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記/卷第九
目錄 | 初學記 | |
◀上一卷 | 卷九·帝王部 總敘帝王 | 下一卷▶ |
敘事
[编辑]皇者,天人之總,美大之稱也。《易緯》曰:帝者,天號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稱之曰帝。天子者,繼天治物,改政一統,各得其宜。父天母地以養人,至尊之號也。大君者,君人之盛也。《呂氏春秋》曰: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往也。《尚書緯》曰:帝者天號,王者人稱;天有五帝以立名,人有三王以正度。天子,爵稱也;皇者,煌煌也。《洛書》曰:皇道缺故帝者興。《韓詩外傳》曰:君者,群也;敢群天下萬物而除其害者,謂之君也。天皇。顏峻《始學篇》曰:天地立,有天皇十三頭,號曰天靈,治萬八千歲。(《洞冥記》曰:一姓十三人也。徐整三五曆紀云:歲起攝提元氣,肇有神靈一人,有十三頭,號天皇。《春秋緯》云: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九州,長天下也。)《遁甲開山圖》曰:天皇被跡在桂州昆侖山下。 地皇。《始學篇》曰:地皇興于熊耳龍門山。 人皇。《始學篇》曰:人皇九頭,兄弟各三百歲,依山川土地之勢,財度為九州,各居一方,因是而區別。(榮氏云:人皇兄弟九人,生於荊馬山,身九色。)有巢氏。《始學篇》曰:上古皆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皇甫謐以為,有巢在女媧之後。)《遁甲開山圖》曰:石樓山在琅邪,昔有巢氏治此山南。
燧人氏。《尚書大傳》曰:燧人為燧皇,以火紀官。《禮含文嘉》曰:燧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遂天之意,故為燧人。太昊庖犧氏。《帝王世紀》曰:皰犧氏,風姓也。蛇身人首,有聖德。燧人氏沒,庖犧代之,繼天而王。首德於木,為百王先。帝出於震,未有所因,故位在東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稱太昊。都陳,制嫁娶之禮,取犧牲以充庖廚,故號庖犧氏,是為犧皇。後世音謬,故謂之伏犧,或謂之密犧。(一解云:ж,古伏字。後誤以ж為密,故曰密犧。)《尚書序》曰: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詩含神霧》曰:華胥履大人跡而生伏犧。《左傳》曰:伏犧氏以龍紀官。 帝女媧氏。《帝王世紀》曰:女媧氏亦風姓也,承庖犧制度。亦蛇身人首。一號女希,是為女皇。(《淮南子》曰: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川,積蘆灰以止滔水。)其末有諸侯共工氏,任知刑以強,伯而不王,以水承木,非行次,故易不載。及女媧氏沒,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混沌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凡十五世,皆襲庖犧之號。 炎帝神農氏。《帝王世紀》曰:神農氏,薑姓也。母曰妊姒,有喬氏之女,名女登。游于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謂之炎帝。都于陳,在位百二十年而崩。至榆岡,凡八世,合五百三十年。《周書》曰: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耕而種之,作陶冶斤斧。《古史考》:炎帝有火應,故置官師皆以火為名,陸景《典語》曰:神農嘗草別穀,蒸民乃粒食。
黃帝有熊氏。《帝王世紀》曰:黃帝,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野,感附寶而生黃帝于壽丘。龍顏,有聖德。受國于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得寶鼎,興封禪,有景雲之瑞,故以雲紀官,為雲師。以土德王,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歲。或言壽三百歲。故宰我疑以問孔子,孔子曰:「人賴其利,百年而崩;人畏其神,百年而亡;人用其教,百年而移,故曰三百年。」《史記》曰:黃帝姓公孫氏,生而神靈,弱而能言,代神農氏。諸侯有不從者,從而征之。未嘗甯居。東至海,登桓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雞頭;南至江,登熊相;北逐獯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遷徙無常。行以師兵為營衛,官名皆以雲,采首山之銅,鑄鼎于荊山之上。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七十餘人。龍乃上天,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扳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帝既上天,抱其弓與龍髯而號,故後代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少昊金天氏。《帝王世紀》曰: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母曰女節。黃帝時,有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意感而生少昊,是為玄囂。降居江水,邑于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在位百年而崩。《古史考》曰:少昊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或曰宗師太皥之道,故曰少皥。《左傳》曰:其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官為鳥師、鳳鳥氏,歷正也。 帝顓頊高陽氏。《帝王世紀》曰:顓頊,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曰景僕,蜀山氏女,為昌意正妃,謂之女樞。金天氏之末,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女樞幽房這宮,生顓頊于若水。首戴干戈,有聖德。生十年而佐少昊,十二而冠,二十登帝位。以水承金,位在北方,主冬。以水事紀官,始都窮桑。後徙商丘。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歲。 帝嚳,高辛氏,《帝王世紀》曰:帝嚳,姬姓也。其母不覺,生而神異,自言其名曰。<齒並>齒,有聖德。年十五而佐顓頊,三十而登帝位。都亳,以木承水。在位七十年,年一百五歲而崩。(陶弘景云:在位六十三年,年九十二。)帝堯陶唐氏。《帝王世紀》曰:堯伊祁姓也。母曰慶都,孕十四月而生堯於丹陵,名曰放勳。鳥庭荷勝,眉有八采,豐下銳上。或從母姓伊祁氏。年十五而佐帝摯,受封于唐;年二十而登帝位。以火承木,都平陽。景星耀于天,甘露降于地,朱草生於郊,鳳凰止於庭。廚中自生肉脯,其薄如翣形;搖鼓則生風,使食物寒而不臭。又有草夾階生,隨月而生死,名曰莢。始堯在位五十年登舜。二十年始老,使攝政。二十八年而崩。即位九十八年,壽一百一十八歲。
