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埔漁港
外观
外埔漁港 Waipu Fishing Port | |
---|---|
位置 | |
国家或地区 | 中華民國(臺灣) |
位置 | 苗栗縣後龍鎮海埔里 |
坐标 | 24°38′59.65″N 120°46′18.03″E / 24.6499028°N 120.7716750°E |
细节 | |
运营者 | 南龍區漁會 |
擁有者 | 苗栗縣政府 |
類型 | 第二類漁港[1] |
僱員 | 甲類582人 乙類86人 共計:668人 |
统计 | |
靠港船隻 | 動力漁船24艘 動力漁筏118艘 動力舢舨45艘 共計:187餘艘 |
年集装箱量 | 466公噸 |
凈收入 | 新台幣 4,549萬元 |
外埔漁港,位於苗栗縣後龍鎮海埔里,屬於第二類漁港,為苗栗縣具規模之漁港;以快艇一支釣的形式聞名,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當地觀光事業,陸續各項設施建設後,轉型為觀光休閒漁港[2]。外埔漁港附近的外埔里海岸,保存了台灣島上僅剩的兩座石滬,石滬是一種圍起的石頭,利用潮差將魚群留困石滬裡的漁撈方式;最多曾存有21座,至今僅剩“合歡”與“母乃”兩座[3]。主要於近沿海經營小型拖網,流刺網及其他雜漁業。漁獲物有鰆、烏魚、花枝、白姑魚、大甲鰺、肉魚、午仔、鯛、鯧、鰤類等;近年來因游釣漁業興起,從事一支釣漁業亦日益增多,加上魚礁區之設置,漁民釣獲黑鯛、鮸魚、杜氏鰤(紅甘鰺)、星雞魚(石鱸、黃雞魚)等高級魚類日益增多下,整建了釣獲活魚蓄養設施[4][5]。
沿革
[编辑]- 1975年 政府為改善漁民生活,積極補助興建漁港及船澳,最初建港計畫因受經費限制僅能以半候潮港為目標,工程共分五年。
- 1979年 為期早日舒解該縣缺乏漁港之苦,8月1日提前啟用已完成之部份設施。
- 1980年 6月底正式完成。
- 1984年 因初步設計為半候潮港方式,較大型漁船需候潮進港,影響漁港功能甚鉅,因此列為『台灣地區第一期漁港建設方案』中。
- 1987年 完成『台灣地區第一期漁港建設方案』。
- 1988年 實施『台灣地區第二期漁港建設方案』,改建深水碼頭延建南堤與防風定砂設施,並浚深航道。
- 1994年 完成『台灣地區第二期漁港建設方案』。
- 2001年 縣府以該港為據點,推展『藍色公路』計劃,完成硬體設施與多用途景觀漁具倉庫建設。
參見
[编辑]参考來源
[编辑]- 文献資料
- 李嘉亮. 《台灣漁港圖鑑》. 臺北市: 貓頭鷹出版社. 2005-12-01 [2005]. ISBN 986-741-582-5 (中文).(繁體中文)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