國。王宗敬師事之。頼此一人弘宣佛法。外不能陵。凡諸中國。惟此城為大。民人

富盛。競行仁義。阿育王壞七塔作八萬四千塔。最初作。塔在城南二里餘。此塔前有佛跡。起精舍北户南塔。南有石柱。大四五。高三丈餘。上有

銘题云。阿育王以浮提布。施四方僧。還以錢贖塔北三百步。阿王於此作泥梨城。梨城中有石柱。亦高三文餘。上有師子柱。有銘記曰。作泥梨城

因緣及年數日月。恒水東又南逕小孤石山頭有石室。石室南向。佛晋坐中天。帝釋以四十二事問佛。佛以三指畫跡故在。洹水又西逕王金新城。

是阿間世五造。出城南四里入谷至王山裏。五山周圖狀差城郭。即是萍沙正舊城也。東西五六里。南北七八里。阿世王始欲嘗佛䖏。其城窒荒

又無人。徑入谷慱山東南上十五里到耆崛山。未至頂三里有石窟南向。佛坐禪䖏。西北四十少復有一石窟。阿難坐禪䖏。夭魔波旬化作鵰

鷲恐阿離佛以神力隔石摩阿難省。怖心為跡及孔悉存。故曰。鵰鷲窟也。其山峯秀端嚴。是五山之最高也。檡氏西域記云。耆闍崛山。在阿耨達王

舍城東北。西望其山有兩峰雙立。相去二三里。中道鷲鳥帝居其嶺。土人號曰。耆闍崛山。山名闍耆鷲也。又竺法維云。胡語羅閲祇國。有靈鷲山。胡

語云。耆闍崛山。山是青石。石頭似鷲鳥。阿育王使人鑿石假安兩翼兩脚。鑿治其身。今見存。逺望似鷲為形。故曰。靈鷙山也。數說不同。逺邇亦異。今

以法顯親宿其山。首楞亭。香花供養。聞見之宗也。又西逕迦邪城南三十里到佛。苦行六年。其樹䖏有林。西三里到佛。入水洗浴。天王按樹枝。得扳出

池䖏。又北行二里。得彌家女奉佛乳麋䖏。從此行二里。佛於一大樹下。石上東向里食麋䖏。樹石悉在。廣長六尺。高减二尺。國中寒着均調。樹水或

數千歲。乃至萬歲。從此東北行二十里。到一石窟。菩薩入中。西向結跡坐。心念若我成道。當有神驗石壁上。即有佛影現。長三尺。今猶明亮。時天地

大動。諸天在空。言此非過去當来諸佛成道䖏。去此西南行减半。由旬貝多樹下。是過去當来。諸佛成道䖏。諸天導引菩薩起行。離樹三十步。天授

吉祥革。菩薩受之。復行十五步五百青省飛来。繞菩薩三匝西去。菩薩前到貝多樹下。敷吉祥草。東向西坐。時魔逺三玉女。從北来。試菩薩魔手自

從南来菩薩以足指按地。麚兵却散。三女變為老姥。不自服。佛於拘律樹下。方石上。束向坐。梵天来諸佛䖏。四天王奉鉢䖏。皆立塔。外國事曰。毗婆

梨佛在此一樹下六年。長者女以金鉢盛乳麋上佛。佛得乳麋。住尼連河浴。浴竟於邉噉麋。竟擬鉢水中。逆流百步。鉢没河中。迦梨郊龍王接取在

宫供養。先三佛鉢。亦見佛於河傍坐。摩訶菩提樹。摩訶菩捿樹。去貝多樹二里。於此樹下七日。思惟道成。魔兵試佛。釋氏西域記曰。尼速水南流恒

水。水西省佛樹。佛於此苦行日食麋六年。西去城五里許。樹東河上。即佛入水浴䖏。東上岸。尼衢立樹下坐脩。舍女上麋於此。於是西渡水於六年。

樹南具多樹下坐。降魔得佛也。佛園調曰。佛樹中枯。其来時吏生枝葉。竺法維四。六年樹去佛樹五里。書其異也。法顯從此東南行還。已速佛邑。順

恒水西下。得一精舍。名曠野佛所徃䖏。復順恒水西下到尸迦國。波羅奈城。竺法維曰。波羅奈國。在迦維羅衛國南。千二百里。中間有恒水。東南流。佛轉法輸

䖏。在園北二十里樹名眷浮。維摩所䖏也。法顯曰。城之東北十里許。即鹿野薨。衣辟支佛住此。常有野鹿。故以名為。法顯從此還居連邑。又順恒水東。東行其南岸。有

贍婆大國。釋氏西城記曰。恒曲次束。有贍婆國城。南有卜佉下簡池。池水恒在此佛不說戒䖏也。恒水又逕波。麗圖。即是佛。外祖國也。法顯曰。恒水

又東列多摩梨帝國。即是海口也。釋氏西城記曰。大秦一名梨帝。帝泰扶南傳曰。從加那調洲西南入大灣。可七八百里。乃到枝扈㓿大江口。渡江

逕西行極大秦也。又云。發拘利口入大灣中。正西北入。可一年餘。得天竺江口。名恒水。江口有國。號擔祑。屬天竺。遣黄門字典為擔祑王。釋氏西城

記曰。恒水東流入東海。盖二水所注。兩海所納。自為東西也。釋氏論佛國調列山海經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濵。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崑崙。

又曰鍾山。四六百里。有崑崙山。所出五水。粗以佛調傳也。又近推得康泰扶南傳。傳崑崙山。正與調全如傳。自交州至天竺最近。泰傳亦知阿耨

逺山。是崑崙山。釋云。類。得調傳。豁然為解。乃宣為西域國。以語法狀。法狀以常免恠。謂漢来諸名人不應。何在敦煌。南數千里而不知崑崙所在也。𥼶云。

後書曰。按穆天子。傳。穆王於崑崙側。瑶池上。觴西王母云。宗周纏澗萬有一千一百里。何得不如調言子。今見泰傳非為前人不知也。而今以後。乃

知崑崙山為無熱丘何云。乃胡固外乎。余考釋氏之言。未為佳證。穆天子竹書。及山海經。皆埋緼歲乆。編韋耕絶。書東落次。難以緝綴。後人假合多

差逺意。至欲訪地。脉可不與經符驗。程准途故。自無會。釋氏不後根其衆歸之鴻。致陳其細。趣以辯非。非所安也。今按山海經。内崑崙墟在西北帝

之下都。崑崙之墟。方八百里。高萬仞。山有本禾。靣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五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郭璞曰。此自别有小崑崙也。又按淮

南之書。崑崙之上。有木未。珠樹。玉樹。瓊樹。不死樹。沙裳琅玕在其東。絳樹在其南。碧樹在其北。傍有四百四十門。門間四里。里間九純。丈五八。傍有

九井。玉横維其西北隅。開以内不周之風。傾宫掖室懸圃閬。風樊桐在崑崙閶閶之中。是其䟽國之池。漫之黄水。黄水三周。復其源。是謂甘水。飲之

不死。河水出其東北陬。赤水出其東南陬。洋水出其西北陬。凡此四水。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崑崙之丘。武上倍之。是謂浪風之山而不死。

或上倍之是謂玄圃之山。登之乃靈。能使風雨。或上倍之。乃推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大帝之君。禹乃以息土填鴻水。以為名。山。掘崑崙以為下地。高

