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姚名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姚显微
姚名达
达人
性别
出生姚侠生
(1905-03-16)1905年3月16日
 大清江西省兴国县竹坝村
逝世1942年7月7日(1942歲—07—07)(37歲)
 中國江西省新淦县石口村
墓地 中国江西省南昌市
江西师范大学青山湖校区显微亭
国籍 中華民國
别名(姚)显微
母校清华国学研究院
职业教授
机构暨南大学国立中正大学
知名于“中国现代目录学之父”
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研究领域目录学史学史
知名作品《中国目录学史》
配偶黄心勉
1920年结婚—1935年结束)

巴怡南
1938年结婚—1942年结束)

姚名达(1905年3月16日—1942年7月7日),字达人,后改名显微(废),江西兴国人,中华民国历史学家目录学家。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就读时,受业于梁启超,立志研究中国史学史。后来先后在上海暨南大学江西国立中正大学任教,致力于史学史研究,在目录学领域则有“中国现代目录学之父”之称。在上海期间,受一·二八事变影响,从书斋走向社会运动,与妻子黄心勉共同创办女子书店和《女子月刊》,热心于妇女运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浙赣会战爆发后,组织国立中正大学战地服务团,奔赴前线,在新淦县石口村遇日軍,与学生吴昌达一同被日軍所殺。

生平

[编辑]

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十一(1905年3月16日),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城南竹坝村,父亲姚舜生,母亲徐才琳。乳名侠生,6岁开始识字后更名姚名达。1920年,按照旧式婚制与同县黄心勉结婚,随后转至赣州第四中学校念书。[1]

1924年,父亲卖掉家中田地,供姚名达进入上海南洋公学求学。1925年,姚名达考入位于北京清华国学研究院,很快就在梁启超的影响下,立志研究中国史学史。1926年,以《邵念鲁年谱》和《章实斋之史学》为论文,获准毕业,随后申请留院继续研究。1928年,从国学院毕业,继续留院,研究中国史学史并为梁启超整理史籍。[1]

1929年,梁启超病逝后,姚名达举家南下上海,任职于商务印书馆。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商务印书馆印刷总厂及姚名达住所都毁于日军炮火,大量书稿和参考资料全部毁去。在不久后与胡适的通信中,姚名达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转变,从“纸上工夫”转向“政治和社会运动”。同年,先与妻子黄心勉共同开办女子书店,后从商务印书馆辞职,受聘于暨南大学。1933年,创办《女子月刊》。1935年,黄心勉病逝。[1]

1937年,因淞沪会战,姚名达携母亲、女儿和未婚妻巴怡南返回江西老家。1940年,国立中正大学于江西省战时省会泰和县成立,姚名达应校长胡先骕聘请,任教于文史系,后改任研究部研究教授[1]这一时期,姚名达弃改名为显微,取自《中庸》。尽管废姓,但习惯上仍冠姚姓而称之。[2]

1942年,浙赣会战爆发后,国立中正大学组织师生组成战地服务团,校长胡先骕任名誉团长,姚显微任团长。战地服务团的工作包括调查战地军情、民情,开展宣传演出,免费看病配药,为士兵代写书信,等等。7月7日,战地服务团在侵华日军进攻中走散,姚显微等一队10人在新淦县石口村过夜,被日军包围。姚显微和学生团员吴昌达为掩护他人撤退,與日軍衝突並遭到日军杀害。[3]后在中正大学为两人举行了公祭、公葬和追悼大会[4]

紀念

[编辑]

1987年,姚名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1990年,江西师范大学(前身即中正大学)50周年校庆,在校园内修筑“显微”作为纪念。[5]1995年,姚名达遗骸骨灰从泰和县杏岭(中正大学旧址)迁葬至江西师大显微亭。[6]:142-1442002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正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雷洁琼为姚名达题辞“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4]2014年,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公布,姚显微(姚名达)名列其中。[7]

贡献

[编辑]

目录学

[编辑]

清末民初,在乾嘉学派余绪和西学东渐两方面的影响下,中国目录学蓬勃发展,并呈现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态势。在此背景下,姚名达撰写《目录学》(1933)、《中国目录学史》(1938)、《中国目录学年表》(1940)三部著作,批判性地继承中国古典目录学和吸收西方现代目录学,初步建立起中国现代目录学的学科理论、知识框架、学术体系,因而有“中国现代目录学之父”[8]的赞誉。[9][10]

