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区行者
《盲区行者》(英语:A Scanner Darkly,中国大陆译《盲区行者》,香港译《世纪毒杀网络》,台湾译《心机扫描》)是一部改编自菲利普·狄克同名小说的真人动画电影,内容描述在不久的未来,为了对抗失控的毒品滥用,政府当局利用高科技监视系统入侵个人隐私。本片由理察·林克莱特自编自导,使用电脑绘画式转描技术将真人演出后的影片加以卡通化。
盲区行者 A Scanner Darkly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理察·林克莱特 |
监制 | 汤米·普拉塔 Jonah Smith Erwin Stoff Anne Walker-McBay Palmer West |
编剧 | 原著小说: 菲利普·狄克 改编剧本: 李察·林克莱特 |
原著 | 黑暗扫描仪[*] |
主演 | 奇洛·李维斯 薇诺娜·瑞德 小罗拔·道尼 伍迪·哈里逊 罗瑞·考克兰 |
配乐 | 葛拉汉·雷诺斯 |
摄影 | Shane F. Kelly |
剪辑 | Sandra Adair |
制片商 | Thousand Words[*] 第八节 制作[*] |
片长 | 100分钟 |
产地 | 美国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2006年7月28日 2006年9月16日 |
发行商 | 华纳独立影片 |
预算 | $8,700,000美元[1] |
票房 | $7,659,918 |
各地片名 | |
中国大陆 | 盲区行者 |
香港 | 世纪毒杀网络 |
台湾 | 心机扫描 |
本片2006年7月先于地区试映,其后才正式联映,曾在2006年的康城影展和西雅图国际影展公开播放。史提芬·索德柏和佐治·古尼则双双名列本片执行监制。
剧情概要
编辑不久的未来,毒品泛滥,一种极易上瘾的非法药品“D药丸”在美国境内流行,政府当局只好利用高科技监视系统回应失控的局面,只有协助戒瘾的新方向公司免受监控。卧底的缉毒探员弗瑞德以吸毒者巴布·亚特的身份与其他吸毒及贩毒者相处,试图追踪毒品来源,为了掩饰身份,所有的探员平常出入警局时都身穿不断变化自我形象的“千变万化衣”,连顶头上司都不知道他的身份及长相。有一日,上司竟要弗瑞德监控据称可疑的巴布·亚特。随着毒瘾越来越深,再加上以他者的角度监控自己,巴布逐渐模糊现实与虚假间的界线,失去神智的巴布,最后被送往新方向公司的勒戒所,实则一直受到幕后黑手的摆弄而不自知。
角色介绍
编辑- 巴布·亚特/弗瑞德(Bob Arctor / Fred),由奇洛·李维斯饰演,卧底的缉毒探员,不知情的上司要他监控自己的卧底身份。喜欢唐娜,随着毒瘾加剧,他逐渐分不清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界线。
- 唐娜·霍桑(Donna Hawthorne),由薇诺娜·瑞德饰演,贩卖D药丸的小药头,不喜欢跟男人有肉体上的接触。
- 吉姆·贝芮斯(James Barris),由小罗拔·道尼饰演,和巴布同住的毒虫。自以为是,实则自欺欺人.
