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宿者
露宿者,也称流浪者、野宿族、游民、街友、无家可归者(英语:homelessness),指的是一些因为经济能力不足或身心健康等因素而居无定所或居住在最低标准以下的人,在公园、骑楼临时避难所天桥底、地下道及住宅后楼梯等地栖身的人。他们在城市中流浪,拾荒、行乞或当苦力等临时工,以赚取微薄的金钱或食品。
全球统计
编辑协助和物资
编辑社区组织的社工、慈善会、教堂或个人提供食物避难所和衣服。在1998年有研究显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大部分的露宿者很难取得政府的帮忙,因为门槛较高。
聚集成团体的露宿者会和其他的露宿者、一般人、政府组织、宗教组织等交流,这些组织和个人会帮助露宿者,像是南加州大学牙科医院免费治疗露宿者的牙齿。露宿者在很多国家靠捡回收来过生活,在西雅图有老板专雇露宿者举广告牌,露宿者借此得到钱和食物;不过,有些人抗议这些老板剥削露宿者弱势族群。最近在网路上开始流行网路乞讨,可能是为了生活费、学费等等。
医疗保健
编辑露宿者因为食物不够多元,常常营养不良,加上天气影响剧烈,更容易生病;在街头生活也很有可能受到各种攻击造成身心受伤。露宿者融不入社会,社会大多数的人也不敢主动接近关心,甚至害怕排斥。他们晚上睡在街头常被蚊子叮得睡不著,希望有稳定的住所可以住。因为看病要钱和健保卡,他们很难负担,病况一直拖著,很需要帮忙。很多无家可归者有精神疾病,但却没办法付钱就医。英国看病不用钱,所以露宿者的医疗保健较好。美国有提供专门的医院让露宿者看病,但医院太少。台湾精神病患的街友受到不平等、违反人权的待遇,即使没攻击人的可能性还是会被民众投诉,被警察强制送到精神病院。 目前台湾各县市政府辖下设有社福中心及街友外展服务中心,可针对固定露宿在街之街友列册服务,并针对其医疗需求协助挂帐处理。
露宿者的皮肤因为寒冷冻疮,脚的皮肤更是有严重的皮肤病,牙齿也不太健康,糖尿病更严重,很需要相对的各种物资,像是皮肤药膏、牙膏、牙刷和肥皂等。有些专门的书说明露宿者的医疗保健。
有些国家没有提供医疗保健给露宿者,由社会福利组织提供,但医生的人数太少,有的露宿者可能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得到最基本的牙龈保健。传染病在露宿者间很严重,尤其在人多的收容所更严重,像是结核病。
极端天气对健康的影响
编辑在街头生活比一般有住处的人更容易受到天气影响,街头生活的人又有很多有慢性病,且很贫穷,天气的极冷,热对街头生活的人是很痛苦的,在缺少植物又有很多水泥建筑物的都市,街头生活的人常常受到炎热的痛苦。这些极端的热和冷对身体心灵和慢性病造成巨大的影响。
在美国,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侵袭地区,街头生活的人比一般的都市增加了3%,精神病患增加了一倍。
各地情况
编辑瑞典
编辑瑞典政府规定市政府必须提供房子给没住所的人,但是因为房东几乎不会把房子租给露宿者或没工作的人或信用破产的人,所以他们仍然没地方住,缴不出房租的人也会被赶出去,即使有小孩的家庭也是一样,在2009年有618名儿童被赶出去。
南非
编辑在南非约200,000人没有房子,大多数城市把他们看成社会依赖,干扰社会。
菲律宾
编辑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约300万人没有住所,全国约有450万人没有住所。
匈牙利
编辑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2016年估计有6,500位没住所的人,全国共有15,000位没住所的人。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联盟政府一直尝试要把露宿者定罪,2006年到2010年,131位没住所的人因为寒冷过世于布达佩斯。
俄罗斯和苏联
编辑1861年俄罗斯农奴制度解放后,大城市涌入很多农民前来找工作,当时都市快速工业化,很多的家庭会全家住在同一个房间,也有很多人没地方住。在十月革命后,政府把房屋收归国有,让没住家的人和房间大的人挤一起住。直到1960年代,政府开始大量兴建房屋,让大家都负担的起住宿费,大部分的人开始有房子住。
在1922年,很多孤儿院开始建立,因为为期十几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罗斯内战造成700多万的小孩没有家。在1930年,苏联规定大家都要有住所,没有住所就是犯罪,如果有人想搬到别的地方或换到更大的住所,要找人交换住所才可以。
