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便门 (北京)
外观
39°54′06″N 116°26′07″E / 39.9017°N 116.4353°E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a/Beijing_Dongbianmen_1921.jpg/220px-Beijing_Dongbianmen_1921.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f/South_Wall_of_Tartar_City.jpg/250px-South_Wall_of_Tartar_City.jpg)
东便门,北京外城七门之一,位于外城东北角。外城七门是指:东便门、西便门、左安门、右安门、广安门、广渠门和永定门。
在北京话中,“内九外七皇城四”共20个城门里仅西便门与东便门的末尾可加儿化音[1]。
建造
[编辑]![](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9/Tower_on_Tartar_Wall.jpg/250px-Tower_on_Tartar_Wall.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e/CR400BF-GZ-5203%40BJI_%2820210917093541%29.jpg/250px-CR400BF-GZ-5203%40BJI_%2820210917093541%29.jpg)
嘉靖时修筑外城,财力不足,因此在此处将内城东南角楼包入,留一临时性城门作为出入通道,故未命名,及至建成10年后才命名为东便门。
规制
[编辑]城楼规制与左安门等城门相似,但更为窄小,面阔只有11.2米,进深为5.5米,城楼连城台通高12.2米。东便门城门下没有辟券门,而是设置过木式方门。箭楼 为乾隆时添建,设箭孔两层,北面每层4孔,东西每层2孔。
拆除
[编辑]东便门瓮城、箭楼于1930年代失修拆除,城楼于1958年修建北京火车站时拆除。
相关条目
[编辑]![]() | 这是一篇关于北京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 ^ 老北京的京腔儿,京韵,儿化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