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仇英繪《漢武帝上林出獵圖》(局部)(公有領域)<\/p>\n","height":"600","width":"400"},"isAccessibleForFree":"true","potentialAction":{"@type":"ReadAction","target":[{"@type":"EntryPoint","urlTemplate":"https:\/\/www.epochtimes.com\/b5\/16\/9\/9\/n8283268.htm"}]},"inLanguage":"zh-Hant","copyrightYear":"2025"}

雄才大略漢武大帝(14)

【文史】漢武帝威服四夷 北設四郡(下)

作者:劉曉
明代仇英繪《漢武帝上林出獵圖》(局部)(公有領域)

明代仇英繪《漢武帝上林出獵圖》(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72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在南越盡入漢帝國版圖後,漢武帝將目光再次投向西南夷。

夜郎國滇國臣服大漢

公元前120年,北擊匈奴告一段落後,漢武帝恢復對西南夷的開拓。在公元前111年漢軍平定南越叛亂後,夜郎侯入朝向武帝表示臣服,漢武帝封其為「夜郎王」,漢朝進而全部控制夜郎地區。

隨後,漢軍擬平叛邛、笮等部落,這些部落十分驚恐,也表示臣服,並請求漢朝置吏。漢武帝便「以邛都為粵(越)嶲郡,笮都為沈黎郡,冉駹為文山郡,廣漢西白馬為武都郡」。

漢武帝希望招降滇王,但遭到滇國的聯盟諸部勞浸、靡莫的反對,漢朝便於公元前109年擊滅勞浸、靡莫,滇王遂率舉國臣服,請置吏入朝。漢武帝遂在滇國境內設益州郡(治所在今雲南晉寧縣東),賜滇王印信,令其繼續管理百姓。

至此,漢朝基本上將西南夷地區納入其統治範圍,漢朝的西南邊界擴展到今雲南高黎貢山和哀牢山一線。兩越和西南夷的平定,在使漢王朝擴大版圖的同時,也加強和促進這些地區與華夏的經濟、文化上的聯繫,民族進一步融合。

雲南貢山的怒江(Claire liy/維基百科)

衛滿建立衛氏朝鮮

西漢初年,反叛漢朝的中原人衛滿率領數千人進入朝鮮半島。來到朝鮮的衛滿得到朝鮮王箕准的禮遇,不僅拜其為博士,賜給圭,而且封給他西部方圓百里的地方。箕准的目的是希望衛滿為其守衛西部面對漢朝的邊境。

然而,有著政治野心的衛滿,利用封地,不斷招引漢人流民,積聚自己的政治、經濟力量,並在羽翼豐滿後,攻占王都,並自立為王,國號仍稱「朝鮮」,史稱「衛氏朝鮮」。此時衛氏控制了朝鮮半島北部地區,與西漢燕地相鄰。

彼時漢朝初定,仍採取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政策。遼東太守經批准,主動與朝鮮國王衛滿相約:衛滿為漢朝藩屬外臣,為漢朝保衛塞外,不使漢朝邊境受到侵犯;塞外各族首領朝見漢朝天子,以及各國與漢朝通商,不許從中阻擾。作為回報,漢朝答應給予衛滿兵力和物資上的支援。

有了這樣的約定,衛滿開始繼續擴張自己的勢力,不斷征服臨近小邦,衛滿的控制面積最大的時候達到幾千里。

在衛滿的王位傳到他孫子衛右渠手裡的時候,實力日益雄厚的朝鮮對漢朝就不太尊重了,不但不肯再向漢朝通商朝貢,而且還阻礙鄰近真番等小國與漢朝通商朝貢。公元前128年,朝鮮半島鄰近國家因不滿朝鮮王衛右渠的控制,率眾28萬歸降漢朝,漢武帝以其地為蒼海郡。

朝鮮滅亡 北設四郡

朝鮮王不曾想到的是,此時面對的漢武帝不再實行黃老政策,而是開始大一統的進程,這也注定其最終的命運。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為加強與衛氏朝鮮的藩屬關係,派使節涉何出使朝鮮,勸諭衛右渠改變對漢朝的不友好政策,結果無效。涉何對出使沒有結果非常氣惱,在回國途中,將護送他出境的朝鮮裨王長殺死,並將情況飛報漢武帝。

漢武帝的反應是任命涉何做遼東郡的都尉,衛右渠深為不滿,遂發兵突襲遼東,殺死涉何,這成為了漢武帝發兵朝鮮的導火索。

同年,漢武帝派樓船將軍楊僕率領5萬人馬,乘船過渤海奔朝鮮,左將軍荀彘率軍出遼東郡,從陸路出發,聯合攻打朝鮮。衛右渠馬上調兵遣將駐守在險要位置以逸待勞。先到達朝鮮列口(今大同江附近)的楊僕水軍,未等荀彘的陸軍到達,就單獨率領水軍進攻王險城,結果戰敗。而荀彘的陸軍也遭遇朝鮮西部大軍,沒有取勝。