帝舜有虞氏。《帝王世紀》曰:舜,姚姓也。其先出自顓頊。顓頊生窮蟬,窮蟬有子曰敬康,敬康生勾芒,勾芒有子曰橋牛,橋牛生瞽瞍。瞽瞍妻曰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氏,字都君。家本冀州,其母早死。瞽瞍更娶,生象傲。而父頑母囂,咸欲殺舜。舜能和諧,大杖則避,小杖則受,年二十始以孝聞。堯以二女娥皇女英妻之。耕于曆山之陽,耕者讓畔;漁于雷澤,漁者讓淵;陶于河濱,陶者器不窳。堯於是乃命舜為司徒太尉,試以五典,舉八凱八元,四惡除而天下咸服。遂納於大麓,烈風雷雨弗迷,堯乃命舜代己攝政。明年正月舜始受終文祖,以太尉行事。舜攝政二十八年而堯崩。三年喪畢。舜年八十一,以仲冬甲子月次於畢,始即真。以土承火,色尚黃,以正月元日格于文祖。申命九官十二牧,以禹為司徒。舜年八十一即真,八十三而薦禹,九十五而使禹攝政。攝政五年崩,年百年也。《尚書》曰:舜生三十登庸。三十在位,五十載陟方乃死。(孔安國注:通服堯喪三年,其一共三十之數,凡壽一百一十一歲。) 伯禹帝夏後氏。《帝王世紀》曰:禹,姒姓也。其先出顓頊。顓頊生鯀,堯封為崇伯,納有莘氏女曰志。是為修已,見流星貫昴,又吞神珠,意感而生禹于石紐。名文命,字高密,長於西羌,西夷人也。堯命以為司空,繼鯀治水。十三年而洪水平。堯美其績,乃賜姓姒氏,封為夏伯,故謂之伯禹。及堯崩。舜覆命居故官。禹年七十四,舜始薦之於天。薦後十二年,舜老,始使禹代攝行天子事。五年舜崩,禹除舜喪,明年始即真。始納塗山氏之女,生子啟,即位。(皇甫謐云:自禹至桀並數有窮,凡十九王,合四百三十二年。禹一,啟二,太康三,仲康四,相五,羿六,寒浞七,少康八,杼九,槐十,芒十一,泄十二,降十三,扃十四,廑十五,孔甲十六,皇十七,發十八,桀十九。)
商殷氏。《帝王世紀》曰:殷出自帝嚳,子姓也。主癸之妃曰扶都,見白氣貫月,意感以乙日生湯,故名履。字天乙,是謂成湯帝。豐下銳上,晰而有髯,倨身而揚聲;長九尺,臂四肘,有聖德。諸候不義者,湯從而征之。將伐桀,先滅韋顧昆吾,遂戰於鳴條之野。桀奔于南巢之山,湯乃即天子之位。以水承金,始居毫。為天子十三年,壽百歲而崩,湯娶有莘氏女為正妃,生太子丁、外丙、仲壬。太子早卒,外丙代立。(皇甫謐云:商之享國也三十一王。是見居位者實三十王,而言三十一者,兼數太子丁也。自湯得位至紂,凡六百二十九年。成湯一,外丙二,仲壬三,太甲四,沃丁五,太庚六,小甲七,雍巳八,太戊九,仲丁十,外壬十一,河亶甲十二,祖乙十三,祖辛十四,沃甲十五,祖丁十六,南庚十七,陽甲十八,盤庚十九,小辛二十,小乙二十一,武丁二十二,祖庚二十三,祖甲二十四,廩辛二十五,庚丁二十六,五乙二十七,太丁二十八,帝乙二十九,紂三十。《商書》曰:成湯既沒,太甲元年。孔安國注云:太甲太丁子,湯孫也。太丁未立而卒,及湯沒而太甲立,稱元年,諡法。殘義損善曰紂,敗於牧野,懸首白旗。從黃帝至紂三十六世。紂二年納妲己,二十年囚文王,三十年武王觀兵于孟津。)
周。《帝王世紀》曰:周,姬姓也。文王始修政,三年而天下二分歸之,入為紂三公。年十五而生太子發。文王九十七而崩。太子發代立,是為武王。武王二年,觀兵至孟津之上;四年始伐殷,為天子。以木承水,自酆徙都鎬。武王崩年九十三,太子誦代立,是為成王。(皇甫謐云:自克殷至秦滅周之歲,凡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武王一,成王二,康王三,昭王四,穆王五,恭王六,懿王七,孝王八,夷王九,厲王十,宣王十一,幽王十二,平王十三,桓王十四,莊王十五,厘王十六,惠王十七,襄王十八,頃王十九,匡王二十,定王二十一,簡王二十二,靈王二十三,景王二十四,悼王二十五,敬王二十六,貞定王二十七,元王二十八,哀王二十九,思王三十,考王三十一,威烈王三十二,元安王三十三,夷烈王三十四,顯聖王三十五,慎靖王三十六,赧王三十七。)
秦氏。《帝王世紀》曰:秦,嬴姓也。昔伯翳為舜主,畜多,故賜姓嬴氏。孝襄公始修霸業,壞井田,開阡陌,天子命為伯。至昭襄王,自稱西帝,攻周,廢赧王,取九鼎。至莊襄王,滅東西周,莊襄王崩,政立為始皇帝。並天下,置三十六郡。自以水德,故以十月為正,色尚黑。使蒙恬築長城,焚詩書百家之言,坑儒士四百六十人。三十七年崩於沙丘平臺,年五十。(皇甫謐云:自昭襄王滅周至子嬰,凡四王二帝,合四十九年。昭襄王一,孝文王二,莊襄王三,始皇帝四,胡亥五,子嬰六。又《帝王世紀》曰:秦改鎬曰咸陽,都焉。為漢驅除,不求五運,別以水德王。秦自始封至滅,三十六世,合六百五十年。秦,顓頊之後也。先世造父之為穆王禦,有功,封之于趙城,國為趙氏也。與簡子同祖,嬴姓也。秦亦在水火之間。)
漢氏。(火德。)《帝王世紀》曰:漢出自帝堯,劉姓也。豐公生執嘉,即太上皇也。太上皇之妃曰媼,是為昭靈後。生子邦,字季,是為漢高皇帝。秦二世元年,諸侯叛秦,沛人共立為沛公。二年入武關,至灞上,秦王子嬰降。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元年,還攻雍,遂定三秦。五年破楚王羽於垓下,追斬於東城,天下始定。春正月,楚王韓信等請尊為皇帝。二月即位于定陶汜水之陽,都長安。十二年崩于長樂宮,年六十二。初納呂公之女謂之高皇后,生太子盈,代立。(按:前漢十二帝。高祖一,惠帝二,高後三,文帝四,景帝五,武帝六,昭帝七,宣帝八,元帝九,成帝十,哀帝十一,平帝十二。王莽立孺子嬰居攝,三年篡位,十五年更始立二年。皇甫謐曰:自高祖元年至更始二年,凡得二百三十年。)
後漢。《帝王世紀》曰:光武皇帝,出自景帝也。名秀,字文叔。更始元年為偏將軍,破王邑,殺王尋,誅王郎,更始二年立為蕭王。建武元年四月更始降赤眉。六月,光武即帝位于常山高阝之陽千秋亭,都洛陽。在位三十三年。中元二年二月崩於洛陽南宮,年六十三。太子莊代立,是為孝明皇帝。(按:後漢十二帝。光武一,明帝二,章帝三,和帝四,殤帝五,安帝六,順帝七,沖帝八,質帝九,桓帝十,靈帝十一,獻帝十二。皇甫謐云:自漢元至更始五年,凡二百一十二年;自居攝元年至更始二年,凡十八年;自建武元年至延康元年,凡一百九十五年。)漢前後並諸廢帝及王莽合三十一帝,四百二十六年。
魏氏。(土德。)《帝王世紀》曰:魏,曹姓也。武皇帝諱操,字孟德。漢建安二十四年進爵為魏王,改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春正月崩於洛陽,年六十六。太子丕代立,是為文皇帝。其年冬十月受漢禪,改延康元年,曰黃初,都洛陽。黃初七年崩,年四十。(皇甫謐云:自黃初元年至禪晉之歲,凡五帝,四十五年。文帝一,明帝二,廢帝齊王三,廢帝高貴鄉公四,元帝五。按:魏文帝初立,號黃初元年。黃初二年劉備於蜀稱帝,號章武元年。立三年而崩,年六十三。子禪嗣位。二主合四十三年,為魏所滅。黃初三年,孫權稱吳王于武昌,號黃武元年,後稱帝。立二十一年而崩,年七十。子亮嗣位。自權至皓四主,合五十九年,為晉所滅。)
晉氏。(金德。)《晉書》曰:武皇帝諱炎,字安世,河內溫縣人,姓司馬氏,太始元年,升壇受禪。禮畢即洛陽宮,追尊宣王為宣皇帝,(武帝祖。)景王為景皇帝,(武帝伯父。)文王為文皇帝。(武帝父。)大熙元年崩,年五十五。(立二十六年,太子衷嗣,是為惠帝。按:《晉書》自武帝至恭帝,凡一十五帝,合一百六十五年。禪于宋也。武帝一,惠帝二,懷帝三,湣帝四。已上西朝都洛陽。元帝五,明帝六,成帝七,康帝八,穆帝九,哀帝十,廢帝十一,簡文帝十二,孝武帝十三,安帝十四,恭帝十五。已上東朝都建鄴。今潤州江寧縣是也。)
事對
[编辑]【犧軒 炎昊】並見敘事。
【九舜 十堯】桓範《要論》曰:責公者易,雖一賢少謬;執難者眾,雖九舜猶亂。《韓子》曰:今夫堯舜生而在上位,雖有十桀而不能亂者,則勢安也。桀紂亦生而在上位,雖有十堯舜而不能化之,則勢亂也。
