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52):“古之道”有多好?

作者:薛驰
《论语说》(公有领域 / 大纪元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15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十六》)

注释

射不主皮:射箭不要求必须射穿靶子。“皮”代表箭靶子。古代箭靶子叫“侯”,有用布做的,也有用皮做的。当中画着各种猛兽或者别的东西,最中心的又叫做“正”或者“鹄”。射有礼射、武射之分。《仪礼‧乡射礼》云,“礼射不主皮”。武射才讲贯革,如养由基射甲彻七札之类。(注:养由基,春秋时代楚国人。善射箭。相传养由基射击相距百步的柳叶,百发百中,并曾一箭射穿七层铠甲。)

为力不同科:为,音wèi,因为。“为力不同科”解释“射不主皮”,这是宋儒见解。汉儒认为,这句与“射不主皮”是并列的(分别指两件事),大意是“使人民服役,须因各人的体力而分科”。 如此,本章断句为——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讨论】

射在中国起源很早。至晚商、周时代,弓箭已是男人的性别标志,贵族家的男子必须从小接受严格的射箭训练。射不仅是最重要的军事技能,而且成为身体和品德教育的课程,所谓“讲德习射”。西周克殷之初,周武王马放南山,天下息兵,“散军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但礼射蓬勃发展,有大射、宾射、燕射以及“为习民以礼乐”的乡射礼等一系列活动。

孔子本人射艺水平很高,《礼记‧射义》载:“盖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有人感叹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听后却认为自已真正有把握的只是射、御两项技能(《论语‧子罕》)

孔子所教授的射,当是礼射,并强调“射礼”,即射的教化价值。在本篇前面,孔子讲“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本章,孔子主张“射不主皮”:古者射以观德,比的是射中,不一定要穿破箭靶子,因为各人的气力大小不一样,这是古人的道理呀。

孔子这么说,是有感慨的。因为“周衰,礼废,列国兵争,复尚贯革,故孔子叹之。”(朱熹)

孔子说“射不主皮”是“古之道”。孔子所在的春秋晚期,当然不讲这个了。(《韩非子‧五蠹》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孔子所说“古之道”中的“古”,当指夏商周三代及其之上。孔子认为,那时人们的道德极高。

高到什么程度呢?今天的人是难以想像的。且看《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的一个实例。晋楚两国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北方)开战,晋军溃不成军,匆忙撤退。在逃跑过程中,一辆晋军的战车陷进泥坑里,驭手打马,车也不能前进。在后追击的楚军,教晋军抽出车前的横木。晋军照做,但车刚走了几步,又不动了;楚军又教他们,要先拔掉大旗,扔掉车辕上的横木。晋军照着楚军说的做,终于逃了出去。楚军还照样在后面追,但是追到差不多一百步,也就停止了;因为超过一百步再继续追,就属于“非礼”了晋军的士兵在战车上,还回头对后面的楚军调侃道:“我们(晋国)打的败仗不多,没有你们大国(楚国)的逃跑经验多。”

在战场上,生死存亡之际,居然如此讲“礼”! 注意,这还是春秋的事,而春秋已经是礼坏乐崩了,礼坏乐崩之前当更高尚。

事实上周礼有五: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的军礼,就是为战争制定的礼义,其中包括双方征战时,必须遵守的原则。例如,打仗,必须事先“请战”,双方约定好时间;如果不宣而战,称为“袭”,被当时的诸侯国引以为耻。又如,在战场上,双方军士保持着“动之以仁义,行之以礼让”的原则,不能使敌军的士兵两次受伤,不能在对方还没有准备好阵势时,就出兵攻击等等。

从那时古人的道德看,如今之世是多么不堪呀!以现代人的观念来看,古人的世界多么令人难以置信呀!然而,那却是历史的真实。现代人需要反省的,实在太多了!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语集注》(朱熹,载入《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
《论语今注今译》(毛子水注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著,三联书店)
《樊登讲论语:学而》(樊登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文史】古代军队礼义 不可思议贵族精神
中国古代的武射、礼射与试射
https://www.sohu.com/a/273889675_366183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盖俭啬无文,虽未合于礼之中,而犹不失为淳古之风,是即本之所在也。居丧者与其习熟于仪节,而无惨怛之诚,宁可过于哀痛,而少品节之制。
  • 连夷狄皆有君主,不像中国的君主已经名存实亡了。这是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
  • 成语“杞宋无征”,就是由此而来,有前贤读此章说了四个字“无限感慨”。张居正对本章之主旨又有解说:盖孔子当时,欲斟酌三代之礼,以立万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为是叹息之词如此。然三纲五常古今不易,所损所益,百世可知。
  • 泰山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崇高的位置,封禅是帝王最高的祭祀天地典礼。
  • 子夏从孔子“绘事后素”的比喻悟到,先天的素质固然重要,后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学礼必须以仁心为基础,或者说虽有仁心善意,必有礼以成之。
  • 怎么做才叫君子呢?本章以射为例。射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说很多,从“后羿射日”到春秋时的神箭手养由基百步穿杨、一箭射穿重叠在一起的七副盔甲等等。不同于古希腊的体育,古中国的射是与礼仪结合在一起的。
  • 毛子水认为:孔子重人事,他的“不知禘之说”,可以说是实话,亦可以说是托词。季路问事鬼神,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这章的话,也许有同样的意义。
  • 祭礼本对鬼神而设,古人必先认有鬼神,乃始有祭礼。祭礼在东西方古文明中是普遍存在的,信奉神明。不过,信奉神明是虔诚、是感恩,而不是交换,不是说给神佛烧香磕头就能保佑升官发财、生儿子。人礼拜时的有求之心,是亵渎神明。
  • 朱熹是理学家,认为:天,即理也,其尊无对,非奥灶之可比也。逆理,则获罪于天矣,岂媚于奥灶所能祷而免乎?言但当顺理,非特不当媚灶,亦不可媚于奥也。
  • 中华传统文化是本次人类历史中,独一无二的没有中断的文化,迥异于世界上的其它文化,被称为“神传文化”。或许,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神性内涵,才创造了持续传承五千年的奇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