兩路大軍出師不利,漢武帝再派衛山為使臣,前去曉諭衛右渠。迫於壓力,衛右渠表示願意降服,派太子到漢廷謝恩,並獻上大量軍糧和馬匹。

然而,當太子帶領一萬士兵前往漢朝時,使臣衛山和將軍荀彘懷疑太子有陰謀,要求他的軍隊不能攜帶武器;太子則懷疑使臣和將軍要謀害他,便率軍返回王險城(古朝鮮都城)。

漢武帝十分生氣,下令在朝鮮的兩路大軍繼續進攻王險城。朝鮮內部遂發生分歧,朝鮮王衛右渠被主和的臣屬殺害,王險城被攻陷,衛氏朝鮮滅亡。

朝鮮滅亡後,漢武帝設置了玄菟、樂浪、臨屯、真番四郡,轄境南至今天的漢江流域。

公元前1世紀初東北亞局勢。衛氏朝鮮滅亡後,漢武帝設置玄菟、樂浪、臨屯、真番四郡,轄境南至漢江流域。(Evawen/維基百科)

奠定中華疆域版圖

漢武帝時期,北擊匈奴、東併朝鮮、南誅百越、西北越蔥嶺、西南通雲貴,征服大宛,奠定中華疆域版圖。

漢武帝開創西漢王朝最為鼎盛繁榮的時期,歷史上「秦皇漢武」的說法正說明他的偉大功績,盛況空前的西漢帝國至今仍讓人神往。@*

點閱【千古英雄人物之漢武帝】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謝秀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東北地區三大名山之一的千山,位於遼寧省鞍山市東南二十餘公里處,綿延約四十餘平方公里,海拔七百餘米。最高峰為仙人台,海拔為708米,其次為五佛頂。千山有「無峰不奇,無石不峭,無寺不古」之謂。明程啟充在《游千山記》云:「茲山之勝,宏闊秀麗,奇怪幽闃,險絕孕結,磅礡盤結,態狀變幻,不可殫述。置之中州,當與五嶽等,其博厚過之。」
  • 近日,貴州鎮寧自治縣江龍鎮一支自稱為夜郎王后裔的蒙正苗族聚居區,發現了數十個雕刻精美的賞凳石。奇怪的是,幾戶收藏賞凳的漢族、布依族主人卻不識賞凳上的圖案,唯有蒙正苗族婦女,一眼便能破譯上面圖案的內容。而對於賞凳石上的幾幅兵器、軍士的圖案,相關人士懷疑,它們可能與古夜郎國的軍事有關。
  • 在貴州鎮寧自治縣江龍鎮這片神秘的土地上,居住著一支自稱為夜郎王后裔的蒙正苗族。近年來,這裡不斷傳出發現疑為以古夜郎有關的文物和遺址。幾天前,這裡又傳出在一塊巨石上,發現了神秘天象圖案。
  • 《梁父吟》的古調迴響在山間草舍,自號「臥龍」的諸葛先生吟唱著慷慨的古曲,躬耕於南陽,相時而動。當皇叔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問對時,這位布衣智者終遇明主,從此一飛沖天,以恢復漢室為己任,創下一番可歌可泣的功業。而在南陽以北的遼東,尚有一位「潛龍」,終生在野不仕,屢次拒絕魏主的徵召,立志於教化一方,修善立德。
  • 中國自古就與毗連的朝鮮存在著密切的往來,不過有確切記載的是在周朝。當時一個中國人前往朝鮮建立了朝鮮半島第一個王朝,這個人名叫箕子。箕子朝鮮的疆域大致是西隔遼河與燕國為鄰,北至今天黑龍江省樺南縣境內,南隔漢江與辰國(註:朝鮮半島中南部的部落聯盟)為鄰,東接沃沮(註:朝鮮半島北部部落)。
  • 漢武帝。(柚子/大紀元)
    河西,又稱「河西走廊」,西漢時指現在甘肅的武威、張掖、酒泉等地,是內地至西域的必經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之所以被稱為「河西」,是因為其位於黃河以西。彼時,河西走廊為匈奴控制,這自然也對漢朝的側翼構成威脅。為了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與西域各國的聯繫和鞏固西部地區,漢武帝展開了河西之役,其再展運籌帷幄之能,亦彰顯了他的雄才大略。
  • 漢武帝。(柚子/大紀元)
    在軍事上反擊匈奴的同時,漢武帝也在政治制度上推行變革,為大一統進行著準備。唐代著名大臣虞世南曾評價道:「漢武承六世之業,海內殷富,又有高人之資,故能總攬英雄,駕御豪傑,內興禮樂,外開邊境,制度憲章,煥然可述。」究竟是怎樣的「制度憲章,煥然可述」?
  • 漢武帝劉徹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留下的豐功偉績足以令後世讚歎。漢武帝的武功與文治盛極一時。
  • 這條經由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易往來的通道,輝煌歷史形成於公元前後的兩漢時期,勝於唐代,止於元代,長達十五個世紀。其東起於西漢的首都長安(今西安)或東漢的首都洛陽,經隴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蘭州),然後穿過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門關或陽關,穿過白龍堆到羅布泊地區的樓蘭。
  • 為了削弱匈奴在西域的力量,也為了聯合西域諸國對付匈奴,保證絲綢之路的通暢,漢武帝對西域國家採取和戰並用、恩威並施策略,即對友好的西域國家實行「和親」,對與匈奴親密的國家則進行軍事討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