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实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王實味
王实味
性别
出生王書翰
1906年3月12日
 中國河南省光州
逝世1947年7月1日
 中華民國山西兴县
国籍 中華民國
教育程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职业作家
活跃时期20世纪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926年加入-1942年开除)
配偶劉瑩
经历
  • 作家
    反革命犯(托派
代表作

王实味(1906年4月5日—1947年7月1日),原名王思禕,字書翰河南潢川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以后用“实味”的名字投稿,还用过蒼滄,诗薇、石巍等笔名。在延安整風運動中被捕,1947年7月1日被處死

生平

[编辑]

王实味1906年4月5日(陰曆3月12日)生于河南省潢川县。父親王言炳是光緒十七(1891)年的舉人,因時局不穩未能做官以教書為業。4岁丧母,6岁上小学,13岁小学毕业(当时小学7年制),17岁中学毕业(中学四年制)。他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受父亲薰陶,古文功底较厚,他的老师曾夸他是“天上的玉麒麟下凡”。1923年秋考入官办河南留欧留美预科学校,後因家貧退學[1]。1924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尤其是英语极佳)考取邮务生职务,随即派驻驻马店处理挂号信函,服务洋人邮政经理[1],薪酬30银元[1]。因此和同是郵務生的孟昭瓚相識成為好友。

1925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文院预科。在北大時魯迅的小說對其有很深的影響,同班同学中有张光人王文元。在大学一年级以邮差和经理为角写出书信体小说《休息》[1]。1926年1月,王实味经陈清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三一八惨案(即刘和珍等学生在天安门抗议,遭段祺瑞政府军警击毙)后,北大舆论极其同情学运。鲁迅离开北大往上海避难。7月创作小说《毁灭的精神》但時隔一年才發表。1927年初王实味開始追求同是北大學生的共產黨員李芬。李芬先前和表哥結婚並育有一子,表哥病故後來北大讀書,因此不願與王交往。王的追求使李芬心中不安,便請求同鄉的黨支部书记段纯代為說明拒絕,而段小題大做召集會議公開批評王實味的行為,王也因此離黨。1927年夏因無法負擔學費未能順利完成學業[1],此後王到南京投奔孟昭瓚,並短暫在泰安教書,期間一度寄信給魯迅創造社新月社希望可以發表自己的小說。1928年底王在南京同學曹孟君家小住時見到了劉瑩,劉告知王實味关于李芬就義的消息,對他大有震撼。1929年3月,王實味移居上海期望可以賣文為生,主要從事翻譯和寫作。1930年1月王與劉瑩結婚。在這期間北大時代的同學王凡西也在上海,王凡西是留蘇的托派,回國後和惲代英等人從事工人運動,雖然王實味同意托派的一些主張,但還是希望黨不要分裂,并未参加托派组织。王凡西和王實味共同翻譯了許多作品,雖然實際上見面不多。同時王實味也和左聯和展開社有來往,經陈其昌牽線幫助展開社的王獨清翻譯了『列寧遺囑』。1931年1月,夫婦二人離開上海赴東北教書。7月劉瑩懷孕因而回到上海。1935年王回到河南在開封女中教英文。

延安蒙冤

[编辑]

抗戰開始之後王實味拿到了北大校友范文瀾的介紹信前往延安,1937年9月,此時劉瑩懷有身孕,王只得自己一人前往延安。1938年進入延安馬列學院的編譯部。時局動盪寄出的家書久久沒有回信,王以為妻兒罹難時常落淚。1939年同在馬列學院的薄平和王實味『結婚』,一起過生活。1941年8月馬列學院更名為“中央研究院”,王實味任特別研究員。

1942年2月延安开始整风运动,毛泽东在2月份发表的《反党八股》中说:“党八股的第二条罪状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鲁迅曾经批评过这种人,他说:‘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科学的东西,随便什么时候都是不怕人家批评的,因为科学是真理,决不怕人家驳……从前许多同志的文章和演说里面,常常有两个名词:一个叫做‘残酷斗争’,一个叫做‘无情打击’。这种手段,用了对付敌人或敌对思想是完全必要的,用了对付自己的同志则是错误的”。

文艺界马上做出回应,《解放日报》在1942年3月左右发表了一系列批評文章,认为当时延安存在等级制度、压制言论等现象。文章包括丁玲的《“三八节”有感》(3月9日),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3月11日),罗烽的《还是杂文的时代》(3月12日),王实味的《野百合花》(3月13、23日),萧军的《论同志之“爱”与“耐”》(4月8日)等。 [2]

