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布穀孜河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布穀孜河,或譯博古孜河維吾爾語بوغۇز دەرياسى‎,拉丁維文:Boghuz Deryasi),亦作博古孜達里亞河維吾爾語بوغۇز دەريا‎,拉丁維文:Boghuz Dery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喀什噶爾河的一條支流,位於阿圖什市境內,發源於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界山天山南脈的南麓瑪依丹山。上游有由左至右有克普恰克河博孜艾格爾河和堅特河, 博孜艾格爾河與和堅特河在吐古買提鄉瑪依丹村匯合後,在附近的克普恰克匯入克普恰克河。克普恰克河在蓋孜附近的三岔河口匯入布穀孜河,進入阿圖什大峽谷。該河全長68千米,流域面積約7000km2,集水面積約2112平方千米,年均徑流量約為1.05億立方米。根據阿俄水文站34年實測,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0.9838×108m3,實測最大年徑流量(1966年)1.836×108m3,實測最小年徑流量(1985年)0.743×108m3,年徑流系列最大變幅為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的1.3倍,最大與最小年徑流量比值為2.47,年徑流變差係數為0.24;夏季富水期徑流量占全年的31.1%,冬季枯水期徑流量占全年的19.8%。[1]實測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64.25×104t,布穀孜河多年平均含沙量為16.8 kg/m3,歷年實測最大含沙量為39.5kg/m3(1989年),歷年實測最小含沙量為0.65 kg/m3(1985年),歷年實測最大含沙量約為歷年實測最小含沙量的585倍。

布穀孜河流域無冰川和永久性積雪,上游泉眼很多;中游有山間盆地調節,地表水滲入地下到盆地南邊緣又再出現,地下水補給占年徑流量的77.6%,雨雪混合補給占22.4%。

布穀孜河灌區

[編輯]

布穀孜流域灌區由布穀孜河主流、布穀孜河東支流、南支流及布穀孜河幹流組成。

  • 布穀孜河主流:起點阿圖什市吐古買提鄉,終點阿圖什市阿湖鄉阿湖水庫,河道長28.0km,經阿湖水庫調蓄分洪後分為布穀孜東支流和南支流。
  • 布穀孜河東支起點阿湖水庫,終點阿圖什市格達良鄉托卡依水庫下游2km處。經阿湖水庫調蓄分洪後泄洪量的60%洪水流經阿湖鄉13.0km入托格拉克水庫,經托格拉克水庫二次調蓄分洪後洪水泄入山谷河道內,與由北向南而來的巴羌溝洪水疊加,出山口後流向沖積扇平原8.0km處與托卡依水庫二次調蓄分洪後洪水相遇,通過36km引洪幹渠引洪泄入克孜河內。
  • 布穀孜河南支流起點阿湖水庫,終點位於阿圖什市阿扎克鄉翁艾日克村與自西東來的恰克瑪克河北支流匯合處。經阿湖水庫調蓄分洪後泄洪量的40%洪水流經下游2.0km,與阿湖水庫大於十年一遇洪水時溢洪道溢流的洪水相遇自西向南流入7.0km處,與自西北向南而流的鐵力克溝洪水相遇疊加,兩股水流匯合自西向南流經平原河道15.6km 後,與自西北向東而流的恰克瑪克河北支流洪水相遇疊加流向布穀孜河幹流;
  • 布穀孜河幹流起點阿扎克鄉翁艾日克村與東西而來的恰克瑪克河北支流匯合處,終點阿圖什市格達良鄉的托卡依水庫。由布穀孜南支流和恰克瑪克河北支流兩支流洪水在阿圖什市阿扎克鄉翁艾日克村匯合,拐彎向東在12km 處托卡依水庫入口又與阿圖什市城北山洪溝洪水相遇疊加後,匯入托卡依水庫;

洪水

[編輯]

2011年9月20日,布穀孜河攔河水庫阿湖水庫遭遇百年一遇洪水。[2]

布穀孜河在南疆的位置
阿湖水庫
阿湖水庫
三岔河口
三岔河口
布穀孜河流域的位置:

阿湖水庫 39°49′42″N 76°03′30″E / 39.82833°N 76.05833°E / 39.82833; 76.05833

三岔河口 39°57′49″N 76°04′42″E / 39.96361°N 76.07833°E / 39.96361; 76.0783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馬秀峰等. 《西北内陆河区水旱灾害》. 鄭州: 黃河水利出版社. 1999. ISBN 7-80621-267-1. 
  2. ^ 中新网:新疆克州强降雨引发洪水致4人死 损失4300万. [2014-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