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然回首:中國書法震撼日本書畫家之後

作者:允嘉徽
龍門二十品之一的《比丘尼慈香慧政造窟碑記》(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483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離日本東京上野很近有個鶯谷站,那裡幽靜的小路上有棟二層樓洋房,帶著上世紀的建築風格,雅緻而不惹眼的房舍,卻藏著價值連城又連城的寶物。這裡是東京都台東區立「書道圖書館」所在地,座落在早年東京的中心地帶。說起「書道博物館」淵源流長,和中華文化有著緊密的相繫。

大約二十年前一度來過這裡,一個轉身,就是一個二十年!這趟再一探中華文物的無價之寶,沖積的記憶再度被刷新,悠久的時光長河中,漢字歷史的軌跡更加真實凸顯。

書道博物館有本館和新館。新館是中村不折紀念館,典藏、展出創館的日本書法家中村不折先生的藝術作品,本館的展品是中村不折半生40年獨力蒐集來的貴重書法文物。中村不折先生收藏了不少中國書法史上的重寶,使得「書道圖書館」成了日本研究中國及日本書法史的重鎮之一,到今日還定期與東京博物館聯手辦書法展。

中村不折生於日本,足跡則遍及歐亞,一生跨度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烽煙戰火的時代。他幼年時雖然家境不好,但學過中國典籍和南畫。21歲開始拜師學習水彩畫,後來也習油畫。這逆境的歲月中,貧與病是他的長伴。35歲時畫作獲獎而得以留學巴黎成為寫實主義的西洋畫家。

西元1895年,30歲的他在「日本新聞社」擔任記者時,隨好友正岡子規(日本近代文學家)當了從軍記者,半年間走過中國大陸和韓國許多地方。在中國他第一次見到「《龍門二十品》[1] 、「淳化閣帖」等等中國書法碑帖拓本,他那藝術家的心靈深深被觸動。這一趟經歷成了他日後深入研究日本書道史起源──中國書法史的契機。

「龍門二十品」之一:《一弗造像》題記。(公有領域)

是怎樣的一場命運的巧妙邂逅呀!當他進一步去發掘漢字書法之美時,發現漢字在不同時期的文物上雋刻出獨特的風貌,記錄了文明的蛻變史。從那以後,中村不折的人生發生了重大的轉折,他的書法創作吸收了北碑書法的要素,他又融合藝術創作與中日書法史的研究於一爐。這個決心讓他戮力蒐集歷史中重要的漢字文物作為創作與研究的對象,一生中深耕40年建立了豐富的收藏。

從他50歲時,就在自家住宅內設置簡單陳列室,後來改設展覽室;57歲時,在現址擴大成立書道博物館,對外公開展示、分享、交流,積極促進中國書法和日本書道歷史的研究。中村不折用自己的書法、繪畫創作所得來開設博物館,以及支持博物館的開銷,他竭盡所能將這些載記漢字文明的文物與大眾分享。在關東大地震中,中村的住宅安然無損,在東京大空襲時,中村家的住宅和庫藏遭焚,而住宅一邊的博物館和寶貴的文化遺產竟然安然無恙,想必是老天的眷顧與庇護吧!

初次看了中村不折的藏品後,受到強烈的震撼。跨越三千年見證歷史的中國書法文物、難得一見的中華文明古寶,活生生特立眼前,只隔著伸手可及的距離。那些書本上的歷史傳說都在寶藏品上活過來了,在歷史長河中給人驀然回首的驚豔。

日本的文字源自古中國,經過了千百年,近代日本藝術家中村不折透過書道博物館在日本書道和中國書法史之間搭起了橋,讓人親近豐富的中華文明及其涵化日本文明的影響。

******

日本畫家、書法家中村不折(1868—1943年)。(公有領域)

中村不折去世後,後代把博物館和中村不折畢生龐大收藏捐贈給東京台東區,其中包含不少「國寶」級和「重要文化財」的藏品。一般大眾何其有幸,花個五百圓日幣,就可以走入歷史的時光隧道,一親漢字文明綻放的風采。

