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元景(406年—465年9月18日),孝仁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南朝宋军事人物,曾参与元嘉北伐、讨伐刘劭及刘义宣等战事,屡建功勋。官至尚书令,并成为宋前废帝顾命大臣,但因图谋废黜前废帝而被诛杀。

柳元景
出生406年
东晋侨置雍州襄阳
逝世465年9月18日
南朝宋建康
职业南朝宋尚书令、骠骑大将军、南兖州刺史

生平

编辑

柳元景一家从曾祖柳卓起南渡,居于襄阳(今湖北襄阳),他及元景父祖都在南方出仕任官。自幼学武的元景亦曾数度跟父亲柳凭一同讨伐蛮族,以勇猛见称。柳元景性格寡言而有才识,故得到荆州刺史谢晦赏识并延揽他,但元景未及出发谢晦就遭宋文帝讨伐而败死。不过,雍州刺史刘道产也珍惜其能力,只因元景当时尚在守父丧而未便任命。不过当时的荆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却征召柳元景,道产亦无法强留元景,只好向其表明自己心意。元景于丧期过去后任江夏国中军将军,后曾转为殿中将军,又转司空行参军,并因义恭先后升任司徒太尉,两度随府转任城局参军。宋文帝见过元景后也称许他。

受命讨蛮

编辑

刘道产于元嘉十九年(442年)去世后,原本归化并于沔水沿岸聚居的蛮族又起事,至武陵王刘骏于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出任雍州刺史时蛮族问题仍未解决。义恭也就以柳元景有军事才能,派他为虎威将军、随郡太守[1]。元景到郡后,蛮族阻断驿道,打算进攻郡城,而当时随郡不论武器和粮食都不足。元景招集了约六、七百人,其中选了五百人出屯驿道。当时有人认为郡城将受攻击,不宜再分散兵力,但元景就认为派重兵出城,蛮族不会想到城内兵少,且他就打算两路夹击。蛮兵来时,元景命驿道的五百人作好守备,自己就率其他兵力偷偷移动到蛮兵后方,和驿道守军以火为记号。最终火一举起,蛮兵遭到前后夹击,在惊惧之下溃败,有千多人堕进郧水中溺死,元景部队也俘杀了数百人,遂令随郡安稳下来,再无蛮族袭击。元景接著又曾与朱脩之讨蛮,又跟过沈庆之进讨郧山蛮,又转刘骏的安北中兵参军。元嘉二十六年(449年),随王刘诞上任雍州刺史,元景调任其后军中兵参军。元景又在沈庆之的带领下与宗悫刘颙马文恭等领二万多人讨伐盘据在沔北山岭中的蛮族,成功大败并逼降蛮族[2]

元嘉北伐

编辑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文帝再发北伐,命令各方镇都出兵攻魏。当年八月,刘诞加柳元景建威将军,让其总统薛安都庞法起尹显祖鲁方平等兵分别进攻赀谷(今河南卢氏县南)、卢氏(今河南卢氏县)及鲁阳(今河南鲁山)。当时后军外兵参军庞季明以其关中豪族身份招引北方士民,得卢氏人赵难支持,弘农豪族亦有响应他。因著庞季明的招揽,薛安都等人于十月进兵白亭(今河南淅川县白亭乡),当时柳元景还没进军。庞法起率领鲁方平、薛安都等各路军队向前经发,从修阳亭熊耳山前进。庞季明推进到高门木城,恰逢北魏永昌王拓跋仁进入弘农郡,于是返回到卢氏县,占据险要之地防守。当月元景才自襄阳出兵继援。闰十月,安都等人攻陷卢氏,杀魏卢氏令李封,并在赵难的向导下继续北进。元景当时只到臼口,以前锋深入而命尹显祖入援卢氏,自己亦以军粮不足以打持久战而领军登百丈崖,经温谷速至卢氏。当元景至熊耳山时,薛安都已在弘农,庞法起亦已占据潼关(今陕西潼关县),庞季明则兵向陕城(今河南陕县)。

