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玉佛寺 (曼谷)

座標13°45′5″N 100°29′33″E / 13.75139°N 100.49250°E / 13.75139; 100.4925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玉佛寺
大皇宮外廷望向玉佛寺
基本資訊
國家泰國曼谷拍那空縣
座標13°45′5″N 100°29′33″E / 13.75139°N 100.49250°E / 13.75139; 100.49250
宗教上座部佛教
開基拉瑪一世
竣工1785年
地圖
地圖

玉佛寺泰語วัดพระแก้ว 發音:[wát.pʰráʔ.kɛ̂ːw] 皇家轉寫Wat Phra Kaeo[1]:112,正式名稱是拍西拉達那沙沙達蘭寺วัดพระศรีรัตนศาสดาราม Wat Phra Si Rattana Satsadaram),是泰國扎克里王朝的王家佛寺泰國佛教聖地,位於曼谷大皇宮內。寺內供奉泰國國寶玉佛,玉佛寺亦因而得名。

玉佛寺始建於1783年,由扎克里王朝的開國之君拉瑪一世下令修建,此後歷代國王又不斷修葺增建,以積攢福德、增進威望。作為大皇宮的御寺,玉佛寺是泰國唯一最高等級的特等王家寺院(พระอารามหลวงชั้นพิเศษ),在泰國宗教和政治上都享有獨一無二的地位,是諸多王家儀式、國家典禮的舉辦地。同時,泰國歷代王室亦將大量珍寶捐贈於此,並增修各式各樣的亭塔樓閣,令玉佛寺積累了泰國歷代王室的財富,各種風格形制的泰國傳統宗教建築匯集於此,是泰國宗教藝術成就的集大成之地。

歷史

[編輯]
玉佛寺戒堂外膜拜的暹羅民眾,由約翰·湯姆森攝於1866年

1782年4月6日,暹羅國王拉瑪一世定都曼谷。新都位於昭披耶河東岸,和前朝鄭昭王的都城吞武里隔河對望,考慮到原吞武里王宮英語Thonburi Palace規模較小,且被黎明寺莫利洛甲亞蘭寺英語Wat Molilokkayaram夾在中間,難以擴建,新王朝亦應有別於舊的吞武里王朝,拉瑪一世於是籌劃在曼谷修建新王宮[2][3]

拉瑪一世建成大王宮,並在周圍修城築池作為王城,稱拉達那哥欣島。根據暹羅傳統,王宮內部應固定劃出寺院區域,專供王室禮佛。寺院四周修圍牆,從而和王宮其他的生活辦公區域隔開。王家寺院雖然具備一座常規的窪寺所需的各種建築和設施,但由於並不在僧人修行制度之內,故沒有任何僧人入駐,只在重要儀式期間邀請其他寺院的僧人入內。這一傳統在暹羅各個王朝都有傳承,依次是:素可泰王國時期,素可泰王宮建瑪哈泰寺;阿瑜陀耶王國時期,阿瑜陀耶王宮帕喜善佩寺吞武里王國時期,吞武里王宮建黎明寺[3]。其中,玉佛寺的規劃參考了阿瑜陀耶時代的帕喜善佩寺的設計和布局[4]

大王宮外眺望玉佛寺建築群

玉佛寺於1783年開工,正式名稱是「拍西拉達那沙沙達蘭寺」,意為「美麗聖寶本師教化寺[5]」。玉佛寺的位置定於王宮外廷東北角,其正殿是整個大王宮區域最早建成的磚石建築,而在財力物力均不充足的拉瑪一世時期,當時王宮內其他宮殿皆仍為木製。1785年2月或3月[a],暹羅王室舉辦盛典,將帕佛陀大摩尼寶玉佛從吞武里黎明寺渡河護送至玉佛寺。1786年,拉瑪一世為新都曼谷授予正式名稱,名稱中便提及「玉佛居處[9]」。

拉瑪三世拉瑪四世時期起,玉佛寺歷經歷代國王修葺擴建。1831年,為預備1832年曼谷建城50周年紀念,拉瑪三世下令重修玉佛寺。拉瑪四世時期動工修繕,並在1882年拉瑪五世時期,曼谷建城百年紀念時完工。之後在1932年和1982年,曼谷建城150周年紀念和200周年紀念,分別由拉瑪七世拉瑪九世下令再加修繕[10][11][3]

作為王家寺院,玉佛寺是王家舉辦佛教儀式的地方,包括加冕英語Coronation of the Thai monarch受戒僧王就任等。重大節慶期間,包括佛教的衛塞節轉法輪日萬佛節英語Magha Puja,及扎克里王朝紀念日春耕節、國王生辰、宋干節等其他節日,國王會親自到玉佛寺參與慶典,或派親信參加。此外,每年會舉行三次玉佛更衣儀式[12]。除非舉行重大儀式,玉佛寺連同大王宮的部分區域平日都對公眾開放,是泰國負盛名的旅遊目的地。