在1990年代,因为法律和市场交易问题,造成很多人又没有住所,连带的在1991年废除“没住所的人有罪”这项法律,之后在1992年莫斯科成立了第一个露宿者的过夜所,在宪法保障人民的住宿权下,政府也开始兴建廉价的社会公寓。
芬兰
编辑芬兰法律规定市政当局必须为没有住所的公民提供公寓或住所。2007年,中右翼政府的政治人物马蒂·万哈宁效仿美国的“住房优先”政策,由四位有能力的人推动这个计画,在2015年前消除芬兰的无家可归现象。
澳大利亚
编辑在澳大利亚,“支持住宿援助计划”(Supported Accommodation Assistance Program,缩写SAAP)是联邦和州政府的一项联合计划,提供资金给1,200多个组织,帮助露宿者和可能变成露宿者的人,以及逃脱家庭暴力的妇女和儿童。组织提供避难所、庇护所和中途之家之类的房屋,并提供一定范围的经济支持。在2000年至2005年之间,联邦拨款超过8亿美元给这个计划。1994年《支持援助法》规定“支持住宿援助计划”的目标是提供中途之家和相关的帮助,让露宿者尽量能自力更生。建立这项法律是为了帮助该国露宿者重建生活,各州之间的合作也提升该法的重要,也表示他们渴望尽其所能改善现况。2011年,“专业的露宿者服务”(specialist homelessness services,缩写SHS)计划取代了SAAP计划。
加拿大
编辑自1997年以来,加拿大露宿者的人数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历史上,露宿者是城市中心才有的危机,像是蒙特娄、拉瓦尔、温哥华、爱德蒙顿、卡加利和多伦多,但现在郊区越来越多的露宿者现象需要新的服务和资源。
近年来,露宿者已经成为加拿大主要的社会问题。在“2011年行动计划”(Action Plan 2011),加拿大联邦政府提议从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每年拨款1.2亿加元,其中有7亿加元是新资金,专门用来更新“露宿者合作计画”,政府用“住房优先模式”(Housing First model,缩写HPS)解决露宿者问题,所以加拿大各地的私人或公共组织都有资格获得HPS补贴。加拿大每年在露宿者的社会服务计划上花费超过300亿美元。
美国
编辑随著美国福利越来越多被削减,1980年代出现越来越多的露宿者。联邦政府的美国无家可归机构间理事会发起“居住优先”这个新措施让露宿者重新融入社会,和提供庇护所。
美国无家可归机构间理事会要城市想出让露宿者过得更好的计划,大家认为如果给露宿者提供独立的房子和提供适当的社会支持,就不需要紧急的露宿者收容所,这方法很棒,但有些争议。
有证据证明“居住优先”计划比“治疗优先”计划更有效,研究显示通过“居住优先”计划获得稳定的房子,露宿者就能专注于改变吸毒问题等等。
2009年10月,作为城市“引领道路”方案的一部分,波士顿市市长汤玛斯·曼尼诺专门开设了温特劳布(Weintraub)日间中心,位于伍兹穆伦庇护所(Woods Mullen Shelter)的320平方米(3,400平方英尺)的设施,这是第一个由城市来运营的长期露宿者日间中心,提供住所、谘询、医疗保健、住房援助和其他支持服务。通过在生病变严重前之前识别出健康问题,来减轻城市急诊室的压力。它由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马萨诸塞州住房和社区发展部(DHCD)、马萨诸塞州医学会与联盟慈善基金会和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药物滥用和心理健康服务管理局(SAMHSA)共同拨款300万美元资助。
2010年,纽约市因为前一年有36,000多露宿者,在大街上设有一个移动视频展示板,在屏幕上显示一个露宿者的资讯,要求旁观者和路人用手机发简讯给他,他们还可以通过手机向“住房途径”组织捐款。据报导,2010年9月“住房优先计划”显著减少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长期露宿者的人口,尽管露宿者的家庭数量仍在增加。由于露宿者人数的减少,一些庇护所正在减少床位,一些紧急庇护所设施也正在关闭,特别是紧急波士顿夜间中心;在2011年时称为退伍军人事务部退伍军人家庭计划支持服务部(SSVF)。
波多黎各