十一月,元景至弘农,在开方口设营,诏以元景为弘农太守,准设置属吏佐官。元景到弘农后即命一直留在弘农的薛安都联同尹显祖增援在攻陕县的庞季明,不过陕县因为魏军增援关系,一直无法攻下。同时,宋军粮食亦将尽,元景那时正在征集粮食,收到前线有魏军增援的消息后即命军副柳元怙率二千步骑增援,元怙用了一晚就赶赴陕县,并助安都等军成攻大破魏军,攻下陕县。元景在战后清晨骑马赶到,看见投降被俘的魏军有很多是河内郡人,就诘责他们:“你们埋怨帝王的恩泽没滋润你们,都为北虏拼尽力量,你们就是没有良善的心。归顺的得救存活,随恶的诛杀灭绝,帝王的军队就是这样了。”俘虏都说:“暴虐的北虏驱驰役我们,后出的都要被灭族,更加用骑兵在后赶著步兵,未开战就有人死了,这都是将军亲眼所见,我们没敢背弃中国呀。”[3]当时诸将打算杀俘,但元景为了让宋军存仁义之声,都将他们释放。元景等军取胜的消息令关中地区有人起兵向应北伐,不过元景碍于粮食已尽,只有退守白杨岭,见魏军未至就下山进据湖关口,并试图进攻魏泰州刺史杜道生。不过,当时作为北伐主力的王玄谟等军进攻滑台(今河南滑县)失败,由魏太武帝率领的大军更乘势南下,宋文帝遂下令元景等班师,元景于是自湖关退返白杨岭,经长洲南归。后元景除授宁朔将军、京兆广平二邵太守,并在樊城建立府舍,让他的军队都驻在那里,统行北蛮事。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北伐结束,臧质代任雍州刺史,以元景为冠军司马、襄阳太守。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宋文帝再行北伐,柳元景与薛安都再度北进,攻破潼关,接著进兵洪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意图渡河攻击蒲阪(今山西永济县);可是元景再因东线进攻碻磝(今山东茌平西南)的宋军久攻不下,被逼撤军而只好退兵,结束北伐。不过柳元景两度北伐,且都有战绩,声威已闻名国外。

两平内乱

编辑

元嘉三十年(453年)初,元景领兵进至西阳,随武陵王刘骏讨伐五水蛮,此时太子刘劭发动政变篡位,刘骏起兵讨伐,便以元景为自己的谘议参军,领中兵,并以襄阳太守加冠军将军。柳元景当时统领宗悫及薛安都等十三支部队共万人作为前锋直指建康。元景对于部队中战船细小简陋,很担心水战会败阵,可是刘劭在刘义恭影响下竟没有派水军阻截[4],元景顺利到达芜湖(今安徽芜湖)后即十分高兴,命部队加速行军,直至知道石头城有战舰才命部队在江宁登岸,于板桥立栅自守。元景接著进据阴山,命薛安都领骑兵移驻秦淮河南岸,自己在四月二十一日(5月14日)偷偷率部占领新亭(今江苏南京市南),并依山建垒,据险防守。当时一直都有人自刘劭一方叛归,并劝元景速速进兵,不过元景说:“这不对。正当性是难以恃仗的,一同作恶的反能互相扶持,轻率进军而忽略防守,这实在是帮助贼寇。应当倚仗的是我方的不可战胜,怎能期望贼寇不战自败呢。”二十二日(5月15日),刘劭错过了在元景栅垒未建好的时机进攻,待攻至时因无攻城器具而只能命士兵硬攻,不过攻势亦相当猛烈,元景只能指令各军沉著应战,等待时机一鼓作气反击。当时刘劭军队都拼命作战,元景水陵两面都受到攻击,但仍很有战意,麾下壮士都全部派出去作战,只留几人在侧做传讯工作。就在元景的垒栅快被攻下之时,劭将鲁秀忽然让军队停下来,元景见时机已到,立即下令开营垒,呜战鼓作反击,一举大败刘劭军。在朱雀桥督战的刘劭见状即自己领兵进攻,但遭元景大败,兵员死伤更比上一战惨重,只好撤退[5]。当时刘简之未随刘劭等军溃退,只是勒兵结阵,元景遂出兵进攻,刘简之军退走,终在死马涧斩刘简之等人。

