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彦朗(?—891年),晚唐军阀,887年起以节度使身份控制东川直至去世。

顧彥朗
出生不詳
唐朝
逝世891年
唐朝
职业东川节度使

家世

编辑

顾彦朗生年不详。根据《新唐书》本传,他是丰州人氏。他和弟弟顾彦晖都在天德军为小校。天德防御使蔡京认为兄弟俩将来会封侯,让儿子蔡叔向等给了他们很多钱,他们也稍稍升官。在随后黄巢的农民大军起事中,顾氏兄弟参与对黄巢作战并协助收复都城长安[1][2][3]顾彦朗被任为右卫大将军[4]

任节度使

编辑

光启三年(887年),唐僖宗任顾彦朗为东川节度使[5]当他赴任途经劍門时,邻镇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的部下夺了他的符节,不让他进入东川,他只得停留在利州。陈敬瑄还诬陷顾彦朗擅自兴兵掠西境。在朝廷使者调停下,陈敬瑄才准许顾彦朗赴任东川。到任后,顾彦朗任弟弟顾彦晖为汉州刺史。[4]陈敬瑄及其弟西川监军、曾大权在握的宦官田令孜攻打东川,被顾彦朗击退。僖宗命工部尚书张读劝解未果,张读因此获罪被贬为睦王傅。[6]因两川交战,贡赋道路断绝,朝廷派孙偓前去征收。[7]

同时,顾彦朗之前在神策军的同僚王建占领阆州,自称刺史,派军队袭击附近地区。顾彦朗怕被王建袭击,时时遣使重提他们当年的友谊并秘密馈赠军粮。[4][8]王建最终没有袭击东川。[5][9]

陈敬瑄却担心顾、王合兵攻打西川。田令孜曾以王建为养子,称自己能把王建召来为陈效力。陈敬瑄便写信请王建前来。王建起初也同意了,到东川军部梓州遣使给顾彦朗带信说:“十军阿父(田令孜)召我,我欲依太师(陈敬瑄)求得一大州。”把家眷留在顾彦朗身边,前往西川军部成都。但王建还在途中时,西川参谋李乂又对陈敬瑄说王建不可靠,陈敬瑄便想阻止王建。但王建于路击败陈敬瑄派来阻拦他的部将,坚持前往成都,陈敬瑄责怪他犯境,王建军吏答:“阆州司徒(王建)刚寄家于东川,而军容(田令孜)、太师的使者相继来召,现在又拒绝,为什么?司徒不惜改辕东向北上看望太师,反被拒绝,担心顾梓州又疑我是何居心缘故。使我来报,欲寄食汉州,公不要再生疑。”[9]王建并请兵于顾彦朗。[10]顾彦朗因心怀旧恨,也派顾彦晖率军协助王建,屯学射山,西川道路断绝。十二月,他们合兵五万包围成都三日却不能攻克,陈敬瑄告急于朝廷,朝廷诏宦官说和,[1]又派遣左谏议大夫李洵为两川宣谕和协使、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告谕,[4]于是解围。[8][11]

但是,王建继续讨伐陈敬瑄,袭取了西川的很多州县。文德元年(888年),唐僖宗崩,弟唐昭宗继位,他厌恶田令孜。王建上表昭宗称陈敬瑄、田令孜为反抗朝廷统治的叛军,应予以征讨,顾彦朗害怕王建侵伐,也上表支持王建并请求为王建雪冤。昭宗任宰相韦昭度为新任西川节度使,召陈敬瑄回长安任龙武统军。陈敬瑄抗命,昭宗便向他宣战,以韦昭度为行营招讨使,顾彦朗为行军司马,王建为永平军节度使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为行营招讨副使。[8][9][10][11][12][13]

这场战事持续了几年。大顺二年(891年),陈敬瑄陷入绝境,但朝廷因新败于军阀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国库耗尽。昭宗想停止讨伐陈敬瑄,下诏恢复其官爵,命顾彦朗、王建各自撤军。[14]但王建觉察到陈敬瑄即将战败,恐吓韦昭度交出军权只身回长安。陈敬瑄、田令孜投降,王建成为西川节度使。王建亦有心窥伺东川,但因与顾彦朗为连襟,没有采取行动。[4]不久,顾彦朗卒,顾彦晖称东川留后。[15][16]王建开始图谋东川。[8][9]

顾彦朗以蔡叔向为副使,是为了报答旧恩,也很尊敬他。蜀郡有术士朱洽,曾对人说:“二顾虽位尊为节度使,生前没有宅第,死后没有坟墓。”人们不明白。有人说:“二顾出身天德军小将,因缘际会立功,被除授东川,弟兄相继割据。大顾(顾彦朗)薨,遗命焚烧尸骸归葬丰州,因多事未果。等到小顾(顾彦晖)狼狈的时候,连送终的葬礼都没有。”这就是朱洽的言论,后来果然如其所言。[17]

顾在珣,后来成为王建建立的前蜀政权第二任皇帝后主王衍的狎客,官至武勇军使、[18]嘉州刺史。[19]

注释及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旧唐书》卷一十九下
  2. ^ 《旧唐书》卷二百下
  3. ^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五下
  4. ^ 4.0 4.1 4.2 4.3 4.4 《新唐书》卷一百八十六
  5. ^ 5.0 5.1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
  6. ^ 徐彦若《唐故通议大夫尚书左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兵部尚书常山张公墓志铭并序》
  7. ^ 孙璨《唐丞相梁司空致仕赠司徒乐安孙公墓志铭并序》
  8. ^ 8.0 8.1 8.2 8.3 《新五代史》卷六十三
  9. ^ 9.0 9.1 9.2 9.3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
  10. ^ 10.0 10.1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四下
  11. ^ 11.0 11.1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七
  12. ^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九
  13. ^ 《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五
  14. ^ 《复陈敬瑄官爵诏》
  15. ^ 《新唐书》卷十
  16.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
  17. ^ 北梦琐言
  18.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蜀主以文思殿大学士韩昭、内皇城使潘在迎、武勇军使顾在珣为狎客,陪侍游宴,与宫女杂坐,或为艳歌相唱和,或谈嘲谑浪,鄙俚亵慢,无所不至,蜀主乐之。在珣,彦朗之子也。
  19.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四:嘉州刺史顾在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