编辑根据波多黎各家庭事务部的最新统计,2017年1月,该地区有3,501名露宿者。研究表明,这一人口的26.2%生活在首府圣胡安。其他城市的露宿者人口百分比是蓬塞6.3%、阿雷西博6%、卡瓜斯5.3%和马亚圭斯4.7%。研究结果表明,露宿者的人口中有76%是男性,24%是女性,男女人口的平均年龄均为40岁左右。露宿者的数量可能会因为飓风玛莉亚而急剧增加,它给波多黎各岛造成了超过900亿美元的损失。
圣胡安社区社会发展部提供的数据表明,1988年该市露宿者为368人,而2017年约有877人无家可归。尽管总体上露宿者的平均年龄为男女均40岁,但在圣胡安,男性的平均年龄为48岁,女性为43岁。其他数据表明,超过50%的人具有大学学历。它还显示在尝试四次以上不成功地重新融入社会后,35%的男性和25%的女性成为露宿者。流浪的原因相当多样,最常见的原因是吸毒(30.6%)、家庭问题(22.4%)、财务或经济问题(15.0%),以及其他诸如失业、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暴力、驱逐或从监狱释放时缺乏支持。
英国
编辑英国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住房政策已经由国家权力下放,下放后政府就比较不管住房政策,所以露宿者的支持和住房的合法权受到影响。2012年成立了名为“街道连结”(Streetlink)的国家服务机构,以在政府的支持下为特定的露宿者提供近乎即时的帮助(但由于住房属于下放事务,该服务目前仅扩展至英格兰)。现在这个帮忙不是在法律基础下帮忙的,地方当局的参与仅仅是由于政府和慈善机构的政治压力,政府(和其他机构)会临时提供资金。
担心有人在大街上睡觉的人可以通过Streetlink网站或致电推荐电话号码0300 500 0914来报告该人的详细消息。自己在大街上睡觉的人也报告他们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Streetlink服务仅适用于那些真正在街上睡觉的人,而不是那些可能只是乞讨者,或表面上在街头生活但可在其他地方(例如旅馆或有资助的宿舍)睡觉的人。
在英格兰,露宿者家庭的年均数量在2003-04年达到了135,420个峰值,然后在2009-10年下降到了40,020个低点。在2014-15年度,有54,430个露宿者家庭,比2003-04年的峰值低60%。英国有超过80,000名儿童临时居住,这一数字每年都在增加。
自2010年以来,英国的露宿者的现像越来越严重。国家审计署说明与2010-17年度英格兰的无家可归者相比,居住在临时住所中的家庭增加了60%,而露宿者中的家庭增加了134%。住房慈善机构Shelter使用了2016年四组官方统计数据,计算得出英格兰有254,514人无家可归。
关注露宿者团体指出,(截止2014年6月初数据)全国露宿者数目连续三年上升,伦敦的升幅更高达75%,除了归咎于高楼价及政府削减资助,很多人都是因婚姻破裂、家暴或丧亲而沦落街头。[1]
在萨瑟克区有豪宅疑似为了赶走露宿者,竟在大厦出入口旁边地面铺设金属尖钉,遭狠批此做法有欠尊重。管理处没回应在门外铺设尖钉是否针对露宿者,但有住客指六星期前开始有人在大厦外露宿,情况持续一个月后门外就出现金属钉。而以尖钉赶走露宿者的手法在英国已沿用逾10年,但最近越趋常见,超市集团Tesco位于购物区摄政街(Regent Street)的分店亦有这样做,但解释是避免烟民及酒鬼在门外聚集。[1]
日本
编辑日本露宿者人数以居住城市为多,据2003年厚生劳动省统计,大阪府露宿者有4,911人,东京都有4,690人。[2]另外,露宿者人数也与经济景气攸关,2003年1月-2月,日本经济崩坏时,全日本达25,296人,而2007年日本经济好转时,露宿者减少至18,564人。这里面,中、高年男性占有95%[3]、平均年龄为57.5岁。[2]
2002年8月7日起施行“游民自立支援等特别措置法”,第二条“游民”,指对象为“无故以都市公园、河川、道路、车站等设施为起居场所,从事日常生活的人”,泛指“过著游民生活的人”。
台湾
编辑台湾最早规范露宿者的法规,始自日治时期的明治39年(1906年),由台湾总督府颁布的《台湾浮浪者取缔规则》。
在台湾,“街友”乃是对台湾游民较为和善、有礼貌的称呼方式。台湾的社福团体成立“街友平安站”提供街友防饥、防寒、防病等服务,亦普遍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与捐赠,包含捐款及实物,例如未使用过之食材、衣物、外伤药膏、盥洗用品等,实际解决了许多落难露宿者的暂时求生问题。自1991年(民国80年)开始,许多街友口耳相传,纷纷于过年除夕前,前往各地平安站参与街友尾牙活动,借此感受社会温暖并敢于走入人群。
