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
河源市 | |
---|---|
地级市 | |
綽號:槎城 | |
图中阴影部分为河源市 | |
河源市在广东省的地理位置 | |
坐标:23°44′37″N 114°42′03″E / 23.7437°N 114.7007°E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省 | 广东省 |
設立 | 1988年1月7日 |
語源 | 《元和郡县志》:“县东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故名。” |
政府駐地 | 源城区 |
下级行政区 | 1个市辖区、5个县 |
政府 | |
• 市委書記 | 何国森 |
• 人大常委會主任 | 何国森 |
• 市長 | 李勇平 |
• 政協主席 | 余其豹 |
面积 | |
• 地级市 | 15,654 平方公里(6,044 平方英里) |
• 市區 | 361 平方公里(139 平方英里) |
面积排名 | 全省第4位(佔全广东省8.71%) |
最高海拔 | 1,430 公尺(4,690 英尺) |
人口(2020) | |
• 常住 | 常住人口283.76萬人 |
• 排名 | 全省第16位(佔全广东省2.25%) |
• 密度 | 181.3人/平方公里(470人/平方英里) |
• 市區(2020) | 70.36[註 1]萬人 |
• 城镇(2020) | 131.68萬人 |
語言 | |
• 方言 | 客家語、少數粵語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郵政編碼 | 517000 |
電話區號 | 0762 |
車輛號牌 | 粤P |
气候 | 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
• 年均温 | 21.5 ℃ |
• 年降水 | 2,006毫米 |
行政区划代码 | 441600 |
城市精神 |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 |
国内生产总值(2020) | ¥1,102.74亿(全省第19位,佔全广东省1.00%) 159.88亿美元(汇率) |
• 人均 | ¥38,860(全省第19位) 5,634美元(汇率) |
HDI(2016) | 0.726 高 [1] |
網站 | 中国河源市政府门户网站 |
市象征 | |
花 | 簕杜鵑(2017年至今) |
树 | 樟樹(2017年至今)[2] |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广东统计年鉴-2016》 |
河源市 | |||||||||||||||
汉语名称 | |||||||||||||||
---|---|---|---|---|---|---|---|---|---|---|---|---|---|---|---|
繁体字 | 河源 | ||||||||||||||
简化字 | 河源 | ||||||||||||||
| |||||||||||||||
郵政式拼音名称 | |||||||||||||||
郵政式拼音 | Hoyün[3] |
河源市,別称槎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市境东邻梅州市,东南界汕尾市,南临惠州市,西北接韶关市,北达江西省赣州市。地处粤东北山地丘陵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西北为九连山,中部为罗浮山,东南为莲花山,间有新丰江谷地、东江谷地。寻乌水、安远水在龙川县汇合后称东江,流向西南斜贯市区,又称万绿湖的新丰江水库位于市境西部,市人民政府驻源城区沿江中路19号。
河源是客家文化的始源地,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4],故被誉为「客家古邑·万绿河源」[5]。
历史
[编辑]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沿海的江、浙、闽、两粤,直至中南半島地区內,杂居着种频繁多的越人,故名之曰百越。与岭南其他地区一样,河源地区皆属百越之地。
西元前214年,秦始皇征服南越之地,置郡县。赵佗于龙川筑城置县并驻扎军队,任首任县令。其时古龙川县为秦南海郡四县之一,因其县北有龙山穴,东江上游穿山穴而过得名。后赵佗称王,岭南被纳入南越国领地。西元前111年,汉平南越,置九郡,据《汉书·地理志下》卷二十八下载:“南海郡县六,番禺、博罗、中宿、龙川、四会、揭阳”。历秦汉、魏晋,河源地区均属古龙川县、南海郡。这成为龙川县被认为是今天整个河源市的历史文化源流的一个佐证。
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从龙川县析置河源县,属南海郡。据《南齐书·州郡志》卷十四,广州条下载南海郡领县:“番禺、熙安、博罗、增城、龙川、酉平、綏宁、新丰、羅阳、高要、安远、河源。”雍正《广东通志·沿革》卷五则载:“齐永明元年(西元483年)析龙川置河源、新丰二县,俱属南海郡。”「河源」这个地名从此出现。建县时县境辽阔,包括今和平、连平、新丰、龙门、博罗等县部分或大部分地区[6]。此后,河源县曾先后隶属梁化郡、循州、龙川郡、雷乡郡、海丰郡、连平州、潮循道、东江行政公署,其中大部分历史时期属于循州(一度称祯州,后改称惠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隶属过东江专区、粤东行政区、惠阳专区、韶关地区、惠阳地区等。
河源县自483年至西元1987年的一千五百零四年间,虽县属区域多变,但建置未废,县治、县名从未变更。在河源县的建制沿革历史上,对后来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三大块地区,即今惠州、梅州、河源三市版图格局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7]。