玉佛寺地圖
  1. 戒堂(供奉玉佛
  2. 拍拉差功瑪努頌閣
  3. 拍菩提他披曼亭
  4. 拍拉差蓬沙努頌閣
  5. 涼亭
  6. 觀音像
  7. 神醫耆婆像
  8. 派提平台
  9. 拍貼比東神殿
  10. 拍蒙多殿
  11. 拍西拉達那塔
  12. 拍素帕那則迪塔
  13. 一世、二世、三世王徽
  14. 四世王徽
  15. 五世王徽
  16. 六世、七世、八世、九世王徽
  17. 拍則迪頌肯塔
  18. 吳哥窟模型
  19. 喜馬潘神獸像
  20. 平台南門
  21. 平台西門
  22. 拍沙韋古達坎威漢裕殿
  23. 拍坎探拉閣
  24. 拍蒙多裕邦塔
  1. 鐘樓
  2. 拍那閣
  3. 拍蒙天探閣
  4. 拍阿沙達瑪哈則迪塔
  5. 拉瑪堅壁畫
  6. 一號門,前御行門
  7. 二號門,牛前門
  8. 三號門,西拉達那沙沙達蘭門
  9. 四號門,神醫門
  10. 五號門,後御行門
  11. 六號門,沙南猜門
  12. 七號門,威漢裕門
    護法夜叉像
  1. 素里亞朴
  2. 因陀羅耆特
  3. 芒功甘
  4. 增長天
  5. 托沙基里通
  6. 托沙基里萬
  7. 差甲瓦
  8. 阿沙甘瑪叻孫
  9. 十面
  10. 沙哈沙德差
  11. 邁亞拉
  12. 威倫參邦

戒堂

[編輯]
玉佛寺戒堂由矮牆包圍,四周有建有八座鎮邪石亭和十二座小亭

玉佛寺的正殿稱為聖戒堂พระอุโบสถ),占地面積接近整個寺廟區域靠南的一半。四周修矮牆,牆周邊建八座鎮邪石英語Bai sema亭,尖塔樣式,安置八塊外覆金箔的鎮邪石。在泰國佛寺建築傳統英語Thai temple art and architecture中,戒堂四周的邊界由鎮邪石劃出,代表此處是僧侶集結行業劃界[13]

戒堂於拉瑪一世時期的1783年動工,用於供奉玉佛,是寺院內較早建成的建築。玉佛是由暹羅軍隊自老撾萬象俘獲,先移入昭披耶河西岸的黎明寺供奉,又在1785年經盛大儀式移祀至玉佛寺戒堂[a][13]。1831年,拉瑪三世主持工程,對戒堂外立面實施大修[14]

外部

[編輯]
戒堂側立面全景

戒堂占地平面為長方形,單層大殿,正門朝東[4],四周修柱廊,支撐四層大屋檐。東西兩端修門廊,向外延伸,並由額外的立柱支撐,共四十八根方柱,呈十二缺角形,邊緣貼金,柱身鑲嵌彩色琉璃,蓮花柱頭[15]。柱頂修斜撐支架,裝飾成海蛇那伽的身形,蛇頭朝下,喻指為佛陀遮風擋雨的目支鄰陀[16]。屋檐覆藍色、黃色和橙色琉璃瓦。屋頂兩側的山花上有華麗繁複的雕塑,描繪婆羅門教天神那羅延(或毗濕奴)騎乘金翅大鵬迦樓羅,後者雙爪牽那伽蛇尾的形象。泰國文化傳統將婆羅門教天神作為王權的象徵,迦樓羅是天神的座駕英語Vahana,威力無窮、忠誠護主,亦出現在泰國國徽上。屋檐上掛着數百個貼金的小風鈴,其上懸掛菩提葉形帆片[15]

戒堂的外立面通體覆蓋金箔和彩色琉璃,下修多層台基,需走階梯入內。台基最底層覆藍地花紋彩瓷,向上一層為蓮花紋彩色琉璃,頂層為112尊迦樓羅執那伽蛇尾像,貼金並鑲嵌琉璃,包圍戒堂四周。戒堂東西兩側各開三扇門,外設矮台階,門板有珍珠母貝螺鈿神獸和草木圖案,門楣裝飾尖頂王冠。中央的門略大,僅供國王出入[15]。戒堂的牆壁很厚,靠內的門框上裝飾有持劍或矛的守門天[17]

戒堂外矗立着十二隻銅獅,把守入口的通路,其形象仿照拉瑪一世時期截獲的高棉獅像[17]

內部

[編輯]

玉佛寺內牆全部繪有壁畫,以釋迦牟尼的生平經歷為主題。東面牆壁主要描繪了佛陀降的場景。天魔為阻止佛陀證悟,派魔軍前來阻撓,佛陀持觸地印,由土地女神帕媚托拉尼護佑。帕媚托拉尼的形象位於中央大門的正上方,她擰乾打濕的頭髮,召來洪水淹沒了魔軍。玉佛身後的西面牆壁上描繪有大千世界的場面[18]。北面和南面的壁畫按照章節逐行展開,窗戶上方是佛陀生平故事;窗戶之間是本生經故事,即佛陀前世的故事;北側窗戶下方描繪暹羅王室陸路遊行的場面,南側則是水路遊行場面[19]。天花板為木製,漆成紅色,有琉璃鑲嵌星形裝飾和金水漏印花紋。玉佛坐落在戒堂西端的多層平台上,並有眾多佛像圍繞[20]

