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福·佩爾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沃·帕特
Arvo Pärt
2008年的阿沃·帕特
出生 (1935-09-11) 1935年9月11日89歲)
 爱沙尼亚耶爾瓦縣派德
国籍 爱沙尼亚
知名作品四部交响曲,器乐曲《兄弟》,雙小提琴協奏曲《白板》,合唱《柏林弥撒》,小提琴与钢琴《鏡中鏡》,弦乐和管鐘《紀念布烈頓之歌
所属时期/乐派20世纪简约主义
擅长类型合唱,管弦乐,室内乐

阿沃·帕特愛沙尼亞語Arvo Pärt爱沙尼亚语发音: [ˈɑrʋo ˈpært];1935年9月11日),又譯派爾特,出生於愛沙尼亞派德20世紀愛沙尼亞作曲家。他的作品以合唱聖樂最為人所知。「神聖簡約主義」的主要作曲家之一。

生平与创作

[编辑]

佩爾特七歲開始在拉克韋雷(那時他的一家都遷到那裡居住)的音樂學校學音樂,十四五歲時開始自己作曲。他在愛沙尼亞首府塔林音樂學院跟海諾·埃勒(Heino Eller)老師學音樂時,有人說他:「似乎揮一揮袖子就有些音符掉下來」。當時很少聽到蘇聯以外的音樂,只有一些低素質的錄音帶及樂譜。

佩爾特出生時愛沙尼亞仍是獨立國,但自1940年被蘇聯吞併後佔領了它51年。

佩爾特所有作品一般可分為兩個時期。他的早期作品是嚴格的新古典風格作品,這是受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巴托克的影響。後來他開始用荀白克十二音技法十二音階作曲。這令當時的蘇聯政府很憤怒,結果亦證明這創作行不通。佩爾特的傳記作家保羅·希利爾(Paul Hillier)說:「……他完全失落到覺得音樂最無用,連寫一個音符的信心及意志也沒有。」

這是比較誇張的說法,但事關佩爾特在這段時期作了他那部過渡性的第三交響曲。無論如何,這裡明顯是他人生的難關。佩爾特的反應是:將自己浸入早期音樂,回去歐洲音樂的根源。他研習素樂plainchant英语plainchant)、格里高利聖詠複調音樂文藝復興如何出現。同時他開始探索宗教,加入俄國東正教會

此後佩爾特的音樂徹底改變了。他稱這做鐘鳴作曲法(Tintinnabuli)——像鐘聲般。這些音樂的特徵是簡單的和聲結構、很多沒有裝飾的單音及基本的三音和弦——令人聯想到鐘聲——及節奏簡單而不變。可見早期音樂的影響。另外,佩爾特在這段時期作了很多教會斯拉夫語及拉丁文聖樂。大多數聽眾以這些後期音樂認識佩爾特。

1980年,他遷居柏林

曼弗雷德·艾歇尔(Manfred Eicher)於1984年錄了佩爾特的幾篇作品,歐西地區因而開始注意。

佩爾特曾經說過他的音樂猶如光通過三棱鏡:每人理解音樂都不同,夾雜在一起就好像彩虹般多種音樂體驗。

著名作品

[编辑]
  • 絃樂管鐘紀念布烈頓之歌》(Cantus in Memory of Benjamin Britten,1977年)
  • 兄弟》(Fratres,1977年),現時有近三十個不同組合的樂器版本
  • 雙小提琴與鋼琴及絃樂團協奏曲《白板》(Tabula Rasa,1977年)
  • 小提琴与钢琴《镜中镜》(被用在多部影视作品及其它流行文化产品中,包括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
  • 合唱《柏林彌撒曲》(Berliner Messe,1990年)
  • 第1號交響曲《複音音樂》(1963年)
  • 第2號交響曲(1966年)
  • 第3號交響曲(1971年)
  • 第4號交響曲《洛杉機》(2008)-是作曲家相隔37年後再次創作的交響曲。由洛杉機管絃協會所委約,並於2009年1月10日首演。編制為絃樂隊、豎琴及敲擊樂器[2]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1. ^ Even in Estonia, Arvo was getting the same feeling that we were all getting.
  2. ^ Arvo Pärt: Symphonie Nr. 4 ‘Los Angeles’ for string orchestra, harp, timpani and percussion. Universal Edition. [2022-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30) (英语). 
书籍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