1988年1月7日,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1993年11月8日,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改设东源县。
從1996年起該地發掘恐龍蛋化石1萬餘枚、8具恐龙骨骼化石和168个恐龙脚印化石。2005年4月10日,正式獲得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層與古生物研究中心授予“中華恐龍之鄉”稱號[8]。
2020年中国南方水灾期间,河源临江镇联新村内涝,消防车到場發現路面积水最深处已达1.2米,水流湍急,村庄道路和农田被水淹没,一片汪洋。[9]
地理
[编辑]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方,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4′至115°36′,北纬23°10′至24°27′。由于河源市处于粤东北山区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的结合部,对珠三角地区与粤北山区、赣南闽西地区的联系起着重要交通枢纽作用。
河源市地势以山地丘陵为主,东北略高、西南部较低,山岭与盆地相间。东江、新丰江及其支流对其地形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在山间和东江沿岸,分布着冲积小平原和宽广的谷地,适于耕作。河源市水资源丰富。贯穿全境的东江,是珠江流域在粤东的最大支流,市内87%面积属东江流域,长约254公里,占东江的总长度超过45%。该段东江水质的质素,2007年,东江河源段六个断面水质良好,所监测的24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对东江流域沿岸和下游的用水安全有密切关系。而华南地区最大的水库——新丰江水库(又称万绿湖)在其境内,素有“粤东宝库”之称。万绿湖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是为河源市区居民的饮用水源。
氣候
[编辑]河源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07年主要气候特点:气温偏高,年平均气温21.0℃,比常年偏高0.5℃,全年气温变化异常,高温日数多;年平均降水量1742.0毫米,比常年略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日照时数偏少,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733.9小时,比常年偏少1成,时空分布不均。
1981−2010年间河源市的平均气象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28.3 (82.9) |
29.9 (85.8) |
33.0 (91.4) |
33.8 (92.8) |
36.0 (96.8) |
38.6 (101.5) |
39.0 (102.2) |
38.8 (101.8) |
37.5 (99.5) |
36.6 (97.9) |
34.2 (93.6) |
29.9 (85.8) |
39.0 (102.2) |
平均高温 °C(°F) | 18.4 (65.1) |
18.9 (66.0) |
21.7 (71.1) |
26.0 (78.8) |
29.7 (85.5) |
31.6 (88.9) |
33.4 (92.1) |
33.3 (91.9) |
31.8 (89.2) |
29.2 (84.6) |
25.0 (77.0) |
20.3 (68.5) |
26.6 (79.9) |
日均气温 °C(°F) | 13.1 (55.6) |
14.3 (57.7) |
17.4 (63.3) |
22.0 (71.6) |
25.5 (77.9) |
27.4 (81.3) |
28.5 (83.3) |
28.4 (83.1) |
27.1 (80.8) |
24.1 (75.4) |
19.5 (67.1) |
14.7 (58.5) |
21.8 (71.3) |
平均低温 °C(°F) | 9.6 (49.3) |
11.2 (52.2) |
14.3 (57.7) |
19.1 (66.4) |
22.4 (72.3) |
24.5 (76.1) |
25.2 (77.4) |
25.2 (77.4) |
23.7 (74.7) |
20.2 (68.4) |
15.6 (60.1) |
10.8 (51.4) |
18.5 (65.3) |
历史最低温 °C(°F) | 0.9 (33.6) |
1.8 (35.2) |
2.0 (35.6) |
7.9 (46.2) |
15.0 (59.0) |
18.6 (65.5) |
18.5 (65.3) |
21.4 (70.5) |
16.0 (60.8) |
10.3 (50.5) |
3.8 (38.8) |
−0.7 (30.7) |
−0.7 (30.7)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51.2 (2.02) |
96.0 (3.78) |
160.3 (6.31) |
230.8 (9.09) |
290.0 (11.42) |
351.3 (13.83) |
221.5 (8.72) |
248.4 (9.78) |
160.2 (6.31) |
41.8 (1.65) |
38.8 (1.53) |
37.5 (1.48) |
1,927.8 (75.92) |
