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禧 (清朝)

李延禧(約1650年代 - 1731年),綿芝內務府漢軍正白旗人(屬內務府正白旗漢姓滿洲旗人),清朝內務府官員。籍奉天鐵嶺。

生平

編輯

準噶爾之役中,立平定噶爾丹軍功,歷任內務府主事、員外郎、六庫郎中兼佐領。康熙十九年(1680年)時,以內務府主事職駐景德鎮御窯廠督陶[1]。康熙四十五年至四十六年(1706年至1707年),任江蘇滸墅鈔關監督[2]雍正元年至九年,任總管內務府大臣(卒於任)。又任正白旗漢軍副都統、吏部左侍郎。曾任內務府鑲黃旗第一參領第一滿洲佐領、內務府正白旗第五參領第三旗鼓佐領(卒於任)[3]。賞戴花翎,誥授榮祿大夫。雍正十一年(1733年)七月二十四日前,李延禧已在旗鼓佐領任內身故[4]。卒於雍正九年(1731年)十一月總管內務府大臣任上。

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廉親王允禩決議減少內務府的披甲人名額,諸人集允禩的府邸喧鬧。翌日,又到副都統李延禧家,肆意搶掠[5]

康熙十九年朝廷派員至江西景德鎮,重啟御窯廠燒造。從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七年,先後差內務府郎中徐廷弼、內務府主事李延禧、工部郎中臧應選、筆帖式車爾德等駐廠督造(據《饒州府志》「陶政」)。此次燒造,前後歷時七年,期間精品迭出。

家族

編輯
  • 始祖李𦬅,世居關東鐵嶺。
  • 高祖李崇智。
  • 高叔祖李崇仁。其子內務府正白旗漢軍李成棟(c.1620s-?);「李成棟,正白旗包衣旗鼓人,世居瀋陽地方,來歸年分無考。其子李如梧,原任主事。孫李永輝,現任筆帖式,永倫原任筆帖式」(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75)。孫內務府主事李如梧(c.1650s-?)。曾孫李永輝,曾任內務府鑲黃旗包衣第五參領第三旗鼓佐領(據《欽定八旗通志》);筆帖式永倫。曾孫李永標(字純九,1698-1763),任內務府郎中兼佐領、江南廬鳳道、粵海關監督,著《寄素堂詩稿》(載《欽定八旗通志:藝文志》卷120)。玄孫延強(字毅齋,c.1720s-?;父李永標,李永標之甥乃侍郎伊齡阿)內務府坐辦堂郎中、張家口監督、內務府正黃旗護軍統領;曾收藏《唐·王居士磚塔銘二石本(李延強舊藏)》並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作跋(後由女婿、內務府正黃旗蒙古詩人法式善遞藏);修《全國李氏近房宗譜》(乾隆四十六年(1781)木刻印本)。其:
    • 子長闈(字邁仁,1741-?),乾隆四十四年(1779)己亥順天鄉試舉人(時隸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佐領楊作新下;楊作新隸內務府鑲黃旗漢軍,系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進士宜振之高祖),任內務府鑲黃旗第四參領第一旗鼓佐領、內務府郎中、熱河總管(據《欽定八旗通志》)、內務府正白旗護軍統領,著《挹綠軒詩稿》(嘉慶庚申刊本)。
    • 子長申,內務府慎刑司郎中兼佐領、總管內務府大臣。重修其父編修的《全國李氏近房宗譜》(嘉慶十六年(1811)木刻印本,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子長順,娶尚氏(父內務府正白旗漢軍、江寧織造、熱河總管尚福海;胞姊尚福娥嫁鑲藍旗宗室書約,其子嘉慶己巳科進士宗室崇碩;胞侄女尚佳氏封道光帝之豫嬪)。
    • 子長瞻,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己亥順天鄉試舉人(時隸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佐領楊作新下;楊作新隸內務府鑲黃旗漢軍,系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進士宜振之高祖),與胞兄長闈順天鄉試同榜。
    • 女李氏(1764-1800),嫁內務府正白旗滿洲索綽絡氏英柱(父乾隆癸酉科舉人德元,胞叔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恩科進士德保)。
    • 女李氏,嫁內務府鑲黃旗漢軍馮氏五福(父內務府郎中兼佐領延祺,祖父雍正壬子舉人、文淵閣大學士文肅公英廉),其子嘉慶四年(1799年)己未科進士象會
    • 女李氏,繼配嫁內務府正黃旗蒙古詩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庚子恩科進士法式善(1753-1813)。
  • 曾祖李成賢(c.1570s-?)。「李成賢,正白旗包衣人,世居瀋陽地方,來歸年分無考。其曾孫李延禧原任內務府總管。元孫六格原任筆帖式。四世孫官保、黑逹色、李保、全保俱現任筆帖式」(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74)。
  • 祖父李如桂(c.1590s-?)。
  • 父李永清(c.1620s-?),國初從龍入京,誥贈榮祿大夫。母範氏,誥贈一品夫人;劉氏,譚氏。
  • 妻王氏,誥贈一品夫人;石氏,顧氏。
  • 子長顯(c.1690s-?)。孫全保(c.1720s-?),官保,李保。曾孫恆泰(父全保)(c.1750s-?),其子道光九年(1829年)己丑科進士舒貴(1789-?),孫兒光緒丙子恩科進士景瀛
  • 子六格(c.1680s-?),內務府正白旗包衣第二參領第一滿洲佐領(其前任二等阿達哈哈番(輕車都尉)佟保貴,撥隸怡親王胤祥屬下,出任第一任正藍旗包衣第四參領第一佐領;該正藍旗包衣佐領第三任、頭等護衛、李氏家族姻戚胡氏韓保系正藍旗漢軍進士吉惠之堂祖伯)、內務府郎中兼護軍參領。孫李維棟(c.1700s-?),曾孫李世爵(c.1730s-?)。玄孫李萬樞,繼妻楊氏(父內務府正黃旗漢軍赴會寶,胞叔兵部侍郎虔禮寶系光緒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進士楊鍾羲之高祖)。
  • 子長印(c.1680s-?)。孫兒李維屏(又名黑達塞、赫達色,1709-1765),參領,歷任內務府正黃旗包衣第五參領第三旗鼓佐領、內務府正白旗包衣第四參領第一旗鼓佐領、內務府正白旗包衣第五參領第二旗鼓佐領(前任鄭禪寶,系晚清詞人鄭文焯之太高祖)、內務府鑲黃旗包衣第一參領第二管領,卒於任上(據《欽定八旗通志》);妻高佳氏(胞兄鑲黃旗滿洲、文華殿大學士文端公高晉,父甘肅涼州鎮總兵高述明;胞姊高佳氏嫁正藍旗漢軍、二等侍衛胡照(父頭等侍衛永慶;後代有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進士吉惠、光緒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進士胡俊章);嫡堂妹高佳氏封乾隆帝之慧賢皇貴妃)。
  • 子長英(又老格)(c.1700s-?)。孫女李氏,嫁正藍旗滿洲、吉林將軍與烏里雅蘇臺將軍勤毅公佟佳氏喜明(c.1730s-1843)(父閩浙總督、禮部尚書恭簡公常青(1713-1793))。
  • 子長榮(又桑格),內務府員外郎。孫女李氏嫁內務府正白旗滿洲、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恩科進士塞克圖氏諾敏(時隸內務府正白旗管領孟六格下,據《欽定八旗通志:進士》,與李氏家族姻戚德保進士同榜;嫡堂兄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進士德瑛)。
  • 女李氏,嫁內務府正白旗漢軍、內務府員外郎兼佐領尚琳(接替其父任內務府正白旗包衣第五參領第三旗鼓佐領,據《欽定八旗通志》;父內務府總管兼佐領尚志舜,祖父內務府佐領尚興,曾祖尚大德;胞侄熱河總管、江寧織造尚福海,其孫女尚氏封道光帝之豫嬪)。其子乾隆三年(1738年)戊午科舉人尚英奇(字卓如;隸其父內務府佐領尚琳下,據《欽定八旗通志》科舉);妻史氏(父史鵬);孫女尚佳氏,嫁宗室祿隆阿(祖父宗學總管、奉恩將軍查達,曾祖盛京將軍、多羅貝勒察尼,高祖豫通親王多鐸)。

