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海棧橋
36°03′57″N 120°17′49″E / 36.06583°N 120.29694°E 海軍棧橋,通稱後海棧橋,或俗稱「美國棧橋」,為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一處曾經存在的軍用碼頭,原址位於今青島輪渡站西南側,建於1934-1935年,1980年代拆除。
歷史
[編輯]1930年代常有各國軍艦在青島海域停駐,青島市港務局為方便各國海軍船隻靠泊,投資2.5萬元在台西鎮北側的四川路海岸新建海軍棧橋,由青島市工務局設計[1],1934年6月開工,1935年7月14日竣工[2][3]。同時在一旁建設海軍招待所,由建築師蘇夏軒開設的馬騰建築工程司青島分事務所設計[1]。因棧橋地處後海(青島老城區居民對城區北側膠州灣部分海域的稱呼),且多有美國海軍船隻靠泊,該棧橋被附近居民稱為「後海棧橋」、「美國棧橋」[2]。
1949年後,後海棧橋不再作為軍用碼頭使用,周邊居民常在此釣魚、遊玩,偶爾有漁船停靠。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製、1957年上映的電影《海魂》曾在此取景[4]。海軍招待所與招待所前的球場則於1950年代初改為四川路第二小學校舍。1958年「大煉鋼鐵」時,棧橋欄杆被拆走煉鋼。1960年代該區域填海造陸,後海棧橋逐漸被填埋,1980年代建造青島輪渡站時徹底消失。[5][6][7]
1996年,四川路第二小學遷址,後海棧橋海軍招待所後來逐漸廢棄。2021年1月[8],海軍招待所與緊鄰的四川路23號舊居民樓一併拆除。
建築特色
[編輯]後海棧橋長183.5米,寬2.5米[3],橋體為鋼筋混凝土[2]。
海軍招待所樓高2層,平屋頂,鋼筋混凝土結構。一層為酒吧、餐廳及廚房、更衣室、廁所等輔助房間,樓梯位於餐廳和酒吧之間。酒吧廳為單層,平面長方形,朝向海岸的兩處牆角處理為圓角,屋頂設有藤蘿架。二層核心部分由客廳、餐廳及附屬房間組成。室外平台以紅藍雙色瓷磚鋪地,室內走廊、樓梯為水磨石地面,樓梯扶手為銅質[6]。建築整體外觀與現代主義住宅相似,有如一艘準備起航的小船。樓體相互交錯,屋頂、檐口高低錯落,門窗造型多樣、組合豐富,使建築形象親切生動。[1]
圖集
[編輯]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金山. 《青岛近代建筑 1922-1937》. 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608-6665-9.
- ^ 2.0 2.1 2.2 王棟. 阿克纳桥. 青島市南區政協 (編). 《台西镇·一种日常化的青岛平民生活》. 濟南: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0713-886-0.
- ^ 3.0 3.1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1929.4~1938.1). 《青岛市志·大事记》. 北京: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00. ISBN 7-80113-765-5.}
- ^ 趙長漢. 闲话后海栈桥. 青島市南區政協 (編). 《台西镇·一种日常化的青岛平民生活》. 濟南: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0713-886-0.
- ^ 趙長漢. 消失的后海栈桥:50年代曾是电影取景地. 青報網. 2014-12-08 [2021-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7).
- ^ 6.0 6.1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 消失的城市记忆 曾经登上银幕的青岛后海栈桥. 青島新聞網. 2019-10-07.
- ^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 那些曾经消失的栈桥,你知道几个?. 鳳凰網青島. 2019-02-16.
- ^ 趙波. 区长顶格推进解开历史遗留难题,400余回迁户漂泊12年住新房. 齊魯晚報.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