平均降雨天数(≥ 0.1 mm) | 8.0 | 12.5 | 16.4 | 17.8 | 20.1 | 19.5 | 16.7 | 17.8 | 12.6 | 6.1 | 5.3 | 5.8 | 158.6 |
平均相對濕度(%) | 69 | 74 | 78 | 80 | 80 | 82 | 79 | 80 | 75 | 66 | 65 | 65 | 74 |
月均日照時數 | 135.8 | 91.7 | 85.3 | 92.8 | 122.5 | 155.3 | 219.0 | 200.9 | 189.7 | 197.1 | 180.5 | 172.0 | 1,842.6 |
可照百分比 | 41 | 29 | 23 | 24 | 30 | 38 | 53 | 50 | 52 | 55 | 55 | 52 | 42 |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1971−2000年间的降水天数和日照数据)[10][11] |
政治
[编辑]现任领导
[编辑]机构 | 中国共产党 河源市委员会 |
河源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
河源市人民政府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河源市委员会 |
---|---|---|---|---|
职务 | 书记 | 主任 | 市长 | 主席 |
姓名 | 何国森[12] | 李勇平[13] | 余其豹[14] | |
民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
籍贯 | 广东省江门市 | 广东省大埔县 | ||
出生日期 | 1969年8月(55歲) | 1974年8月(50歲) | 1964年3月(60歲) | |
就任日期 | 2023年9月 | 2023年9月 | 2023年9月 | 2023年2月 |
历任领导
[编辑]
|
|
行政区划
[编辑]河源市行政区划图 | |||||||||
---|---|---|---|---|---|---|---|---|---|
区划代码[15] | 区划名称 | 汉语拼音 | 面积[註 2][16]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註 3][17] (2020年11月1日)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乡级行政区划[18] | ||
街道 办事处 |
镇 | 民族乡 | |||||||
441600 | 河源市 | Héyuán Shì | 15,653.63 | 2,837,686 | 源城区 | 517000 | 6 | 94 | 1 |
441602 | 源城区 | Yuánchéng Qū | 361.47 | 703,607 | 上城街道 | 517000 | 6 | 2 | |
441621 | 紫金县 | Zǐjīn Xiàn | 3,635.13 | 551,095 | 紫城镇 | 517400 | 18 | ||
441622 | 龙川县 | Lóngchuān Xiàn | 3,081.31 | 595,471 | 老隆镇 | 517300 | 24 | ||
441623 | 连平县 | Liánpíng Xiàn | 2,275.08 | 285,224 | 元善镇 | 517100 | 13 | ||
441624 | 和平县 | Hépíng Xiàn | 2,291.47 | 353,903 | 阳明镇 | 517200 | 17 | ||
441625 | 东源县 | Dōngyuán Xiàn | 4,009.17 | 348,386 | 仙塘镇 | 517500 | 20 | 1 | |
人口
[编辑]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837,686人[19]。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50,19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12,509人,下降3.81%,年平均增长率为-0.39%。其中,男性人口为1,448,488人,占总人口的51.04%;女性人口为1,389,198人,占总人口的48.9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27。0-14岁的人口为717,521人,占总人口的25.29%;15-59岁的人口为1,652,923人,占总人口的58.25%;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67,242人,占总人口的16.4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33,218人,占总人口的11.74%。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376,168人,占总人口的48.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461,518人,占总人口的51.5%。
民族
[编辑]河源市以汉族客家人为主,为纯客家族群地级市[20]。畲族是为第二大民族,其风俗习惯基本汉化,但仍保留着其自身的一些风俗习惯,如崇尚武功等特点。除客家人和畲族人外以外,其他人口主要为壮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798,980人,占98.6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8,706人,占1.3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33,403人,下降4.5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76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0,894人,增长117.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76个百分点。
