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鼓弄

(重定向自車鼓弄

车鼓弄又名弄车鼓車鼓陣臺灣話tshia-kóo-tīn),是一種含有歌、舞,類似戲曲中「小戲」的表演形式,流行於閩南臺灣一帶。各地因地隨俗有不同的表演形式發展,2021年台灣彰化登陸車鼓陣為其縣市之無形文化資產。

車鼓弄
閩南語名稱?
全漢 車鼓弄
全羅 Chhia-kó͘-lāng

表演形式

编辑

「車鼓」是一種含有歌、舞,類似戲曲中「小戲」的表演形式,流行於閩南臺灣一帶[1]:7,並融入當地的特色與風俗[2],在早期農業社會是一種以歌舞自娛的娛樂方式,也常在民俗節慶時配合演出[3]:223。車鼓的「車」字在閩南語中有「翻」或是「弄」的意思,所以這類表演又稱為車鼓弄、弄車鼓,「弄」字也含有「舞蹈」的意思[4][5][6]

台灣中南部

编辑

車鼓陣流行於台灣的南部及小部分中部地區,台灣的車鼓陣表演,通常以小旦與小丑兩人為一組,可以一組或好幾組人員共同表演[2],例如有一旦式、一丑一旦式、一丑二旦式、二丑一旦式、二 丑二旦式、二丑三旦式、一丑一旦多組式等,以一丑一旦多組式最為常見[5]。傳統丑角以滑稽逗趣為原則,手持四塊,左右手各兩 片;旦角以妖豔為原則,一手拿摺扇,一 手拿絲巾或手帕,或將絲巾綁在頭上[2]。皆化妝、著傳統漢裝演出,但亦常見有著時裝、短褲、不彩妝,甚至穿運動服演出的團體[5]。車鼓所使用的音樂,唱腔方面傳統上有南管系統音樂(曲)與民歌小調,主要常見樂器有殼子絃、大管絃、月琴、笛, 合稱「四管全」[7]

車鼓在臺灣的分佈,以高雄市、臺南市、屏東縣較多[8]台南地區2005年時有26個車鼓團體,分佈在白河鎮東山鄉新營市六甲鄉學甲鎮麻豆鎮佳里鎮西港鄉等15個鄉鎮[3]:222。2021年彰化縣政府以車鼓陣具有藝術價值、時代或流派特色,以及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之審美觀等原因,將車鼓陣登錄為彰化縣無形文化資產中的傳統表演藝術類,其保存者為施朝養[4][9]

閩南同安縣

编辑

中國地區的「車鼓」流行於閩南,尤其是同安縣周邊地區,閩南「車鼓」是多種表演形式的通名,與台灣「車鼓」獨指丑旦合演的小戲略有不同。閩南同安地區流傳的車鼓有3種:文車鼓、武車鼓、演化車鼓。[10]:19

文車鼓的演員俗稱車鼓公、車鼓婆,以同安縣馬巷鎮後蓮村車鼓團而言,演唱的传统节目有:《病子歌》、《作車鼓歌》、《十二生相歌》、《花歌》、《聽唱夫妻歌》等。演員二人會抬著籮筐,隨音樂節奏「三步進、三步退」演出[10]:20。伴奏的乐器锣鼓二弦大广弦亮子弦三弦竹笛小唢呐等。

武車鼓,又稱車鼓跳、車鼓弄、車鼓舞,以同安縣澳頭的車鼓來說,演員有10人,車鼓公與車鼓婆分別以絹巾抬弄鼓轎,舞步較隨意、嬉鬧[10]:21

演化車鼓,來自同安縣潘塗村,所以又稱潘塗車鼓,也有稱火婆車鼓。演員有7人,起初車鼓公、車鼓婆抬得是石磨,後來因為過於笨重改為抬鼓,或是花轎、斗燈等[10]:22

註釋

编辑
  1. ^ 姚, 杏芝. 臺灣恆春半島車鼓弄的發展研究. : 11. 
  2. ^ 2.0 2.1 2.2 臺南市藝陣資源網 | 臺南藝陣 | 藝陣類別 | 車鼓陣 |. tnyj.tnc.gov.tw. [2023-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5) (英语). 
  3. ^ 3.0 3.1 施, 德玉. 台南縣車鼓竹馬之研究. 宜蘭縣: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5: 222. ISBN 986-00-3564-4. 
  4. ^ 4.0 4.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nchdb.boch.gov.tw. [2023-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1). 
  5. ^ 5.0 5.1 5.2 車鼓戲. nrch.culture.tw. [2023-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5) (中文). 
  6. ^ 車鼓陣源流|傳統雜技主題知識網. acrobatic.ncfta.gov.tw. [2023-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5) (中文(臺灣)). 
  7. ^ 黃玲玉. 臺灣南管系統之文陣 (PDF). [2023-08-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21) (中文). 
  8. ^ 車鼓陣源流|傳統雜技主題知識網. acrobatic.ncfta.gov.tw. [2023-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5) (中文(臺灣)). 
  9.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迎燈民俗慶典「車鼓陣」 登錄傳統表演藝術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news.ltn.com.tw. 2021-01-10 [2023-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6) (中文(臺灣)). 
  10. ^ 10.0 10.1 10.2 10.3 黃, 正文. 台灣車鼓戲源流之探討.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