王實味積極參加整風工作,在整風壁報上發表幾篇短文批評“中央研究院”的負責人羅邁,在3月23日的壁報上發表了“我對羅邁同志在整風檢工動員大會上發言的批評”文章主要批評羅的家長制,壓制群眾的作風。毛泽东在3月31日讨论《解放日报》改版的一次讲话中批评了“绝对平均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冷嘲暗箭”的笔法[3][4]。5月2日,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到:文艺工作“有些什么问题应该解决的呢?...立场问题。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态度问题。...比如说,歌颂呢,还是暴露呢?...工作对象问题,...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最后一个问题是学习,我的意思是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学习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就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我们的思想感情。但是我们有些同志却把这个问题弄颠倒了,说什么一切应该从‘爱’出发”。

报纸上对王实味等人的批判文章大量涌现。6月,“中央研究院”開座談會批判王實味,10月份被开除出党,打入"反党五人集团" [5]萧军是唯一一個站出来为王实味鸣不平的人,结果卻引火烧身[6]

6月国民党也注意到延安的動向,“野百合花”在重慶翻印出版,廣東國民黨部編的《民族文化》雜誌也發表了這篇文章。中统刘光煜吴慕风写了一本小册子《关于〈野百合花〉及其它—延安新文字狱真相》,1942年9月由统一出版社出版[7],据说这是当时中统印行的反共宣传小册子中最畅销的一种。

1943年4月1日,在抢救运动中,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下令将王实味正式逮捕。5月24日“抢救运动”结束后,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李克农主持了甄别工作。這年夏王實味被關押在位於棗園後溝的西北公學,他在這時寫出了一份關於自己在上海期間的托派身份的材料,內容都是“自誣之詞”。1946年,在中共对“抢救运动”中遭批判的大部分人甄别平反时,王实味被认定为“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认定王实味到延安来是有目的的,即进行有组织的“托派活动”。

1947年3月17日,中共撤离延安的前2天,王实味被中央社会部的2名青年工作人员押送撤离延安,4月16日走到目的地山西省兴县城郊晋绥公安总局的看守所,留下了王实味的甄别材料与押送行军中的表现的材料2份文件。王实味3次给甘露谭政文张稼夫写信表示没有精神病,要求到晋绥分局宣传部或报社做翻译工作。1947年6月12日,国軍飞机炸毁了王实味被关押的看守所。晋绥公安总局准备转移,6月13日晋绥公安总局负责人书面报告请示在山西临县中央社会部[8]

托派奸细份子王实味由延安至晋绥行军途中进行挑剔离间等破坏活动,四月十六日,送来我处关押后,不仅毫无悔意,且更变本加厉,污蔑谩骂我党,刚来即说他不是托派,是好共产党员,冤枉了好几年,快拖垮了,又说他向记者说话承认他是托派奸细是自我牺牲,是被迫的,使他神经受了刺激,身体也垮了,因此提出要特别优待他,每天要吃鸡子白面。

后又说他本来没问题,只是在行军中发了一下脾气,便将他扣起来,说共产党不讲民主,不保障人权,言行不一致。

我处审讯科昨日被蒋机轰炸,急于搬家,根据王实味的罪恶及表现,实属无法改造,故请示处决批准后,我们于昨夜在兴县将王犯密秘处死,特此报告!

根据中社部领导批示,1947年7月1日夜,晋绥公安总局审讯科将王实味秘密处决,砍杀后掩埋于一口枯井中,王实味时年41岁[9]。此事在若干年后年以“1947年7月,在战争环境中被处决”一句带过。

身后和评价

[编辑]

1948年春,毛泽东率中央前委从陕北赴晋察冀途径临县三交镇,第一次听说王实味已经被处死,对此表示不满,说“要XXX赔我一个王实味”。落款为1948年3月23日的中社部的一份材料,向中央汇报了处死王实味的批准经过与理由。1948年3月25日,毛泽东从临县到兴县蔡家崖在贺龙的窑洞住了8天,参加了晋绥高干会,接见了《晋绥日报》工作人员,此期间与贺龙谈了王实味被处死的问题。贺龙后来与他人说保安机关在延安撤退时不该乱杀人。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重要的“九月会议”前一周,1948年8月31日中央社会部一负责人就王实味被处死问题向中央交了一份检讨报告:[10]

我应付主要责任。当时我距中央仅一河之隔,且有电台与中央联系,这样杀人大事,尤以负保卫工作主要责任者,事先即未请示,事后也未报告,只借口军事紧急情况及强调王实味由延安撤退到兴县时的反动言行,不顾党的政策,擅自批准晋绥公安局的请求,将王秘密处死,这充分表现我无组织无纪律,图省事,怕麻烦,自以为是,表现自己的错误......