- 厄尼·洛克曼(Ernie Luckman),由伍迪·哈里逊饰演,和巴布同住的无脑毒虫。
- 查尔斯·费克(Charles Freck),由罗瑞·考克兰饰演,巴布的毒虫朋友,毒瘾深重,经常产生幻视,精神有点错乱。最后在虚实不分之中,进入自己的永恒。原著作者菲利普·狄克曾经有位室友,经常觉得自己身上爬满虫子,这个角色即是由此而来[2]。
幕后花絮
编辑绘画式转描技术
编辑《盲区行者》使用数码摄影机“Panasonic AG-DVX100”拍摄,然后借由鲍伯·塞比斯顿发明的影像编辑程序“Rotoshop”赋予影片动画的面貌。这套软件利用一种称为“绘画式转描技术”的动画技巧,将影像卡通化,导演林克雷特早在先前的作品《半梦半醒的人生》中应用过这项技术[3],他在2004年一部英国纪录片里讲述自己会想到要使用转描技术,其灵感来自于做过“清醒梦”的私人经验。
在传统的赛璐珞动画里,要应用转描技术必须逐格描绘,与动画导演雷夫·巴克西的转描风格有些类似。而电脑制作的转描动画则是利用矢量图形为关键格(Keyframes),自动在动画帧间进行插补动作。塞比斯顿的动画小组从一开始就负责这条空前的动画路线,不过起初美术方向并未确立,制片进程不断延长,最后超过原来预定的发行日期2005年9月[4],后制经过18个月才完成(原本预计9个月),平均每一分钟动画需要350个小时以上的制作时间,一共动用五十多位动画师[5]。
电影配乐
编辑电影里头长度超过一小时配乐,是由德州作曲家葛拉汉·雷诺斯所提供。在2003年一场俱乐部的演出后,导演林克雷特主动邀请雷诺斯为电影《盲区行者》配乐。不过俩人在之前一部20分钟的短片《Live from Shiva's Dance Floor》就有过合作经验。动画制作旷日费时,配乐录制也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在雷诺斯的卧室里完成,虽然经过不少音效润色,但是除了电吉他和低音吉他外,全都是乐器实际演奏,而非电脑模拟出来的电子合成音乐。电影包含四首英国摇滚乐团“电台司令”的歌曲,以及一首汤姆·约克的新歌。
电影原声带由“Lakeshore”唱片公司代理发行,其中收录一首雷诺斯写给地下乐团“Golden Arm Trio”的歌,以及由DJ Spooky和Jack Dangers混音制作的音乐。电影完工之后,雷诺斯将环场音效的电影配乐重新混成双声道,他精选44分钟没有用在电影里的音乐,精心打造出一张既保有电影风格,又可供聆听的CD,部分较短的音乐则被合并到较长的音轨里头。
谢幕名单
编辑电影结束后会出现一份人员名单,他们都因为滥用药物死亡,或遭受严重的永久性生理或精神伤害(包括大脑损伤、精神病、胰脏受创……等等),这份名单截取自原著后记,并且忠实呈现菲利普·狄克对这群朋友的哀悼之意,狄克也以胰脏衰竭将自己列在名单之中。
导演林克雷特为了纪念一位德州大学的哲学系教授路易斯·H·麦奇,将他的名字加进这份名单,这位哲学教授曾经多次出现在林克雷特的电影作品中,他在2004年逝世。
与原著不同的地方
编辑电影大体上将原著小说忠实呈现,但仍有几处不同的地方:
- 电影将原著的部分内容“升级”,以符合时代描述。原著小说出版于1977年,剧情发生于1994年,电影则开章明义将时间设置在“现在算起的七年后”,如果从电影的发行年份2006年起算,电影剧情就发生于2013年。导演林克雷特在DVD讲评音轨中表示,他刻意让时间保持模糊,如此电影才没有固定的“有效日期”。原著虽然将剧情设置在1994年,但是书中仍然充斥1970年代的嬉皮俚语,这些过时俚语没有在电影对白中出现。部分科技也得到升级,例如公共电话改成了手机。
- 电影在一开始就透露D药丸的源头是小蓝花,这点在小说中直到最后才揭露。
- 小说中的人物杰瑞·法宾(Jerry Fabin)跟查尔斯·费克混为一体。
- 原著中并未明白揭露巴布的接头上司汉克(Hank)的身份,仅暗示可能是唐娜。
- “千变万化衣”跟原著里的描述有些许不同,小说里“千变万化衣”上的影像“以千亿分之一秒的速度快速变化”,电影里则应导演要求,大幅减缓变化速度,以便观众能清楚看见显现出来的脸孔[4]。
- 小说中佛瑞德一开始是在“国际狮子会”演讲,电影中改为虚构的“布朗熊集会所”(Brown Bear Lodge),小说里的“麦当劳”也改成一般速食店。
- 小说中有一部可以显示脑部花样的娱乐装置“脑波显像仪”(Cephalochromoscope),在电影中没有登场。
其它轶事
编辑- 菲利普·狄克曾在小说中提到,“千变万化衣”是一位名叫鲍尔斯(S. A. Powers)的人发明的,他的脸有时候会在一刹那间显现在“千变万化衣”上。在电影中,“千变万化衣”曾在一瞬间[6]出现狄克的脸孔,衣服上别着鲍尔斯的名牌。
- 知名电台主持人、阴谋理论家艾利斯·琼斯在电影里客串一角,导演林克雷特曾经接受琼斯访问,谈论他如何将现实生活与电影作链接,林克雷特在访谈中表示,他有时也会因为琼斯的某些核心观念而启发一些灵感。在电影开头有一场吉姆·贝芮斯和费克的“快转画面”,里头有个警察站在商店看杂志,镜头一带,杂志上的标题刚好就是《艾利斯·琼斯竞选公职》。
- 伍迪·哈里逊和小罗拔·道尼在影片里饰演毒虫,现实生活中,小罗拔·道尼曾因在派对上持有毒品被捕入狱,伍迪·哈里逊则是个大麻主义者。