【白帝 玄王】《河圖》曰:白帝,朱宣、宋均曰:少昊氏也。《國語》曰:玄王勤商,十有四葉而興。賈逵注曰:玄王謂契。湯之祖契,謂之玄王。
【□名 火紀】《左傳》曰:黃帝以□紀,故為□師而□名。又曰:炎帝,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
【大庭 少昊】譙周《古史考》曰:大庭氏,薑性,以火德王,故號曰炎帝。皇甫謐《帝王世紀》曰:少昊帝,史摯,字青陽。
【六羽 九翼】《春秋命曆序》曰:人皇九頭,駕六羽,乘□穀口。《河圖》曰:天皇九翼,是名旋復。
【若水 塗山】《呂氏春秋》曰:帝顓頊生自若水,宕處空桑,乃登帝位。《蜀王本紀》曰:禹母含珠孕禹,坼而生於塗山。
【生翼 在房】《春秋合誠圖》曰:赤帝之精,生於翼下。《春秋元命苞》曰:姬昌蒼帝之精,位在房心。宋均注曰:蒼帝靈威仰。
【玄鳥 赤龍】《烈女傳》曰:簡狄者,帝嚳之少妃。有之女,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鳥銜卵而墜,五色,簡狄得而吞之,遂生契。《詩含神霧》曰:慶都與赤龍合,婚生赤帝,伊祁堯也。
【夢日 感星】《漢武帝故事》曰:王皇后內太子宮,得幸有娠,夢日入其懷。《尚書帝命驗》曰:姚氏繼華感樞。注曰:舜母感樞星之精,而生舜重華。
【繞星 貫月】《詩含神霧》曰: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附寶而生黃帝。《河圖》曰:瑤光之星,如虹貫月,感女樞于幽房之宮,生黑帝顓頊也。
【珠庭 玉理】《洛書》曰:黑帝子湯,長八尺一寸,珠庭。《春秋命曆序》曰:神農戴玉理。宋均注曰:玉理猶玉英也。
【四乳 八眉】《春秋元命苞》曰:文王四乳,是謂含良,蓋法酒旗布恩舒明。宋均注曰:酒者乳也,能乳天下布恩之謂也。《尚書大傳》曰:堯八眉。八眉者如八字。
【重瞳 <齒並>齒】《春秋元命苞》曰:舜重瞳子,是謂滋涼。宋均注:滋涼有滋液之潤,且清涼光明而多見。又曰:武王<齒並>齒,是謂剛強。宋均注曰:重齒以為表。
【龍顏 鳥喙】《春秋元命苞》曰:黃帝龍顏。《屍子》曰:禹長頸鳥喙,貌亦惡矣。天下從而賢之者,好學也。
【望廣 視豐】《春秋合誠圖》曰:蒼帝之為人,望之廣,視之專,而長九尺一寸。又曰:赤帝之為人,視為豐,長八尺七寸。
【鱗身 牛首】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曰:伏犧鱗身,女媧蛇軀。皇甫謐《帝王世紀》曰:有喬氏女名女登,為少典妃。游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生炎帝,人身牛首。
【戴幹 懷鬥】《春秋元命苞》曰:帝嚳戴幹,是謂清明。宋均注曰:幹,盾也。《洛書》曰:有人出石夷掘地代,戴成鈐,懷玉鬥。鄭玄注曰:懷璿璣玉衡之道,姚氏以禹胸有黑子如北斗。
【昭華 延喜】《尚書大傳》曰:舜耕於曆山,堯妻之以二女,屬其九子也,贈以昭華之玉。《尚書璿璣鈐》曰:禹授啟握玄珪出,刻曰延喜之玉,受德天賜之佩。
【握河 沉洛】皇甫謐《帝王世紀》曰:堯率諸侯群臣,沉璧於洛河,受圖書。今《尚書 中候 握河紀》之篇是也。《尚書 中候》曰:朕率群臣沉璧於洛河,良俟於下稷。赤光起,玄龜負書出,赤文成字。
【金牛 玉馬】《孫氏瑞應圖》曰:金牛,瑞器也。王者土地開闢,則金牛至。又曰:玉馬者瑞器也。王者清明篤賢則至。
【溫洛 榮河】《易乾鑿度》曰:帝盛德之應,洛水先溫,九日乃寒,五日變為五色。《尚書 中候》曰:帝堯即政,榮光出河。
【大君 元後】《周易》曰: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尚書》曰:可愛非君,可畏非民,眾非元後何戴。
【出震 開階】《周易》曰:帝出乎震,齊乎巽。《春秋孔演圖》曰:天子皆五帝之精寶,各有題序,以次運相據起,必有神靈符紀,使開階立遂。
【當寧 置圖】《禮記》曰:天子當扆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天子當甯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春秋孔演圖》曰:王者當置圖錄坐帝,以自正也。
【按轡 垂拱】《陸子》曰:三皇垂拱,五帝垂手,唐虞按轡,禹湯馳轅。雖使周公禦衡,仲尼促節,固不已也。應劭《風俗通》曰:皇天不言,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三皇垂拱無為,有似皇天,故稱曰皇。
【時乘 或躍】《周易》曰:時乘六龍以禦天。又曰:九四,或躍在淵。
【纂堯 授舜】《漢書》高祖述曰:皇矣漢祖,纂堯之緒;實天生德,聰明神武。《禮記》曰:堯授舜,舜授禹,湯放桀,武王伐紂。
【擊壤 鼓腹】史曰:堯時有老父者,擊壤而嬉于路,言曰:「我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利何有於我哉?」《莊子》曰:赫胥氏時人,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嬉,鼓腹而遊。
【垂衣 卷領】《易》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蓋取諸乾坤。《淮南子》曰:古有鍪頭而卷領,以王天下。注曰:古者蓋三皇以前,鍪頭著兜帽,言未知制冠,卷領,皮衣屈而衤夾之。如今朝韋襲反攝以為領。
【鶉居 掬欽】《屍子》曰:人言居天下者,瑤台九累,而堯白屋;黼黻九種,而堯大布;宮中三,而堯鶉居。《禮記》曰:塊桴而土鼓,汙樽而А飲。鄭注:汙樽杯飲,以手掬之。
【攣領 結繩】《晏子》曰:古者有糸失衣攣領而王天下者矣。《莊子》曰:昔者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當是時人,結繩而用之以為政。
【垂 委裘】《陸子》曰:三皇垂而五帝擊手。《呂氏春秋》曰:堯之官若委裘,以言少事。
【曾巢 營窟】《晏子》曰:古者有處曾巢而王天下者矣。《禮記》曰:昔者先王,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曾巢。
【則地 揆天】《黃石公三略》曰:帝者體天則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文子》曰: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功揆天地。
【就日 望霓】《大戴禮》曰:宰我請問帝堯。孔子曰:放勳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孟子曰:湯一征自葛載,天下信之,人望之若大旱之望□霓也。
【合神 順命】《七經義綱》曰:孔子曰:天子之德,感天地,洞八方。以化合神者稱皇,德合天者稱帝,德合仁義者稱王。《春秋元命苞》曰:天道煌煌,非一帝之功;王者赫赫,非一家之常。順命者存,逆命者亡。
【大德 鴻名】《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司馬相如《封禪書》曰:前聖之所以永保鴻名,常為稱首者也。
【明一 通三】《管子》曰: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謀得兵勝者霸。《董子》曰:古之人造文字者,三畫而連其中者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連其中,通其道也,取其天地與人之才而三通之。非王者其孰能若是乎?