毛泽东在9月1日批示:[10]“有所声明即够,不必议处。”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彭真、饶漱石、聂荣臻、贺龙等都在报告上圈阅。

1958年1月26日出版的《文艺报》,刊出《再批判》特辑,毛泽东亲自改定的编者按,回顾历史,说:“再批判甚么呢?王实味的《野百合花》,丁玲的《三八节有感》,萧军的《论同志之“爱”与“耐”》,罗烽的《还是杂文的时代》,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还有别的几篇。上举各篇都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的文艺副刊上。...这些文章是反党反人民的。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处于艰苦的时期,国民党又起劲地反共反人民。丁玲、王实味等人的文章,帮助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派。上述文章在延安发表以后,立即引起普遍的义愤。延安的文化界和文艺界,针对这些反党言论展开了严正的批判。”

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上的谈话中说:[11]“还有个王实味,是个暗藏的国民党探子。在延安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题名《野百合花》,攻击革命,诬蔑共产党,后头把他抓起来,杀掉了。那是保安机关在行军中间,自己杀的,不是中央的决定。对于这件事,我们总是提出批评,认为不应当杀。他当特务,写文章骂我们,又死不肯改,就把他放在那里吧,让他劳动去吧,杀了不好。” [12]

1985年,王实味的“老同学、老同志与老朋友”王凡西说:“王实味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文字大狱的被害人;他是斯大林──毛泽东文艺政策施之于中国的第一个牺牲者;他又是中共内部第一个挺身而出、反对高干特权、寻求内部民主的知识分子。...王实味不是恃才傲物的人,尤其不会故作倨傲。他宅心善良,性子耿直。要说毛病,也许是暴躁一点,太易激动。一不合意,他便会脸色变青。对朋友,不分新旧,他一样会在性使气” [2]

1982年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了《关于潘芳、宗铮、陈传纲(即成全)、王汝琪(即王里)四同志所谓“五人反党集团”问题的平反决定》,为王实味案平反提供了契机。王实味的妻子刘莹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才得知他的死讯,在刘莹和当年中央研究院工作人员温济泽的努力下,王实味才得到彻底平反。[13]

1982年出版的《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最后一页注释:“关于他(指王实味)是暗藏的国民党探子、特务一事,据查,不能成立。”1991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作出了《关于对王实味同志托派问题的复查决定》,说:“1942年整风时,发表了《野百合花》、《硬骨头与软骨头》等文章,受到帮助和批判。1942年10月被开除党籍,同年底因反革命托派等问题被关押。1946年结论为“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1947年7月,在战争环境中被处决。 ……在现有王实味的交代材料中,王对参加托派组织一事反反复复。在复查中没有查出王实味同志参加托派组织的材料。因此,1946年定为“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的结论予以纠正,王在战争环境中被错误处决给予平反昭雪”。

参考文獻

[编辑]

《王實味傳》黃昌勇,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王實味冤案平反紀實》溫濟澤,北京,群眾出版社,1992 《王實味:文藝整風與思想改造》魏時煜,城大出版社,2016