雖然這裡的收藏品多是媲美故宮、媲美東京博物館的藏品,然而舊館一、二樓幾個展覽室覷靜無聲,觀客悠遊自在穿梭於上古到近代之間的時空。殷商的甲骨,商、周的青銅器、玉器,漢代的石刻、瓦當、墓石畫,南北朝的三體石經殘片、造像碑碣、記事陶瓶,唐代的彩俑,歷代的鏡鑒、經卷文書、文房之寶……一個個展現彼時承載漢字歷史的璀璨歲月。偶而出現幾個參觀的人,間有幾個來自藏品原鄉的,談著藏品價值多少、幾個億呀等等的話兒……很快地來了又走,把安靜又留給我和幾千年的歲月對話。

*******

這位畫家、書法家珍重文明歷史,珍惜記載文明歷史的文物。然而他愛人甚於愛古物「連城」的價值。中村不折留下的書道博物館,無私遺愛披及人類子子孫孫,實為「子子孫孫永世用享」這一青銅器銘文作了註解。人類的遺蹟只有以無私鑄器,才能不受歲月侵蝕、不在歲月中湮沒!

註釋[1]  《龍門二十品》是從龍門石窟中3,600餘品的造像題記、碑刻中精選出來的書法精品,因為都是造於北魏時期,所以也稱為魏碑或北碑精品。(參見:《震撼日本畫家的北碑書法 龍門二十品》@#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年末臘月裡的節日臘八最先到,此時正是小寒前後,天寒吃什麼暖身呢?許多人會聯想起臘八粥。中醫建議利用「臘八節」寒冬裡,早晨喝碗臘八粥,有補氣活血,驅寒保暖的效果。其實,臘八粥內含文化豐富,不僅能養生又能養心,此外「臘八」也和傳統過年的年俗緊密相繫,一起來看看歷史文化的傳承吧。
  • 根據《封神演義》,商朝末年,周室當興,姜子牙奉其師父元始天尊之命下崑崙山,身為將相輔助明主。在伐紂事業開始前,姜子牙首先經歷了一番磨鍊心性的痛苦過程,吃了常人吃不了的苦,本文就談談這段故事。
  • 禮之存在,表現出來,就是禮的形式仍能見到。告朔之禮雖不行,而每朔猶殺羊進廟,則使人尚知有此禮。如餼羊都廢止了,則此禮便痕跡都不存了,
  • 忠厚之人的善行獲天祐!江苏无锡市年华湾灵山镇五重塔。(Shutterstock)
    善有善報的價值觀是一種普世價值,在中華文化中極受到崇尚標榜。然而善報的事蹟不一定是表現在外的轟轟烈烈的舉動,可能是一個人對自己行為操守高道德標準的自我要求。一起來看發生在清朝的兩件事蹟。
  • 平日裡朋友間開開玩笑、逗樂尋開心,是常有的事情。然而,這些尋開心的玩笑也可能在那一瞬間引發意想不到的巨變,改變人的命運,是怎麼回事呢?來看兩則清朝的民間故事。
  • 射在中國起源很早。至晚商、周時代,弓箭已是男人的性別標誌,貴族家的男子必須從小接受嚴格的射箭訓練。射不僅是最重要的軍事技能,而且成為身體和品德教育的課程,所謂「講德習射」。
  • 何為入太廟而每事問乎?意以為孔子不知禮。孔子聞或人之譏,乃言其問之意,以宗廟之禮當須重慎,不可輕言,雖已知之,更當復問,慎之至也。
  • 如果說有什麼問題困擾著現在的家長,那麼手機遊戲成癮一定排在首位。許多家長想幫孩子戒網癮,卻因種種原因無法實施。那麼,在沒有手機的古代,兒童都玩些什麼呢?又有哪些玩具仍然適合我們現代的小朋友呢
  • 中華傳統文化是本次人類歷史中,獨一無二的沒有中斷的文化,迥異於世界上的其它文化,被稱為「神傳文化」。或許,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神性內涵,才創造了持續傳承五千年的奇跡。
  • 古來直到近代留下不少紀錄,驗證了敬重文字的重要性,不是空穴來風。本文續上篇:【救世古鑑】倉頡作書「天雨粟 鬼夜哭」 文字背後有神力嗎?繼續提供正反兩面的實例來互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