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或称省港澳穗港澳,为广州香港澳门三地的合称,是中国发展极为急速、财富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三地在历史上均属广东省,当地民间一直有“广州城”、“香港地”、“澳门街”的讲法。也有人将“”解读为广东省。[1]省港澳三地在1991年农历除夕直播省港澳呈祥迎新岁。2021年,中国政府同意三地举办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也是继1987年广州举办第六届中国全运会后,再一次在广州举办全运会,也是首个联同港澳两地合办的全国运动会。

由于地理、人口的紧密度非常高,作为经济、文化体,同时三地以前曾经同属广东省,经常被视为一体。很多时候,香港与广州的合作较为受到关注,一般只叫粤港省港,如省港大罢工省港杯及港穗等。

过去也有“粤港澳湛”之说,因香港、澳门及湛江广州湾)皆曾受西方列强统治。另见七子之歌

简表

编辑
通称 广东
(粤、省)
香港
(港)
澳门
(澳)
全称 广东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地区旗帜 [注 1]    
地区徽章 未设立    
重要纪念日 1949年10月1日
国庆节
1997年7月1日
特区成立纪念日

1949年10月1日
国庆节

1999年12月20日
特区成立纪念日

1949年10月1日
国庆节

治权政府 广东省人民政府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官方语言 中文 中文英文 中文葡文
主要通行语言 普通话粤语客家话潮州话 粤语英语 粤语葡语
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 不适用
行政长官 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广东省省长 [注 2]
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
现任领导人 黄坤明(省委书记)
王伟中(省长)
李家超 岑浩辉
宪制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 3]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注 3]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注 3]
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注 4]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
香港立法会 澳门立法会

关系发展

编辑

行政

编辑

前214年(秦始皇卅三年)秦朝征服百越,置南海郡,下设番禺县管辖香港、澳门。到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起港澳改由宝安县管辖。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 年),澳门划归香山县。明万历元年(1573 年),香港划归新安县。由此定型建置,直至葡萄牙人与英国人分别居留、管治前。

澳门与广东/广州

编辑

1580年居澳葡人自己选举法官,并在澳门实施葡国法律。这一在明政府领土中实施葡国法律的举动,不能为朝廷容忍,而受到新任两广总督刘尧诲的责备和查办。经时澳门地方长官、葡国贸易船队司令官米南德(Aires Gonç alve s deMiranda)的代表本内拉(Mat ia Penel la)的周旋,事件得以平息。而明政府强调,居澳葡人必须服从朝廷官员的管辖。1582年左右,明政府在行政、司法、课税等方面对澳门建立了一套特殊的管辖制度,1584年任命居澳葡人的首领管理居澳葡人,并授予其对葡人居留地内居住的华籍商人和居民的管理权力。与此同时,明政府在澳门葡人居留地建立议事亭,作为中葡双方官员会面商讨政务的场所[2]

经济贸易

编辑

澳门与广东/广州

编辑

澳门由明代到香港开埠前,是广东对外贸易的重要外港,广东所产的生丝、丝绸品、瓷器和中草药等,通过澳门运往南洋、欧洲、日本和墨西哥等地。而葡萄牙经由澳门,就向广州输入胡椒、苏木;日本、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马尼拉的棉花、蜂蜡等亦经澳门输入。各类入口货中以银元为最大量,据计在万历元年至崇祯十七年(1573 ~ 1644)间,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家经澳门输入白银,达1亿元以上[3]。在闭关锁国时期,外国商船无法直入广州贸易,外商亦无法居留,澳门就成为入粤贸易的外国商船停泊地,和在广州贸易的外商旅居地[4]

1578年明政府重新允许外国商人进入广州进行贸易,东南亚各国商人和其他外国商人,就不再停留澳门而纷纷直接前往广州贸易,澳门遂成为葡萄牙独占的商埠[5]。而贸易重心转移的同时,广东地方官员还制订详细办法,管控当地的外商和外贸,包括了外商必须有同业组织指定的富有华商做“担保”,而不遵守的外商有机会无法获得当地服务和生活用品。联系财税的转变,为后来的朝贡贸易的变体公行形成,奠定一定的基础[6]

香港与广东/广州

编辑

而明到清初东莞所产莞香成为上贡佳品,不止在广东畅销,还远销内地乃至日本,尤南直隶浙江等地[注 5]需求极大[7]。制香业也在香港兴盛起来,当时在沥源(今沙田),大奚山(今大屿山沙螺湾等地生产的香树制品皆用木箱装好,会经陆路运至尖沙头(今尖沙咀)的香埠头(香料专用码头)[注 6],用小艇送到石排湾(今香港仔)集中堆放,再用俗称“大眼鸡”的艚船运至广州,遁陆路经南雄,越大庾岭,过赣江九江府[注 7],沿长江送往送往等地销售[8]

财税

编辑

澳门与广东/广州

编辑

明朝政府于洪武四年(1371年)设置的广东市舶提举司,派一名副提举到澳门,负责征收外国船货的关税。在隆庆五年(1571年)前,按明初贡舶贸易“十抽五”的抽分制收税[注 8]。之后,改为“丈抽法”征税[注 9],税负较“十抽五”少[9]。广东地方官府后期注意到葡萄牙商人与华商在境内私下交易,无法征收到税金。从万历六年( 1578)起,当局允准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于每年夏、冬两季,到广州河南海珠岛(今省总工会一带)参加为期数周的定期市(相当交易会),与华商公开交易,同时官府可向入境葡商收取巨额船饷(吨税或水饷)以及货税[10]