誘曰。地或作池。山海經曰。不周之山。不用之北門。以納不用之風。則以髣髴近浮圖。調之說阿耨達六水蕙嶺于闐。二水之限與經史諸書全相

異。又按十三洲說。崑。崙。山也。在海之北。海之玄地。去岸十三萬里有弱水。周匝繞山。東南接積石囤。西北之室。東北臨大闊之井。西南近承淵之谷。此

四角大山。寔崑崙之支輔也。積石。固南頭。昔西王母告周穆王去成陽三十六萬里。山高平地。三萬六千里。上有三角面方長萬里。形如覆

盆。上金臺玉闕。亦元。之所合。天帝君所治䖏也。考東方朔之言。及經五萬里之文難言浮。調康泰之傳是矣。六合之内。水澤之藏。大非為。

小非為細。存非為有。隱非為無。其所苞者廣矣。於中同名異城。稱謂相乳。亦不為寡。至如東海方丈。亦有崑崙之稱。西洲銅柱。天有九。府之治。東方

朔十洲記四。方丈在東海中央。東西南北岸相去正等。方丈面各五千里。上寺是羣聚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䖏。羣仙不欲升天者。皆徃

来。上廣故曰。崑崙山。有三角。其一角正于北辰星之躍。名䦘風巔。具一角正西。名曰玄國臺。其一角正東名曰崑崙宫。其䖏有積金為天墉城。面方

十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樓十二。其北户出承淵山。又有墉城金臺玉樓相似。如一淵精之闕。光碧之堂。瓊華之室。紫翠丹房。景燭曰。暉米霞九光。

西王母之所治。真宫仙虚之所宗。上通旋禨元氣。布五常。玉衡理順。九天而調陰陽。品物羣生竒特。皆出在於此。天人濟濟。不可其記。張華叙東方

朔神異經曰。崑崙有銅柱為。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十里。負如削。下有回屋仙人。九府治。上有大鳥。名曰希有。南向張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

西王母。背上小䖏無羽。一萬九千里。西王母歲登翼上之東王公也。故其柱。銘曰崑崙銅柱。其高入天。員周如削。膚體美焉。其烏銘曰。有鳥希有碌

赤煌煌。不鳴不食。東覆東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東登之自道。陰陽相湏。唯會益王。遁中開山圖曰。五龍見教。天皇被跡。望在無外柱州崑崙山

上。榮氏法云。五龍治在五方。為行神五龍降氏皇兄弟十二人分五方。為十二部法。五龍之跡。行無為之化。天下仙聖治在柱州崑崙山上。無外之

山。在崑崙東南一萬二千里。五龍天皇。皆出此中為十二時神也。山海經曰。崑崙之丘。實惟帝之下都。其神陸吾是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然六

合之内其苞逺矣。幽致冲妙。難本以情。萬像遐淵。渾思絶根。尋自不登。兩龍於雲轍。騁八鬃於龜途。等軒轅之訪百靈。方大禹之集會。計儒墨之說。

孰使辯哉。又出海外。南至積石山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南流。山海經曰。河水出渤海。又海水西北人尚所道積石山。山在隴西郡可問縣西南羗