语言
[编辑]河源市大多数地区通行客家话。其中市区、东源县、连平县、和平县,龙川县等大部分地区的客家话属粤中片,紫金县、龙川县的小部分地区的客家话属粤台片兴华小片。
东江沿岸多数地区通行方言称为东江本地话,即“水源音”,其归属语系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河源地区的客家人是在南宋至明期间进入赣闽粤地区,即第三次汉人南迁浪潮。到明末清初以后,客家方言区人口激增、北方不断有移民迁入,又受到清初迁海政策的影响,客家大本营的居民便再次向外迁移。其中就有大量粤东客家人以及少量赣南人进入河源一带,再经由东江迁移至珠三角丘陵地区,由此延伸了长达数百公里的客家居民区,形成了今天的东江本地话方言区。东江是广东珠江的三大水系之一,其下游是客方言区和粤方言区交汇之处。客家人和广府人得东江航运之便,历史上常有来往:广府人到此经商、避难(如抗日战争期间),客家人到省城求学、务工,使河源东江沿岸地区受到粤语影响。2008年9月,以龙川佗城话为播音标准音的电视节目在河源电视台开播,东江本地话电视节目诞生。[21][22] 以龙川为代表的东江流域客家系统逐渐形成,与韩江流域的客家系统相辅相成,构成了广东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整体[23]。
除客家話、東江本地話之外,河源市也有閩語閩南話島存在,如源城區埔前鎮,就有若干村落通行閩南語。
经济
[编辑]201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952.1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市人均GDP 为30853元,仅为全国(59660元)的51.7%、全省(81089元)的38.0%,按平均汇率折算为4569美元。[24]。
农业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业为主,生猪、肉鸡等畜牧業,柑橘、荔枝、龙眼、李子等种植业都占有很大比重,近年来,由于重视生态旅游,林业的发展也非常速度。
传统工业以矿产冶金、水泥、建材、水电等资源型工业为主,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河源位于东江中上游,而东江该段水质较为清洁,对东江流域沿岸和下游的用水安全有密切关系,影响包括东莞、惠州、广州、深圳及香港地区的2,000多万名居民。由于河源有责任保护水源清洁,因此长期以来该市在工业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25]。
2000年之后,广东省出台政策推进产业转移、加快粤东地区(山区)发展以及扶贫河源,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落户河源,轻工业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2003年6月,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和以模具为主的机械制造业相继入驻。目前,河源已初步形成了以手机为主的新电子、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以硬质合金为主的新材料和以生物制药为主的新医药等“四新”产业,努力建设成为广东新兴高端制造业基地,[26]其中中兴通讯已经在河源建立生产基地[27]。根据广东省《关于促进粤北山区跨越发展的指导意见》,河源市的中短期发展定位为“建成现代生态园林城市、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粤北赣南区域物流中心”。[28][29]
在商业方面,市区和几个县城都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源城区商业市场网络完善,流通通畅,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内酒店、商厦林立,伴随旅游业的兴旺得到较好的发展。
文化与社会
[编辑]客家文化艺术
[编辑]河源的文化以客家文化为主。
客家山歌、打马灯、舞龙舞狮等都是传统的客家民间艺术,节庆习俗、婚丧习俗也有浓厚的客家传统色彩。[30]。此外,河源地区不乏本地的民俗特色。被列入第一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忠信花灯」,流传于连平县以忠信镇为中心的几个乡镇;在过去,连平县陂头镇和紫金县紫城镇每逢春节,都要进行「纸马舞」表演;连平县元善镇自明代以来,「香火龙舞」都有流传;据史料记载,旧时以打鱼为生的东江渔民生活清苦,但嫁娶场面非常隆重,有接花船、唱迎嫁歌的习惯,受此影响,清末时紫金县古竹镇沿岸和龙窝镇韩江、琴江沿岸等地老百姓也模仿此类做法,叫做「花船舞」[31]。
客家乡镇圩日习俗也十分普遍。 在河源乡间的口语中,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墟日」。墟日到了,农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挑到乡镇所在地去进行交易;小商小贩更闻风而动,把城里的日常生活用品运到墟场高声叫卖;需要购物的村民们早已把袋里的钱捏湿了,铆足了讨价还价的劲头往墟场赶,这是叫“赴墟”。买卖双方完全了交易,带着胜利果实回家离开墟场,叫“散墟”。墟日的第二天叫“墟背日”,是最没有生意做的日子,一般墟里商贩都在这个时候进城采购或补货,为下一个墟日的生意做好准备[31]。