- 动画制作小组的人员把自己绘制进电影的一些场景里头,包括“千变万化衣”上的影像,有个女孩在辨示巴布的监视中心场景,他们还把自己的名字作为背景材料随机出现在影片里。
各界反应
编辑《盲区行者》自从2006年7月7日上映之后,各方评价褒贬不一,《洛杉矶时报》的可莉娜·芝卡诺(Carina Chocano)认为本片“引人入胜”,她评论说:“(本片)名不虚传,毫无吹嘘夸大,电影里的真实世界有如漫画般黑暗。”[7]。《伦敦视野》(ViewLondon)的马修·透纳(Matthew Turner)说本片“魅力十足”,是一部“美丽的动画”,并且赞扬本片“演出华丽”,以及本于初衷的剧本深度[8]。
不过有些评论则对本片内容以及主题元素表现冷淡。占士·柏拉迪纳里只给了两颗星的评价(总分四颗星),他认为本片糟糕之处在于“不能吸引观众”,而且“无法感动人”。《娱乐周刊》的欧文·吉柏曼也没有留下深刻印象,只给本片评了“C-”的分数,他评论本片“没看时还觉得比较有趣”,并且认为本片叙事杂乱,“没有头绪”[9]。大体而言,本片在烂蕃茄网站获得高于平均分数的66%评价[10]。
《盲区行者》并未瞄准主流市场,初期只在17家剧院上映,当时总票房仅$391,672,后来几周票房才见增长,最后美国国内票房$550万美元,全球票房$760万美元,总算赚回$600万美元的制作预算[11]。和剧中主角过去的几部戏比起来,本片没有轰动的气势,在地区放映的成绩仍算不错,尤其又刚好和《加勒比海盗:决战魔盗王》[12]同档期,比导演林克雷特另一部同年上映的《快餐帝国》要好得多[13]。
DVD
编辑《盲区行者》的一区DVD 2006年12月19日在北美首发,台湾三区DVD发行于2006年12月28日,内容附有讲评音轨,讲评人有导演李察·林克莱特、监制汤米·普拉塔、影星奇洛·李维斯、作家强纳森·拉森,以及菲利普·狄克的女儿以撒·狄克·海克(Isa Dick Hackett)。其它幕后花絮有电影拍摄纪录短片《奥斯丁的夏天:拍摄〈盲区行者〉》和动画制作纪录短片《线条的重量:动画的故事》,以及一段预告片,三区DVD幕后花絮全程都有中文字幕。
参考资料
编辑- ^ "The Schizoid M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ilmmaker Magazine
- ^ 《盲区行者》DVD讲评音轨
- ^ 2006年台灣國際動畫影展閉幕片《心機掃描》. [200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17).
- ^ 4.0 4.1 "Trouble in Toontow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obert La Franco
- ^ 《盲区行者》三区DVD,幕后特辑〈线条的重量:动画的故事〉
- ^ 在《盲区行者》DVD,00:05:00左右
- ^ Movie Review: A Scanner Darkl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rina Chocano, Los Angeles Times
- ^ London Movie Review: A Scanner Darkly, Matthew Turner, ViewLondon
- ^ Movie Review: A Scanner Darkl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wen Gleiberman, EW.com
- ^ A Scanner Darkly in Rotten Tomatoes. [200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
- ^ A Scanner Darkly in Box Office MOJO. [200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5).
- ^ 2006.July.7-9 Weekend Box Offi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ox Office MOJO
- ^ Fast Food Nation in Box Office MOJO. [2007-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2).
外部链接
编辑- 《盲区行者》官方网站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盲区行者》的资料(英文)
- 《盲区行者》电影细节
- 《盲区行者》制作手记
- 访问导演林克雷特的英国纪录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专访导演林克雷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专访作曲家雷诺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