中。余考郡書咸言河出崑崙。重源溍發淪子蒲昌出于海水。故洛書曰。河自崑崙出於重野。謂此矣。逕積石而為中國河。故成公子安大河賦曰。覧

百川之弘壯。莫尚美於黄河。潜崑崙之崚極。出積石之嵯峨。釋氏西城傳曰。河自蒲昌。濳行地下。南出積石。而經文在此似。如不比。積石宜在蒲昌

海下矣。河水。又南入葱嶺山。河水重源有三。非為二也。一源西出捐毒之國。葱嶺之山。西去休循二百餘里。皆故。塞種也。南屬隱嶺高千里。西河舊

事曰。葱嶺在敦煌西八千里。其山高大上生葱。故曰葱嶺也。河源潜發。其嶺分為二水。一水西逕休循國南。在葱嶺西。郭義恭廣志曰。休循國居葱

嶺。其山多大葱。人逕難兜國北。北接休循。西南去罽賔國三百四十里。河水。又西逕罽賔國北。月氏之破塞王南君罽賔治循鮮城。土地平和。無所

不有。金銀珍寳。異番竒物。踰於中夏大國也。山有大頭痛。小頭痛之山。赤土身熱之坂。人事同然。河水。又西逕月氏國南。治監氏城。其俗與安息

同。匈奴冒頓單于破月氏。殺其王以頭為飲器。國遂分。逺遏大宛西。居大夏為火月氏。其餘小衆不能去者。共係南山。羗中號小月氏。故有大月氏。

小月氏之名也。又西逕安息南。城臨媯水。地方千里。大國者有啇貢車船行。旁國為書記也。河水與唲羅跂禘水同注雷翥海。釋氏西城。曰。蜕羅

跂禘出阿稽達山。西之北逕于闐國。漢書西域傳曰。于聞以。西。水皆西流注於西海。又西逕四大塔北。釋法顯所謂糾尸羅國。漢言截頭也。佛為菩

薩時。以頭施人。故因名國。國東有投身飼餓虎䖏。皆起塔。又西逕陀衛國北。是阿育王于法益所治邑。佛為菩薩時。亦於此國以眼施人。其䖏亦起

大塔。又有佛樓沙國。天帝釋變為牧字小兒。聚上為佛塔。法王因而成大塔所謂四大塔也。法顯傳曰。國有佛鉢氏王。大興兵衆。来伐此國。欲持鉢

去。置鉢象上。義不能進。更作四輪車載鉢。八象共牽復不進。王知緣於是起塔。留鉢供養。鉢容二斗。雜色而黑多。四際分明。厚可二分甚光澤。貧人

以少華投中便滿。冨人以多華供養。正復百千萬斛。終亦不滿。佛國曰。佛鉢青玉也。受三斗許。彼國寳之。供養時。願終日香花不滿。則如言願一把

滿。則亦便如言。又按道人竺法維所說。佛鉢在大月支國。起浮國高三十丈七層。鉢䖏第二層金絡。絡鎮懸鉢。鉢是青石。或云懸鉢虚空。湏菩提置

鉢在金杌上。佛一足跡與鉢共在一䖏。國王臣民悉持梵香。七寳璧王供養。塔跡佛牙。袈裟頂相。舍利悉在佛樓沙國。釋氏西域記曰。撻陀越王城

西北。有鉢吐羅越城。佛袈裟王城也。東有寺重復。尋川水西北千里。有河步羅龍淵。佛到上浣衣䖏。浣石尚存。其水至安息注雷翥海。又曰。撻陀越

西。西海中有安息國。竺枝扶南記曰。安息國。去私訶條國二萬里。國土臨海上。即漢書天竺安息國也。户近百萬。最大國也。漢書西域傳又云。梨軒

條枝臨西海。長老傳聞條支有弱水。西王母亦未嘗見。自條支秉水西行。可月餘。日近可十日。日所入也。或河水所通西海矣。故凉土異物志曰。葱

嶺之水。分流東西。西入大海。東為河源。為記所云。崑崙者為。張騫使大苑而窮河源。謂極於此。而不達於崑崙者也。河水自葱嶺分源。東逕迦舍

羅國。釋氏西域記曰。有國名伽舍羅。逝此國狹小。而總萬國之要道無不由。城南有水東北流出羅。逝西出山。即葱嶺也。逕其沙谷。出谷分為二水。

一水東流。逕無雷國北。治盧城俗與其西夜子合同。又東流逕依䘏國。北去無雷五百四十里。俗同子合河。又東逕滿梨國北治滿梨。各北去䟽勒

五百五十里。俗與子合同。河水。又東逕皮山國北。治皮山之城。西北去莎車三百八十里。其一源出于闐國南山。北流與葱嶺河合。東注蒲昌海。河

水。又東與于闐可合。南源導干闐南山。俗謂之仇摩置。自置北流逕于闐國西治。西域上多玉石。西去皮山三百八十里。東去陽關五千餘里。釋法

顯自烏帝西南行。路中無人民。沙行艱難。所逕之若。人理莫比。在道一月五日。得達于闐。其國殷庶民篤信。多大乗。學成儀齊整。器鉢無聲。城南一

十五里。有利刹寺。中有石鞾。石上有足跡。彼俗言是辟支佛跡。法顯所不傳。疑非佛跡也。又西北流注于河。即經所謂北注葱嶺河也。南河。又東逕

于闐北。釋氏西域記曰。河水東流三千里至于闐屈。東北流者也。漢書西域傳曰。于闐已東。水皆東流。南河。又東北逕扞彌國北。治扞彌城西。去于

闐三百九十里。南河又東逕精絶國北。西去行彌四百六十里。南河。又東逕且末國北。又東右會阿耨達大水。釋氏西域記曰。阿耨達山。西北有大

水。北流注牢蘭海者也。其水北流。逕且末南山。又北逕且末城西治。且末城西通精絶二千里。東去鄯七百二十里。種五榖。兵俗略與漢同。又曰。且

末河東北。流逕且末比。又流而左會南河。會流東逝。通為注濱河。注濱河又東逕鄯鄯國北治伊循城。故樓蘭之地也。樓蘭至不恭。於漢元鳳四年。

霍光遣平樂監傳介子刺殺之。更立後王漢。又立其前王質子尉屠為鄯鄯。百官祖道横門。其自請天子身在漢。乆恐為前王子所害。國有伊循城。

土地肥美。願也田積粟令得依重。遂置田以鎮之。敦煌索勱字彦義。有才略刺。史毛奕表行貳師將軍。酒泉敦煌兵千人至樓蘭屯田。起白屋。君鄯

鄯焉。耆龜兹三國兵。各千横斷注濱河河斷之日。水奮勢激。波陵冒堤。勱厲聲曰。王尊建節。河堤不溢。王霸精誠。呼沱不流。水德神明。古今一也。勱

躬禱祀。水猶未减。乃列陣被仗皷噪讙呌。且刺且射。大戰三日水乃廽减。灌浸沃衍。胡人稱神。大田三年。積粟百萬。威服外國。其水東注。澤澤在樓

蘭國北行泥城。其俗謂之東故城。去陽關千三百里。西北烏壘千七百五十里。至黑山一千三百六十里。西北去車師千八百九十里。土地沙卤

少田。仰榖傳國出玉。多檉柳胡桐。白草國在東垂。當白龍唯之水草。常主發道。負水擔糧。迎送漢使。故彼俗謂是海以為牢蘭海也。

釋氏西域記曰。南海自于闐東於北三千里至鄯鄯。入牢蘭海者也。北河自岐沙東分南河。即釋氏西域記。所謂謂支北流遥屈茨烏夷禪善入牢

蘭海者也。北河又東北流分為二水枝流出焉。北河自踈勒逕流南河之北。漢書釋氏西域傳曰。葱嶺以東。南北有山相距千餘里。東西六千里。河

出其中。暨于温宿之南左。合枝水上承北河。于踈勒之東西。此流逕踈勒國南。入東北與踈勒北山水合。水出北谿。東南流逕踈勒城下。東去莎車

五百六十里。有市列。當大月氏大宛康居道。釋氏西域記曰。國有佛浴牀。赤真檀木作之。方四尺。王於宫中供。養。漢永平十八年。耿恭以戊巳校尉。

為匈奴左鹿蠡王所逼。恭以此城側澗傍水。自金蒲遷居此城。匈奴又来攻之。壅絶澗水。恭於城中穿井。深一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之笮馬糞汁

飲之。恭乃仰天嘆曰。昔貳師㧞佩刀剌山。飛泉涌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整衣服向井再拜。為吏士禱之。有頃水泉奔出。衆稱萬歲。乃揚水以示

之。屢以為神。遂即引去。後車師叛與匈奴。攻恭食盡窮困。乃煑鎧弩食其筋革。恭與士同死生。謂無二心。圍恭不能下。關寵上書求救。建初元年。明

帝納司徒鮑昱之言。遣兵救之。至柳中以校尉闕寵分兵入高昌壁。攻交河城。車師降遣恭軍吏范羗將兵二千人迎恭。遇大雪丈餘。僅能至城中。

夜間兵馬大恐。羗逕呼曰。我范羗也。城中皆稱萬歲。開門相持涕泣。尚有二十六人衣。穿决。形容枯槁相依而還。北河。又東逕莎車國南。治莎車

城西南治。去蒲𥠖一百四十里。漢武帝間西城田於此。有鐵山出青玉。北河之東南。逕温宿國。治温城土地物類。與鄯鄯同。北至烏孫赤谷。六百一

十里。東通姑墨二百七十里。於此枝河右入北河。北河。又東逕姑墨國南。入姑墨川水。注之導姑墨西北赤沙山。東南流逕姑墨國西治。南至于闐

馬行十五日。土出銅及雌黄。其水又東南流右注北。北河又東逕龜兹國南。又東左合龜兹川水有二源。西源出北大山南。釋氏西域記曰。屈茨北

二百里。有山。夜則火光。畫日但煙。人取此山石炭。治此山鐵。恒充三十六國用。故郭義恭廣志。龜兹能鑄冶。其水南流逕赤莎山。釋氏西域記曰。國

北四十里。山上有寺。名雀離。大清净。又出山東南流枝水左𣲖焉。又東南水流三分。右二水俱東南流注北河。又東川水龜兹。東北赤沙積梨南流

枝水。右出西南。入龜兹城。音屈茨也。故延城矣。西去姑墨六百七十里。川水又東南流逕于輪臺之東也。昔漢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於此。搜

粟都尉桑弘羊奏言。故輪臺以東。廣饒水草。有溉田五千頃以上。其䖏温和田美。可益通溝渠。種五榖。收穫與中國同。時匈奴弱不敢近西。於是徙

莎車相去千餘里。即是臺也。其水又東南流右。會西川枝水。水有二源。俱受而川。東流逕龜兹城。南合為一水。水間有故城。盖屯校所守也。其水東

南注東川。東川水又東南逕鳥壘國。南治鳥壘城西。去龜兹三百五十里。東去玉門陽閭二千七百四十八里。與渠黎田官相退。土地肥饒。於西域

為中。故都護治漢使持節。鄭吉并護北道。故號都護。都護之起。自告置也。其水又東南注大河。又東右會敦薨之水。其水出焉耆之北。欵薨之山。在

匈奴之西。烏孫之東。山海經曰。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澤。出於崑崙之東北隅。實惟河源者也。二源俱道西源。東流分為二水。西南流出於

焉耆之西。經流焉耆之野屋。而東南流注于敦薨之渚右水。東南流又分為二。左右焉耆之國城。居四水之中。在河水之洲治。負渠城西。去為壘三

百里。南會兩水。同注敦薨之浦東源。東南流水為二水。但澗瀾雙引。洪湍濬發。俱東南流逕出焉耆之東。導于危湏城西國治。危湏城西。去焉耆百

里。又東南流注于敦薨也藪。川流所積。潭水斯漲。溢海為海。史記曰。為耆近海多魚鳥。東北隔大山。與車師接敦薨之水。自西海逕尉黎國。國治黎

城西。去都護所治。三百里。北去為者百里。其水又西出沙山識關谷。又西南流返城。别注裂以為田。桑弘羊曰。臣愚以為連城以西。可遺屯田。以威

西。即此䖏也。其水又屈而南。逕渠𥠖園西。故史記曰。西有大河。即斯水也。又東南流逕渠黎國治。渠黎城西。北去焉壘三百四十里。漢武帝通西

城屯渠黎。即此䖏也。南與藉絶接東北。與尉梨接。又南流注于河。山海經曰。敦薨之水。西流注于泑澤。盖亂河流。自西南注也。河水又東逕墨山國

南治墨山城西。至尉梨二百四十里。河水又東逕注賔城南。又東逕樓蘭城南而東注。盖發田土所屯故城。禪國名耳。河水又東注于泑澤。即經所

謂蒲昌海也。水積鄯鄯之東北。龍城之西南。龍神故羗頼靈。胡之大國也。滿海溢盪。覆其國城。基尚存。而至大晨發西門。暮達東門。澮其岸。岸餘

溜風。吹稍成龍形。皆西面向海。因名龍城地。廣千里皆為鹽而剛堅也。行人所逕。畜産皆布氈卧之。掘發其下有大鹽。方如巨枕。以次相累。霧氣雲

浮。寡見星日。少禽多鬼恠。西接鄯鄯東連三沙為海之北隘矣。故蒲昌亦有鹽澤之稱也。山海經曰。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岳崇之山。東望