在建筑艺术方面,主要以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最具本地特色,和河源的客家菜、民间艺术、民间习俗一起,代表传统客家文化的精髓。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据专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与众多圆形转龙屋不同的是,河源许多围龙屋是方形的,被称为“府第式”、“角楼”,其形式接近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在市郊东源县仙塘圩镇周围,有建于乾隆十七年(1749年)、保留较好的客家民居30多座,现这些古建筑已被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供游人参观,这些民居被认为是河源围龙屋的典型代表。[32][33]较知名的河源围屋还有连平县的德先楼、东源县蓝口镇的乐村石楼。而四角楼作为客家民居建筑中除土楼、围龙屋以外的另一种增强村屋防卫功能的住居形式,以建于清末民初、黑瓦白墙的和平林寨四角楼最为知名。传统的乡村一般以宗族、家族为中轴建筑住宅。人们选择居住地点多是选择依山傍水、向阳的所谓风水地。屋的座向为坐北向南或坐西向东。
在民俗方面,客家民俗总体上都是中原人的汉民族民俗,但相比之下,韩江流域的客家民俗除个别地区外,中原古民俗的痕迹比较多,尤其是在梅州、兴宁一带更为明显,东江流域的客家民俗则有着不少畲族、瑶族民俗的烙印,尤其是一些偏僻山区这些遗俗更多。
饮食文化
[编辑]河源菜是东江菜的典型代表[30],而东江菜是粤菜的主要流派之一,其特点是偏重“肥、咸、熟”,讲究主料、原汁原味和乡土气息,充满田园风味。河源属于丘陵地带,番薯、芋头等粗粮种植广泛,随着人们越来越注意健康的饮食心理而大行其道。另外,河源人有个其他地区的人难以理解的饮食喜好,就是特别喜欢吃动物内脏,鸡、猪、牛等动物内脏,无不受河源人欢迎。这些内脏做成各种菜式,并得到市民大力推广,渐渐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同时,河源还有“无鸡不成筵”之说,取“鸡、吉”谐音,表示吉祥,所以河源的大小宴席大多都有鸡做成的菜式[34]。
河源的十大客家名菜是:东江盐焗鸡、红焖猪肉、东江酿豆腐、上汤桂花鱼、客家酿三宝、娘酒醉河虾、清煲草鱼、水晶鸡、薯丝煲、咸香鸭。其中“客家酿三宝”指代「酿苦瓜」、「酿辣椒」、「酿茄子」(部分地区将「酿豆腐」替代「酿辣椒」)。此外,「河源猪脚粉」、「紫金牛肉丸」、「八刀汤」,「和平牛肚胱」,龙川「车田豆腐」,连平「忠信田螺」,东源「三黄鸡」,五指毛桃汤,炸油果,米糕等在当地亦闻名遐迩[34]。
特产
[编辑]河源的土特产繁多,主要有:客家黄米酒、五指毛桃酒、龙川牛筋糕、米排粉(河源米粉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酸萝卜、万绿湖天然矿泉水、龙川天然矿泉水、仙湖王茶、竹壳茶、火蒜、忠信花生、猕猴桃等。
民众生活
[编辑]近年来河源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均经济指数与全国平均持平,但低于广东省内平均水平,且贫富差距、城乡差异较大。2011年城镇最高、最低10%收入组收入差距近6.3倍;农村最高、最低20%收入组收入差距2.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37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6734元。[35]
大众传媒
[编辑]与中国大陆其他城市一样,河源市的大众传媒由中共官方控制。
河源电台于1993年12月正式开播,现有FM91.1综合频道和FM97.8旅游音乐频道,信号覆盖河源五县一区以及周边的惠州、深圳、东莞、汕尾等市部分地区。2005年3月9日,原河源人民广播电台、河源电视台、河源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心、河源市广播电视微波站、河源市广播电视周报社和河源市电视广告制作中心等单位合并,组建了河源广播电视台。2006年,「河源电视公共频道」开播,原河源电视台改为「河源电视综合频道」。2008年,河源市区一般家庭使用的有线电视网络,被转为数字信号播送。
在报业方面,河源日报社发行中共河源市委机关报《河源日报》以及《河源晚报》,河源广播电视台发行《河源广播电视周报》。
2011年,全市拥有广播电台6座,综合人口覆盖率93.5%;电视台6座,综合人口覆盖率94.14%。全市有线电视用户39.52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1.21万户,2009年覆盖率分别为44%和15%。2011年全年共出版各类报纸3种,发行2382万份[35]。
旅游
[编辑]河源市地处东江中上游,南岭以南,山青水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河源市一直倡导生态旅游,森林覆盖率70.3%,是广东省唯一一个无酸雨的城市[36],以“万绿湖”和“客家文化”为重点的河源市旅游业有较鲜明的形象。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秀丽的山水画卷,南国的恐龙故乡,淳朴的客家风情,独特的生态旅游」。
新丰江水库因四季皆绿、处处是绿而又名万绿湖,东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宝库,是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龙川县佗城镇长期为古龙川县治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了正相塔、下塔、龙川学宫等重要文化遗迹;而龟峰塔作为老河源城唯一一座现存的古建筑佛塔,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充满浓厚的客家文化乡村、客家围屋建筑群在境内广泛分布。
