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學五書》又名《音統[1]是研究中國古音學的著作,顧炎武著,凡三十八卷。分為《音論》,《詩本音》,《易音》,《唐韻正》,《古音表》

顧炎武在書中提出「入為閏聲」的理論,他說:「《詩》三百篇中亦往往用入聲之字。其入與入為韻者什之七,入與平上去為韻者什之三。以其什之七而知古人未嘗無入聲也。以其什之三而知入聲可轉為三聲也。 故入聲、聲之閏也。」

顧炎武認為《音學五書》與《日知錄》是生平的得意之作,其中《音論》分上中下3卷,共15篇,又是《音學五書》最重要的作品。康熙六年開始刊刻《音學五書》[2]。一說張弨將《五書》刻板賣給李光地[3]

版本

編輯
  • 符山堂刻本
  • 光緒十一年四明觀稼樓仿刻本
  • 光緒十一年湘陰郭氏(慶藩)岵瞻堂刊刻本
  • 光緒十六年長沙思賢講舍刻本

註釋

編輯
  1. ^ 《殘稿》卷三《與湯聖弘》:「拙著《音統》已改名《音學五書》,以鬻產之資,付力臣兄刻之淮上,尚須改定,故未印出,先以序目請正。」
  2. ^ 顧衍生《元譜》:「(康熙六年)開雕《音學五書》於淮上,張力臣弨父子任校寫之役。」
  3. ^ 張譜卷四《亭林書目》注文,曰:「衍生云:《五書》刻於淮上,後為張力臣鬻於安溪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