泑澤。河水之所潜也。其源渾渾泡泡者也。東去玉門陽關一千三百里。廣輪四百里。其水澄渟。冬夏不减。其中洄湍電轉為隱淪之脉。當澴流之上。

飛禽奮翮於曹中者。無不墜於淵波矣。即河水之所潜。而出於積石也。又東入塞過敦煌酒泉張掖郡南。河自蒲昌有隱淪之證。並問入塞之

始自此經當求實致也。河水重源又發于西塞之外。出於積石之山。山海經曰。積石之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南流注。是山也萬物無不有。為

貢所謂導河自積石也。山在西羗之中。燒當所居也。延熹二年西羗燒當犯塞。護羗校尉叚熲討之。追出塞至積石山。斬首而還。司馬彪曰。西羗者

自析支以西濱河首左石居也。河水屈而東北流逸於析支之地。是為河曲矣。應劭曰。禹貢析支屬雍州。在河關之西東。去河關千餘里。羗人所居。

謂之河曲羗也。東北逕歴敦煌酒泉張掖南。應劭地理風俗記曰。敦煌酒泉。其水甘若酒味故也。張掖言張國臂掖以盛羗狄。說文曰。郡制天子地

方千里。分為百縣。縣有四郡。故春秋傳曰。上大夫縣。下大夫郡。至秦始置三十六郡以監縣矣。邑君聲。釋名郡羣也。人而羣聚也。黄義仲十三州記

曰。郡之害君也。改公侯之封。而言君者。至尊也。郡守專權君臣之禮彌崇。今郡字君。在其左。邑在其右。君為元首。邑以載民。故取名於君。謂之郡。漢

官曰。秦用李斯。議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凡郡或以列國。陳魯齊吳是也。或以舊邑。長沙丹陽是也。或以山陵太山。山陽是也。或以川原西河。河東是

也。或以所出金城。城下得金酒泉泉味如酒。豫章樟樹生庭。鴈門屬之所育是也。或以號令。禹合諸侯。大計東冶之山。會計國名。會稽是也。河逕其

南而纏絡逺矣。河水又自東河曲逕西海郡南漢平帝時。王莽東政。欲耀盛德以服遠方。諷羗獻西海之地。置西海郡而築五縣焉。周海亭燧相望。莽

篡政紛亂。郡亦棄廢。河水又東逕允川而歴大榆小榆谷北。羗迷唐鐘存所居也。永元元年。貫友代聶。尚為護羗校尉。攻迷唐。斬獲八百餘級。收其

熟蓼數萬斛。於違留河上築城以盛蓼。其作大船於河狹。作橋渡兵。迷唐遂逺依河曲。永元元年。迷唐覆與鐘存東寇而還。十年謁者王信耿譚西

撃迷唐降之。詔聴大小榆迷唐種人。許漢造河橋。兵来無時。知地不可居。復叛居河曲。與羗為讎。種人與官兵撃之。允川去迷唐數十里。營止遣輊

兵桃戰。因引還迷唐追之至營因戰。迷唐敗走。於是西海及大小榆。無復聚落。隃糜相曹鳳上言。建武以来。西戎數犯法。常從燒當發所以然者。以其居大小

榆谷。土地肥美。又近塞與諸種相傍。南得鍾存。以廣其衆。北阻大河。因以為。又有西海魚鹽之剩。濵出沿河以廣田畜。故能強大常諸羗。今黨復沮壞親屬離叛

其餘勝兵不過數百。冝此時建復西海郡縣。規固二榆。廣設屯田。鬲塞羗胡。交間之路。埴榖冨邉。省輸轉之役。上拜鳳為金城西部都尉。逐間二十七部。浹河與建

盛相首尾。復羗及。邉罷。按叚國沙州記。吐谷渾於河上作橋。謂之河馬。長一百五十步。兩岸景石作基陛。節節相次。大木從横。更鎮壓兩邉。俱来相去三

又並大材以板横次之。施句欄甚嚴飾。橋在清水川東也。又東過隴西河關縣。北洮水從東南来流注之。河水右逕沙州北叚國曰流河。西南一百

七十里有黄沙。沙南北一百二十里。西七十里。西極大楊川望黄沙猶若人委于𥺢於地都。不生草木。蕩然黄沙周回數百里。沙州於是取號焉。地

理志曰。漢宣帝神爵二年置河䦘縣。盖取河之關塞也。風俗通曰。百里曰同。總名為縣。縣互也。首也。從桑倒首。與縣易偏矣。古當互静徭役也。釋名

又曰縣也。懸於郡矣。黄義仲十三州記曰。縣。絃也絃以貞直言下體之君。隋民之位。不輕其誓。純繩用法。不曲如弦。弦聲近縣。故以取名。今縣字在

寧也。漢帝元年。令天下縣邑城。張晏曰令各自築其城也。河水又東北流入西平郡界。左合二川南流入河。又東北濟川水注之。水西南出濫瀆。東

北流入大谷。謂之大谷水。北逕澆河城西南。北流注于河。河水東又逕澆河故城北。有二城東西角倚。東北去西平二百二十里。宋少帝景平中。拜

吐谷泙河封為安西特軍澆城公。即此城也。河水又東北逕黄川城。河水又東逕石城南。左合北谷水。昔叚頓撃羗於石城。投河墜坑而死者。八百

餘人。即於此也。河水又東北逕黄河城南。西北去西平二百一十七里。河水又東北逕廣遣城。北又合烏頭川水。水發逺川。引納支津。北逕城東而

北流注于河。河水又東逕邯川城南。城之左右歴谷有三水。導自北山南逕邵亭注于河。河水又東臨津溪水注之。水自南山北延臨津城西。而北

流注于河。河水又東逕臨津城北。白土城南。十三州志曰。左南津西六十里白土城。城在大河之北。而為緣河濟渡之北。魏凉州刺史郭淮破羗逺

塞於白土。即此䖏矣。河水又東左會白土川水。水出白土城西北下。東南流逕白土城。北又東南注于河。河水又東北會兩川右合二水。參差夾岸。

連襄員㷿。相望河北有層山。山甚靈秀。山峯之上立石數百丈。亭亭。執勢爭高。逺望嵾嵾若攢圖之記霄上。其下層巖峭舉岸無階。懸巖之

中多石室為。室中若有積卷矣。而世士罕有津達者。因謂之積書巖。巖堂之内。每時見神人徃還矣。盖鴻衣羽裳之土。練精餌食之夫耳。俗人不悟

其仙者。又謂之神鬼。徃羗日鬼曰唐述。復因名為之唐述山。指其堂宻也居。謂之唐述窟。其懷道宗主之士。皮冠净髮之徒。亦徃樓託焉。故秦州記曰。

河峽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丈。西二里有特亮窟。高百丈。廣二十丈。深三十丈。蔵古書五字。亮南安人也。下封有水。導自是山溪水南注河。謂

