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瑞珍
洪瑞珍(1950年12月20日—2008年8月3日),嘉義縣新港鄉人,臺灣唸歌藝術工作者,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得主。
生平
[编辑]洪瑞珍出生於1950年,自幼便在熱愛音樂的環境成長,受日本教育的父母非常喜歡唱日文歌,家中親戚同樣喜愛歌唱。洪瑞珍高中學習鋼琴,大學就讀中國文化大學音樂學系聲樂組,專精於西洋歌劇、藝術歌曲。畢業後,洪瑞珍在YAMAHA音樂教室教授鋼琴。[1][2]:144發現自己熟悉的音樂和鄉親所唱的音樂之間的隔閡後,洪瑞珍從1983年起,在文化大學音樂學系學長王振義介紹下,師從楊秀卿學習歌仔唸歌、月琴彈唱,並以此轉移對亡夫的思念之情。[1][3]此外,洪瑞珍也向台語名師洪惟仁學習台語聲調,掌握「按詞配曲」的訣竅。1994年,洪瑞珍改編臺語詩人陳明仁的詩作,譜曲創創作出《心悶》,表達了對亡夫的思念之情。[2]:145
1994年,洪瑞珍開始在綠色和平電台與楊秀卿、楊再興共同主持唸歌節目「古月琴聲」,之後也於臺北電台、臺北勞工教育廣播電台擔任主持。翌年,洪瑞珍在臺灣婦女會教授月琴彈唱,學生以中年人居多。[1][4]1999年,洪瑞珍參加二二八紀念館的「臺灣民俗戲曲饗宴」,2000年至2006年製作國家音樂演奏廳、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北市文化局的多場演出。[4]
2001年,洪瑞珍檢查發現罹患乳癌第三期,之後在病友團體中教唱「臺灣歌仔調」,漸漸走出病症陰霾。[1]2002年底,洪瑞珍成立「洪瑞珍唸歌團」(2008年改名「臺灣唸歌團」[5]),國寶級說唱藝人楊秀卿、楊再興、鄭來好、王玉川、陳美珠亦為成員,期望挖掘更多後起之秀。[6]。此外,洪瑞珍也出版《哪吒鬧東海》、《廖添丁傳奇》、《楊秀卿臺灣唸歌》等有聲書,傳播楊秀卿的說唱音樂。[7][8]
2006年,洪瑞珍榮獲行政院新聞局第十七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9][10],翌年赴加拿大參加溫哥華台裔協會的「台裔傳統週」演出。2008年8月3日,洪瑞珍因骨癌於臺北病逝。[11]
影響
[编辑]洪瑞珍在許多教育機構開班傳授月琴說唱藝術,鄭美、賈雄秋、接手「洪瑞珍唸歌團」的葉文生皆是她的學生。[12][13]:23-24
作品
[编辑]出版物
[编辑]- 《月琴唸歌集》(CD、歌譜)
- 《廖添丁傳奇》(楊秀卿臺灣民謠說唱)
- 《洪瑞珍个鹹酸甜世界》(CD)
- 《哪吒鬧東海》(楊秀卿臺灣民謠說唱)
- 《臺灣唸歌》(CD、書)
說唱歌曲
[编辑]- 《心悶》
- 《鹹酸甜》
- 《故鄉的田園》
- 《行咱的路》
- 《菅芒花》
- 《娘佮嫺》
- 《牽手》
- 《阮的故鄉》[2]:145
參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1.0 1.1 1.2 1.3 邱斐顯. 一把月琴彈又唱 洪瑞珍唸歌不斷. 新臺灣新聞周刊. 2006-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3) (中文(臺灣)).
- ^ 2.0 2.1 2.2 竹碧華. 臺灣說唱音樂「唸歌子」之探析 (PDF). 復興崗學報. 2017-12, (111): 121-152 [2023-07-16] (中文(臺灣)).
- ^ 訪問 洪瑞珍 老師. 古月琴聲~被遺忘的臺灣唸歌. [2023-07-14] (中文(臺灣)).
- ^ 4.0 4.1 莊煥寧. 洪瑞珍唸歌團週六抵金演出. 金門日報. 2007-10-31 [2023-07-14] (中文).
- ^ 楊秀卿(1935-). 臺灣女人. [2023-07-14] (中文(臺灣)).
- ^ 陳順孝. 被遺忘的古月琴聲/ 台灣唸歌 被遺忘的古月琴聲. 生命力新聞. 2006-11-26 [2023-07-14] (中文(臺灣)).
- ^ 徐麗紗. 說唱.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23-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4) (中文(臺灣)).
- ^ 鄭淑芬. 台灣唸謠 老中青同堂說唱 | 藝文. 人間福報. 2006-06-20 [2023-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4) (中文(臺灣)).
- ^ TTV. 第27屆金曲獎頒獎典禮 - 歷屆得獎名單. 金曲27. [2023-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4) (中文(臺灣)).
- ^ 【藝術文化】洪瑞珍唸歌團南部演出 - 自由藝文網.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3-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4) (中文(臺灣)).
- ^ 第14屆嘉義市國樂節-台北市洪瑞珍唸歌團「台灣唸謠之美」. 2008-10-15 [2023-07-14] (中文(臺灣)).
- ^ 郭士榛. 葉文生的唸歌精神. 人間福報. 2009-06-07 [2023-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4) (中文(臺灣)).
- ^ 邱思笛. 唸歌藝師楊秀卿之說唱藝術研究-以獲中央級藝師榮銜之傳藝教學為對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位論文. 2016-01-01. doi:10.6345/ntnu202204286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