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宮滿語ᡤᡳᠩ
ᠶᠠᠩ
ᡤᡠᠩ
穆麟德轉寫ging yang gung),為紫禁城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六宮區的東北角。

景陽宮雙鶴紋天花

歷史

編輯

景陽宮是紫禁城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鍾粹宮以東、永和宮以北。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起初名為「長陽宮」,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為「景陽宮」。清朝沿襲明朝舊制,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朝時,景陽宮是嬪妃居住之所。清朝改為收貯圖書之處。[1]

景陽宮位於東六宮東北部,對應八卦中的東北方向位,《周易》稱「其道光明」,「景陽」即景仰光明之意。[2]

景陽宮正殿前檐掛有「景陽宮」陡匾。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帝命依照永壽宮陡匾的式樣,製作十一面匾額,並親自題寫,分別掛在東六宮西六宮永壽宮之外的其他十一宮的正殿。乾隆帝還下諭旨:「自掛之後,至千萬年,不可擅動,即或妃嬪移住別宮,亦不可帶往更換。」[3]

1987年8月24日,景陽宮遭受雷擊引起火災,燒毀了局部建築。事後重修景陽宮,並且安裝了避雷針。[4]此次景陽宮火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故宮發生的最大一次火災。[5]

景陽宮曾經常年展出故宮博物院藏琺瑯器文物。[1]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景陽宮推出「金昭銀輝——故宮博物院藏清代金銀器展」,展出故宮博物院藏金銀器,此後景陽宮改為故宮博物院金銀器館。[6][7]館內展出的金髮塔,原來曾在故宮博物院珍寶館展出,設在景陽宮的金銀器館開館後便移至金銀器館展出,該塔是乾隆帝在其母崇慶皇太后去世不到一個月時,下詔製作的一座金塔,精美異常,專門用來盛放崇慶皇太后生前梳落的頭髮。[8]

建築

編輯

景陽宮為二進院,保持着明朝初年始建時的格局。主要建築有:[1]

  • 景陽門:景陽宮的正門,坐北朝南。[1]
  • 景陽宮:為前院正殿,面闊三間,黃琉璃瓦廡殿頂,和東六宮的其他五宮的屋頂形制不同。檐角走獸五個,檐下施斗栱,繪有龍和璽彩畫。明間開門,次間安裝玻璃窗。明間室內懸掛乾隆帝題「柔嘉肅敬」匾。天花採用雙鶴圖案,內檐繪有旋子彩畫,室內用方磚墁地。景陽宮前設有月台。[1]東室有乾隆帝御書對聯:「生機對物觀其妙,義府因心獲所寧」。西室有乾隆帝御書對聯:「蜃牕日朗蘭噴霧,雞樹風清玉藹春」。又有乾隆帝御書對聯曰:「書圃禮園無斁好,甌香研淨有餘欣」。[9]
    • 東配殿、西配殿:景陽宮前有東、西配殿各三間,均為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頂,檐下繪有旋子彩畫。[1]
  • 御書房:為後院正殿,面闊五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歇山頂。次間、梢間是檻牆、檻窗,檐下施斗栱,繪有龍和璽彩畫。清朝乾隆年間,宋高宗所書《毛詩》以及馬和之所繪《詩經圖卷》收藏於此,故乾隆帝題額曰「學詩堂」。東六宮西六宮每逢年節張掛的《宮訓圖》原來便收藏於此。[1]御書房對聯為「古香披拂圖書潤,元氣衝融物象和」。[9]
    • 靜觀齋:御書房前的東配殿,面闊三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頂,檐下繪有旋子彩畫。[1]前檐懸掛「靜觀齋」陡匾。
    • 古鑑齋:御書房前的西配殿,面闊三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頂,檐下繪有旋子彩畫。[1]前檐懸掛「古鑑齋」陡匾。
    • 井亭:後院西南角有井亭一座,位於御書房西配殿以東,正殿景陽宮以北。[1]

居住者

編輯
  • 萬曆恭妃王氏:王氏本為神宗生母慈聖皇太后的宮女,在偶然的機會下被明神宗臨幸,因而懷下日後的明光宗,但王氏只得到了「恭妃」的徽號,並未受寵,之後被安排住入景陽宮,形同被打入冷宮,而她所生的皇長子朱常洛,因朝臣不斷上奏章而被封為皇太子,但明神宗卻隔絕母子倆的聯繫。王恭妃在景陽宮中日夜哭泣,最後哭瞎雙眼。萬曆三十九年九月(1611年),王恭妃病危,皇太子朱常洛聞訊後請求明神宗准許前往探視生母,最後獲准,朱常洛遂奮力衝破深鎖的景陽宮宮門見到了母親,生離死別之際,已失明的王恭妃只能以手代眼拉著朱常洛的衣角哭着說:「兒長大如此,我死何恨!」隨後王恭妃便與世長辭了。明光宗在位不到一個月即因紅丸案暴斃,隨後明熹宗即位,正式為王恭妃上尊諡「孝靖溫懿敬讓貞慈參天胤聖皇太后」,並遷葬定陵[10]
  • 清朝時,景陽宮作為後宮貯藏圖書之處,無后妃居住。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