【合元 順紀】何休注《公羊傳》曰:德合於元者稱皇。《大戴禮》曰:黃帝順天地之紀者也。
【巍巍 翼翼】《論語》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與焉。何晏注曰:美舜禹己不與求天下而得之也。巍巍者,高大之貌。《毛詩》曰: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鄭箋云:翼翼,小心之貌。
【赫赫 煌煌】《毛詩》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毛萇注曰:文王之德明明於下,故赫赫然著於天也。《漢書》曰:孝成煌煌,臨朝有光;威儀之盛,如珪如璋。《禮記》曰:天穆穆,諸侯皇皇。
【穆穆 乾乾】《禮記》曰:天子穆穆,諸侯皇皇。《易》曰: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五德 三統】《月令》曰:立春之日,盛德在木,其帝太皥。夏日盛德在火,其帝炎帝。季夏盛德在土,其帝黃帝。秋日盛德在金,其帝少昊。冬日盛德在水,其帝顓頊。《漢書》曰:三統者,天施地化人事之紀也。
【步驟 質文】《白虎通》曰:三皇步,五帝驟,三王馳,五霸騖。《大戴禮》曰:質文再而變,正朔三而改。
【三綱 一統】《論語》曰: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注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所損益謂文質三統也。《易乾鑿度》曰:天子者,繼天理物,致政一統,各得其宜。父天母地以養人,至尊之號。
【青丘 丹浦】《歸藏啟筮》曰: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黃帝殺之於青丘。《帝王世紀》曰:有苗處南蠻而不服,堯征而克之,于丹水之浦。
【牧野 阪泉】《尚書》曰:武王戎車三百兩,虎賁三千人,與紂戰於牧野。《大戴禮》曰:軒轅與赤帝戰於阪泉之野。
【軒營 周陣】《史記》曰:軒轅邑于涿鹿之阿,遷徙無常,行以師兵為營衛。《尚書》曰: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癸亥陳于商郊,俟天休命。
【鳳墟 鮪水】《韓子》曰:文王伐崇,至黃鳳墟而襪系解。顧無左右令系,文王乃自結之。皇甫謐《帝王世紀》曰:武王四年起師而東,遂率戎車至鮪水。甲子至於商郊。
【舜戚 軒弧】皇甫謐《帝王世紀》曰:有苗氏負固不服,舜乃修文教三年,執干戚而舞之,有苗請服。《易》曰:神農氏沒,蘇帝堯舜氏作。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
【親耕 躬稼】《呂氏春秋》曰:神農之教曰:士有當年而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饑;女有當年而不績者,則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親耕,妻親績。《論語》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抵璧 藏金】張衡《東京賦》曰:抵璧于穀。陸賈《新語》曰:舜藏黃金於嶄岩之山,以杜邪淫之欲。
【堯廚 舜甑】皇甫謐《帝王世紀》曰:堯廚中自生肉脯,其薄如翣形。搖鼓則生風,使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翣脯。《韓詩外傳》曰:昔舜甑盆無膻,而工不以巧獲罪。
【栝柱 土階】《周書》曰:文王在高阝,召太子發曰:「吾栝柱而茅茨,為人愛費。」《墨子》曰:堯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二八 四七】《左傳》曰:舜臣堯,舉八凱,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史記》曰:儒生強華,自關中奉赤伏符來,曰:「劉秀髮兵捕不道,四方□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又張衡《西京賦》:我光武忿之,乃龍飛白水,鳳翔參墟;授鉞四七,共工是除。攙槍旬始,群凶靡餘。
【握髮 吐哺】皇甫謐《帝王世紀》曰:禹一沐三握髮,一餐三起。班叔皮《王命論》曰:高祖信誠好謀,達於聽受,當食吐哺,納子房之策。
【虞韶 夏龠】《論語》曰: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安國注:韶,舜樂名。《呂氏春秋》曰:禹立,命皋陶作夏龠九成,以昭其功。
【犧瑟 媧笙】《帝王世紀》曰:伏犧作瑟,三十六弦,長八尺一寸。《禮記》曰:女媧之笙簧。
【漢築 虞琴】《史記》曰:高祖還歸過沛,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築,自為歌詩。《禮記》曰:昔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
【經綸 覆露】《周易》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淮南子》曰:帝者體太一者,紀綱八極,經緯六合,覆露昭導,普施而無私。
【亭毒 財成】《老子》曰: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王弼注:亭謂品其形,毒謂成其質。《易》曰: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蔭樾 推溝】《淮南子》曰:武王蔭人於樾下,而天下懷之,感於恩也。桓寬《鹽鐵論》曰:禹稷自布衣,思天下有不得所者,若已推而納之溝中。
【泣辜 扇】劉向《說苑》曰:禹出見辜人,問而泣之。皇甫謐《帝王世紀》曰:武王自孟津還及于周,見人,王自左擁而右扇之。
【神輸 人贊】《春秋元命苞》曰:王者,往也。神之所輸向,人所歸樂。范曄《後漢書 光武贊》曰:靈慶既啟,人謀咸贊;明明廟謨,赳赳雄斷。
【貢雉 獻獒】《史記》曰:周成王時,越裳貢白雉。《尚書》曰:西旅獻獒。注云:西戎遠國貢大犬。
【展義 觀風】《左傳》曰:天子非展義不巡狩。《禮記》曰: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
【周轍 夏跡】《左傳》曰:楚石尹子革曰: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必有車轍馬跡。祭公謀父作祈招之詩,以止王心,是以獲沒于祈宮。又曰:茫茫夏跡,畫為九州。
【舜旌 堯鼓】《管子》曰: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諫鼓於朝,而備訴訟。《鄧子》曰:堯置敢諫之鼓。
【夏磬 周召】劉向《說苑》曰:禹之化天下也,以五聲聽。門懸鐘鼓鐸磬而置召,以待四海之士。《呂氏春秋》曰:舜有誹謗之木,湯有司過之士,武王有戒慎之召,猶恐不知己過。
【獻櫻 薦黍】《漢書》曰:惠帝嘗出游離宮,叔孫通曰:「古者春嘗果。方今櫻桃熟,可獻。願陛下出,因取櫻桃獻宗廟。」上許之。諸果獻由此興也。《禮記》曰:仲夏之月,農乃登黍;乃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
【足履己 手握褒】皇甫謐《帝王世紀》曰:脩己山行,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生禹于石紐。虎鼻大口,足文履己。《孝經 援神契》曰:舜龍顏大口,手握褒。宋均注曰:握褒,手中有褒字,喻從勞苦受褒飾,致大祚也。