军事

编辑

香港与广东/广州

编辑

汉武帝时始设有盐官统领军队与船艇,驻扎于屯门一带,监督九龙湾沿海及沙头角等盐田作业[11]

唐朝时广州为南方最大商港,当时来自印度、波斯湾及东南亚等地的外国海船前往广州通商,会取道近屯门一带较为深水的东面航道上广州[12],商船往返广州均会在此外港逗留,返航时避风和等候季风扬帆再远行。屯门就此成为广州航行往波斯湾之间的第二个启航港口,同时亦是进入大洋前最后一个补给物资的供应站[13],为当时重要的交通枢纽。当局为保护海上贸易及强化维安,于公元736年时在此设立军港(军镇) [14]屯门名称亦可认为是由此而来。其时文士对屯门交通重要亦有耳闻,故时有酬咏诗歌,著者有韩愈之《赠 别元十八协律第六首》及刘禹锡之《踏潮歌》[15]

澳门与广东/广州

编辑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12月2日,葡萄牙人帮助广东政府平定漳州巨盗澳门“阿妈贼”老万集团,广东政府允许葡人侨寓濠镜(澳门)[16]

156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4月,潮州柘林水兵因缺饷断粮而哗变,徐永泰等人率军并集结其他武装,到达虎门附近三门海,严重威胁广州。时曾任濠镜(澳门)葡萄牙人首领的佩雷拉(Diogo Pereira)派人前往广州,向明将俞大猷表示愿意出兵协助平乱。获同意后,佩与中日贸易船队司令德梅洛(Luiz de Mello)率领300名葡萄牙士兵分成两队,登上备有西式火炮的中国战船前去,以突然袭击的战术击败叛兵,据计生擒变兵612人,斩首不计其数[17]

此外葡萄牙人在澳门开展佛郎机炮制造业,与广东也联系紧密。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铸造专家伯多禄·波加罗(Pedro Tavorres Bocarro)在西望洋半山处(今高可宁绅士街附近、竹子室村尾处)兴建铸炮厂,铸炮工由佛山的铸铁工人担当,火药和铸铁原料亦由广东提供,成品也是经由广州等地向内地销售[9]。至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该厂具规模可铸造铜炮和铁炮,而在此年,明廷批准李之藻门人张焘到澳门购买佛郎机炮,时广东按察司吴中伟更协助交易。崇祯二年(1629年)初,明廷派两广军门李逢节王尊德向澳门伯加禄炮厂购买佛郎机炮10门,运经广州北上入北京琉璃河[18]。  

另见

编辑

备注

编辑
  1. ^ 广东地区因跟随大陆法例,独自不拥有地方旗帜、徽号、地方节庆等。
  2. ^ 中国大陆由中国共产党实行一党执政省委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作为一把手
  3. ^ 3.0 3.1 3.2 省级行政区无单独宪法,特区基本法授权自国家宪法。
  4.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全国性法律直接适用于广东省,但不直接适用于香港和澳门。除非被列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或《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
  5. ^ 莞香过梅岭之北后,遇霜风会更有芳香。
  6. ^ 香港据称由运送香料的港口之名而得。
  7. ^ 此接驳长江路线,是古代珠三角连接长江中下游的交通干线。
  8. ^ 即“以十分为率,五分抽分入官,五分给还价值”
  9. ^ “报官纳税者不过十之二三而已”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例如:省港大罢工指的是广州与香港;省港杯则是广东队对香港队。
  2. ^ 吴小宇. 澳門歷史上的行政管理. 行政. 1996, 第九卷 (总第三十四期): 1177-1187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6). 
  3. ^ 《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黄启臣编 第179页
  4. ^ 概述,广东省志·粤港澳关系志
  5. ^ 吴小宇. 澳門歷史上的行政管理. 行政. 1996, 第九卷 (总第三十四期): 1177-1187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6). 
  6. ^ 牟, 复礼(编); 崔, 瑞德(编). 剑桥中国明代史(上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ISBN 9787500410119. 
  7. ^ 邓, 开颂; 陆, 晓敏. 粵港關係史 (1840-1984). 香港: 麒麟书业有限公司. 1997. ISBN 962-232-121-6. 
  8. ^ 《岭海漫话》 ISBN 988-211-135-1
  9. ^ 9.0 9.1 广东省志·粤港澳关系志
  10. ^ 广州市志·华侨穗港澳卷·穗港澳关系
  11. ^ 王, 赓武. 香港史新編(增訂版)上冊. 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6年: 37–38. ISBN 9789620438851. 
  12. ^ 1841年前之香港海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第一章 第三节 谭广濂 香港港口与海事处历史 History of the Port of Hong Kong and Marine Department 2017-03-02
  13. ^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十三下,地理志下,广州通海夷道条,谓:“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二日,至九州石。又南行二日,至象石。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劳山。山在环王国东二百里海中。又南二日行,至陵山。又一日行,至门毒国。又一日行,至古笪国。又半日行,至奔陀浪洲。又两日行,至军突弄山。又五日行,至海峡,蕃人谓之质,南北百里,北岸为罗越国,南岸为佛逝国。”
  14. ^ 《城市论坛》二〇一四年五月十八日论题: 沙中发现宋古迹 发展保育两得益?
  15. ^ 隋代至明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萧国健教授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
  16. ^ 吴, 志良; 汤, 开建; 金, 国平. 澳門編年史——第一卷.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9年: 112–113. ISBN 978-7-218-06327-0. 
  17. ^ 三门之役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澳门记忆
  18. ^ 布衣 :《澳门掌故》,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79年版,第143~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