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阿鲁哇族

臺灣原住民族

拉阿鲁哇族拉阿鲁哇语Hla'alua,国际音标:ɬaʔaɾua,书写系统制定前惯以 Saaroa 拼之),旧称沙阿鲁阿族,清代文献称为四社生番,是台湾原住民的一个族群,主要分布于高雄市桃源区,人口向内政部申报者约477人,传统语言为拉阿鲁哇语,但通用语布农语。以往被政府官方错误归类为邹族的一支,和卡那卡那富族合称“南邹”,中华民国政府于2014年6月26日承认其为台湾原住民族的第15族。[3][4][5]

拉阿鲁哇族
Hla'alua
圣贝祭
总人口
约477人(2024年5月)[1]
分布地区
主要居住于高雄市桃源区桃源里与高中里;另少数族群居住于那玛夏区玛雅里[2]
语言
拉阿鲁哇语布农语中华民国国语
宗教信仰
十二贝神
相关族群
拉阿鲁哇族于高雄市桃源区(绿色)与那玛夏区(蓝色)之分布

简介

编辑

传统拉阿鲁哇族由排剪社(Paiciana)、美珑社(Vilanganʉ)、塔蜡袷社((Talicia)、雁尔社(Hlihlala)组成,因此古称“四社番”或“四社生番”,于日治时期,相传塔蜡袷社族人因为交通不便,纷纷移居至排剪社居住,而至民国90年附近,发现那玛夏区玛雅里有部分族人居住,其迁移过程已不可考,故以那尔瓦社(na'ʉvuana)称之。拉阿鲁哇族在日治时代就被政府归类为邹族,战后亦沿用此分类至今。但学界在日治时代即对两族群的分合各持不同意见。伊能嘉矩鸟居龙藏等学者根据语言与风俗习惯的异同,将邹族视为单一族群,但对族群内部的区分并不一致;小川尚义则由比较语言学的观点,将邹族、卡那卡那富族、拉阿鲁哇族视为三个独立的族群。[6]分族后,拉阿鲁哇族族人认为在语言、习俗上都与邹族不同,因此发起正名运动及连署活动[7],并于2014年6月26日正式独立为一族。[5]

分布

编辑

目前族人主要分布于高雄市桃源区的桃源里桃源部落kalʉvʉnga(属雁尔社)、四社部落tanguhla(属雁尔社),高中里高中部落rʉhlʉcʉ(属排剪社)、高中二部落papanara paiciana(属排剪社)、草水部落sʉhlʉnganʉ(属排剪社)、美兰部落su'aci(属美珑社),以及那玛夏区的玛雅里na'ʉvʉana(属那尔瓦社),少部分族人因为就学就业等需求,迁移至都会区或其他地区。

祭仪

编辑
 
拉阿鲁哇族服饰

拉阿鲁哇族最重要的祭仪是miatungusu(旧称贝神祭,现称圣贝祭),原为2年举办一次,但为了文化传承,自1994年起改为每年举行。

贝神祭之由来:很久前hla'alua(拉阿鲁哇人)与kavurua(小矮人嘎夫鲁阿)曾经同住在hlasʉnga(日昇之地;东方之山)这个地方,而takiiarʉ(贝神)是小矮人的守护神。小矮人与拉阿鲁哇族人相处非常的融合,有一天拉阿鲁哇的祖先要离开hlasʉnga,小矮人很难过,于是当拉阿鲁哇族人要离开时,就把他们最珍惜的宝物─贝神赠送给拉阿鲁哇祖先,并且交代拉阿鲁哇族人要把贝神奉为自己的神来祭拜,于是十二贝神从此就成为拉阿鲁哇的神了。

贝神共有12个,各有祂们的名称,分别为:

  1. Pavaasu(勇猛神):能保护族人成为勇士。
  2. Paumala papa'a (狩猎神):能保佑族人狩猎时都能猎到猎物。
  3. Pamahlatʉra(健康神):能保佑族人身体健康强壮。
  4. Paumala aanʉ(食物神):能保佑族人每年都有丰富的食物可用。
  5. Hlalangʉ 'ihlicu(驱魔神):能驱逐妖魔永不附身。
  6. Patama'iiarʉ(勤劳神):能保佑族人勤劳工作。
  7. Pamavahlaʉvaʉ(平安神):能保佑族人做任何事均能相安无事。
  8. Kupamasavaʉ(驱懒神):能驱离族人的懒惰。
  9. Paumala ngahla(状元神):能保佑族人出人头地、成大业、立大业。
  10. Pamaiatuhluhlu(守护神):能守护部落的族人化险为夷。
  11. Papacʉcʉpʉngʉ(聪明神):能保佑族人个个都聪明。
  12. Sipakinivaratʉhlausahlʉ(风雨神):能保佑年年风调雨顺、远离天灾。

miatungusu(圣贝祭)是拉阿鲁哇人所有祭祀中最重要的祭典,每两年举行一次。平常贝神是由raahli(部落首领)保管,头目会把贝神放在瓮中封起来,再把瓮埋在家后面,但很神奇的是,不到祭典时,既使贝神被封在瓮里,埋在土里,却仍然不见其在存。据说祂们都已经回到hlasʉnga这个地方了,但是当族人要举行贝神祭的前十天,部落首领会去看瓮里的贝神是否已回来,果然发现贝神都已经回到瓮中,这是不可思议的神奇之事。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拉阿鲁哇族"[1] ,中华民国原住民族委员会,2024年7月4日查阅.
  2. ^ 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拉阿魯哇 (Hla'alua). [201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2). 
  3. ^ 正名成功 原住民再增2族变16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14年6月26日
  4. ^ 原住民再多2族 增至16族. [2014-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5. ^ 5.0 5.1 原住民族委员会," 行政院核定拉阿鲁哇族及卡那卡那富族,原民会:加强复振族语"存档副本. [2014年7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7月13日). ,原住民族委员会万维网 新闻稿,2014/06/26 11:55:58.
  6. ^ 台湾原住民数位博物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要從「鄒族」獨立出來 拉阿魯哇原住民爭取正名. [2014-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2). 

外部链接

编辑
  1. ^ 台灣地區僑委機構網站 – 團體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