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子 (大字)
潭子 | |
漢字 | 潭子 |
---|---|
白話字 | Thâm-chú |
台語羅馬字 | Thâm-tsú |
閩南拼音 | Támzǔ |
原稱 | |
漢字 | 潭仔墘 |
白話字 | Thâm-á-kîⁿ |
台語羅馬字 | Thâm-á-kînn |
閩南拼音 | Tâm'ǎgní |
潭子,原稱為潭仔墘,是臺灣臺中市潭子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也是全區行政中心所在地,位於該區中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栗林里東南端、潭秀里不含最北端、潭北里不含頂灣潭生態走廊南側的一小塊地、潭陽里、甘蔗里東端凸出部分的南半部。[1][2]
歷史
[編輯]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潭子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潭仔墘莊」,隸屬於捒東上堡。該莊北與校栗林莊為鄰,東北與茄荎角莊為鄰,東與聚興莊為鄰,南邊為瓦磘仔莊、西南邊為甘蔗崙莊,西邊為東員寶莊、大埔厝莊[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莊隸屬於臺中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該莊編入「潭仔墘區」,仍隸屬於臺中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潭仔墘區隸屬不變。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莊改制並改名為「潭子」大字,隸屬於臺中州豐原郡潭子莊[3]。
戰後潭子莊改制為潭子鄉,隸屬於臺中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年10月,中、彰、投分治,潭子鄉仍隸屬臺中縣。2010年12月,臺中縣市合併為直轄臺中市,潭子鄉改制為潭子區,村亦改制為里。
聚落
[編輯]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潭仔墘,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此外,本地區尚有久豪社區聚落[2]。
交通
[編輯]台鐵山線大致以北北東-南南西走向轉北偏東—南偏西走向貫穿潭子地區。境內設有潭子車站,屬三等站,僅停靠區間車及區間快車。由此可前往台鐵沿線各站。[1][4]
省道台3線(中山路三段~二段)俗稱「內山公路」,是臺北至屏東的幹道,大致以北偏東—南偏西走向蜿蜒經過本地區,並位於鐵路西側。由該道路向北偏東可前往豐原、石岡、東勢、卓蘭等地,向南偏西可前往北屯、台中市區、大里、霧峰等地。[1][4][5]
區道中84線(潭富路一段)是東寶至潭子的道路,其東側端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北的省道台3線路口。由此向西北轉西出境後,可前往大埔厝、東員寶與西員寶交界地帶並止於區道中86線路口。[1][2][6]
區道中86線(雅潭路一段、潭子街三段、仁愛路三段)是大雅至新田的道路,大致以西偏北—東偏南蜿蜒經過本地區中部。由該道路向西偏北可前往東員寶、西員寶、馬岡厝、大田心、四塊厝、大雅並止於省道台1乙線路口,向東偏南轉東北東可前往茄荎角、聚興西北部並止於區道中89線路口。[1][2]
區道中86-1線(光陽路、潭興路二段)是潭子至湳底的道路,大致以北偏東—南偏西走向轉西北—東南走向再轉西北西—東南東走向經過本地區東南半葉。由該道路向北偏東可前往茄荎角西南部並止於區道中86線路口,向東南東轉東蜿蜒而行可前往聚興地區東部並止於潭子區、北屯區交界處。[1][2][7]
學校
[編輯]文化資產
[編輯]- 潭子清嚴禁北路理番弊端碑(古物)
產業
[編輯]運動休閒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 ^ 2.0 2.1 2.2 2.3 2.4 《臺中縣潭子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6年4月
-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
- ^ 4.0 4.1 《臺中縣行政區域圖》
- ^ 《苗栗縣行政區域圖》
- ^ 《天生柔腸村斷---再訪中84》,台中鄉道選單@HSR on Highway. [2017-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6).
- ^ 《把新社當作後花園---中86-1(上)》,台中鄉道選單@HSR on Highway. [2017-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