二十七日(5月20日),刘骏于新亭即位为帝,即宋孝武帝[6],以柳元景为侍中,领左卫将军。在战前,孝武帝曾在巴口问元景待战事结束后想做甚么,元景则表示想回到家乡,故孝武帝在五月攻下建康,消灭刘劭后,于五月十六日(6月8日),转柳元景为使持节、监雍北秦四州荆州竟陵二郡诸军事、前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7]。不过,讨伐刘劭期间臧质想推举易于控制南谯王刘义宣,暗中写信通报元景想要他领军西还,不过元景却将书信转送给孝武帝,表示臧质可能不知道孝武帝已经起兵,表明不会西还,臧质对此十分不满。而战后臧质及义宣分任江、荆两州刺史,不想柳元景在雍州成为后患,于是对孝武帝称爪牙不应该外镇远地,促使孝武帝食言,在六月初七日(6月28日)调元景为护军将军,领石头戍事[8]。但元景不拜,遂于闰六月初二日(7月23日)转为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以功封曲江县公,食邑三千户。[9]

孝建元年(454年),刘义宣、臧质与豫州刺史鲁爽起兵反抗孝武帝,柳元景奉命讨伐,加抚军将军,假节置佐,作为讨伐前锋王玄谟的后继。三月,元景再以抚军将军重授上一年四州二郡都督、宁蛮校尉及雍州刺史职位。当时王玄谟在梁山洲(今安徽和县南)两岸结垒抵抗,柳元景则留屯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但王玄谟见臧质等军强盛,于是请求增兵,孝武帝遂命元景进兵姑孰(今安徽当涂);但臧质等军猛攻之下攻破了西垒,令王玄谟写信请求退兵姑孰,与元景大军合力抗敌。元景并拒绝了王玄谟的请求,更图率领大军开赴前锋增援,垣护之则称对方都以为姑孰大军有三万人之多,但实际数字只有十分之一,这样全力增援反而会让敌军知道军队实情,壮大了对方士气。元景认同,于是就挑选了精兵给垣护之带去前线,留下羸弱士兵守姑孰,并且在前赴时故意大张旗帜,造成军容盛大的假象,振奋前线士气,最终亦成功讨灭刘义宣及臧质。

战事平息后,柳元景进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10],改封晋安郡公,但元景辞让开府仪同,不久在八月初六日(454年9月13日)以本号复任领军将军、太子詹事,加侍中[11]。孝建三年(456年),转骠骑将军、本州大中正,仍兼领军将军及侍中[12]。大明二年(458年)再加开府仪同三司,又辞让,至大明三年(459年),转任尚书令,太子詹事,仍兼侍中及大中正[13],并改封巴东郡公。大明五年,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元景再辞让开府。大明六年(462年),孝武帝又进元景为司空,但元景辞让,遂于大明七年(463年)改授侍中、骠骑大将军、南兖州刺史,留守京师[14]