之唐述水河水又東得野亭南。又東北流歴研川。謂也研川水。又東北注于河。謂之野域河水又東歴鳳林北。鳳林。山名也。五巒俱峙。𦒿諺去。昔有鳳鳥飛遊

五峯故山有斯目矣。秦州記曰。抱罕源北名鳳林川。川中則黄河東流也。河水又東與灕水合。水道源塞外羗中。故地理志曰。其水出西塞外。東北

流歴野虜中。逕消銅城西。又東逕河列城東。考地說無目。盖出自我方矣。左右列水。水出西北。谿東北流。逕列城北。又入灕水。城居二水之會也。灕

水又北逕可石孤城西。西戎之名也。又東北石合黑城溪水。水出西北溪下。東南流逕黑城南。又東南枝水左出焉。又東南入灕水。又東北逕榆城東。榆城

溪水注之水出橐和細越。西北山下。東南流逕于細越川。夷俗鄉名也。又東南出狄周峽。東南右合黑城溪之枝津。津水上承溪水。東北逕

黑城東。東北注之榆溪。又東南還榆城南。東北。注灕水。灕水又東北逕石門口。山高㷿純。對岸若門。故峽得厥名矣。疑即阜蘭山門也。漢武帝元狩

三年。驃騎霍去病出隴西至臯蘭。應謂是山之關塞也。漢書音義曰。臯蘭應在隴西白石縣塞外河名也。孟康曰。山。關名也。合是山去河不逺。故論

者疑日河山之間矣。灕水又東北臯蘭山水。自山左右注灕水。灕水又東白石川水注之。水出縣西北下。東南流枝津東注為。白石川水。又南遷

白石城西。而注灕水。水又東逕白石縣。故城南王莽更曰。順礫闕駰。曰。白石縣在秋道。西北二百八十五里。灕水逕其北。令灕人逕東南注之。而不

出其北也。灕水又東還白水山北。應劯曰。白石山在東羅溪注之。水出西南山下。東入灕水。水又東左合竿开。南溪水出竿开西東。南流逕竿开南

十三州志曰。廣大坂在抱罕西北。竿开在為。昔慕容吐谷潭自燕歴陰山西馳。而創居於此灕水。又東逕抱罕縣故城南。應劯曰。故罕羗侯邑也。十

三州志曰。抱罕縣在郡西二百一十里。灕水在城南門前東遲也。灕水又東北故城。川水注之。水有二源。南源出西南山下。東北流逕金細北嶺北。

又東北逕一故城南。又東北與北水會北源。自西南逕故城北右入南水。亂流東北注灕水。灕水又東北左合白石川之枝津水。上承白石川。東逕

白石城北。又東絶竿开溪。又東逕袍竿城南。又東入灕水。灕水又東北出峽。北流注于河。地理志曰。灕水出白石縣西。塞外東至抱罕入河。河水又

逕左南城南。十三州志曰。石城西一百四十里。有左南城者也。津亦取名為。大河又東逕赤岸北。即河夾岸也。秦州記曰。抱年有河夾岸。岸廣四十

丈。義熈中乞佛於此河上作飛橋。橋高五十丈。三年乃就。河水又東洮水注之。地理志曰。水出塞外羗中。沙洲記曰洮水與墊江水俱出嵹臺山。山

南即墊江源山東則洮水源。山海經曰。白水出蜀。郭景純注云。從臨洮之西傾山東南流入漢而至墊江。故叚國以為墊江水也。洮水同出一山。故

知嵹臺西傾之吳名也。洮水東北流吐谷渾中吐谷潭者始是東燕原本缺之枝庶因氏。其字以為首類之種號也。故謂之野虜。自洮嵹南北三百里

中。地革便是龍鬚而無樵柴。洮水又東北流逕陽曹城北。沙州記曰。嵹城東北三百里有曾城。城臨洮水者也。建初二年。羗攻南部都尉於臨洮。上

遣行車騎將軍馬防。與長水校尉耿恭救之。諸羗退聚洮陽。即此城也。洮水又東逕共和山。南城在四山中洮水又東逕迷和城北。羗。名也。又東逕

甘枳亭歴望曲。在西南去龍桑二百里。洮水又東逕臨洮縣故城北。禹治洪水西至洮水之上。見長人受黑玉書於斯水上。洮水又東北流屈而逕

索西城西。建初二年。馬防耿恭從五谿祥𧜡谷出索西。與羗戰破之。西築索城。徙隴西南部都尉居之。赤水城。亦曰臨洮東城也。沙州記曰。從東洮

至西洮。一百二十里者也。洮水又屈而北逕龍桑城西。而西北流。馬防以建初二年從安。故五谿出龍桑開道舊路者也。俗名龍城。洮水又西北逕

步和亭東步。和川水注之。水出西山下。東北流出山逕和亭北。東北逕洮水。兆水又北出門峽。歴求厥川。蕈川水注之。水出桑嵐西溪。東流歴桑嵐

川。又東遷蕈川此。東入洮水。洮水又北歴峽逕偏橋。出夷始梁右合蕈塏川水。東南石底嶺下北歴蕈塏川西。北注洮水。洮水又東北逕桑城東。又

北會籃川水。水源出東歴川西北溪。南流歴川東。北流逕。藍川歴水城城北。東入洮水。洮水又北逕外羗城西。又北逕和慱城東。城在山内。左合和

慱川。川水出城西南山下。東北逕和慱城南。東北注于洮水。洮水北逕安故縣故城西。地理志曰。隴西之屬縣也。十三州志曰。縣在郡南四十七里。

盖延轉撃狄道安。故五谿及羗大破之。即此也。洮水又北逕降狄道故城西。閫駰曰。令曰武始也。洮水在城西東北下。又北壟水注之。即山海經所

謂濫水也。水出鳥鼠山西北高城嶺西。逕底其山。岸崩落者。聲聞數百里。故楊雄稱響若坻頽是也。又西北歴白山下。地理志曰。降狄道東有白石

山。濫水入西北逕武階城南。又西北逕降狄道故城東。百官表白縣有蠻夷謂之道。有公主謂之邑。應劯曰。反舌左祍。不與華同。須有譚言。乃通地。

漢隴西郡治。泰昭王二十八年置。應劭曰。有隴坻在其東。故曰隴西也。神仙傳曰。封君達隴西人。服煉水銀。年百歲視之如年三十許。騎青牛。故號

青牛道士。王莽更郡縣之名。郡曰厭戎。縣曰排虜也。昔馬援為隴西太守。六年為狄道。間梁引水種稅稻。而郡中樂業。即此水也。濫水又西北流逕

注于洮水。洮水右合二水。左會大夏川水。水出西山二源合。合而亂流逕金柳城南。十三州志曰。大夏縣西有故金柳城。去縣四十里。本尉治 

又東北逕大夏縣故城南。地理志曰。王莽之順夏晉書地道記曰。縣有禹廟。禹所出也。又東北出山。注于洮水。洮水又北翼帶三水亂流北入河。地

理志曰。洮水北至抱罕東入河是也。又東過金城允吾縣北。金城。郡邑也。漢昭帝始元五年置王莽之西海也。莽又更允吾為循逺縣。河水逕其南。

不在其北。南有湟水出塞外。東逕西王母石室石釜。西海鹽池北。故闞駰曰。其西即湟水之源也。地理志曰。湟水所出也。湟水又東南流逕龍夷城

故西零之地也。十三州志曰。城在臨羗新縣西三百一十里。王莽納西零之獻。以為西海郡治此城。湟河又東。南逕卑禾羗海。北有鹽池。闞駰曰。縣

西有卑禾羗海者也。世謂之青海。東去西平二百五十里。湟水東流逕湟中城北。故小月氏之地也。十三州志曰。西平張掖之間。大月氏之别。小月

之國。范曄後漢書曰。湟中月氏胡者。其王為匈奴所殺。餘種分散西踰葱嶺。其弱者南入山。從羗居止。故受小月氏之名也。後漢西羗傳曰。羗無

戈及劔者。秦厲公時以奴隷亡父三河。羗為神推為豪河。湟之間多禽獸。以射獵為事。遂見敬信。依者甚衆。其曾孫忍因留湟中。為湟中羗也。湟水

又東右控四水道源四溪東。北流注于湟。湟水又東逕赤城北。而東入經戎峽山右合羗水。出西南山下。逕護羗城東。故護羗校尉治。又東北逕臨

