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汝岱
杨汝岱(1926年12月1日—2018年2月24日),汉族,四川仁寿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原副国级领导人。曾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十四、十五大代表,第四、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
杨汝岱 | |
---|---|
![]() 副主席 | |
任期 1993年3月27日—2003年3月14日 | |
主席 | 李瑞环 |
![]() | |
任期 1983年2月5日—1993年4月7日 | |
总书记 | 胡耀邦 → 赵紫阳 → 江泽民 |
前任 | 谭启龙 |
继任 | 谢世杰 |
![]() | |
任期 1987年11月2日—1992年10月18日 | |
总书记 | 赵紫阳 → 江泽民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 | 1926年12月1日
逝世 | 2018年2月24日![]() | (91岁)
籍贯 | 四川省仁寿县 |
政党 | ![]() |
生平
编辑杨汝岱于1950年1月参加工作,195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四川省仁寿县方家区副区长、工委书记、区委副书记。1954年任四川省仁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1956年起任仁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1970年至1976年任仁寿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期间领导十万仁寿人民修建了被誉为“川西第一海,成都后花园”的黑龙滩水库,水库蓄水3.6亿立方米,幅员23.6平方公里,这也是仁寿县乃至眉山市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
1977年任四川省乐山地委书记、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等职。1978年后,又任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副省长,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1982年1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四川省委废除省委第一书记头衔,省委主要负责人改称“省委书记”,杨汝岱成为四川省委废除第一书记后首任作为主要负责人的书记,此时距四川省第四次党代会仅一个月[2][3]。
1983年2月5日至1993年4月7日,担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4][5]。1987年11月2日至1992年10月18日,杨汝岱任第十三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且继续兼任四川省委书记。自1993年3月27日起,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2003年3月14日,卸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职务,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2018年2月24日17时28分,杨汝岱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6]。官方对他的评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农业和经济建设战线的杰出领导人”。2018年3月2日上午,杨汝岱的遗体在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杨汝岱简历. 新华网. [2010-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0).
- ^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党派团体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11–12. ISBN 7-220-05357-6.
- ^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大事记述.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30. ISBN 7-5364-4455-9.
- ^ 老干部思想解放见高识远 四川省委选举杨汝岱为书记 省委新班子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有重大突破.
- ^ 中共中央决定 谢世杰任四川省委书记.
- ^ 杨汝岱同志逝世. 新华社. 2018-02-24 [2018-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