玉佛

[編輯]
玉佛是泰國最為神聖的佛像

玉佛(พระแก้วมรกต)的正式名稱是「帕佛陀大摩尼寶玉佛」(พระพุทธมหามณีรัตนปฏิมากร),是玉佛寺的主佛像、鎮寺之寶,玉佛寺因此而得名。玉佛高66厘米[21][22],持禪定印結跏趺坐碧玉石雕成,身着金衣[23]。佛像坐落在一布沙博英語butsabok式貼金木製寶座上,為金尖頂亭,下有多層金字塔式基座,為拉瑪一世時期雕成。拉瑪三世時期,將拉瑪二世的遺骸埋置在寶座下,基座也隨之加高[24]

玉佛有眾多其他佛像及各式珍寶圍繞,為歷代王室捐贈於此。例如,其中有1908年捐贈的歐洲大理石花瓶和大理石寶座[19]

其他佛像

[編輯]

在玉佛周圍,又放置有各式大小佛像,由歷代國王主持鑄造並捐贈。

兩尊直立佛分居基座左右,帕佛陀洛羅那帕萊(左)和帕佛陀約華朱拉洛(右),為拉瑪三世為紀念前兩位先王而鑄造

面對玉佛向內看,帕佛陀約華朱拉洛(พระพุทธยอดฟ้าจุฬาโลก)位於玉佛右前方,高3米,銅鑄貼金,直立姿態,雙手持施無畏印[25][26]。佛像衣着華麗,頭戴王冠,有項鍊、戒指、臂環等飾品,是阿瑜陀耶時代至扎克里時代早期御造佛像風格,於1841年由拉瑪三世主持鑄造,目的是紀念其祖父拉瑪一世,「帕佛陀約華朱拉洛」亦自此成為拉瑪一世通鑾的正式稱呼[24]

帕佛陀洛羅那帕萊(พระพุทธเลิศหล้านภาลัย)位於玉佛左前方,和帕佛陀約華朱拉洛形制相仿,是為紀念拉瑪二世而鑄造。拉瑪四世下令在這兩尊佛像內放置了佛骨舍利[24]

除了紀念拉瑪一世和拉瑪二世的兩尊3米高的佛像,另有十尊同樣姿態的直立佛,其衣着依性別而異:著敞胸袍者對應男性王族,圍裹者則對應女性王族。十尊佛像分三級放置,頂層和二層平台的四角各有一尊,底層左右各一尊[27]

在底層平台中央有一尊持禪定印的坐立佛,高67.5厘米,名為帕三佛陀攀尼(พระสัมพุทธพรรณี),為1830年,當時仍出家為僧的拉瑪四世主持鑄造,面容和衣着細膩自然,是拉瑪四世青睞的風格。此前置於此處者原本為西興佛英語Phra Phuttha Sihing,後於1851年,拉瑪四世下令將之移送至前宮供奉,作為拉瑪四世賜予二王賓告的贈禮[28][27]

玉佛寺戒堂的佛像布局
  1. 玉佛
  2. 帕佛陀約華朱拉洛
  3. 帕佛陀洛羅那帕萊
  4. 拉瑪一世
  5. 瑪哈·素拉辛哈那,拉瑪一世的二王
  6. 拉瑪二世
  7. 瑪哈·社那努拉,拉瑪二世的二王
  8. 西素叻萊英語Sri Sulalai,拉瑪三世之母
  9. 阿頌素達貼(Apsorn Sudathep),拉瑪三世之女
  10. 貼素達瓦迪(Thepsudawadi),拉瑪一世的姊妹(正面不可見)
  11. 西素達拉(Srisudarat),拉瑪一世的姊妹(正面不可見)
  12. 阿努拉特韋,拉瑪一世的三王(正面不可見)
  13. 西順通貼(Srisunthornthep),拉瑪一世之女
  14. 前宮玉佛(Phra Kaew Wang Na)
  15. 帕三佛陀攀尼
  16. 大理石說法台

戒堂西三亭閣

[編輯]

在戒堂西側有拉瑪四世主持修建的三座亭閣:拍拉差功瑪努頌閣(หอพระราชกรมานุสรณ์)位於最北邊,接着是拍菩提他披曼亭(พระโพธิธาตุพิมาน)和拍拉差蓬沙努頌閣(หอพระราชพงศานุสร)。拍拉差功瑪努頌閣和拍拉差蓬沙努頌閣形制相仿,其中共供奉有四十二尊佛像。拍拉差蓬沙努頌閣內有三十四尊佛像,對應阿瑜陀耶時代吞武里時代歷代先王,內部的壁畫描繪了阿瑜陀耶的建都史。拍拉差功瑪努頌閣內有八尊佛像,對應拉達那哥欣時代各先王,壁畫描繪了曼谷的建都史。這些佛像都是於拉瑪三世時期鑄造,後由拉瑪四世下令貼金。拍菩提他披曼亭位居兩座佛閣中間,為布沙博寶座造型,上修尖塔,中央的佛像內藏有拉瑪四世從泰北取來的舍利[29][30]

