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聖猶達小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猶達學校
St. Jude's School[1]
地址 香港香港島北角清華街19號[1]
类型私立小學
宗教背景天主教
隶属天主教香港教區
创办日期1957年[1]
关闭日期1980年
学区東區
年级小一至小六
語言中文

聖猶達學校(英語:St. Jude's School[1]),是位於香港東區一所已停辦的男女子私立小學,舊址為北角清華街19號[1][2]。學校校舍於1955年9月落成[3],自1957年開辦[1],至1980年結束。其校舍當時與北角聖猶達堂相鄰。天主教香港教區在聖猶達小學停辦後將校舍改辦天主教聖猶達幼稚園。然而天主教聖猶達幼稚園已在2012年易名為「高主教書院幼稚園部」[4][5]

學校行政

[编辑]

歷任校監

[编辑]
  • 1957年至1966年:何達華 神父[6][7]

歷任校長

[编辑]
  • 1957年至1966年:何達華 神父[8][1]
  • 1966年至1973年:科明智 神父[9]
  • 1973年至1977年:江潤坤 神父[10]

歷史

[编辑]

天主教香港教區於1950年代向港英政府申請在北角興建新教堂。時任主任司鐸文明德神父在政府宣布批出在清華街和建華街中間的土地後著手處理興建新教堂的事宜。其後,北角聖猶達堂於1957年12月15日落成。[註 1]因應北角社區逐漸發展蓬勃,加上人口增加,何達華神父成立一個社會福利會「愛德社」資助堂區內有需要的家庭各方面的生活開支,包括代交學費、支付租金、診金或醫藥費。另外,又會直接贈送糧油食物或送出購物券等。[註 2]

而天主教香港教區解決了該區區民的生活需要後,為了配合政府批地的附帶條件 - 辦教育,所以便花費三十六萬元開辦一所小學[6]。該小學堂在1955年9月於清華街落成[3],並命名為「聖猶達小學」。聖猶達小學自1957年開辦以來都是私立學校,錄取的學生多來自一些背景不錯的家庭。學校每月收取學費20元。後來不少街坊認為天主教香港教區的辦學態度認真,於是不理會學費是否昂貴也爭相為子女報名入學。在學校結構方面,聖猶達小學位處聖猶達堂之內。由於課室數目只有十四間[6],每級只能開辦兩班。全校合共12班,屬小規模教學。校方於1960年擴建一層校舍[11]。另設各一間音樂室、手工室及教職員室以及兩處運動場[6]

除了聘請校外教師,個別教員與一般有宗教背景的學校一樣,來自教區的神職人員架構。當中在1958至1968年期間擔任聖猶達堂助理司鐸的楊慶松神父正是其中一員。他在牧職之餘也在聖猶達小學任教聖經科。聖猶達小學在1960年代進入全盛時期,曾活躍於校際朗誦節[12],但在1970年後逐漸走下坡。教區最後決定在1980年結束營辦小學,改辦幼稚園。停辦原因亦與免費教育普及有關。隨著政府津貼學校的數目愈來愈多,而且質素提高。在免費教育取替私立小學的情況下,聖猶達學校被迫停辦。此外,校舍於1984年留給聖貞德小學和聖貞德幼稚園作遷校重建時短暫之用[13]。及後聖貞德幼稚園易名為天主教聖猶達幼稚園,2012年再易名為高主教書院幼稚園部。

聖猶達小學尚在運作期間曾經歷一次土製炸彈爆炸事件。六七暴動期間的1967年8月20日下午發生清華街爆炸案,該校後門靠近蘇浙小學的位置,即聖猶達堂門前發生炸彈爆炸。一名7歲女童及其兩2歲胞弟在清華街玩耍時被放在私家車上的一包裝成禮物的土製炸彈炸死[14]。炸彈爆炸一刻的衝力震碎了二年級班房窗口的玻璃[15]。結果校方特別休假一周[註 3]。該校的科明智神父在慘案發生後協助兩名遇害兒童的家屬辦理殮葬事宜及主持喪禮[16]

著名/傑出校友

[编辑]