在市区,文化广场、茶山公园和鳄湖公园是市民进行休闲、户外运动的主要场所。文化广场位于两江交汇处的市中心地带,建于2002年,也是重大活动和仪式的举办地;而茶山公园依茶山傍新丰江,是观看音乐喷泉的最佳地点。据记载,鳄湖已开凿数百年,关系着河源城的“休戚”,“为城之兴废所系”。元末明初,河源数遭水患、寇患,待鳄湖修成后,“绕城之西而环其北,汇其东为鳄湖”,可以成为护城河,“历千数百年而无患”。明万历年间李焘引桂山水至此,“汲其清以资饮食,挹其秀以兴文运”。不久,鳄湖边就建起了大量的宫、院、阁,如上城文昌宫、万寿宫、天后宫、湖山书院、槎江书院等,一片“文运”勃兴之象。可惜这些儒学建筑,在后来的岁月中毁坏殆尽。[37]桂山、笔架山作为市民俯瞰万绿湖和市区的登高圣地,与龟峰塔、鳄湖等文化遗迹被民间入河源八景之列。
教育
[编辑]东江教育城(大學城)是河源市目前一個重大的教育建設計畫。按照2007年市委、市政府的设計,东江教育城整体规划面积為10平方公里,估計可容纳學生約10万人;其中首期計划建设6所5000人以上学校,容納在校學生約5万多人。目前,东江教育城已建成学校5所,在校生达2.62万人,已成初步规模[38]。
此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亦是該市教育建設的另一個重點。2007年5月,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了5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1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的目标,預計投入資金28亿元。因此,至2009年底,河源市新建了东源县东江中学等高中学校5所,扩建了河源中学、和平中学等高中学校33所,累计完成新建和扩建投资72107.85万元,完成新建扩建面积194032平方米[38]。
至2011年底为止全市共有小学1192所,在校学生24.91万人;初中150所,在校学生15.42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和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96%和99.66%,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100%。高级中学15所,完全中学21所,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55万人,毛入学率87.64%。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5.25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1.35万人。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001人,在校生11875人[35]。
交通
[编辑]市内交通
[编辑]河源市内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各县城之间、县城到市区,以及中心镇到县城、市区都实现了客运公交化。
市区公交车运输趋于完善,2019年新增了8条公交线路,线路总数为44条,线路延伸至682.3公里[39]。
对外交通
[编辑]河源市是京九铁路入粤第一市,又是广东省拥有铁路最长的市;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在河源市的龙川县交汇,并设有华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河源的高速公路和国道四通八达,构成了粤东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2009年5月,通过城际轻轨连接河源市与惠州市的惠河城际轻轨项目正式起动。城际轻轨建成之后,河源市至广州市、深圳市分别只需50分钟车程,比现在的高速公路缩短一个多小时,河源市将正式融入珠江三角洲一小时生活圈[40]。
名称 | 通车时间 | 境内站点 |
---|---|---|
京九铁路 | 1996年 | 上陵、和平、东水、龙川北、龙川、佗城站、蓝口、黄田* 义合、楼角*、仙塘、河源、白田*、新服*、埔前 |
广梅汕铁路 | 1995年 | 龙川、河源(主要站点) |
惠河城际轨道 | 规划中 | |
注:带“*”号站不办理客、货运营业 |
标识 | 名称 | 编号 | 通行时间 | 境内路段 |
---|---|---|---|---|
105国道 | 105 | 连平 | ||
205国道 | 205 | 龙川—东源—源城 | ||
长深高速公路[41] | G25 | 2003年—2005年 | 梅河高速公路 河龙高速公路 粤赣高速公路(热水—埔前) 惠河高速公路 | |
济广高速公路 | G35 | 2003年—2005年 | 梅河高速公路 河龙高速公路 粤赣高速公路(热水—埔前) 惠河高速公路 | |
龙河高速公路 | G4511 | 2005年 | 粤赣高速(粤赣省界—埔前) | |
大广高速公路 | G45 | 2015年12月30日 | 连平 | |
汕昆高速公路 | G78 | 2013年12月28日 | 龙川—和平—连平 | |
广河高速公路 | S2 | 2011年12月30日[42] | 惠河高速公路 | |
汕湛高速公路 | S14 | 2015年12月30日[43] | 河紫高速公路 | |
仁深高速公路 | S27 | 2018年12月28日[44][45] | 连平 | |
河源市东环高速公路 | 规划中[46] | 东源—紫金 |
城市荣誉