【得玉曆 佩寶文】干寶《搜神記》曰:虞舜耕於曆山,得玉曆於河際之岩。舜知天命在己,體道不倦。《河圖》曰:禹既治水,功大,天帝以寶文大字錫禹佩,渡北海弱水之難。
【醴泉出 祥鳳至】《尚書 中候》曰:帝堯即政七十載,甘露潤澤,醴泉出山,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禮鬥威儀》曰:人君政訟平,即祥鳳至。
【玉龜讖 石馬圖】《瑞應圖》曰:玉龜者,師曠時出河東之涯,為聖圖出河,負錄讖書。王隱《晉書》曰:懷帝永嘉元年,有玉龜出灞水。《魏氏春秋》曰:明帝青龍三年,張掖郡刪丹縣金山玄川溢湧,石馬負圖,狀象靈龜,立於川西。有石馬七,麟在東,鳳在南。
【紀鳳鳥 舞神魚】《左傳》曰:少昊氏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孔安國注《尚書》曰:雄曰鳳,雌曰凰,靈鳥也。《漢書》:宣帝時東浮大河,神魚舞於河。
【禦二龍 駕六鳳】《括地圖》曰:禹誅防風,夏德盛,二龍降之。禹使范氏禦之以行。《春秋命曆序》曰:辰放六頭四乳,在位二百五十年,離光次之,號曰皇談。銳頭日角,駕六鳳凰出地衡。在位五百六十歲。
【作舟車 為耒耨】班固《東都賦》曰:作舟車,造器械,斯乃軒轅氏之所以開帝功也。《易》曰:庖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建皇極 合天中】《尚書 洪范》曰:建用皇極。孔安國注曰:皇大也;極,中也。凡立事當用大中之道。《春秋運鬥樞》曰:ж犧、女媧、神農是三皇。皇者,中也,弘也。合天履中,開陰布綱。止合皇極。其施光明,煌煌盛美,不可勝量。
【含乾元 體太一】桓譚《新論》曰:夫王道之主,其德能載,包含以統乾元也。《文子》曰:帝者體太一,王者法陰陽。
【法三才 咸一德】《淮南子》曰:帝王者,體太一,以法三才。《尚書》曰:惟尹躬暨湯,咸有一德。
【皇俟天 帝合地】《春秋繁露》曰:德俟天地者稱皇。皇甫謐《帝王世紀》曰:功合神者稱皇,德合地者稱帝,德合人者稱王。
【禹孜孜 湯栗栗】《尚書》曰:禹曰:「予思日孜孜。」孔安國注曰:言己思日孜孜不怠,奉成臣功而已。又曰:湯既黜夏命,復歸於毫,作湯誓曰:栗栗危懼,若將隕於深洲。
【推五勝 改三正】《漢書》曰:秦兼天下,未遑暇也,亦頗推五勝五行相勝。秦以周為火,水以勝之。《大戴禮》曰:正朔三而改。
【禹菲食 湯布衣】孔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屍子》曰:湯之救旱也。素車白馬布衣,身嬰白茅,以身為牲,當此時弦歌舞者禁之。
【堯羹藜 舜飯糗】《韓子》曰:堯之王天下,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孟子》曰:舜之飯糗茹車,若將終身焉。
【魏虛座 漢側席】《吳書》曰:虞翻,字種翔,著易甚有大意。魏文帝聞翻名,為設虛座守之。《後漢書》曰:朕思望直士,側席異聞。
【歌龍鱗 歎鴻翼】傅玄《樂府雜歌詩》曰:鳳有翼,龍有鱗;君不獨興,必須良臣。《管子》曰:桓公在灞,管仲隰朋見。忽有二鴻飛而過之,公歎曰:「寡人有仲父,猶飛鴻之有羽翼。」
【得六相 有五臣】《管子》曰:昔黃帝得蚩尤,明乎天道;得太常,察乎地利;得青帝,辨乎東方;得祝融,辨乎南方;得大封,辨乎西方;得后土,辨乎北方。黃帝得六相而天下化。《論語》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孔安國注:禹、稷、契、皋繇、伯益。
【有十亂 用三傑】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亂,理也。理官者十人:周公、召公、太公、畢公、榮公、大顛、閎夭、散宜生、南宮適,其一人謂文母也。《漢書》曰:高帝云:夫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吾不如蕭何;運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拔芻牧 舉行陣】《漢書》曰: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不及,始以蒲輪迎枚生。見主父而歎息。群士慕向,異人並出。卜式拔於芻牧,弘羊擢于賈豎。班彪《王命論》曰:舉韓信於行陣,收陳平於亡命;英雄陳力,群策畢舉。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業也。
【作承雲 和調露】《呂氏春秋》曰:帝顓頊令飛龍作效八風之音,命之曰承云。《樂葉圖徵》曰:四時之節,動靜各有分職,不得相越。當以度行,謂調露之樂。注曰:調露和致于甘露樂。
【鳳集梧桐 龜出芝池】《韓詩外傳》曰:黃帝即位,鳳乃止於帝東園,集帝梧桐樹,食帝竹實,沒身不去。《魏略》曰:魏文帝,神龜出於靈芝池。
【東戶雁行 西鄰龠祭】《子思子》曰:東戶季子之時,道上雁行而不拾遺,耕耨餘糧宿諸畝首。《易》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龠祭,實受其福。
【烏江追項 赤壁破曹】《史記》曰:項王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追者數千人,欲東渡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籍與江東子弟八千,注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蜀志》曰:曹公南征劉表,率將精騎五千,急追先主,及于當陽之長阪。先主走至夏口,遣諸葛亮自結于孫權,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周武仗鉞 漢高提劍】《尚書》曰:武王與受戰於牧野。甲子昧爽,王朝至於商郊,左仗黃鉞,右執白旄,以麾。《史記》曰:高祖擊英布時,為流矢所中,病。呂後迎良醫。醫入,高祖謾駡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
【鴻門謝羽 氵蚩水敗尋】《漢書》曰:羽至函谷關,有兵守,不得入。聞沛公已屠咸陽,羽大怒,使當陽君英擊關。羽遂入,至戲西鴻門。明日,沛公從百餘騎至鴻門謝羽,自陳封秦府庫,還軍灞上以待大王,閉關以備它盜,不敢背德。《後漢書》曰:王莽遣王尋、王邑,將兵百萬圍昆陽,光武乃與敢死者三千人沖其中堅。遂殺王尋。莽兵大敗,走者相騰踐。奔一百餘里,間會大雷風,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氵蚩水盛溢。士卒爭赴,溺者萬數,水為之不流。
【周官或朴 殷相鹽梅】《毛詩》曰:或朴,文王能官人也。或樸,薪之之。毛萇注曰:,木盛也;或,白妥也。山木茂盛,萬民得而薪之。喻賢人眾多。國家得用蕃興也。《尚書》曰:高宗夢傅說,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命之曰:「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作酒醴,爾惟麴蘖;若作和羹,爾惟鹽梅;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
