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濕地
香港的湿地很少天然的,因為大多數都被會用於海蝦養殖(建設基圍)或養蠔[1]。現時,大多數都是從廢棄的農田演變而成,例如塱原濕地。這些濕地大多位於后海灣附近,比鄰珠江三角洲。
本條目為香港地理系列之一 |
其他香港系列
|
米埔是現時香港最大及最為人所知的濕地:在1940年代,這片濕地是一處紅樹林樹沼,佔地200公頃。這些樹沼後來被改建成為鱼塭,部分更被填平發展,當中包括今日的天水圍新市鎮[1]。
生物多樣性在這些濕地中被受關注,當中有約3,420公頃被認為屬於生態上重要,因為是罕有及易危生物的棲息地[2]。濕地是動植物群獨特結合的家園,其中包括海草,紅樹林,兩棲動物,鳥類,蝴蝶,蜻蜓,魚類,大型無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2]。
由於香港可供發展的土地不足,當地的濕地備受發展商的威脅,特別是鄰近深圳的后海灣周邊地帶、甚至是米埔濕地本身。香港政府對於這些威脅濕地的土地開發往往都批准[3],只要這些發展都能滿足所謂的「濕地補償原則」[1]。當中一個例子是九廣鐵路在興建落馬洲支線時,走線在塱原濕地底下穿過。通常,該原則需要人工再造濕地,以補償在施工過程中原始濕地的損失。但是,批評者指出,該政策是無效的,因為再造的濕地通常較差[1]。人工再造的濕地並不一定成功,因為無論在水流、地勢、甚或物種方面,都和原來的不同,以至濕地再造的失敗。一般來說:濕地在發展後,通常都會把當地的地勢加高、並把原來濕地的儲水導走。此外,大澳濕地在重建時,有關當局並未有在重建濕地時採用當地原生的紅樹苗,而是從其他地方運過來;加上新種的紅樹苗過於密集,使水份不能在樹底下流動,吸引海洋生物棲息,亦引致濕地再造的失敗。
參看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1.2 1.3 Harris, Paul.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Hong Kong in Global Context. Bristol: Policy Press. 2012: 167. ISBN 9781447305088.
- ^ 2.0 2.1 Study on Wetland Compensation (PDF). EPD. 2004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31)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Ng, Henry.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Wetland Protection Near Yau Mei San Tsuen (PDF). EPD. 2015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29)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