史学史

[编辑]

姚名达在梁启超影响下,终身致力于研究中国史学史。他首先从章学诚入手,研究其史学思想和学术渊源。然后沿着浙东史学流派的源流上溯,为程颐刘宗周黄宗羲邵廷采章学诚等史学家编撰年谱。姚名达制订的史学史研究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撰成《中国史学史》,史家研究和目录学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该计划因姚名达不幸早逝而夭折,现只留下姚名达在暨南大学教书时使用的《中国史学史讲义》,且仅有史理学史官制度两部分。[4][10]

妇女运动

[编辑]

梁启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鼓吹女性平等接受教育、不缠足、不早婚。受其影响,姚名达也十分同情妇女,关心妇女运动。[11]1929年,他就准备撰写《妇女中国史》;在一·二八事变后,进一步转向社会运动实践。[4]当时,《妇女杂志》因商务印书馆在一·二八事变中遭受破坏而被迫停刊,姚名达和黄心勉就计划办一份刊物供女性阅读。1932年9月,姚名达和黄心勉先创办了女子书店,作为出版社,出版《女子文库》系列丛书。女子书店为文化事业而非商业性质,赢利用来支持女子图书馆、女子函授学校、女子奖学金等社会事业。1933年3月,两人又以女子书店为发行依托,创办《女子月刊》,指导女性生活和妇女运动,编辑和作者也多以女性为主。《女子月刊》直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才被迫停刊。[12][13]:141,143,165,185

家庭

[编辑]

第一任妻子黄心勉(1903年—1935年),江西兴国人,曾参与创办女子书店与《女子月刊》,因肺病早逝。两人生女儿姚孟恕、姚仲智、姚勖和、姚纪磁,另有一子一女早夭,黄心勉去世时亦有身孕。第二任妻子巴怡南(1916年—1971年),江苏泰兴人,曾在国立中正大学-国立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学院文史系担任助教讲师,在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农村,因肺癌去世。两人生儿子姚果源和女儿姚大因。[14][6]:370-373,38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姚名达年谱简编. 姚名达文存.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488-506. ISBN 978-7-214-08464-4. 
  2. ^ 徐柏荣. 抗战烈士姚名达教授. 穿过历史的烟云 纪念江西师范大学建校六十周年. 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0: 31-37. ISBN 7-81075-159-X. 
  3. ^ 钟学艳. 抗战时期的姚名达与战地服务团. 史学月刊. 2012, (05): 134-136. 
  4. ^ 4.0 4.1 4.2 4.3 罗艳春. 导论. 姚名达文存.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1-62. ISBN 978-7-214-08464-4. 
  5. ^ 江西师范大学校庆50周年举行显微亭揭幕式. 江西日报 (南昌). 1990-11-10. 
  6. ^ 6.0 6.1 中正大学校友会海峡两岸校友联合组 (编). 浩气壮山河 原国立中正大学抗日战地服务团纪实 下. 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0. ISBN 7-5493-0106-9. 
  7. ^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4-09-01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3). 
  8. ^ 柯平. 论当代中国目录学的理论建设. 四川图书馆学报. 1991, (1): 10-14. 
  9. ^ 严佐之. 前言. 中国目录学史. 姚名达.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1-21. ISBN 7-5325-3909-1. 
  10. ^ 10.0 10.1 王河. 姚名达的治学道路和在近代学术史上的贡献. 江西社会科学. 2005, (07): 235-242. 
  11. ^ 姚名达. 中国妇女运动与梁任公先生. 姚名达文存.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284-307 [1934]. ISBN 978-7-214-08464-4. 
  12. ^ 徐柏容. 姚名达与女子书店、《女子月刊》. 中国编辑. 2005, (04): 83-87. 
  13. ^ 李晓红. 女性的声音: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女性与大众传媒.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8. ISBN 978-7-80730-686-3. 
  14. ^ 姚名达. 黄心勉女士传. 姚名达文存.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319-338 [1935]. ISBN 978-7-214-08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