【葛天八闋 虞帝九成】《呂氏春秋》曰: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高誘注曰:葛天氏,古帝名也,投足猶蹀足。闋,終也。《尚書》曰: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孔安國注曰:韶,舜樂名也。《帝王世紀》曰:帝舜即有虞氏。
【軒皇夔鼓 漢帝鸞旗】皇甫謐《帝王世紀》曰:黃帝於東海流波山,得奇獸。狀如牛,蒼身、無角、能走,出入水則風雨,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黃帝殺之,以其皮為鼓,聞五百里。《史記》曰:黃帝號軒轅氏。《漢書》曰:文帝時,有獻千里馬者。詔曰:鸞旗在前,屬車在後,吉日行五十里,馬獨先焉往。於是還馬與道里之費。
【見窘蘭池 微行柏穀】《史記》曰:始皇帝為微行,與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盜蘭池見窘,武士擊殺盜。《漢武故事》曰:上嘗輕服為微行,至柏穀,夜投亭長不納,乃宿於逆旗。
【出軫 吐珠】《尚書帝命驗》曰:東南紛紛注精紀,昌光出軫已圖之。鄭玄注曰:謂劉氏也,謂火精當起翼軫之野。《尚書考靈曜》曰:河圖子提期地留,赤用藏,龍吐珠。鄭玄注曰:河圖子劉氏而提起也。珠,寶物,喻道也。赤漢當用天之秘道,故河龍吐之。
【侮人 樂沛】《漢書》王陵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又曰:高祖曰:「吾雖都長安之後,吾魂魄猶思樂沛。」
【降子嬰 封雍齒】《史記》曰:漢元年十月,沛公兵先諸侯至灞上,秦王子嬰降于軹道。《漢書》曰:高祖于未央宮,望見諸將于沙中偶語,乃先封雍齒。人人皆喜曰:「雍齒且候,吾等無患矣。」
【貪財貨 起布衣】《史記》曰: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貪於財貨。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其志不小。急擊之勿失。」荀悅《紀》曰:高祖起于布衣,奮劍而取天下。
【總萬廷 旅五緯】《河圖》曰:高皇攝正總萬廷,四海歸詠理威明,文德道化承天精。《西京賦》曰:高祖之始入也,五緯相葉,以旅之于東井。
【隱芒澤 徭咸陽】《帝王世紀》曰:高祖為泗水亭長,送徒驪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失盡,到豐凱撒中止飲,夜乃解縱所送徒。高祖即自疑亡匿於芒碭山澤岩石之間。《史記》曰: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始皇帝,喟然太息曰:「嗟呼!大丈夫當如此也。」
【朱雁 白麟】《漢書》曰:孝武皇帝行幸東海,獲赤雁,作朱雁之歌。又曰:武帝行幸雍,祠五畤,獲白麟,乃作白麟之歌。
【芝房 瓠子】《漢書》曰:武帝元封二年詔曰:甘泉之宮中,產芝九莖,連葉,作芝房之歌。又曰:武帝東巡於海上,四月還,祠泰山。至瓠子臨決,命從臣將軍以下,皆負薪塞河堤,作瓠子之歌。
【盛唐 蒿裡】《漢書》曰:元封五年,帝南巡至於盛唐;又元狩五年,禪蒿裡。注曰:蒿裡,山名也。
【甲帳 交門】漢武帝起九間神屋,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雜錯天下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帳。甲以居神,乙以上自禦之。《漢書》曰:元封四年,幸不其,祠神人于交門宮。若有向坐拜者,作交門之歌。
【曆鳴澤 濟汾河】《漢書》曰:武帝元封四年,北出簫關,歷鹿鳴澤。漢武帝《秋風詞》曰: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出竹宮 生蘭殿】《漢儀》曰:郊泰畤,皇帝平明出竹宮,東向揖日。其夕,西向揖月。《漢武帝故事》曰:武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於猗蘭殿。
【體亞聖 慮如神】張儼《默記》曰:漢光武體亞聖之才,執文武略,聰明仁德,膺時而出。薛瑩《漢記》曰:光武寬容博納,計慮如神,是以任光寶融,望風附影也。
【仕金吾 擊銅馬】《後漢書》曰:光烈陰皇后諱麗華,南陽新野人也。光武適新野,聞後美,心悅之。後至長安,見執金吾車騎甚盛,因歎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東觀漢記》曰:更始年立上為蕭王,擊銅馬,大破之,乃受降。
【殺王尋 擒張步】《後漢書》曰:更始元年,王莽遣王尋、王邑,將兵百萬,旌旗輜車,千里不絕。圍昆陽城數十重。光武乃與敢死者三千人從城西水上,沖其中堅,尋邑陣亂,遂殺王尋。莽兵大潰。《張儼默記》曰:漢光武中興,破赤眉,擒張步隗囂之徒。群凶夷滅,華夏肅清。
【北部 西陵】《魏志》曰:太祖武帝,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魏武帝遣令曰:吾婕妤妓人,皆著銅雀台。于臺上施六尺床穗帳,朝晡上脯糗之屬。月朝十五,輒向帳作樂,汝等時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勿缺。
【擊蛟 射雉】《幼童傳》曰:太祖幼而智勇,年十歲,嘗浴于譙水。有蛟來逼,自水奮擊,蛟乃潛退。於是畢浴而還,弗之言也。《魏書》曰:太祖于南皮一日射雉,獲三十六頭也。
【林海 野葛】《劉義慶記》魏武帝行兵失道,三軍皆渴。帝曰:「前有大梅林,結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以及前源。張華《博物志》曰:太祖習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飲鴆酒。
【脩渦 營洛】《魏志》曰:黃初六年,帝遂以舟師自譙修渦入淮,從陸道達徐州,築東巡台。至廣陵故城,臨江觀兵。又曰:黃初元年十二月,帝初營洛陽宮,戊午幸洛陽。
【書鞭 擊蔗】魏文帝《臨渦賦序》曰:上建安十八年至譙,余兄弟從,上拜墳墓。遂乘馬遊觀,經東園,遵渦水,高樹之下駐馬書鞭,為《臨渦賦》。魏文帝《典論》自敘曰:余幼學擊劍,與平虜將軍劉勳奮威劉展等,共飲酒。宿聞展有手臂,能空手入白刃,餘與論劍長久。謂言:「將軍法非也,余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因求餘對。」時酒酣耳熱,方食竿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
【金車 寶鼎】《吳志》曰:初興平中,吳中童謠云:「黃金車,班蘭耳;開閶門,出天子。」閶門,吳西郭門,夫差所生也。《吳錄》曰:赤烏十二年,寶鼎見於臨平湖中。
【都武昌 遷建鄴】《吳志》曰:黃初二年,孫權自公安郡都鄂,改名武昌。又曰:黃武元年四月,祭南郊,即皇帝位,遷都建鄴。
【持鞍緩 受箭回船】虞溥《江表傳》曰:孫權征合肥,為張遼所襲,乘駭馬上津橋南。回見徹谷利在馬後,使權持鞍緩著鞭,遂得超渡。魚豢《魏略》曰:孫權乘大船來觀軍,曹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以輕面受箭。箭均船平而去。
【大口方頤 長上短下】虞溥《江表傳》曰:孫堅為下邳丞時,權生。方頤大口,目有精光。《漢獻帝春秋》曰:張遼問吳降人曰:「紫髯將軍,長上短下,是誰?」答曰:「是孫會稽。」
【結吳 胤漢】《蜀志》曰:先主遣諸葛亮自結于孫權。《華陽國志》曰:漢末雄傑並起,先主名微眾鮮,建元胤漢,與之鼎峙。