十二涼亭

[編輯]

戒堂周圍建有十二座涼亭(ศาลาราย),為拉瑪一世時期修建,後又經歷代國王主持重修,信徒在此聆聽說法[13]。涼亭為典型泰式風格英語sala (Thai architecture),由六座方柱支撐,屋頂覆藍橙相間的琉璃瓦[31]

觀音像

[編輯]

正對戒堂的一處銅製蓮花頭砂岩柱下,有一尊漢傳佛教觀音石坐像,兩側有諾瓦育巴(Nok Wayupak)神鳥石像護衛。周圍另有兩頭耕牛像面朝堂門,原本是一座御用涼亭的陳設,供國王在此觀看春耕節儀式,後來由拉瑪五世下令搬移至此。這裡可供信眾焚香獻花,是為漢傳佛教習俗。戒堂內則不許焚香[32][33]

神醫耆婆像

[編輯]

戒堂身後有一尊神醫耆婆英語Jivaka Komarabhacca銅像,為拉瑪三世時期鑄造,有一大磨石置於像前,過去的泰醫會在這裡磨製藥劑[34][33]

派提平台

[編輯]
派提平台上建有數座塔殿,拍貼比東神殿、拍蒙多殿、拍西拉達那塔以東西為軸排開

派提平台(ฐานไพที)位於戒堂之北,其上建有數座塔殿,拍貼比東神殿、拍蒙多殿、拍西拉達那塔以東西為軸排開,該布局沿襲自素可泰和阿瑜陀耶時期[35]。平台共設六處台階,南北側各兩處,東西側各一處。這裡最初僅建有拍蒙多殿,後於1855年,由拉瑪四世下令擴建,並修建另兩座殿堂[36]

拍貼比東神殿

[編輯]
拍貼比東神殿東立面

拍貼比東神殿(ปราสาทพระเทพบิดร)位於派提平台東端,始建於1855年,由拉瑪四世下令修建,原名為普他邦神殿(พุทธปรางค์ปราสาท),原本用來供奉玉佛,以阿瑜陀耶王宮的金殿為藍本。1882年,拉瑪四世駕崩,而神殿仍未完工,之後玉佛亦未再移入。1903年,神殿遭火災毀壞,並在20世紀初由拉瑪六世主持重建,即為現在的拍貼比東神殿。拉瑪六世將該神殿作為供奉先王的場所,在內部安置了五位先王的等身像,並且隨着國王更替,現今就有九位先王像供奉於此。拍貼比東神殿通常僅在4月6日扎克里王朝紀念日假期時對外開放[37]

拍貼比東神殿為泰國巴剎英語prasat (Thai architecture)式神殿,呈十字形布局,上修高棉式普朗塔,設四處殿門,以東殿門為正門。屋檐覆綠橙相間的琉璃瓦,外立面覆蓋青色花紋瓷磚。山花上裝飾有最初四代國王的紋章,而非傳統作法的那羅延塑像。北側山花是拉瑪一世的泰文數字「一」字紋章,南側是拉瑪二世的迦樓羅紋章,西側是拉瑪三世的三層維摩那紋章,東側是拉瑪四世的王冠紋章。每處門框和窗框上都裝飾王冠。而相鄰的派提平台東側台階也以大理石為材質,台階兩側各有一尊五頭那伽[38][39]

拍蒙多殿

[編輯]
拍蒙多殿內藏有敕修巴利三藏經典

拍蒙多殿(พระมณฑป)位於派提平台中央,是寺內的藏經處,由拉瑪一世主持修建。在此之前,這裡是一座建在高柱上的藏經閣,高柱豎立在一方水池裡,這是泰國佛寺常見的做法,是為了保護其中的經文不被白衣蛀蝕,該建築最終失火而毀,於是拉瑪一世又主持重建,是為今日的拍蒙多殿,建在一處凸起的平台上,棄用了原先的布局。暹羅的敕修巴利三藏在1767年阿瑜陀耶陷落時毀於一旦,之後於1788年,又由拉瑪一世召集瑪哈泰寺的僧侶,重修三藏,藏入拍蒙多殿。1832年,拉瑪三世在位時,為慶祝曼谷建城50周年,對外立面作了翻修。拍蒙多殿平面大致呈正方形,殿頂為蒙多英語mondop式尖塔。拉瑪四世在位時,在拍蒙多殿兩側興修新的塔殿,並大幅削減尖塔高度。殿牆裝飾華麗,有二十根缺角形方柱環繞殿身,柱身覆白色、綠色及紅色琉璃片。殿牆裝飾有貼帕農英語thepphanom圖案,即天神祈禱的形象,覆有金箔,環繞貼有綠色琉璃片。屋檐下懸掛金色風鈴。殿門共兩側四扇,以王冠作裝飾。殿四角各有一尊爪哇式石佛,原本為拉瑪五世購得,為婆羅浮屠的造像風格,但現今的石佛為複製件,原件現藏於大王宮的玉佛寺博物館[40][41]

殿內僅有一室,地面鋪銀絲墊,中央為大藏經櫃,櫃身以螺鈿工藝裝飾,內藏敕修巴利三藏經典。殿內四角各有一個較小的藏經櫃[42][43]