羗城西。東北流于湟。湟水又東逕臨羗縣故城北。漢武帝元狩元年。以封孫都為侯國。王莽之監羗也。謂之綏戎城非也。湟水又東盧溪水注之。水

出西南盧川東。北流注于湟水。湟水又東逕臨羗新縣故城南。闞駰曰。臨羗新縣在郡西百八十里。湟水逕城南也。城有東西門。西北隅有子城。湟

水又東右合溜溪伏溜石杜蠡四川。東北流注之。左會臨羗溪水。水發新縣西北。東南流歴縣北。東南入湟水。湟水又東龍駒川水注之。水又出西

南山下。東北流逕龍駒城北。流注于湟水。湟水又東。寧川水注之。水出松山東南。流逕晋昌川。晋昌川水注之。長寧水。又東南養女川

水注之。水發養女北山。有二源皆長湍逺發。南總一川。逕養女山謂之養女川。闞駰曰。長寧亭北有養女嶺。即浩舋之西平之北山

也。亂流出峽。南逕長寧亭。東城有東西門。東北隅有金城。西平西北。四十里。十三州志曰。六十里逺矣。長寧。水又東南與一水合。水出西山

東南流水出南山。上有風伯祠。春秋祭之。其水東南逕長寧亭南。東入長寧水。長寧水又東南流注于湟水。湟水又東。牛心川水注之。水出西南逺

山。東北流逕牛心。惟東又北逕西平亭西。東北入湟水。湟水又逕西平城北。東城。即故亭也。漢景帝六年。封隴西太守北地公孫渾邪為侯國。魏黄初

中。立西平郡。憑倚故亭。增築南西北三城以為郡治。湟水又東逕土樓南樓。北倚山原。峯高三百尺。又若削成。樓下有神祠。雕墻故壁存焉。闞駰曰。

西平亭北有土樓神祠者也。今在亭東北五里。右則五泉注之。泉發西平亭北。鴈次相綴。東北流至土樓。南北入湟水。湟水又東右合葱谷水。水有

四原。各出一溪。亂流注于湟水。又東逕東亭北。東出滲峽山峽也。東流右則滲谷韋溪注之。左則甘夷川水入焉。湟水又東安夷川水注之。水發逺

山。西北。逕控震川北屈逕安夷城北。西東入湟水。湟水又東逕安夷縣。故城有東西門西平亭東七十里。闞駰曰。四十里湟水。又東左合冝春水。水

出東北冝春溪西南。流至于安夷南入湟水。湟水又東勒且溪水注之。水出縣東南勒且溪。北流逕安夷城東。而北入湟水。湟水有勒且之名。疑即

此號也。闞駰曰。金城河初與浩舋河合。又與勒且河合者也。湟水又東左合承流谷水。南入右會達扶。東西二溪水參差北注亂流東出六山名也。

東流期頓鷄谷二水。北流注之吐𨚿孤長門兩川。南流入湟水。湟水又東逕樂都城南。東流又合東谷乞斤流二水。左會陽非流溪細谷三水。東逕

破羗縣故城南。應劭曰。漢宣帝神爵二年置城省南門。十三州志曰。湟水河在南門前東過六谷水。自南破羗川。自北左右翼沚湟水。又東南逕小

晋興城北。故都尉治。闞駰曰。允吾縣西四十里有小晋興城也。湟水又東與閤門河。即浩舋河也。出西北塞外。東入塞逕敦湟酒泉張掖南。東南逕

西平之鮮谷塞尉故城南。又東南與湛水合。水有二源。西水出白嶺下。東源發于白岸谷。合為一川。東南流至霧山。注閤門河。閤門河又東逕養女

北山東南。左合南流川水出北山。南流入于閤門河。河又東逕浩舋縣故城南。王莽改曰興武矣。闞駰曰。浩讀閤也。故亦曰閤門水。兩兼其稱矣。又

東流注于湟水。故地理志曰。浩舋水東至允吾入湟水。又東逕允吾縣北為鄭伯津。與潤水合。水出縣北合居縣西北塞外。南流逕其縣故城西。溪

武帝元鼎二年置。王葬之平虜也。又南逕永登亭。西歴黑石谷。南流注鄭伯津。湟水又東逕允街縣故城南。漢宣帝神前二年豈。王莽之。脩速命也。

縣有龍泉出允衝谷泉眼之中。水丈成蛟龍。或試撓破之。尋平成龍。畜生將飲者。皆畏避而走。謂之龍泉。下入湟水。湟水又東逕枝陽縣。逆水注之。

水出允吾縣之參街谷。東南流逕街亭南。又東南逕陽非北亭。又東南逕廣武城西故廣武都尉治。郭淮破販羗。故無載於此䖏也。城之西南二十

許里。水西有馬蹄谷。漢武帝聞大宛有天馬。遣李廣利伐之。始得此馬。其角為竒。故漢賦天馬之歌曰。天馬東兮歴無草逕千里兮巡東道。胡馬感

北風之思。遂頓絶紳。驤首而馳。晨發京城。食至敦煌。北塞外鳴而去。因名其䖏曰俟馬亭。今晋昌郡南。及廣武馬蹄谷。般石上馬蹄。若踐泥中有

自然之形。故其俗號曰天馬逕。夷人在邉效刻。是有大小之跡。體狀不同。視之便别逆水。又東逕枝陽縣故城南。東南入于湟水地理志曰。逆水允

吾。東至枝陽入湟河。又東流注于金城河。即積石之黄河也。闞駰曰。河至金城縣。謂之金城河。隨地為名也。釋氏西域記曰。牢蘭海東伏流龍沙堆。

在屯皇東南四百里河步于鮮卑山。東流至金城為大河出崑崙。崑崙即阿耨達山也。河水又東逕石城南。謂之石城津。闞駰曰。在金城西北矣。河

水又東南逕金城縣故北。應劭曰。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也。漢書集注薛瓚云。金者取其堅固也。故墨子有金城湯池之言矣。王莽之金屏也。世本

曰鯀作城。風俗通曰。城盛也。從土成聲。管子曰。内為之城。外為之郭。郭外之土間池高則溝之。命之曰金城。十三州志曰。大河在金城北門。東流有

梁泉注之出縣之南山。按蓍舊言梁暉字始娥。漢大將軍梁夐後。夐誅人羗。後其粗父為羗所推為梁帥。而居北城。土荒民亂。暉將移居抱罕出頓

此。出為羣羗圍迫無水。暉以所執榆鞭竪地。以青羊祈山神。泉涌出。榆木成林。其水自縣北流注于河也。又東過榆中縣北。昔蒙恬為秦北逐戎人。

開榆中之地。按地理志曰。金城郡之屬縣也。故徐廣史記音義曰。輸中在金城。即阮嗣宗勸進之所。謂榆中以南者也。又東過天水北界。菀川水出

勇士縣之子城南山東。北流歴此城川。世謂之子城川。又北逕牧師菀。故漢收菀之地也。羗豪迷吾等萬餘人到襄武首陽平襄勇士至抄此菀為。

焚燒亭驛。即此䖏也。又曰菀川水地。為龍馬之沃土。故馬援請與田户中分以自給也。有東西二菀城。相去七十里。西城即乞佛所都也。入北入于

河也。又北過武威媪圍縣東北。河水逕其界東北流縣西南有泉源東逕其縣南。又東北入河也。又東北過天水勇士縣北。地理志曰。蒲福也。屬國

都尉治。王莽更名之曰紀德水出縣山。世謂之二十八渡水。東北流漢澗紫曲。途出其中。逕二十八渡行者。勤於溯涉。故因名焉。北逕其縣而下注。

河又有赤瞱川水。南出赤蒿谷。北流逕赤瞱川。又北逕中官川。又北逕義城西北。北流歴三城川。而北流注于河也。又東北過安定。北界麥田山河

水。東北流逕安定祖厲縣故城西北。漢武帝元鼎五年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西臨祖厲河而還。即於此也。王莽更名之曰鄉禮也。李裴曰音頼。又東