[编辑]河源市自1988年成立以来,经济快速崛起而城市环境保持优良,近年来连续荣获国家级和省级的一些城市荣誉。
以下是2000年以来所获的部分主要荣誉列表:
城市荣誉 | 获奖时间 | 颁奖机构 |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200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城市[26] | 2007年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 |
中国十大休闲旅游特色城市[47] | 2009年 | 小康杂志 |
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48] | 2009年 | 中国经济周刊 |
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49] | 2010年 | 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五家单位联合 |
国家卫生城市[50] | 2010年 |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
国家园林城市 | 2017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广东省文明城市 | 广东省建设厅 |
名人
[编辑]友好城市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2019年出版)
- ^ 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河源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yuan.gov.cn. [2022-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5).
- ^ 中华民国《1947年广东政区及邮政式广东地名一览》,大部分根据粤语标准音广州话拼写,其他部分由潮汕、客家、官话或其他方音拼写而成。
- ^ 田建川、张建华. 亚运火炬传递城市介绍——河源. 新华网广东频道 (新华社). 2010-10-25 [2010-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8).
- ^ 房学嘉.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以徐旭曾、东江、围龙屋为重点分析. 客家研究辑刊. 2009, (1): 166-177.
- ^ 河源县志.
- ^ 吴永章. 河源历史地理沿革述略. 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官方网站. 2009-07-27 [201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4).
- ^ 王雨吟、邓道宇、谢雨. 广东河源正式获授“中华恐龙之乡”称号. 中新網 (新華社). 2005-04-12 [201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26).
- ^ (圖集)郑健龙. “龙舟水”来袭 广东全力防御. 金羊網. 2020-06-09 [2020-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3).
- ^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 中国气象局. [2020-04-15].
- ^ 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标准值月值数据集(1971-2000年). 中国气象局.
- ^ 何国森任河源市委书记 林涛不再担任. 中国经济网. [2023-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5).
- ^ 何国森当选河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勇平当选市长. 中国经济网. [2023-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5).
- ^ 余其豹当选河源市政协主席. 中国经济网. [2023-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9-11 [2020-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 ^ 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广东统计年鉴2014》.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年9月. ISBN 978-7-5037-7174-3.
- ^ 河源市统计局. 《河源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2021年5月 [2021-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2).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 ^ 河源市统计局、河源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河源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2023-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3).