拍西拉達那塔

[編輯]
拍西拉達那塔是一座傳統的支提佛塔,其金色磚原產自意大利

拍西拉達那塔(พระศรีรัตนเจดีย์)位於派提平台西端,內藏拉瑪四世取自斯里蘭卡舍利。該塔建於1855年,為鐘形支提式佛塔,由磚塊砌成,外覆金色磚,為拉瑪五世下令自意大利進口而來。其樣式仿照阿瑜陀耶的帕喜善佩寺佛塔,這種風格最初源自斯里蘭卡。佛塔四側修有門廊,門廊頂部各有一座微型佛塔,下有三面山花。佛塔內部為圓形空間,上懸華蓋,中央是一座小型黑漆佛塔,內有舍利[44][35]

拍素帕那則迪塔

[編輯]
拍素帕那則迪金塔的力士像

派提平台東側有兩座對稱的金塔,名為拍素帕那則迪塔(พระสุวรรณเจดีย์),即聖金支提,分居通向拍貼比東神殿的階梯兩側。建於拉瑪一世時期,是拉瑪一世為紀念其父母而建。塔基寬8.5米,為八角大理石座,塔高16米,為四角十二曲形方塔,稜角分明,塔尖分九層,雕成蓮花形。塔表覆銅片,又經塗漆貼金。塔基四面各有十六尊夜叉和四尊猿猴英語Vanara力士像,雙手高舉支撐佛塔,對應拉瑪堅史詩的各色人物。雙塔在1855年平台擴建時移至現址[45][46]

拍則迪頌肯塔

[編輯]

拍西拉達那塔後建有四座裝飾精美的拍則迪頌肯塔(พระเจดีย์ทรงเครื่อง),分居西側廊道兩側,兩側各有兩座,為四角十二曲支提塔。塔基純白,塔身貼金、鑲嵌琉璃。在1855年平台擴建時移至現址[44][47]

王徽寶座

[編輯]

在拍蒙多殿的四角建有四座王徽寶座(พระบรมราชสัญลักษณ์)。1882年,曼谷迎來建城一百周年,拉瑪五世下令修建三座布沙博金寶座,座上以立體的御印王徽塑像代表四位先王,後來又建成代表五世至九世王的第四座寶座。寶座以大理石為基座,各個立面上鐫刻有紀錄各先王增修玉佛寺的銘文,四角各有兩把小王傘,一把分七層居高位,一把分五層居低位。王座旁有小銅象,代表各先王在位時宮中的白象。西北角的王座中,是拉瑪一世至三世的王徽,分別是無耳飾的王冠、迦樓羅、三層維摩那。東南角的王座中是拉瑪四世的王徽:勝利大王冠英語Great Crown of Victory。西南角是拉瑪五世的王徽:小王冠英語Phra Kiao。東北角是拉瑪六世、七世、八世、九世的王徽:金剛杵、三根箭、菩薩環刃八角寶座[48]

吳哥窟模型

[編輯]
吳哥窟模型,為拉瑪四世下令製作

吳哥窟模型位於拍蒙多殿之北,是拉瑪四世下令製作,他原本希望將一座高棉神廟移至曼谷,未果,於是下令在玉佛寺製作一個吳哥窟比例模型。吳哥窟是在19世紀60年代被世人重新發現,當時吳哥仍屬暹羅領地[47]

喜馬潘神獸像

[編輯]

派提平台上共有七尊貼金銅神獸像,皆是泰國神話中喜馬潘森林英語Himavanta中半人半獸的生物。分別是[49]

  • 貼巴西(เทพปักษี),上身男人,下身為鳥,手臂有羽毛,有人類雙腳,持寶劍;
  • 貼諾拉西(เทพนรสิงห์),上身男人,下身為獅,執鮮花;
  • 辛哈帕農(สิงหพานร),上身猴,下身獅,執權杖;
  • 阿頌西(อัปสรสีห์),上身女人,下身獅;
  • 阿素拉巴西(อสูรปักษี),上身夜叉,下身鳥;
  • 緊那羅,上身男人,下身鳥;
  • 阿素拉瓦育帕(อสูรวายุภักษ์),上身夜叉,下身鳥,持長矛。

南門

[編輯]
派提平台兩端的帕農瑪塑像,即花草法供

南門位於拍蒙多塔前,原本是拍蒙多塔的入口,據推測是在派提平台擴建時遷到現址。門楣上修尖頂,山花上有拉瑪三世的維摩那徽章。門上有貼金木雕,為持矛中國武士像[50]

西門

[編輯]

西門是拉瑪四世時期修建,為擴建後的派提平台的正式入口。門楣上修尖頂,用中式嵌瓷工藝裝飾有花草圖案[51]

帕農瑪

[編輯]

派提平台的東西邊緣有十八座花草法供塑像,稱為帕農瑪(พนมหมาก),為灰泥製成,覆蓋瓷片,是拉瑪五世時期所建[46]

拍沙韋古達坎威漢裕殿

[編輯]