2002年(民国91年),则正式有了以街友为服务对象的社福团体成立,名为人安基金会的财团法人,透过长年服务街友的实际接触下,发现露宿者平均年龄在55.6岁,并不是法规中界定的老年人,不适用老人福利,而高龄者在求职上也多有障碍。其中以“老残”居多,占二分之一以上,而露宿者更是七成源自于“经济”因素,他们因学历、低技术及转业不易等问题,求职困难,近年来则因景气影响有渐渐增多的趋势;此外“家庭关系不良”的街友,也不在少数,其中甚至有家庭绝裂的朋友(如:不成功不返家、家人相处不睦或受暴、不想连累家人等)问题。
露宿者因年龄、学历、体适能等因素,容易成为雇主聘雇的排除对象之下,社福团体发现多数街友仍期待自食其力,有尊严地生活,自2008年(民国97年)起提供就业协助的服务,以广告举牌、发传单、资源回收、简单代工为街友找求生出路。2009年台北县政府成立新希望关怀中心提供跨局处方式结合劳工、民政、社会、教育、卫生等单位提供单一窗口救援服务。
2011年12月末,台北市政府曾应市议员应晓薇要求,更改清洁队洒水时间,在寒冬深夜11时在万华区艋舺公园喷水清扫环境,虽非针对露宿者而来,但已使他们无法继续在此处过夜[4]。相关影片在网路上广为流传后,配合先前应晓薇在议会质询时,说出:“谁往游民身上洒就拨奖金”等言论[5][6],引来与会关怀游民团体舆论批评。[7]
2014年5月21日,立法院第8届第5会期,社会福利及卫生环境委员会第28次全体委员会议。卫生福利部提出专案报告《从游民定义、就业辅导措施、居住安排协助及防止不当驱赶等四面向,检视我国游民现况、服务措施及法规限制》。[8]其中提到,2013年统计资料,游民列册人数总计3,604人,其中有八成的游民集中于直辖市六都,离岛则无列册游民。
中国大陆
编辑过去中国大陆有部分城市建水泥锥防流浪汉,遗留至今。例如广州市、深圳市于2012年被曝光在一些高架桥下立锥,广州市建委回应称水泥锥建于十多年前,当时的目的确实是为防流浪汉。[9]
自2003年8月广州孙志刚事件后,中国大陆废除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并制定《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其第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 2019年中国大陆政府声称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2.6万人次[10]。
然而事实上有不少流浪人员并不愿意进入救助站,除“习惯了自由”等理由外,还因为部分城市的所谓“救助站”并未改变原本“遣送站”的性质,权力的冷血、管理的暴虐依旧[11]。而在广州市等救助单位准备较充分的城市,仍有一些流浪汉宁可挨冻也不进救助站,原因是外地流浪人员在接受临时救助后,将会被民政部门遣返原籍[12]。
但也有很多“流浪汉”进救助站并非真的需要救助,他们只是利用“遣返”的规定,获得一张免费的车票。[13]
香港
编辑香港虽有不同的社福机构、教会等志愿团体支援无家者,但政府、多数社区人士实际上皆极度歧视他们,甚至视之为“垃圾”,只管用尽一切手段将他们逐出其管辖范围。例如在康文署辖下公园等市政设施,绝大多数设施设计都会令使用者不能躺卧、留宿,例如长椅中间会加上扶手、社区公园以种植灌木丛及树木取代开放式空间、大型公园多数会设定开放时间等;这些场地使用规例亦订明使用者不准在场地中躺卧、睡觉,否则会被保安人员阻挠、驱逐。
除此以外,食环署工人清洁部分较多露宿者聚集场地时,会刻意使用并拨洒高浓度、带腐蚀性清洁剂,以阻止他们重返留宿;署方人员更会在毫无预告下突击扫荡露宿者聚居点,将其家当、随身物品等全部视作垃圾强行充公并弃置;甚至曾发生有警务人员殴打、企图栽赃诬告露宿者,因而被控以妨碍司法公正事件。
导致原因
编辑一些研究报告认为,下列的原因可能导致无家可归,而成为露宿者。[14][15][16][17][18]尽管有一定比例的人是出于自愿因素而流浪的,多数的街友都是不得已而沦为街友的。在香港,《全港无家者人口统计行动2015》的调查显示,只有11.3%的街友表示他们是出于个人选择而流浪的,其比重小于“租金太贵”(49.6%)、“失业”(23.7%)、“与家人/室友相处出现问题”(17.5%)等其他的原因。[19]
以下陈列出多种可能导致一个人成为街友的原因。这些原因未必是所有可能的原因,也未必彼此相冲突,一个人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而成为街友。
经济因素
编辑家庭因素
编辑疾病因素