【棄妻子 失七箸】《蜀志》曰:曹公遣精騎追及先主于當陽之長阪。先主棄妻子,與數十騎而走。又曰:曹公從容謂先主曰:「天下英雄,唯操與使君耳。袁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七箸。
【翦芳蘭 乘羽葆】《蜀志》曰:先主將誅張裕,諸葛亮請罪。先主曰:「芳蘭當門,不得不翦。」又曰:先主舍東南角,有桑樹,童童如小車蓋。先主少時,與諸宗兒戲,言吾當乘此羽葆蓋車。
【有奇節 與大謀】干寶《搜神記》曰:高祖宣皇帝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又曰:宣帝遷太子中庶子,每大謀,畫策多善,由是為太子所信重。
【討公孫 迎魏帝】臧榮緒《晉書》曰:遼東太守公孫文懿反,詔宣帝討之。發自京東都,過魏溫。詔郡守已下皆會幕次,父老故舊,宴飲累日。王隱《晉書》曰:魏帝謁高平陵,曹爽兄弟皆從。高祖以爽執政,不平,廢之。起奏事永甯宮,悉起營兵及城中餘眾,承制發武庫仗,開四門,出迎魏帝於洛濱,奏爽罪也。
【遷庶子 封舞陽】干寶《晉紀》曰:魏國既建,高祖遷太子中庶子,與陳群、吳質、朱鑠,號曰四友。又曰:天子疾篤,帝與曹真、陳群等見於崇華殿之南堂,並受顧命,輔政。詔太子曰:「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明帝即位,改封舞陽侯。
【被南國 終北面】臧榮緒《晉書》曰:遼東以諸將獻捷交至,乃申授前命曰:「躬擐甲胄,龔行天罰,掃平區城,申威吳會,裨贊皇靈,被于南國。」陸士衡《晉書》曰:文帝勢崇於三分,而身終乎北面,雖曰未暇,王業已固矣。
【忠恕無過言 仁厚有智量】王隱《晉書》曰:武帝少厲高行,造次於忠怒,未嘗有過言失色於人。又曰:武帝寬惠仁厚,深密有智量。
【減膳 燒裘】王隱《晉書》曰:武帝太始七年三月,詔太官減膳。又曰:有獻雉頭裘者。上曰:「異服奇裘,典制所禁也!」其于前殿燒裘。敕有異服者依禮致罪。
【魏禪 吳平】王隱《晉書》曰:咸熙二年,魏禪位於上,臧榮緒《晉書》曰:武帝問劉毅曰:「卿以吾可方漢何帝也?」對曰:「可方桓靈。」帝曰:「吾德雖不及古人,猶克己為政;又平吳會,一同天下。方之桓靈,不亦甚乎?」
頌
[编辑]【顏師古《聖德頌》】緬尋遐代,詳觀往冊。五勝質文,三正沿革;亂多化鮮,明寡晦積。炎精既淪,大運斯ル;茫茫率土,黯焉已夕。皇矣大聖,誕受天符;雲飛九域,電擊八區。共工慝斃,涿鹿妖除;枝換斯撤,攙槍靡餘。建武戢刃,偃伯釁車;蠲苛削密,求瘼恤隱。琴瑟更張,銜策俱盡;滿堂已樂,聲誦猶軫。扇垂仁,泣辜流憫;吏勉端潔,民歸願謹。肅恭祀,祗事上天;永唯孝享,式備吉蠲。外崇耆耋,內睦親姻;歲時縑纊,春秋醴饘。煢嫠是恤,こ瘵斯痊;閭閻外戶,馬牛內廄。畎畝相移,康莊交讓;勿用桴鼓,無虞亭障。盡納鮫人,朔班狼望;至誠感慶,休氣致詳。馴擾一角,棲集五章;華平挺幹,朱草曜芳。良耜稷稷,多餘穰穰;國儲億庾,家登萬箱。旄彼髦彥,仗任忠力;光被心{旅肉},列居槐棘。如砥之平,如矢之直;淑慎微務,精明品式。菁菁者莪,彼或;修容禮闈,翱翔書圃。談極五際,玩慕三古;杳眇義窟,恢台學府。儒墨兼陳,申韓迭去;豈資伯亮,甯勞封钜。德音高朗,絲言昭普;黃竹麗章,柏梁清引。沈鬱澹雅,疏通敏迅;抽演闕文。網羅遺韻。孰登奧室,罕窺牆仞;妙心洞達,神筆允從。累硌新勢,奮發奇鋒;珪稷鉤婉,霧散煙濃。竦同企鶴,蔚若據龍;豈唯于趙,信乃過鐘。道惟天縱,藝兼人術;用而不知,速而不疾。至德無象,微言罕述;玉裕桂宮,金植蘭室。禮極敬愛,行歸忠一;天下文明,日月貞觀。百神受職,三靈葉贊;泰階既平,光華常煥。超軒跨昊,騰周軼漢;萬壽無疆,永延遐算。
【李百藥《皇德頌》】臣聞:聖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含吐陰陽之氣,彈壓山川之精;葉吹萬以亭育,總得一而為貞。我所以誕膺明命,大保鴻名。又曰:惟皇唐之獨運,冠風聲之往初;練五氣于圓蓋,張四極于方輿。定群雄之逐鹿,拯方割之為魚。在炎靈之交喪,屬皇輿之敗德;降薦瘥于上玄,恣咆哮於中國。無小無大,圖帝圖王;匹夫匹婦,為蟊為賊。舉率土而咸棄,雖同舟而作慝;彼獨夫之肆志,何汨典而亂常。固違道而滅德,實罔念而作狂;始結怨于庶黎,終自絕於彼蒼。八荒九有,山潰川竭;天軸且回,地維將絕。文章咸蕩,風雅咸缺;在忠良而必焚,罄冠冕而同裂。或滔天而嫁禍,或觸山而作孽;極殷區以陸沉,盡漢途而喋血。天縱神武,景屬上皇;自白水而龍躍,肇參墟而鳳翔。在中途而聽誦,將再駕而剪商;惟神幾之獨運,乃撫翼而高驤。命蒼兕而臨河曲,殺黑龍而濟冀方;指牧野而泰誓,師鳴條而侮亡。又曰:惟聖德之懷遠,敷彝倫於絕漠;在窮髮而畢冠,伊左衽而俱削。戎亭虛警,守大荒大外;地險悉平,夷中州之軼。合綦會而作貢,極遐方而獻琛;薦環裘而委質,候風海而歸心。周八荒而率俾,重九澤而相尋;效狻猊于昧穀,維神屏于鄧林。應咸池而率舞,游上苑而懷音。竭寶用而咸競。磬虛心而畢舉,乍鳴觀閣。時游林禦。文表仁義,聲諧律呂。下神雀於帝台,導甘泉於神渚。龜書龍匣,河洛將遊;東鰈西鶼,雲亭載佇。其餘藏山秘澤之珍,摭實排虛之侶;俱葉契於圖牒,差無得而稱序。又曰:昔天靈之八萬千歲,姬周三十六王,蓋歷數之眇小,曾不足以揄揚。惟聖朝之期運,符上帝之會昌。臣下拜而稽首,獻福壽之無疆;資卜年與卜曆,共地久而天長。
【《唐太宗頌》】厥初造化,人倫既興;乃建君長,司牧黎。肇自爻畫,爰代結繩;軒昊既謝,唐虞以升。後隋德衰,順時革命;三季之末,干戈是爭。赫矣神武,經期作聖;下括九圍,上齊七政。業統文武,勳邁高光;何險不濟,何患不攘。士女胥悅,篚厥玄黃;斯物之至,昭于我王。我王覆育,資生懷造;配堯登唐,方周在鎬。翕受敷施,明徵定保;允迪厥德,惟清帝道。帝道欽明,天下和平;三時不害,百谷以成。我庾斯積,如坻如京;既富而教,訟息刑清。明明天子,令聞不已;百姓為心,萬方在己。家賴寬政,朝稱多士;齊一華戎,混同書軌。東池溟渤,西苑嵎丘;八蠻職貢,六狄懷柔。至德潛洽,玄化滂流;日慎一日,雖休勿休。先天不違,靈物效質;丹羽儀韶,翠黃承轡。甘露零草,祥風應律;嘉禾醴泉,比焉自出。符瑞見兮煥圖書,壇場設兮望鑾輿。至人忘己體沖虛,凝神姑射厭宸居。厭宸居,葉冥契,龍駕升兮邈遐逝;垂玄範兮光來裔,與玄象兮長昭晰。飛英聲兮越三代,永錫祚兮萬億載。
贊
[编辑]【唐睿宗《漢高祖贊》】天造草昧,雄圖糾紛;赫赫漢祖,應若興雲。秦原鹿喪,沛澤蛇分;大風一起,南面稱君。
【又《晉宣帝贊》】仲達猜忌,狼顧為人;稱疾迷謬,形神不親。辛毗仗節,蜀將貽巾;委質北面,終為魏臣。
【又《梁武帝贊》】緬惟梁武,九五居尊,何為自屈,沉冥釋門。災興佛寺,兵纏帝閽;竟罹凶逼,天道寧論。
【晉摯虞《庖犧贊》】昔在上古,惟德居位,庖犧作王,世尚醇懿。設卦分象,開物紀類;施罟設網,人用不匱。
【晉王彪之《伏犧贊》】悠悠皇犧,體寂神澄;無為而化,出道不凝。不知有之,冥感自興;因應之跡,畫象結繩。
【摯虞《神農贊》】神農居世,通變該極;民眾獸鮮,乃教稼穡。聚貨交,草木播植;務濟其本,不通其飾。
【晉曹毗《黃帝贊》】軒轅應玄期,幼能總百神;體煉五靈妙,氣含雲露津。摻石曾城岫,鑄鼎荊湖濱;豁焉天扉關,飄然跨騰鱗。儀轡灑長風,褰衣躡紫宸。
【摯虞《黃帝贊》】黃帝在位,實號軒轅;車以行陸,舟以濟川。弧矢之利,弭難消患;垂衣而治,萬國乂安。
【《唐堯贊》】唐帝放勳,欽明文思;惟天為大,惟堯則之。巍巍蕩蕩,萬邦雍熙。
【《夏禹贊》】決堤疏河,刊山敷土;四隩既宅,彝倫攸敘。卑宮菲食,以甯區宇。
【《殷湯贊》】睿也惟商,實惟成湯;三五迭興,舍帝稱王。
【《周文王贊》】周文翼翼,儀刑體教;上帝是臨,神明是勞。東鄰之昏,西鄰之曜;九有既集,以聖易暴。
【《周武王贊》】于皇武王,天命是鐘;七德既耀,莫不率從。奄清宇宙,蕩商之蹤。