拍沙韋古達坎威漢裕殿(พระเศวตกุฏาคารวิหารยอด),簡稱威漢裕(วิหารยอด),意為「聖白尖峰精舍」,位於派提平台北側外延部分,為供奉佛像的精舍,始建於拉瑪三世時期,殿身為十字形,修有嵌瓷王冠頂,拱形門窗,拱頂有拉瑪五世徽章雕塑,五世王在位時重修了佛殿。入口有人身鳥頭獸「丹迪瑪」(นกตันติมา)像把守。殿門門板上有精緻的螺鈿裝飾,原本是紅統府巴莫寺泰語วัดป่าโมกวรวิหาร的門板[52]

拍坎探拉閣

[編輯]
以瓷片裝飾的拍坎他拉閣和拍蒙多裕邦塔

拍坎探拉閣(หอพระคันธารราษฎร์),位於玉佛寺東南角,和拍蒙多裕邦塔(พระมณฑปยอดปรางค์)相鄰。為拉瑪四世時期所建,供有拍坎探拉佛泰語พระคันธารราษฎร์,是拉瑪一世時期所鑄的銅像,祈雨式手印。拉瑪四世下令為這尊像貼金,並在額前戴鑽,在春耕節時供膜拜。閣身覆蓋青黃瓷片,正門設在北側,建有門廊。閣頂修有普朗塔式尖頂,山花都是嵌瓷花草圖案。門窗裝飾有稻米魚蝦圖案,寄託國土富饒之寓意[53][54]

拍蒙多裕邦塔

[編輯]

拍蒙多裕邦塔位於拍坎探拉閣身後,為普朗塔式樣,八角塔基,蒙多英語mondop式塔亭,亭內有一座小型舍利塔,為拉瑪四世出家時尋得。塔和閣均有中式石獅把守[55][54]

鐘樓

[編輯]
鐘樓

鐘樓(หอระฆัง)位於玉佛寺南端,始建於拉瑪一世時期,拉瑪四世時重修。1882年,曼谷建城百年時完工。鐘樓為八角基座,四面設門廊,閣內登梯可達鍾亭。鍾亭為蒙多式塔亭。閣身以瓷片裝飾[56][57]。如今僅在僧王即位時敲鐘[58]

拍蒙天探閣

[編輯]
拍蒙天探閣,為藏經之處

拍蒙天探閣(หอมณเฑียรธรรม)是一處藏經閣,位於東北角,為二王瑪哈·素拉辛哈那捐建。閣身為長方形,四面有柱廊,支撐四層大屋檐,上覆有青黃瓦片,山花上有因陀羅騎乘愛羅婆多三頭象的形象。閣內有二王的木雕哈奴曼王徽。入口設在西側。閣內藏有巴利三藏,置於兩個螺鈿經櫃內。拍蒙天探閣曾是僧侶考試、沙彌修習的課室。佛教節日期間,僧侶會在這裡聚會講經說法[59][60]

拍那閣

[編輯]

拍那閣(หอพระนาก)為一處王家陵寢,原本是拉瑪一世時為供奉阿瑜陀耶拍那金銅佛所建的佛閣,佛像後來移至威漢裕殿供奉,拍那閣仍保留原名。屋檐覆蓋青黃瓦片,內部分為七間,保存王族遺骸。阿瑜陀耶時代的傳統是在寺內保存女性王族的遺骸,但拍那閣內已不分男女,扎克里王朝歷代二王及其子嗣的遺骨皆在此保存,置於金罌之中[61][62]

拍阿沙達瑪哈則迪塔

[編輯]
寺東八座普朗塔自北向南排列

寺東建有一列八座普朗塔,稱為拍阿沙達瑪哈則迪(พระอัษฎามหาเจดีย์),為拉瑪一世時期所建,拉瑪三世時修繕,貼上瓷片裝飾。這八座普朗塔的塔身瘦長,有典型的拉達那哥欣時代的特點。塔基為磚石八角形結構,上有灰塑裝飾。中段塔身為四方形,四面設壁龕,內有天人金像,上段塔頂有夜叉力士像,雙手高舉作支撐姿態。這八座塔原本是沿着寺東圍牆所建,都建在圍牆外側,惟拉瑪四世時擴建圍牆,將其中兩座塔圍入牆內[63][64]

八塔各有寓意,顏色各異:

  • 正等正覺大塔(พระสัมมาสัมพุทธมหาเจดีย์),為白色,供奉三寶之佛。
  • 妙法精通大塔(พระสัทธรรมปริยัติวรมหาเจดีย์),為藍色,供奉三寶之法。
  • 聖僧聲聞大塔(พระอริยสงฆ์สาวกมหาเจดีย์),供奉三寶之僧。
  • 聲聞比丘僧伽大塔(พระอริยสาวิกาภิกษุสังฆมหาเจดีย์),為綠色,供奉比丘尼
  • 緣覺菩提正覺大塔(พระปัจเจกโพธิสัมพุทธมหาเจดีย์),為紫色,供奉離群修行自證菩提的辟支佛
  • 至上轉輪王羅闍大塔(พระบรมจักรวรรดิราชามหาเจดีย์),為淺藍色,供奉轉輪王
  • 菩提薩埵成就大塔(พระโพธิสัตว์กฤษฎามหาเจดีย์),為紅色,供奉菩薩
  • 吉祥聖慈大塔(พระศรีอริยเมตตะมหาเจดีย์),為黃色,供奉彌勒[63][64]