- ^ 客家风情. 河源旅游网. 河源旅游局. 2010-08-02 [2010-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4).
- ^ 张维耿. 客家话水源音的形成及其特点.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 ^ 蒋安春. 河源话“亲近”粤语. 河源晚报. 2010-01-12 [201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7).
- ^ 邬观林. 客家的起源与形成. 客家古邑网. 易网科技. 2008-11-28 [2010-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 ^ 2017年河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源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4).
- ^ 徐智慧. 河源:生态经济崛起. 南风窗. 2010-01-09, (23) [201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 ^ 26.0 26.1 刘小杭、徐小瑜. 粤北河源:珠江东岸的万绿明珠. 广东新闻网. 2010-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1).
- ^ 中兴通讯:总部不会搬离深圳,河源只是制造基地之一. 腾讯科技. 2016年5月30日 [2016年5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5月30日).
- ^ 朱国良. 我市“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将打造数家年产值超百亿企业. 河源日报. 2010-08-02 [2010-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30).
- ^ 胡键、岳宗. 宁可发展的慢一些也要好一些准一些. 广州日报社. 2010-01-13 [201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5).
- ^ 30.0 30.1 林舜薇. 客家文化的沿袭. MYP高中"领域周"活动系列报道.[永久失效連結]
- ^ 31.0 31.1 河源市情手册. 中共河源市委宣传部. 2010年6月.
- ^ 河源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 中国河源市政府门户网站. 2008-10-01 [2010-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2).
- ^ 学远. 东源客家民俗博物馆. 《源流》. 2010年, (21): 42.
- ^ 34.0 34.1 肖丽漫. 素、野、粗、杂:河源客家美食注重养生. 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官方网站. 2007-09-28 [2020-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3).
- ^ 35.0 35.1 35.2 2011年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源市统计局. 2012-04-15 [2012年5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2).
- ^ 张惠屏. 河源成广东惟一无酸雨市. 深圳商报. 2009-03-26 [201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03).
- ^ 凌丽. 鳄湖——槎城一颗汲清挹秀的明珠. 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官方网站. 2008-10-13 [201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9).
- ^ 38.0 38.1 凌丽. 河源文化崛起: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官方网站. 2010-11-11 [201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9).
- ^ 河源市区公交线路增至44条,今年将向这几个方向拓展. 河源广播电视台. 2020-01-22 [2020-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 ^ 张惠屏. 河源将融入珠江三角洲一小时生活圈. 深圳商报. 2009-05-07 [201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6).
- ^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进展. [2010-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9).
- ^ 广河高速广州段 今日下午通车. 南方日报. 2011-12-30 [201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4).
- ^ 董伟伟. 汕湛高速揭博段全线通车,河源紫金境内3个服务区均已开放. 河源日报. 2015-12-31 [2022-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 ^ 董福军. 八大重点项目最新“战报”:5条高速公路明年将全部动工. 河源日報. 2010-09-20 [201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3).
- ^ 武深高速全线 汕昆高速广东段今日贯通. 金羊网. 2018-12-28 [2019-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9).
- ^ 叶运枚、张文裕. 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专家对河源市东环高速公路工可报告进行评审. 河源广播电视网. 2010-09-10 [2010-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09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获奖单位. 2009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官方网站. 小康杂志.
- ^ 苏达强、陈攀. 河源率先振兴征途上的“绿色雄心”. 央视网环保频道 (中央电视台). 2009-12-07 [2019-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 ^ 邓慧玲、梁贤东. 河源荣膺绿色经济十佳城市. 中国环境报. 2010-09-15 [201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7).
- ^ 谢素德. 六年努力结硕果 蓝天碧水映槎城. 河源晚报. 2010-10-27 [2010-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1).
- ^ 河源日报朱国良. 河源与亚庇市结为友好城市. 2010-06-25 [201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
- ^ 董伟伟 刘远朋. 河源安城今日结为友好城市. 河源日报. 2013-11-02 [201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
- ^ 河源日报 刘远朋. 河源与意大利费拉拉市结为友好城市. 2015-05-15 [201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
- ^ 苏勇军. 河源与第三位“女性朋友”塔斯廷订交 来自美国. 河源日报. 2015-10-28 [201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