北祖厲川水注之。水出祖厲南山。北流逕祖厲縣。而西北流注于河水。河水又東北逕參田城西。又北與參田泉水合。水出城西北。西南流注于河。

河水又東北逕參田山西。在安定西北六百四十里。河水又東北逕于黑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若水也。水出高平大壟山若水谷。建武八

年世祖征隗囂。凄從高平茅一若水谷入。即是谷也。東北流逕高平縣故城東。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王薺更名其縣曰铺睦。西十里有獨

卓。上有故臺。臺側有風伯壇。故世俗呼此年為風堆。其水又北龍泉水注之。水出縣東北七置。龍泉東北流注高平川。川水又北出秦城。長城在縣

北一十五里。又西北流逕東西二大妻故城門。北會一水。水有五源。咸出隴山西東。水發源縣西南二十六里湫淵。淵在四山中。湫水北流。西北出

長城。北與次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北流逕魏行宫故殿来。又北次水注之。出縣西南四十里山申。北流逕行宫故殿西。又北合次

水。水出縣西南四十八里。東北流又與次水合。水出縣西南六十里。咸陽山東。北流左會右水總為一川。東逕西婁北。東注若水。叚類為護羗校斜

於安定高平若水討先零。斬首八千級於是水之上。若水又北與石門水合。水有五源。東水導源高平縣西八十里。西北流次水注之。水出縣西百

二十里如州泉東北流。右入東水亂流。左會三川參差相得。東北固為一川。混濤歴峽。峽即隴山之北垂也。謂之石門口。水曰石門水。在縣西北八

十餘里。石門之水。又東北注高平川。川水又北自延水注之。西出自延涇。東流應峽。謂之自延口。縣之西北一百里。又東北逕延城南。東入高平川。

川水又北逕廉城東按地理志曰。北地有廉城縣。闕駟言在富平北。自昔匈奴侵漢。新秦之土。率為狄塲。故城舊壁盡緃胡。自地理淪移。不可復識。

當是世人誤證也。川水又北。若水注之。水發縣東北百里山流注高平。高平又北逕三水。縣西犯水注之。水出高平縣西北二百里牽條山西東。北

流與若勃溪水合。有二源總歸一瀆。東北流入紀。肥水又東北流違泉水注為。泉流所發導於若勃溪東。東北流入肥。肥水又東北出峽。注于高平

川。水東有山。山東有三水。縣故城本屬國都尉治。王養之廣延亭也。西南去定都三百四十里。侍郎張無為安定屬國都尉治此。羗有獻金馬者。夐

居主薄張祁入於羗前。以酒酹地曰。使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乗。不以入懷。盡選不受。城化大行。縣東有温泉。温泉東有鹽池。設地理志曰。縣有

鹽官。今於城之東北有故城。城北有三衆。疑即縣之鹽官也。高平川水。又北入于河。河水又東北逕昫巷縣故城西。地理志曰。河水别出為

河溝。東至富平。北入河。河水於此有上河之名也。河水又北過北地富平縣西。河側有兩山相對。水其間即上河峽。世謂之為青山河。水歴峽北。

注枝分東出河又北逕富平縣故城西。秦置北地都治縣城。王莽名郡為威戎。縣曰徒武。建武中。曹鳳字仲理。為北地太守。政化尤吳。黄籠慮於九理

谷。高岡亭角長三文。大十園。稍至十餘丈。天子嘉之。賜帛百匹。加秩中二千石。河水又北薄骨律鎮城城在河諸上。赫連果城也。桑果餘林。仍列洲上。但

語出戎方。不究城名。訪諸耆舊。成言設老宿秀言赫連之世。有駿死此。取馬色以為邑號故曰城為白口騮。韻之謬。遂仍今稱所未詳也。河水又逕典農城東。

世謂之故城。又北逕上河城東。世謂之漢武。薛瓚曰。上河在西河書平縣。即此也馮泰為上河典農都尉所治也。河水又北逕典晨城東。浴名為之吕城。

皆參所屯以事農。河水又東北逕廉縣故城東。王莽之西河亭。地理志曰。早移山在西河河水又與北枝津。水受大河東北。連冨平城。所在分裂以溉田圃。北流

入河。今無水。爾雅曰。澭反入言。何决復入者也。河之有澭。若漢之有潜也。河水又東北逕渾懷鄣西。地理志曰。澤懷都尉治塞外者也。太和初。三齊平徒歴

下。民居此。遂有歴城之名矣。南去此城三百里。河水又東北歴石崖山西。去北城五百里。山石之山。自然有丈盡若戰馬之状。粲然成著。類以圓為。故亦

謂之黨石山也。又北過朔方臨戎縣西。河水東北遷三縣故城東。漢武帝元符三年置。十三州志曰。在臨戎縣西。一百四十里。河水又北有枝渠。東

出謂之銅口。東逕沃野故城南。漢武帝元狩三年立王莽之餒武也。枝渠東注以溉田。所謂智通在我矣。河水又北屈而為南河出馬。河水又北迤

西溢於窳渾縣故城東。漢武帝元朔二年。開朔方郡治。又有西部都尉治有道自縣西北出難鹿塞。王莽更郡曰。溝搜。縣曰極武。其水積而為層。曰

渾。澤東西一百二十里。故地理志曰。屠中澤在縣東。即是澤也。闞駟謂之渾澤矣。屈從縣北流。河水又屈而東流為北河。東逕高闕南。史記趙

武靈王既襲胡服。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馬塞山下有長城。長城之際。連山刺天。其山中斷兩岸。雙闕善能雲舉。望若闕焉。節狀表目。