拉瑪堅壁畫

[編輯]
寺院圍牆的拉瑪堅壁畫

寺牆(พระระเบียง)為一迴廊,外側為圍牆,內側開放。迴廊壁畫的主題是泰國史詩《拉瑪堅》,是為印度羅摩衍那史詩的本地變體。1797年,在拉瑪一世親自監督下,按新欽定正本畫成,分為五章。玉佛寺中各式裝飾的典故基本都出自拉瑪堅史詩,史詩中傳達的正義王權的觀念對於東南亞諸國都影響深遠,並同本地的王權觀念結合,泰國國王本身被視為拉瑪堅主角羅摩的化身,其統治的佛國亦等同於現世的阿約提亞城。拉瑪三世時期通篇重繪,是存留至今、定期維護的版本。壁畫按照拉瑪堅史詩的故事編排,共分為178個場景,首個場景位於威漢裕門(七號門)右側[65][66]

寺門

[編輯]
前御行門(一號門)

玉佛寺共有七道寺門,東側兩道,西側三道,南側一道,北側一道:

  • 前御行門(一號門,ประตูเกยเสด็จหน้า),位於東側,正對拍貼比東神殿。為拉瑪四世時期所建,是唯一一處修有王冠尖頂的寺門。門外有涼亭和象台[67]
  • 牛前門(二號門,ประตูหน้าวัว),位於東側,正對戒堂及戒堂前耕牛像[68]
  • 西拉達那沙沙達蘭門(三號門,ประตูศรีรัตนศาสดาราม),位於南側,通往大王宮中廷,也是遊客出口[69]
  • 神醫門(四號門,ประตูพระฤๅษี)位於西側最南端,正對着神醫耆婆像,是遊客入口[70]
  • 後御行門(五號門,ประตูเกยเสด็จหลัง),位於西側中間。門外有供涼亭和象台。重大節慶時為國王正式入口,平日關閉[71]
  • 沙南猜門(六號門,ประตูสนามไชย),位於西側最北端。沙南猜是門外大王宮外廷的一方空地。
  • 威漢裕門(七號門,ประตูวิหารยอด),位於北側,正對威漢裕殿。是唯一一處沒有守門夜叉像的門[72]

護法夜叉像

[編輯]

玉佛寺的七道寺門前,六道有十二尊護法夜叉像,惟北門無夜叉像把守。守門的夜叉皆來自於拉瑪堅史詩故事,面色及寶冠式樣各異。夜叉像高約5米,手持大錘金剛杵。一號門前靠左開始,順時針分別是[73]

  • 素里亞朴(สุริยาภพ),面色為紅,戴筍形寶冠;
  • 因陀羅耆特,面色為綠,戴筍形寶冠;
  • 芒功甘(มังกรกัณฐ์),面色為綠,戴那伽形寶冠;
  • 增長天,面色深藍,戴那迦形寶冠;
  • 托沙基里通(ทศคีรีธร),即帝梵陀伽,面色深紅,象鼻,戴筍形寶冠;
  • 托沙基里萬(ทศคีรีวัน),即那欄陀伽,面色為綠,象鼻,戴筍形寶冠;
  • 差甲瓦(จักรวรรดิ),面色為白,頭頂多張面相,戴羽毛形寶冠;
  • 阿沙甘瑪叻孫(อัศกรรณมาลาสูร),面色為紫,頭頂多張面相,戴尖頂寶冠;
  • 十面(ทศกัณฐ์),即羅波那,面色為綠,頭頂兩級多張面相;
  • 沙哈沙德差(สหัสเดชะ),面色為白,頭頂兩級多張面相;
  • 邁亞拉(ไมยราพ),面色淺紫,戴雞冠形寶冠;
  • 威倫參邦(วิรุณจำบัง),面色深藍,戴雞冠形寶冠。

參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1.0 1.1 據暹羅宮廷實錄記載,其確切日期是朱拉曆1146年龍年四月第十四虧月星期一[6],其對應星期有誤,該日實際上是星期三。之後由暹羅美術部勘正為第五虧月,對應1782年2月28日[7][8]。然而,仍有多個來源誤記為1784年3月22日。

參考文獻

[編輯]

