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尿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江戶時代的尿盆
欧洲的陶瓷尿盆,男女均可使用。

尿壶尿盆是一種便器,功能与马桶类似,但只用来承接尿溺。旧时的厠所可能不在室內,因此晚上會將尿壶置于臥室内,以便人们不出温暖的臥室就可小便,因此也称夜壶。

東亞有一種傳統尿壺是開一小口承接小便,常製成老虎造型,因此又稱虎子欧洲直到19世纪使用的尿盆一般为陶瓷制的有盖碗形,平时置于臥室床下。

冲水厕所出现以后,尿壺在日常生活中被逐渐淘汰,但醫院中一些需長期臥床的病人仍會使用尿壺。

歷史

[编辑]

尿壺在古希腊就已經使用,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第六世紀。

19世紀抽水馬桶的出現開始取代尿壺,不過一直到二十世紀中都還常看到尿壺[1]

中國古代將尿壺稱為夜壺,曾有富有的揚州商人極其富有,有一個高大的金夜壺,需要用梯子才能上下[2]

西晋時期的藍釉中式小便夜壺,展示在张家港市的张家港博物館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溺器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1. ^ Diaz, Junot. 島國的孩子. 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9-01-29: 80 [2025-04-12]. ISBN 978-957-13-7696-7 (中文). 
  2. ^ Ho, Ping-ti. The Salt Merchants of Yang-Chou: A Study of Commercial Capitalism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954, 17 (1/2): 130-168 [2025-04-12]. ISSN 0073-0548. JSTOR 2718130. doi:10.2307/271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