谋泄受戮

编辑

大明八年(464年),孝武帝去世,临终时命柳元景与刘义恭、颜师伯、沈庆之及王玄谟同受顾命[15]。宋前废帝即位后加元景尚书令。孝武帝生性严苛凶暴,柳元景虽然有高功勋,但也常常提心吊胆,众大臣亦不敢私下往来,以免招祸。孝武帝死后,元景、义恭等大臣都相顾而言:“今日终于可以免于横死了。”高兴得夜以继日地喝酒玩乐。宋前废帝即位以后,尚书要事仍然由孝武帝生前宠信的戴法兴主掌,义恭等人虽为顾命大臣,亦不敢违逆法兴,故虽握权但实际上是挂名[16];不过,宋前废帝却欲亲政,于永光元年(465年)杀掉了戴法兴,此后其凶狠残暴的本性更展露无遗。面对如此状况,义恭遂与元景及颜师伯共谋废黜前废帝,改立义恭,但谋划了很久都未能作最终决定。期间,柳元景将计谋告知了沈庆之,但沈庆之自度与义恭并不亲善,更记恨颜师伯轻视自己,遂向前废帝揭发他们[17][18]。八月十三日(9月18日),前废帝亲自率领禁军宿卫去收捕他[19],事先先下诏召见元景,元景左右跑来告知有异动,元景亦心知祸劫将至,只好穿好朝服,坐车应召。出门时碰上弟弟柳叔仁,他闻讯正欲带著十多个壮士反抗皇帝,元景苦苦劝止他。车才走出巷就遇上前废帝的部众,元景下车受死,神情安然。享年六十岁。

同年年末,前废帝为宋明帝党众杀死,明帝即位后追赠元景使持节、都督南豫江二州诸军事、太尉,赠班剑三十,羽葆、鼓吹一部,追谥为忠烈公

性格特征

编辑
  • 柳元景是将领出身,后期长居朝内,参与政务,实在并非他所长,不过都获高雅的美名。而其时的重臣很多都用心经营自己的产业,只有元景没有这样做,一次看守元景数十亩菜田的守园人将园中的菜卖掉,得到二万钱,将之送回柳元景府上,但元景认为设菜田种菜只为供给其家食用,不应卖菜取钱,夺百姓之利,将钱送给守园人。
  • 元景年轻时生活贫苦,一次经过大雷时遇到一个自称会看相的老人,老人说他会大富大贵,位至三公,元景不信,以为是作弄他,说:“人生免于饥饿捱冻已经很幸运了,怎还期望富贵。”老人说:“你以后会记得我这番话的了。”元景显贵后,打算寻找老人,但找不到。[20]

家庭

编辑
  • 柳庆宗,有勇力,但性情不伦,被孝武帝赐死。
  • 柳嗣宗,与元景一同被杀,有遗腹子柳纂免于诛杀
  • 柳绍宗,与元景一同被杀
  • 柳茂宗,一作柳共宗,与元景一同被杀
  • 柳孝宗,与元景一同被杀
  • 柳文宗,与元景一同被杀
  • 柳仲宗,与元景一同被杀
  • 柳成宗,与元景一同被杀
  • 柳秀宗,一作柳季宗,与元景一同被杀
  • 柳承宗,元景遗腹子,免于诛杀

延伸阅读

编辑

[]