故有高闕之名也。自闕北出荒中。闕口有城跨山結局。謂之高闕戍山。古迄今常置重擇以防塞道。漢元朔四年。衛青將十

萬人敗右賢王於高闕。即此䖏也。河水又東遷臨河縣故城北北。漢武帝元朔三年。封代恭王子劉賢為侯國。王莽之監河也。漢武

帝元朔二年。大將軍衛青絶梓嶺梁北河是也。至河目縣西。河水自臨河縣。東逕陽山南。漢書注曰。陽山在河北。指此山也。東流連石跡。卓西

是阜破石之文。悉有鹿馬之跡。故斯年納稱為。南屈達河目縣。在北假地名也。自高闕以来史。山帶河。陽山以去。皆北假也。史記曰。泰使蒙恬將十萬人北撃

胡。度河取高闕據陽山北假中是也。北河又南合南河上承西河。東逕臨戎縣故城北。又東達臨河縣南又東逕廣牧縣故城北。又東部都尉治。王

莽之鹽官也。逕流二百許里。東會于河。河水又南逕馬陰山西。漢書音義曰。陽山在河北。陰山在河南。謂是山也。而即實不在河南。史記音義曰。五原

安陽縣北。有馬陰山。今山在縣北。言陰山在河南。又傳疑之非也。余按南河北河。及安陽縣以南。悉沙阜耳。無佗無山。故廣志曰。朔方郡北。移沙七所而

無山以擬之是議誌之。僻也。陰山在河東南則可矣。河水又東南逕朔方縣故城東北。詩所謂城彼朔方也。漢元朔二年。大將軍衛青取河南地為朔

方郡。使校尉蘇建築朔方城。即此城也。王莽以為武符者也。按地理志云。今連青澤鹽澤。並在縣南矣。又按魏土地記曰。縣有大鹽池。其鹽大而青

白。名曰青鹽。又名戎鹽。入藥分。漢置興官鹽池。去平地宫。千二百里。在新秦之中。服度曰。新秦地名在北。方千里。如淳曰。長安以北。朔方以南也。薛

瓚曰。秦逐匈奴收河南地。徙民以實之。謂新秦也。屈南過五原西。安陽縣南。河水自朔方東轉逕渠搜縣故城北。地理志曰。朔方有渠搜縣。中部都

尉治。王莽之溝搜亭也。禮三朝記曰。北發渠搜。南撫交址。此舉北對南。為貢之所云。析支渠搜矣。河水又逕西安縣故城。王莽更之曰。鄣安矣。河水

東逕田辟城南。地理志曰。故西部都尉治也。屈東過九原縣南。河水又東逕成宜縣故城南。王莽更曰艾虜也。河水又東逕原亭城南。闞

駰十三州志曰。中部都尉治。河水又東逕宜梁縣之故城南。闞駰曰。五原西南六十里。今世謂之石崖城。河水又東逕副陽城南。東部都尉治。逕河

陰縣故城北。又東逕九原縣故城南。秦始皇置九原郡治。此漢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也。王莽之獲降郡成平縣矣。西北接對一城。盖五原縣之

故城也。王莽填河亭也。竹書紀年。魏襄王十七年。邯鄲命吏大夫奴遷于九原。又命將軍大夫適子代吏。皆貂服矣。其城南面長河。北背連山。秦始

皇逐匈奴。並河以屬之陶山築亭。鄣為河上塞。徐廣史記音義曰。陶山在五原北。即此山也。始皇二十四年。起自臨洮。東暨遼海。西並陰山築長城。

及南越地畫驚夜作民勞怨苦。故楊泉物理論曰。秦始皇使蒙恬築長城。者相屬。民歌曰。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餔。不見長城下。尸骸相支柱。其

冤痛如此矣。蒙恬臨死因夫起臨洮。屬連東城塹。萬餘里不能不絶地脉。此固當死也。又東過臨沃縣南。王莽之振武也。河水又東枝津出焉。河水

又東流石門水南注之。水出石門山。地理志曰。北出石門鄣。即此山也。西北趣光禄城。甘露三年。呼韓邪單于還詔。遣長樂衛尉高昌侯忠。車騎都

尉韓昌等。將萬六千騎。送單于居幕南保光禄徐自為所築城也。故城得其名矣。城東北。即懷朔鎮城也。其水自障東南。流逕臨沃城東。東南注于

河。河水又東逕固陽縣故城南。王莽之固陰也。地理志曰。自縣北出石門鄣河水。决其西南。隅又東南枝津注焉。水上承大河於臨沃縣東流七十

里。北溉田。南北二十里于河。河水又東逕塞泉城南而東注。又東過雲中楨陵縣南。又東過沙南縣北。從縣東屈南過沙陵縣西。大河。東逕咸陽縣

故城南。王莽之賁武也。河水屈而流白渠水注之。水出塞外。西逕定襄武進縣故城北。西部都尉治。王莽更曰。伐蠻世祖。建武中。封趙慮為使國也。

白渠水西北逕成樂固北。郡國志曰。樂固屬定襄也。魏土地記曰。雲中城東八十里。有成樂城。今雲中郡治。一名石盧城也。白渠水又西逕魏雲中

宫南。魏土地記曰。雲中宫。在雲中故城東。四十里。白渠又西南逕雲中故城南。故趙地虞氏記云。趙侯自五源河曲築長城。東陰山。又於河西造大

城一箱崩不就。乃改卜陰山河曲而禱焉。晝見羣鵠逰于雲中。徘徊經日。見大光在其下。武侯曰。此為我乎。乃即于其䖏築城。今雲中城是也。秦始

皇十三年。立雲中郡縣。曰逺服矣。白渠水。又西北於沙陵縣故城南。王莽之希思縣也。其水西注沙陵湖。又有芒湖水。塞外南逕鐘山。山即陰山。故

郎中侯應言於漢曰。陰山東西千餘里。單于之苑囿也。自孝武出師儴之於漠北。匈奴失陰山過之。未嘗不哭。謂此山也。其水西南逕武臯縣。王莽

之永武也。又南逕原陽縣故城西。又西南與武泉水合。其水東出武泉縣之故城西。南縣即王莽之所謂順泉者也。水南流又西屈逕北輿縣故城

南。按地理志曰。五原有南輿縣。王莽之南利也。故此加且舊。中部都尉十三州志曰。廣陵有輿故加北疑太踈逺也。其水又西南入芒于水。西南逕

白道南谷口。有城在右策帶長城。背山面澤。謂之白道。南各口有城。自城北出有高坂。謂之白道嶺。㳂路唯王穴。出泉挹之不窮。余每讀琴操。見琴

慎相和難。歌録云。飲為長城窟。及其坂陟斯途。逺懷古事。始知信矣。非虚言也。顧瞻左右山柳之上。有垣若頽基焉。㳂谿巫嶺。東西無極。疑趙武靈

王之所築也。芒于水又南西逕雲中城北。白道中溪水注之。水發源五川北塞中。其水南流逕武川鎮城。以景明中。築以禦北狄矣。其水西南流𢟍

谷。逕魏帝行宫東。世謂之阿計頭殿宫城。在白道嶺北阜上。其城員角而不方。四門列觀。城内唯臺殿而已。其水又西南歴中谿出。山西南流於雲

中城北。於雲中城北。南注芒于水。芒于又西塞水出懷朔鎮東北。芒中南流逕廣德殿西山下。余以太和十八年。從高祖北屇於陰山之講武

臺。臺之東有高祖講武碑。碑文是中書郎高聦之辭也。自臺西出南上山。山無樹木。唯董阜耳即廣德殿所在也。其殿四注兩夏。堂宇綺并圖畫竒

禽異獸之象。殿之西北。便得焜煌堂。雕楹鏤桶。取狀古之温室也。其時帝幸龍荒。逰鸞朔北。南秦王仇池楊難當舍蕃委誠。重譯拜闕。陛見之所也。

故殿以廣德為名。魏太平真君三年。刻石樹碑。勒宣時事碑頌云。齋清帝道。振懾四荒有蠻有戎。自彼氏羗。無思不服。重譁稽顙。恂恂南秦。歛歛稚

忘。峨峨廣德。奕奕焜煌。侍中司徒。東郡公崔浩之辭也。碑陰題宣成公李孝伯尚書盧遐等。從臣姓名。若新鏤焉。其水歴谷南。出陰山西南。入芒于

水。芒于水又西南注沙陵湖。湖水西南入于河。河水南入楨陵縣西北。緣胡山應沙南縣東北兩山。二縣之間南出。余以太和中為尚書郎從高祖

北巡。魏所遼涉。縣在山南。王莽之楨陸也。北去雲中城一百二十里。縣南六十許里。有東西大山。山西枕河。河水南流脉水尋經殊乖川去之次。似

非闞究也。又南過赤城東又南過定襄桐過縣西。定襄郊。漢高六年置。王莽之得降也。樹過縣王莽更名椅桐者也。河水於二縣之間。濟有君子之

名。昔漢桓帝十三年。西幸榆中。東行代地。洛陽大賈賫金貨隨帝後行夜迷失道。徃投津。長曰。子封送之渡河。賈人卒死津長埋之。其子尋求哭䘮。

發冡舉尸。資費一無所損。其子悉以金與之津䘮不受。事聞於帝曰。君子也。即名其津為君子。濟濟在雲中城西南。二百餘里。河水又東南左合一

水。水出契吳東山西。逕故里南而北。俗謂之契吳亭。其水又西流注于河。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二十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