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火把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彝族火把节
2012年8月11日(六月廿四),峨山彝族自治县的火把节庆祝活动

火把节凉山彝语ꄔꊒ,Dutzie,音译“杜责”;白语Huix‧zuit‧jiarx[1]佤语:Biag[2])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例如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节期一般是农历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过节的。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為彝族十月太陽曆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就是上半年的过年日,因此又称过大年[3]

起源

[编辑]

關於火把節的由來有很多說法,其中《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两书記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传说在南诏时期,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然后以祭祀之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聪明绝顶,早就猜到皮逻阁的阴谋而劝阻丈夫不要赴宴。结果皮逻登执意不听,被烧死在松明楼,白洁夫人根据她给丈夫带的铁镯而辨认出皮逻登的尸体。后来皮逻阁想霸占白洁夫人为妻,白洁夫人在为丈夫守孝一百天之后,跳入洱海自尽。当地民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把每年农历六月廿五定为火把节,流传至今。

而在中國各個彝族地區中,流傳的故事內容也多有不同,但普遍流傳的是:在遠古時候,天神恩體古茲不願讓彝族人過好日子,派了十個大力士來彝山破壞他們的莊稼,彝族人民也不甘示弱,派出了一位名叫包聰的小夥子,這小夥子與十位大力士摔跤較量贏得了比賽。天神很生氣,於是撒下香灰,而香灰竟然就變成了數不清的害蟲。彝族人民見狀便點起火把,把害蟲全部燒光。從此之後,每年的農曆6月24日都要舉行火把節。[4]石林彝族撒尼人則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5]

习俗

[编辑]

剑川白族的风俗是由村里当年生了儿子的家庭主持,首先合力去山上砍一棵松树做火把杆,然后向全村人搜集柴火绑成一个高15米左右的大火把。这些家庭还要挨家挨户的给老人敬酒,给小孩喝自制的糖水。傍晚时分,全村人需要合力把火把竖起来,火把顶部会挂上很多樱桃等果实,竖火把的时候,小孩子以抢这些小果子为乐。天黑之后点燃火把,村民纷纷聚集到火把边上聊家常。小孩子则用自制的松明“火药”,手拿秸秆火把互相“攻击”(白族话为“取”)。因为这是一个富裕红火的象征,老人都会主动让小孩“取”自己几把。秸秆火把由每家主动提供,小孩子们随意拿取。大火把上掉下来的木炭被视为吉祥之物,一般每家都会拿几块回家绑在猪圈上,能保佑该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火把的最顶端会绑一个彩色的小男孩纸偶。只有在火把节的第二天,村民们才可以把这个小纸偶打下来拿回家,小纸偶可以保佑“生儿子”。

近年来火把节的热闹气氛越来越淡,很多的程序被简化,人们庆祝的方式较传统有了很大改变。

相关作品

[编辑]

中国作曲家王西麟曾作有管弦乐《云南音诗》,其中的《火把节》一章十分著名。[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赵衍荪; 徐琳. 白汉词典.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6: 186. 
  2. ^ 颜其香等. 《佤汉简明词典》. 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1 [2018-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7). 
  3. ^ 火把节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8-10.
  4. ^ 起國慶《彝族畢摩文化》,四川文藝出版社,2002
  5. ^ 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10-19.
  6. ^ 王西麟 第四交响曲(总谱),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