腳註

  1. ^ 單樹模. 外国名山大川辞典. 中國山東: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5. ISBN 9787532820627. OCLC 1105077020. 
  2. ^ Rod-ari 2016,第161頁
  3. ^ 3.0 3.1 3.2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23頁
  4. ^ 4.0 4.1 Rod-ari 2016,第167頁
  5. ^ Wales 1931,第71頁
  6. ^ Chaophraya Thiphakorawong (Kham Bunnag); Prince Damrong Rajanubhab (編). ๒๑. สร้างวัดพระแก้ว. พระราชพงศาวดารกรุงรัตนโกสินทร์ รัชกาลที่ ๑ [The Royal Chronicles of the Kingdom of Rattanakosin, First Reign]. Bangkok: Bureau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Fine Arts Department. 1988. ISBN 974-7936-18-6 (泰語). 
  7. ^ จดหมายเหตุการสร้างเครื่องทรงพระพุทธมหามณีรัตนปฏิมากร / Čhotmāihēt kānsāng khrư̄angsong Phra Phutthamahāmanīrattanapatimākō̜n. Bangkok: Treasury Department, Ministry of Finance. 1997. ISBN 9747700344.  Cited in ประวัติพระพุทธมหามณีรัตนปฏิมากร (พระแก้วมรกต) [History of the Emerald Buddha] (PDF). Dhammanusasana. Chaplaincy Division, Directorate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TAF. [2023-09-08] (泰語). 
  8. ^ Thailand, MYHORA com. ปฏิทิน 100 ปี พ.ศ.2327–2328(2327) / ค.ศ.1784–1785 [100-year calendar, 1784–1785]. myhora.com. [2023-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1). 
  9. ^ Rod-ari 2016,第164頁
  10. ^ Pasit Charoenwong (編). The Sights of Rattanakosin. Committee for the Rattanakosin Bicentennial Celebration. 1982. ISBN 978-9747919615. 
  11. ^ Hongvivat 2004,第10頁
  12. ^ พระราชพิธีสิบสองเดือนในสมัยกรุงรัตนโกสินทร์ – มูลนิธิเล็ก-ประไพ วิริยะพันธุ์พระราชพิธีสิบสองเดือนในสมัยกรุงรัตนโกสินทร์. lek-prapai.org. Lek-Prapai Viriyahpant Foundation. 2016-06-16 [2019-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30) (泰語). 
  13. ^ 13.0 13.1 13.2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50頁
  14. ^ Hongvivat 2004,第64頁
  15. ^ 15.0 15.1 15.2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54頁
  16.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52頁
  17. ^ 17.0 17.1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55頁
  18.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71頁
  19. ^ 19.0 19.1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72頁
  20.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59頁
  21. ^ Chapel of the Emerald Buddha. Asia for Visitors – Your complete online travel resource for Southeast Asia. [2020-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3) (美國英語). 
  22. ^ Roeder, Eric. 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Emerald Buddha (PDF). Explorations in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Honolulu: Center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1999, 3: 1, 18 [2014-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4). 
  23. ^ Kleiner, Fred S (編).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Backpack Edition, Book F: Non-Western Art Since 1300 15th. Cengage Learning. 2015: 1045. ISBN 978-1-305-54494-9 (英語). 
  24. ^ 24.0 24.1 24.2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64頁
  25. ^ Buswell, Robert Jr. (編). Princeton Dictionary of Buddh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2. ISBN 9780691157863. 
  26. ^ Matics 1998,第91頁
  27. ^ 27.0 27.1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67頁
  28. ^ Matics 1998,第40頁
  29. ^ Hongvivat 2004,第58頁
  30.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107頁
  31. ^ Hongvivat 2004,第42頁
  32. ^ Hongvivat 2004,第60頁
  33. ^ 33.0 33.1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27頁
  34. ^ Hongvivat 2004,第28頁
  35. ^ 35.0 35.1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88頁
  36. ^ Hongvivat 2004,第44頁
  37. ^ ในหลวง ทรงประกอบพิธีประดิษฐานพระบรมรูป ร.9 ณ ปราสาทพระเทพบิดร. 2020-04-07 [2020-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0) (泰語). 
  38. ^ Hongvivat 2004,第48–50頁
  39.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78–83頁
  40. ^ Hongvivat 2004,第54頁
  41.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84頁
  42. ^ Hongvivat 2004,第56頁
  43.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87頁
  44. ^ 44.0 44.1 Hongvivat 2004,第46頁
  45. ^ Hongvivat 2004,第52頁
  46. ^ 46.0 46.1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77頁
  47. ^ 47.0 47.1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91頁
  48.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92頁
  49.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94頁
  50.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96頁
  51.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97頁
  52.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99頁
  53. ^ Hongvivat 2004,第34頁
  54. ^ 54.0 54.1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104頁
  55. ^ Hongvivat 2004,第36頁
  56. ^ Hongvivat 2004,第40頁
  57.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106頁
  58. ^ ตำนาน "ระฆัง" วัดพระแก้ว. Thai PBS. 2017-02-11 [2020-05-07] (泰語). 
  59. ^ Hongvivat 2004,第32頁
  60.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102–103頁
  61. ^ Hongvivat 2004,第30頁
  62.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98頁
  63. ^ 63.0 63.1 Hongvivat 2004,第26頁
  64. ^ 64.0 64.1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75頁
  65. ^ Hongvivat 2004,第12頁
  66.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33–47頁
  67. ^ Hongvivat 2004,第14頁
  68. ^ Hongvivat 2004,第16頁
  69. ^ Hongvivat 2004,第18頁
  70. ^ Hongvivat 2004,第20頁
  71. ^ Hongvivat 2004,第22頁
  72. ^ Hongvivat 2004,第24頁
  73. ^ Suksri, Chakrabongse & Limpabandhu 2013,第48頁

書目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