编辑- 精神疾病患者:[21]一项美国联邦政府在2005年的调查显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街友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或问题。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是美国街友中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尤其是A型人格障碍(妄想型人格违常、类精神分裂型人格违常和精神分裂型人格违常),在街友当中也非常常见,一项研究显示,92%的街友有至少一项A型人格障碍;此外有83%的街友有至少一项B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违常、边缘型人格违常、戏剧化人格违常、自恋型人格违常),而有68%的街友有至少一项C型人格障碍(畏惧型人格违常、依赖型人格违常、强迫型人格违常)。[22][23]
- 肢体或心智障碍者缺乏照料
- 失智症患者
- 创伤性脑损伤:一项加拿大对街友的调查显示,创伤性脑损伤在街友之间很常见,且有大约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开始流浪之前的一段时间脑部曾经受损。[24]
其它
编辑- 战乱
- 自然灾害(台风、地震、土石流):一个例子是在希腊,在1999年雅典地震后,有许多中产阶级人士变得无家可归,并在2009年时,依旧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在多数的状况下,受到地震影响的人,他们仅剩的财产就是他们的车子;而其中一部份受地震影响的人居住于货柜屋当中,尤其在尼亚爱奥尼亚市,当地很多人居住于市政府提供的货柜屋当中。这些受地震影响的人,在希腊当地又称作seismopathis,也就是“受地震波及者”。
- 强制驱逐(公有地上的拆迁户)
- 监狱释放和重新进入社会,亲友可能早已搬离
- 流浪癖
- 体验生活及单纯好玩
- 犯罪或从事非法行业(如娼妓、贩卖毒品、诈欺、赌博、流氓、非法移民等),必须四处躲藏以逃避警察的追缉、取缔
- 性格不喜欢受拘束
- 因种族因素遭各国或社会排挤,如欧洲的吉普赛人、犹太人、美洲的印第安人、澳大利亚的毛利人
- 因性倾向或性别认同而遭受边缘化、被压迫的性少数,或LGBT族群
- 远离家园,到远处谋生,没钱长住旅馆者,而在车站或公园等地过夜
问题点
编辑治安
编辑有些地方的警察,可能会在政府官员出巡时,借口整顿市容,驱逐露宿者。露宿者容易聚集在会免费供应食物的地方,例如长期的街头抗议场合、宗教或慈善活动对于露宿者或弱势者发放救济品的地方。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当发放的食物数量远低于前往的露宿者数量时,可能引发露宿者为争夺物资发生冲突。
露宿者也可能会遭受对其有敌意的民众伤害。1982年12月中旬至1983年2月10日,日本横滨市地下街或公园内的露宿者先后被袭击致死,被捕的罪犯是一群男孩,其中包括一名居住在横滨的初中生,他们忽视人权的行为,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环境
编辑有些露宿者可能靠捡拾垃圾堆里的食物维生,像是餐饮业会把已过保存时间的食物抛弃。或是在垃圾堆里寻找可用之物品,报纸、旧衣物……等。露宿者通常不是经常盥洗,因此外表邋遢与肮脏有异味的衣物,成为露宿者给一般人的印象。公园或车站的公厕,或其他有免费的清洁水源的地方,常成为露宿者偶而盥洗的场所。
选举
编辑住所不定或无户籍,选举之投票通知书难以送达,因此几乎无投票权。在无选票可图的诱因下,政客们往往视露宿者为洪水猛兽,以邻为壑,极少提供改善露宿者现象的协助,甚至提出驱赶的说词[25]。
名人
编辑事件
编辑- 聋女美华事件,一名聋女丧父后,公屋单位被女保安占据,无处归家,终日家门前露宿。经传媒广泛报导后,引起关注。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伦敦豪宅铺钉赶露宿者 苹果日报 2014-06-10。
- ^ 2.0 2.1 厚生労动省. ホームレスの実態に関する全国調査報告書の概要. 2007 [2009-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 ^ 存档副本. [2009-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02).