【《周宣王贊》】宣王承衰,邦家多阻;懲難思理,官人以敘。山甫補闕,方叔禦侮;是用中興,恢復周宇。
【《漢高祖贊》】漢祖明達,兼諮權武;總禦群雄,剪翕強楚。奄正華夏,經略區宇;遂登天位,纘堯之緒。
【《漢惠帝贊》】孝惠內脩親親,外禮宰相,優寵齊悼趙隱,恩敬篤矣。聞叔孫通之諫,則色瞿然;納曹相國之對,而心大悅。可謂寬仁之主,遭呂太后,虧損至德,悲夫。
【《漢文帝贊》】漢之光大,實惟孝文;體仁尚儉,克己為君。按轡細柳,抑尊成軍;營兆南原,陵不崇墳。
述
[编辑]【《漢書 高祖述》】皇矣漢祖,纂堯之緒。實天生德,聰明神武。秦人不綱,網漏于楚。爰茲發跡,斷蛇奮旅;神母告符,朱旗乃舉。粵蹈泰郊,嬰來稽首;革命創制,三章是紀。
【《文帝述》】太祖穆穆,允恭玄默;化民以躬,帥下以德。我教如風,民應如草;國富刑清,登我漢道。
【《景帝述》】孝景蒞政,諸侯放命;克伐七國,王室以定。非怠非荒,務在農桑;著于甲令,民用甯康。
【《元帝述》】孝元翼翼,高明柔克;尊禮故老,優遊亮直。外割禁囿,內損御服;離宮不衛,山陵不邑。奄尹之訾,穢我明德。
【《成帝述》】孝成惶惶,臨朝有光;威儀之盛,如珪如璋。壺闈恣趙,朝政在王;炎炎燎火,亦允不揚。
【《平帝述》】孝平不造,新都作宰;不伊不周,喪我四海。
論
[编辑]【唐太宗《晉武帝紀論》】武皇承基,誕膺天命,握圖禦寓,敷化宏道。是以佚道代勞,以治易亂,絕縑綸之貢,去雕琢之飾,制奢俗以變儉,約澆風而反淳。雅好直言,留心采擢,劉毅裴楷,以質直見容。嵇紹許奇,難冫幾仇而不棄;仁以禦物,寬而得眾,宏略大度,有帝王之量焉。于時民和俗靜,家給民足,聿修武用,思啟封疆;決神算於深衷,斷雄圖於議表。馬隆西伐,王浚南征,師不延時,獯虜削跡;兵無血刃,揚越為墟。通近代之不通,服前王之不服。禎祥顯應,風教肅清,天地之功成矣,霸王之業大矣。雖登封之禮,讓而不為,驕泰之心,因斯以起。見土地之廣,謂萬葉而無虞;睹天下之安,謂千年而永治。不知處廣以思狹,則廣可長存;居治而忘危,則治無常治。加之建立非所,委寄失才,志欲就於升平,行先迎於禍亂。是猶將適越者,指沙漠而遵途;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覓路。所趣逾遠,所向轉難,南北倍殊,高下相反,求其至也,不亦難乎。況以新習易動之基,而無久安難拔之慮。故賈充凶豎,懷奸志而擁權;楊駿豺狼,包禍心以專輔。遂至宮車晚出,諒暗未周。藩翰變親以成疏,連兵竟滅其本;棟樑回忠而起偽,擁眾各舉其威。曾未數年,綱紀大亂,以至海內板蕩,宗廟播遷。帝道王猷,反居文身之俗;神州赤縣,翻成被髮之鄉。棄所大以資人,掩其小而自托,為天下笑,此其故何哉?良由失慎於前,所以貽患於後。且知子者賢父,知臣者明君。子不肖則家亡,臣不忠則國亂。亂國不可以安也,亡家不可以全也。是以君子防其始,聖人閉其端。而世祖惑荀勖之奸謀,迷王渾之偽策,心屢移於眾口,事不定於已圖。元海當除而不除,卒令擾亂區夏;惠帝可廢而不廢,終使傾覆洪基。夫全一人者德之輕,拯天下者功之重;棄一子者忍之小,安社稷者孝之大。況乎資二世而成,業延二孽以喪之。所謂取輕德而舍重功。畏小忍而忘大孝,聖賢之道,豈若斯乎?雖則善始于初,而鮮令終於末,所以殷勤史策,不能無慷慨焉。
【又《隋高祖論》】夫帝王受命,非因眾人所舉。既乘便之取不同,優劣之勢各異。或雄圖內斷,英謀外決,海納山容,如覆如載,磊磊落落,真帝王者也,只如文皇。起自布衣,臨馭四海,斯孤兒以致天下,奪寡婦而登神器。復留心萬姓,務從儉約。自金陵滅後,奢泰日滋,起仁壽於五柞,移新都於灞岸。合浦珠璣,填于帑藏;江南姬媛,納於椒掖。仁壽之役,萬姓力殫;雕琢之功,中民竭產。從渭至灞,甯不為勞;移故就新,理多其弊。心隨地廣,意逐時驕;猜忌無端,觸途多諱。文母夷戮,兒母被誅;牝雞晨鳴,皇枝剿絕。廢長立少,付託失人;功臣良將,誅夷備盡。享年不永,豈非天乎!
【後漢班叔皮《王命論》】在昔帝堯之禪,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舜亦命禹,暨於稷契,咸佐唐虞,光濟四海,奕世載德。至於湯武而有天下,雖其遭遇異時,禪代不同,至於應天順人,其揆一焉。是故劉氏承堯之祚,氏族之世,著於春秋;唐據火德,而漢紹之,始起沛澤,則神母夜號,以彰赤帝之符。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聖顯懿之德,豐功厚利積累之業,然後精誠通於神明,流澤加於生民,故能為鬼神所福饗,天下所歸往。未見運世無本,功德不紀,而得倔然在此位者也。世俗見高祖興于布衣,不達其故,以為適遭暴亂,得奮其劍,遊說之士,至比天下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智力求,悲夫!此世之多亂臣賊子者也。若然者,豈徒暗于天道哉,又不睹於人事矣。夫餓饉流隸,饑寒道路,思有短褐之襲,擔石之蓄,所願不過一金,終於轉死溝壑,何則?貧窮亦有命也。況乎天子之貴,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處哉。
【晉干寶《晉武革命論》】史臣曰:帝王之興,必俟天命,苟有代謝,非人事也。文質異時,興建不同。故古之有天下者,柏皇栗陸以前,為而不有,應而不求,執不象也;鴻荒世及,以一民也;堯舜內禪,體文德也;漢魏外禪,順大名也;湯武革命,應天人也;高光爭伐,定功業也。各因其運而得天下,時隨之義大矣哉。古者敬其事則命以始也,今帝王受命而用其終,豈人事乎?其天意乎。
【又《晉紀總論》】史臣曰:昔高祖宣皇帝,以雄才碩量,應運而仕。值魏太祖創基之初,籌畫軍國,嘉謀屢中。遂服輿軫,驅馳三世,性深隩有如城府,而能寬綽以容納;行任數以禦物,而知人善采拔,故賢愚咸懷,小大畢力。爾乃取鄧艾于農隙,引周泰於行役,委以文武,各善其事,故能西擒孟達,東舉公孫淵,內夷曹爽,外襲王陵。神略獨斷,征伐四克,維禦群後,大權在己。屢拒諸葛亮節制之兵,而東支吳人輔車之勢。軍旅屢動,連鄙無虧,於是百姓與能,大象始構矣。世宗承基,太祖繼業;玄豐亂內,欽誕寇外。潛謀雖密,而在機必兆;淮浦再擾,而許洛不震。咸黜異圖,用光前烈,然後推轂鐘鄧,長驅庸蜀,三關電掃,劉禪入臣。天符人事,於是信矣。始當非常之禮,終受備物之錫。名器崇于周公,權制嚴于伊尹。至於世祖,遂享皇極;正位居體,重言慎法。仁以厚下,儉以足用;和而不馳,寬而能斷。故民詠惟新,四海悅勸矣。
祭文
[编辑]【唐太宗《祭魏太祖文》】夫大德曰生,資二儀以成化;大寶曰位,應五運而遞昌。貴賤廢興,莫非天命?故龍顏日角,顯帝王之符;電影虹光,表乾坤之瑞;不可以智競,不可以力爭。昔漢室豆分,群雄嶽立。夫民離政亂,安之者哲人;德喪時危,定之者賢輔。伊尹之臣殷室,王道昏而復明;霍光之佐漢朝,皇綱否而還泰。立忠履節,爰在於斯。帝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於往代。觀沉溺而不拯,視顛覆而不持,乖徇國之情,有無君之跡。既而三分肇慶,黃星之應久彰;主卜啟期,真人之運斯屬。其天意也,豈人事乎!
【陳沈炯《祭漢武帝陵文》】臣聞:喬山雖掩,鼎湖之靈可祠;有魯遂荒,大庭之跡不泯。伏惟陛下,降德猗蘭,纂靈豐穀,漢道既登。神仙可望,射之罘於海浦。禮日觀而稱功,橫中流於汾河,指柏梁而高宴,何其甚樂,豈不然歟。既而運屬上仙,道窮晏駕,翠幕珠簾,一朝零落,茂陵玉碗,遂出人間。陵雲故基,與原田而無々;扶風餘跡,帶陵阜而茫茫。羈旅縲臣,豈不落淚?昔者承明見罷,嚴助東歸;駟馬可乘,長卿西返。恭聞故實,竊有愚衷;黍稷非馨,敢望徼福。爵台之心,空愴魏君;雍邱之祠,未光夏後。瞻仰徽猷,伏增淒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