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4日訊】《念故鄉》
詞︰李抱忱
曲︰德弗乍克
念故鄉,念故鄉,故鄉真可愛,
天甚清,風甚涼,鄉愁陣陣來。
故鄉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
在他鄉,一孤客,寂寞又淒涼。
我願意,回故鄉,重返舊家園,
眾親友,聚一堂,同享從前樂。
原曲《Going Home》
Going home, going home,
I’m just going home.
Quiet-like, slip away-
I’ll be going home.
It’s not far, just close by;
Jesus is the Door;
Work all done, laid aside,
Fear and grief no more.
Friends are there, waiting now.
He is waiting, too.
See His smile! See His hand!
He will lead me through.
Morning Star lights the way;
Restless dream all done;
Shadows gone, break of day,
Life has just begun.
Every tear wiped away,
Pain and sickness gone;
Wide awake there with Him!
Peace goes on and on!
Going home, going home,
I’ll be going home.
See the Light! See the Sun!
I’m just going home
小時候,家裡有一個很別緻的機械式鬧鐘,鬧鈴是要先上好發條的,等設定的時間一到,它就會像音樂盒一樣,播放出一首旋律很輕快的「鬧鈴」來。那時候,一直很好奇,它如何把辦到的?直到有一天,鬧鐘摔壞了,解體了,才看到原來它是把音符「凸刻」在一片很寬的金屬發條上,那時根本沒想過那首旋律竟然還會有歌名。
多年後,音樂課學到《念故鄉》時,才知道當年那個鬧鈴的旋律是有歌名的,而且還是《新世界交響曲》中的一個片段呢!不過,我還是喜歡那種很單調的《念故鄉》。
《念故鄉》是美國黑人靈歌《Going Home》的中譯,不過我認為原文中的 Home,指的不是每天回去吃飯睡覺的家,而是別有所指的「老家」,是上帝在那裡等候你歸來的家(天國)。音樂課本上翻譯的《念故鄉》是由李抱忱填詞,很平易近人,但是已經感覺不到原來「回天國」的內涵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韋瀚章曾經替它填了詞《老大徒傷悲》,因過於典雅,不利於推廣。
這首《念故鄉》的旋律是來自捷克音樂家德弗乍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1841 –1904)的《第九交響曲》第二樂章緩板(又名《新世界交響曲》)。這是德弗乍克在1893年完成的作品,當時他由歐洲應邀到美國出任紐約國立音樂學院院長。1969年,人類首度登上月球時,宇航員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帶上去的就是《新世界交響曲》的錄音。
有人說《新世界交響曲》有擷取黑人靈歌《Going Home》的章節,不過也有人說是德弗乍克在紐約時,擔任助手的黑人作曲家波雷(Harry Burleigh, 1866-1949)負責把《新世界交響曲》的手稿轉成各種不同樂器的樂譜時,譜出了《Going Home》的旋律,再由德弗乍克的學生費希爾(William Arms Fisher,1861-1948)填入歌詞,也就是我們課本所教唱的《念故鄉》。@*
http://www.youmaker.com/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