  1. ^ 1.0 1.1 1.2 1.3 1.4 魏時煜. 《王實味—文藝整風與思想改造》. 香港: 香港城市大學. 2016-07-01 [2020-06-18]. ISBN 97896293725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0). 
  2. ^ 2.0 2.1 王凡西. 谈王实味与「王实味问题」. 1985年2月10日 [2019年8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7月15日). 王实味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文字大狱的被害人;他是斯大林──毛泽东文艺政策施之于中国的第一个牺牲者;他又是中共内部第一个挺身而出、反对高干特权、寻求内部民主的知识分子。...我要以王实味的一个老同学,老同志与老朋友的资格,用事实来说明他与我个人乃至与中国托派之间的关系。...宋文第一次告诉了我们王实味这几篇文章在延安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它说:“《矢与的》墙报出版以后,看墙报的人川流不息。有几期墙报贴在布上挂延安南门外,看墙报的人像赶庙会一样多。当时,王震去看过《矢与的》墙报,对墙报上的文章表示很不满意。毛泽东在一个晚上去看了《矢与的》墙报,毛泽东说,『思想斗争有了目标了。』 ...王实味不是恃才傲物的人,尤其不会故作倨傲。他宅心善良,性子耿直。要说毛病,也许是暴躁一点,太易激动。一不合意,他便会脸色变青。对朋友,不分新旧,他一样会在性使气。” 
  3.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版,记载于李向东、王增如著《丁玲传》。
  4. ^ 王实味. 我对罗迈同志在整风检工动员大会上发言的批评. 《矢与的》. No. 创刊号. 1942年3月23日 [2021年7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8月18日) –通过marxists.org. 
  5. ^ 高華. 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0年. ISBN 962201920X. 1942年4月7日,在前一阶段因遭到巨大的批评压力,暂时退避一旁的罗迈遵循毛泽东的「反击」部署,从容跃入前台...在这种群体性歇斯底里的疯狂状态中,王实味被控的罪名也不断升级,到了1942年6月,王实味的头上已有三项「铁帽子」:反党分子(不久又升格为「反党集团头目」)、托匪、国民党特务(又称「国民党探子」)...1942年春,王实味这头从魔瓶中跑出的「魔鬼」使毛泽东大为震惊,毛本指望大大小小的王实味们可以把一把大火烧到王明、博古一类的「大尾巴」上,谁知王实味等乱燃野火,横扫一切,竟敢把矛头指向了新秩序的基石──等级差序制度,真可谓犯上作乱,是可忍。孰不可忍! 
  6. ^ 李向东、王增如. 丁玲传 32节. 中国: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5年. ISBN 9787500095453. 整个延安文化界,萧军是唯一敢公开站出来为王实味鸣不平的人,即便引火烧身也在所不惜。在5月23日最后一次文艺座谈会上,他就发言谈了王实味的问题,其观点是:“A,我仍然承认他主观上是站在革命立场上”,“B,对于王实味批评的态度是不对的”。第二天晚饭后萧军“去毛泽东处谈一谈”,“毛的脸色”就“很难看”了。(原文注:萧军1942年5月24日日记) 
  7. ^ 《中统内幕》,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8. ^ 李维民:“档案中的王实味死因”,《炎黄春秋》,2013年06期
  9. ^ 秦铁. 争议博古:历史给他安排的就是个犯错误的角色?. 人民网 - 文史频道. 2012-04-11 [2012-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4) (中文(简体)). 1943年4月,康生下令将王实味逮捕。关押期间,又查出王实味1927年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当过3个月文书。于是,王实味头上除“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反党五人集团成员”外,又加戴一顶黑帽子:“暗藏的国民党特务”。1947年3月延安保卫战开始,王实味被转移押往兴县城郊晋绥公安总局的一个看守所。不久此地遭到国民党轰炸,看守所需要转移,行前请示对王实味的处置办法,据称有批复指示将王实味就地秘密处死。晋绥公安总局审讯科于7月1日夜将王实味提出,砍杀后置于一眼枯井掩埋,时年41岁。 
  10. ^ 10.0 10.1 徐一青:“王实味被秘密处死的经过”,《各界》2010年第11期,第30-31页。
  11. ^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309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 ^ 62年毛澤東談潘漢年王實味:一變節者一奸細. 新华社.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1). 还有个王实味,是个暗藏的国民党探子。在延安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题名《野百合花》,攻击革命,诬蔑共产党。后头把他抓起来,杀掉了。那是保安机关在行军中间,自己杀的,不是中央的决定。对于这件事,我们总是提出批评,认为不应当杀。他当特务,写文章骂我们,又死不肯改,就把他放在那里吧,让他劳动去吧,杀了不好。 
  13. ^ 高華. 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0年. ISBN 962201920X. 温济泽是当时中央研究院党总支工作人员,写过一篇记述中研院斗争王实味大会的《斗争日记》,发表于《解放日报》1942年6月28、29日。1979年,温济泽为平反于实味冤案作了大量的申诉工作,在温济泽和其它人努力下,1991年2月7日,王实味冤案得到彻底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