 宋书/卷77》,出自沈约宋书
 南史·卷38》,出自李延寿南史

参考书目

编辑
  • 《宋书·柳元景列传》
  1. ^ 《宋书·柳元景传》作“广威将军,随郡太守”;《南史·卷三十八》作“武威将军,随郡太守”:《南齐书·柳世隆传》则写世隆为虎威将军,宋孝武帝向元景说:“卿昔虎威之号为随郡,今复以授世隆。”按南史校勘记,《宋书·百官志》无载“武威将军”,当为避唐讳而虎威为武威。
  2. ^ 《宋书·沈庆之传》:“雍州蛮又为寇,庆之以将军、太守复与随王诞入沔……庆之引军自吂丘山出检城,大破诸山,斩首三千级,虏生蛮二万八千馀口,降蛮二万五千口。”
  3. ^ 《宋书·柳元景传》:“元景轻骑晨至,虏兵之面缚者多河内人,元景诘之曰:‘汝等怨王泽不浃,请命无所,今并虏尽力,便是本无善心。顺附者存拯,从恶者诛灭,欲知王师正如此尔。’皆曰:‘虐虏见驱,后出赤族,以骑蹙步,未战先死,此亲将军所见,非敢背中国也。’”
  4. ^ 《宋书·二凶·元凶劭传》:“江夏王义恭虑义兵仓卒,船舫陋小,不宜水战。乃进策曰:‘贼骏少年未习军旅,远来疲弊,宜以逸待之。今远出梁山,则京都空弱,东军乘虚,容能为患。若分力两赴,则兵散势离。不如养锐待期,坐而观衅。’劭善其言。”
  5. ^ 《宋书·二凶·元凶劭传》:“二十一日,义军至新亭。时鲁秀屯白石,劭召秀与王罗汉共屯朱雀门。萧斌统步军,褚湛之统水军。二十二日,使萧斌率鲁秀、王罗汉等精兵万人攻新亭垒,劭登朱雀门躬自督率,将士怀劭重赏,皆为之力战。将克,而秀敛军遽止,为柳元景等所乘,故大败。劭又率腹心同恶自来攻垒,元景复破之,劭走还朱雀门。”
  6. ^ 《宋书·孝武帝纪》:“元嘉三十年四月己巳,即皇帝位。”按台湾中央研究院数位文化中心两千年中西历转换
  7. ^ 《宋书·孝武帝纪》:“元嘉三十年五月戊子,以左卫将军柳元景为雍州刺史。”按台湾中央研究院数位文化中心两千年中西历转换
  8. ^ 《宋书·孝武帝纪》:“元嘉三十年六月戊申,以新徐雍州刺史柳元景为护军将军”按台湾中央研究院数位文化中心两千年中西历转换
  9. ^ 《宋书·孝武帝纪》:“闰六月癸酉,以护军将军柳元景为领军将军。”按台湾中央研究院数位文化中心两千年中西历转换
  10. ^ 《宋书·孝武帝纪》:“孝建元年六月甲戌,抚军将军柳元景进号抚军大将军,镇北大将军沈庆之并开府仪同三司。”
  11. ^ 《宋书·孝武帝纪》:“孝建元年八月庚午,抚军大将军柳元景复为领军将军,本号如故。”按台湾中央研究院数位文化中心两千年中西历转换
  12. ^ 《宋书·孝武帝纪》:“孝建三年十月丁未,领军将军柳元景加骑将军。”
  13. ^ 《宋书·孝武帝纪》:“大明三年正月己丑,以骠骑将军、领军将军柳元景为尚书令。”
  14. ^ 《宋书·孝武帝纪》:“大明六年十一月辛巳,以尚书令柳元景为司空,尚书令如故……七年己丑,以尚书令柳元景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此与《宋书·柳元景传》所作“侍中、骠骑将军、南兖州刺史”不同。
  15. ^ 《建康实录·卷十三》:“乙卯,帝寝疾,顾命江夏王义恭为中书监,柳元景为尚书令,事无巨细,悉关二公。其典师旅悉沈庆之;尚书事委颜师伯;外监事委王玄谟。”
  16. ^ 《宋书·戴法兴传》:“废帝未亲万机,凡诏敕施为,悉决法兴之手,尚书中事无大小,专断之,颜师伯、义恭守空名而已。”
  17. ^ 《宋书·沈庆之传》:“废帝狂悖无道,众并劝庆之废,立乃柳元景等连谋,以告庆之。庆之与江夏王义恭素不厚,发其事,,帝诛义恭、元景等。”
  18. ^ 《南史·卷三十四》:“初,师伯专断朝事,不与沈庆之参怀,谓令史曰:‘沈公爪牙者耳,安得预政事。’庆之闻而切齿,乃泄其谋。”
  19. ^ 《宋书·前废帝纪》:“八月癸酉,帝自率宿卫兵,诛太宰江夏王义恭、尚书令骠骑大将军柳元景、尚书左仆射颜师伯、廷尉刘德愿。”依台湾中央研究院数位文化中心两千年中西历转换
  20. ^ 《南史·卷三十八》:元景少时贫苦,尝下都至大雷,日暮寒甚,颇有羇旅之叹。岸侧有一老父自称善相,谓元景曰:“君方大富贵,位至三公。”元景以为戏之,曰:“人生免饥寒幸甚,岂望富贵。”老父曰:“后当相忆。”及贵求之,不知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