注釋

編輯
  1. ^ 記者:傅曉燕. 旷世奇珍张骞乘槎对碗:郎窑专为康熙六十大寿所制. 編輯:劉歡. 中國新聞網,來源:山東商報. 2013-03-11 [2022-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8) (簡體中文). 據康熙二十二年本《饒州府志》卷之十一「陶政」記載:「康熙十九年九月內,奉旨燒造御器,差總管內務府廣儲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級臧應選、六品筆帖式車爾德於二十年內駐廠督造[……] 
  2. ^ 江南通志·卷一百五》滸墅鈔關[……]李延禧 正白旗人康熙四十五年任 額克青格 正黃旗人康熙四十六年任[……]
  3. ^ 欽定八旗通志·旗分志七·卷七》第五㕘領第三旗鼓佐領亦係康熙三十四年編立[……]李文貴故以內務府總管李延禧管理李延禧故以郎中永保[……]
  4. ^ 二百九十二 内务府总管允禄为旗鼓佐领曹颀等身故请补放缺额摺. 文學100,來源:曹家檔案史料. [2022-04-04] (簡體中文). 雍正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 旗鼓佐領曹頎、徐俊平、尚志舜、李延禧、桑額、烏雅圖身故,佛倫革職,鄭禪寶升任,為補放此等缺額[……] 
  5. ^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雍正]三年二月,三年服滿。以允禩任總理事務[……]允禩議減內務府披甲[……]隸內務府披甲諸人集允禩邸囂閧,翌日,又集副都統李延禧家,且縱掠。上命捕治,諸人自列允禩使閧延禧家,允禩不置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