注釋

[编辑]
  1. ^ 資料出自2013年出版的《天主教聖猶達堂St Jude's Church 建堂六十周年紀念特刊 1953-2013》〈綿綿60年 情繫北角歷變遷──記聖猶達堂口述歷史〉第21頁。
  2. ^ 資料出自2013年出版的《天主教聖猶達堂St Jude's Church 建堂六十周年紀念特刊 1953-2013》〈綿綿60年 情繫北角歷變遷──記聖猶達堂口述歷史〉第22頁。
  3. ^ 以上關於聖猶達小學的辦學概況與爆炸事件的資料出自2013年出版的《天主教聖猶達堂St Jude's Church 建堂六十周年紀念特刊 1953-2013》〈綿綿60年 情繫北角歷變遷──記聖猶達堂口述歷史〉第22及23頁。
  4. ^ 資料出自2013年出版的《天主教聖猶達堂St Jude's Church 建堂六十周年紀念特刊 1953-2013》〈綿綿60年 情繫北角歷變遷──記聖猶達堂口述歷史〉第22頁。
  5. ^ 資料出自2013年出版的《天主教聖猶達堂St Jude's Church 建堂六十周年紀念特刊 1953-2013》〈綿綿60年 情繫北角歷變遷──記聖猶達堂口述歷史〉第23頁:「「那時聖猶達屬私立學校,每月學費20元,所以學生多數有點家底;再加上街坊多數認為天主教區辦學認真,雖然學費貴但報名也要排長龍呢。」在1958至1968年擔任聖猶達堂助理司鐸的楊慶松神父,在牧職之餘也要在小學教聖經科。聖猶達堂課室數目不多,每級只能開兩班,全校共有12班。雖屬小規模,但要數傑出校友卻一點也不講得笑。楊神父就記得,有一位五年級女學生,在慶祝會表演唱歌時特別好聽,心想:這麼小唱歌便了得,長大後一定有成就。這位小五女生,便是汪明荃。楊神父形容,她除了唱歌悅耳,人亦聰明,後來索性跳過六年級,直接考入隔鄰的蘇淅公學讀中一。同年代的,還有李司棋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小女生,皆因她年紀小小唱功亦是十分出色。」。
  6. ^ 資料來自香港電台第二台廣播節目《守下留情》於2017年10月9日播出的「大契善姨司棋姐訪問第一集 +拍下你的片段,重溫!」訪問。
  7. ^ 資料來自香港電台第二台廣播節目《守下留情》於2016年5月9日播出的「近代豪俠系列三十八:嘉賓 虞天偉」訪問。

參考來源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天主教香港教區. 香港天主教手冊1963. 香港公教真理學會. 1963: 258 [2022-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4). 
  2. ^ 聖猶達小學招生. 華僑日報. 1967-04-15: 20 [2021-04-01]. 
  3. ^ 3.0 3.1 善教與善學. 華僑日報. 1961-08-13: 14 [2020-04-16]. 
  4. ^ 聖猶達幼園易名退出學券. 星島日報. 2011-07-16 [2020-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5. ^ 名幼園紛跳船 學券制瀕崩潰. 東方日報. 2011-11-12 [2020-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31). 
  6. ^ 6.0 6.1 6.2 6.3 港督夫人明日 巡視港島三校. 華僑日報. 1958-03-23: 13 [2020-04-16]. 
  7. ^ Rev. LIBERATORE, Ottavio PIME 何達華神父. 天主教香港教區. [2020-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8. ^ 聖猶達小學昨慶祝週年. 華僑日報. 1957-10-29: 14 [2020-04-16]. 
  9. ^ Rev. FORMENTI, Antonio PIME 科明智神父. 天主教香港教區. [2020-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10. ^ 中小學幼園畢業禮. 華僑日報. 1974-07-22: 22 [2022-04-24]. 
  11. ^ 聖猶達學校生 昨日參觀本報. 華僑日報. 1959-07-01: 13 [2020-04-16]. 
  12. ^ 男童女童英詩朗誦 聖猶達連奪兩冠軍. 華僑日報. 1969-03-11: 15 [2023-11-08]. 
  13. ^ 我的司鐸聖召路 - 聖貞德學校. 尹雅白神父. [2020-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14. ^ 【六七暴動】暴徒的特徵 — 無差別攻擊平民. 港識多史.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8). 
  15. ^ 左派暴徒殘忍罪行罄竹難書 幼年姊弟慘死彈下. 華僑日報. 1967-08-21 [202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3). 
  16. ^ 在港共炸彈下慘死 兩小姊弟遺體下葬 一切開支去由正義熱心人士捐助 「沉冤待雪」輓額代表致哀者的心聲. 香港工商日報. 1967-08-24 [2022-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30). 
  17. ^ 何俊仁. 謙卑的奮鬥. 香港大學出版社. 2010: 4. 但我也是一個小渾渾。就讀北角清華街的聖猶達小學,上堂經常魂遊,落堂就精神過人,打架、整蠱同學、偷東西、講大話等等頑劣行為,無一不作。‧‧‧‧‧‧成績便連考「小學升中試」的資格也沒有。最後,終獲蘇浙公學勉強取錄‧‧‧‧‧‧ 
  18. ^ 明報校園記者. 名人說母校. 明報出版社. 1994: 97. 
  19. ^ 楚留香專輯 汪明荃的故事. 台灣電視周刊. 1982 [2020-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20. ^ 趙永佳、呂大樂:尋找香港「左派」的故事. 明報網站 評台. 2014-06-30 [2020-04-16].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