- ^ 以為潑冷水 就看不到窮人 (Stop Hosing The Homeless). [2015-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2).
- ^ YouTube上的喷水赶露宿者 国民党议员:往身上洒发奖金
- ^ 台北市議會工務部門質詢第15組速紀錄. 台北市议会公报 (台北市: 台北市议会). 2011-11-18, 85 (8): 3127 [2015-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台湾)).
- ^ 寒夜 噴冷水驅露宿者 這樣的市府和議員 你們太殘忍. [2011-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5).
- ^ 從遊民定義、就業輔導措施、居住安排協助及防止不當驅趕等四面向,檢視我國遊民現況、服務措施及法規限制. 卫生福利部. [2021-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7).
- ^ 广州深圳立水泥锥驱流浪汉引争议 是否铲除待定. 中国经济网. 2012-07-04 [201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存档副本. [202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2).
- ^ 黑暗救助站怎能救助流浪者. 网易评论. 2013-01-09 [201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3).
- ^ 不願被遣返原籍 流浪漢寧挨凍不進救助站. 羊城晚报.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流浪汉为什么不愿意去救助站?. 青年时报. 2009-12-22 [201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5).
- ^ Hunger and Homelessness Survey: A Status Report on Hunger and Homelessness in America's Cities: A 27-City Survey December 2009 (PDF). United States Conference of Mayors. December 20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1-10).
- ^ United States Conference of Mayors, "A Status Report on Hunger and Homelessness in America's Cities: a 27-city survey", December 2001.
- ^ United States Conference of Mayors, "US Conference of Mayors/Sodexho Hunger and Homelessness Survey: 2005"PDF(1.19 MB), December 2005, "Main Causes of Homelessness", p.63-64. [1]PDF(62.3 KB)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Vanneman, Reeve, "Main Causes of Homelessnes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08-22., University of Maryland
- ^ Cf. Levinson, Encyclopedia of Homelessness, article entry on Causes of Homelessness: Overview by Paul Koegel, pp.50-58.
- ^ 存档副本 (PDF). [2018-01-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2-02).
- ^ 白領街友王文良 力拚東山再起/台大碩士、曾任銀行副總…. [2013-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2).
- ^ Segal S. P.; Baumohl J. Engaging the disengaged: Proposals on madness and vagrancy. Social Work. 1980, 25: 358–365. JSTOR 23713231.
- ^ E. Fuller Torey (2008): The Insanity Offense – How America's Failure to Treat the Seriously Mentally Ill Endangers Its Citizens, ISBN 978-0-393-06658-6
- ^ Connolly, Adrian J.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homeless drop-in center clients (PD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2008, 22 (6): 573–588 [2017-12-28]. PMID 19072678. doi:10.1521/pedi.2008.22.6.57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6-17).
With regard to Axis II, Cluster A personality disorders (paranoid, schizoid, schizotypal) were found in almost all participants (92% had at least one diagnosis), and Cluster B (83% had at least one of antisocial, borderline, histrionic, or narcissistic) and C (68% had at least one of avoidant, dependent,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 also were highly prevalent.
- ^ Stephen W. Hwang MD MPH. The effec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n the health of homeless people. [2014-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民視即時新聞,24-Dec-2011 閱. [2011-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