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常侍
中常侍,中國漢朝、北齊時的官銜。
有研究者認為,西漢的中常侍來源於秦朝官職[1]。一開始的稱呼是「常侍」,或稱常侍郎。漢武帝時東方朔曾為常侍郎。第一個有記載的中常侍是漢元帝的岳父許嘉。他可能在初元之前就獲得這一職銜[1]。當時,中常侍僅是虛銜,多為皇帝愛倖之宦臣,無定員,凡列侯、將軍、卿大夫等,得此加銜,可出入禁中。
東漢漢明帝時,中常侍定員四人,雜用士人、宦官,其秩為千石,後又增為二千石。漢和帝時宦官鄭眾因參與帷幄,立有大功。中常侍員額增至十人。漢代宦官干政,亦是自鄭眾始。漢和帝的皇后鄧綏在丈夫逝世後,主政十六年。因女性主政,多用宦官。此時,中常侍已非加官,成為本職官名[1]。漢靈帝時,有十常侍。東漢末年增至十二人,兼領卿署,宦官竟可權傾人主。曹魏時,這一官銜被棄之不用,代以散騎常侍。北齊有中侍中省,置中侍中二人,中常侍四人。隋朝為內侍省,領內侍、內常侍等官[1]。
中國歷代官職大辭典記:中常侍 官名。秦、西漢為加官。初稱常侍,元帝以後稱中常侍。凡列侯、將軍、卿大夫、將、都尉、尚書以至郎中,加此得出人禁中,常侍皇帝左右。武帝以後參與朝議,成為中朝官。無定員,或多至數十人,任用士人。東漢改為專職官員,侍從皇帝左右,出人皇宮,贊導宮內諸事,顧問應對。初秩千石,後增為比二千石。名義上隸屬少府,實際上直達皇帝。初雜用士人、宣者,明帝時定員四人。自和帝時宦者中常侍鄭眾等參預帷幄,職位漸重,增至十員,兼領卿署之職。安帝時和熹太后以女主稱制,不接公卿,遂成為高級宦官的專職,把持朝政,權傾人主。順帝時李固說:「中常侍在日月之側,聲勢振天下。」(《後漢書·李固傳》)三國沿置。魏初與散騎合併,改稱散騎常侍,用士人。吳稱散騎中常侍,簡稱中常侍,亦用士人。蜀仍用宦者,為親近之職,干預朝政。兩晉南朝不置。十六國漢、成漢置為高級宦官,寵幸用事。西秦則置中、左、右常侍,並為中樞長官,執掌國事,任用士人北魏置為高級宦官,地位與諸少卿相等,侍從帝后左右,傳達詔命,受理尚書、門下奏事,職權甚重: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為三品上,二十三年改四品上。北齊置四員,為中侍中省次官,四品上,至末年寵信宦官,宦者帶此職者數十人,多封王開府。隋朝改名內常侍。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亦置,為內侍寄祿官,以升用內侍局御直、內直有年勞者。初隸宮闈局、尋直隸宜徽院,正五品。
註釋
編輯2.《中國歷代官職大辭典》
這是一篇關於政府官制演進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