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見性

(重定向自见性

明心見性,或稱明心見性佛教術語,「明心」與「見性」是不同的意思,但都是指明證、悟解本心是自性清淨心

明心見性的重要性:明心見性破迷啟悟的關鍵,也是轉凡入聖的樞紐。

佛法精髓來說,只有明心見性後,再弘揚佛法,才有真實功德

用於淨宗,依據《楞嚴經卷五中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為最高修行指導原則,並以"阿彌陀佛"為常住不空的性之體。

用於禪宗,並與開悟合稱;指佛法修行者能親證妄心與真心之區別。大乘修學,需先見道,明自本有的真實心也,方能如法實修,即所謂「見性起修」、「悟後起修」。禪宗五祖六祖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1]五祖復曰:「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1]

明心見性的人

编辑

明心見性了,就已經是初住菩薩,且身處在一真法界中了。

聲聞菩薩初證了明心見性,再因業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出世心,同時也嚐到了從來未有的離繫樂,觀察如來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份,能得能成,所以得到無比的歡喜。由於通達(深觀、勝解、證入)法空性,也不再有『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了。

  • 明"自心是本空之體"
  • 初住菩薩是沒有一樣不能捨的
  • 初住菩薩的起心動念已經沒有生滅的染淨之緣了
  • 大悲清淨智:心清淨、心自在、心安樂
  • 初住菩薩見空性不著相
  • 念念流入的果海,念念與佛性相應。
  • 佛是斷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業盡情空與福慧圓滿的聖人。
  • 佛是以常住不空的佛性之體為
  • 見"常住不空的佛性之體"

虛妄心與真實心

编辑

禪宗的明心見性,並非是「證阿賴耶識」,並非就是「親證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並非是實證,而非思惟推理的思想。明心見性亦是證得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斷不常、不一不異的真實心如來藏也。在禪宗典籍《人天眼目》中說到阿賴耶識非是真心,也名之為含藏識,因其能含藏一切萬法,亦含藏從凡夫修至成佛之一切法,亦即無常。故亦非名為如來藏[2]。唐朝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亦說本自清淨的自性心能含藏萬法,故又名之為含藏識,而五陰十八界諸法更是依於此一清淨自性心而能生起諸多作用[3]。北宋克勤圜悟禪師除了說明六、七識心之各別功能外,更直說第八識心即是阿賴耶識,又名之為含藏識,能含藏一切善惡染淨種子[4]。在《大乘密嚴經》中,佛說明阿賴耶識並非即是如來藏,只因邪知邪見而不能證知;更舉出由金塊加工雕飾完成之黃金飾品如:金戒指、金手環等,比之於未加工過之金塊更為勝妙,然在本質上而言,皆是黃金無所差別[5]。《大乘密嚴經》卷三:「阿賴耶識亦復如是,是諸如來清淨之藏。」[6],也明示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

依據《妙法蓮華經》:釋迦牟尼佛為一大事因緣降生人間,乃是為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緣故。[7]妙法蓮華經》中又云: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8] 由此可知,證悟如來知見-明自本心 (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的法) 乃是不共二乘的;也是所有修學菩薩道的佛弟子所應證知的。然而,因為修行者趣向的不同,而從此菩薩藏中立名為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謂聲聞緣覺異故,但聞四諦理趣證涅盤,是名聲聞藏』;『但樂緣生理趣證涅盤,是名緣覺藏』;『菩薩藏者證佛一切智故。』[9]

虛妄心

编辑

相對於《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所敘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真實心[10],意識心是要藉由許多因緣才能出現,非無因無緣而能出生,故意識心非恒常不滅。譬如經中說:「世尊如是說法:『識因緣故起』」[11];如《中阿含經》卷五十四中所說: 『如是,識隨緣所生,即彼緣,說緣眼、色生識,生識已,說眼識;如是,耳、鼻、舌、身,緣意、法生識,生識已,說意識。』[12]。由此可知意識乃是緣起緣滅,虛妄不實。又如《佛說頻婆娑羅王經》中 佛言: 『色有生有滅,了知此色有生有滅,受想行識亦復生滅;而彼蘊法,當知有生即知有滅。』[13]

妄心係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意根。《雜阿含經》卷十一提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皆是意法為緣生,既是緣生法,將來必將壞滅,非屬真實法亦非常住法[14],因此可知此六識為妄心;《雜阿含經》卷十一亦提及意根隸屬十八界,因此亦攝屬虛妄法。故妄心非真實法、常住法,又在大乘法中,將妄心稱之為「七轉識」 (參閱《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15]

五陰妄心的出生次第

编辑

根據阿含部經典記載,對於五陰中屬於心的四無色陰的無常,隨於因緣而出生有如下次第:

  1. 以眼根、色塵為因緣,生『眼識』;以眼根、色塵、眼識三事和合,生『眼觸』;以眼根、色塵、眼識、眼觸為因緣,生『眼受』;以眼根、色塵、眼識、眼觸為因緣,生『眼想』;以眼根、色塵、眼識、眼觸為因緣,生『眼思』;以眼根、色塵、眼識、眼觸為因緣,生『眼愛』。由於眼根、色塵、眼識、眼觸的緣故,所以才有對於色塵相的覺受,和對色塵相的了知,由於眼行於色,然後對於能見、所見種種色法起貪愛執著。
  2. 以耳根、聲塵為因緣,生『耳識』;以耳根、聲塵、耳識三事和合,生『耳觸』;以耳根、聲塵、耳識、耳觸為因緣,生『耳受』;以耳根、聲塵、耳識、耳觸為因緣,生『耳想』;以耳根、聲塵、耳識、耳觸為因緣,生『耳思』;以耳根、聲塵、耳識、耳觸為因緣,生『耳愛』。由於耳根、聲塵、耳識、耳觸的緣故,所以才有對於聲塵相的覺受,和對聲塵相的了知,由於耳行於聲,然後對於能聞、所聞種種聲塵法起貪愛執著。由以上所述類推:鼻根、香塵、鼻識,舌根、味塵、舌識,身根、觸塵、身識等識身、觸身、受身、想身、思身以及愛身的生起亦復如是。[16]
  3. 以意根、法塵【由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等諸入所引生之種種法】為因緣出生『意識』;以意根、法塵、意識三事和合出生『意觸』;以意根、法塵、意識、意觸為因緣出生『意受』;由以意根、法塵、意識、意觸為因緣出生『法想』;以意根、法塵、意識、意觸為因緣出生『法思』;以意根、法塵、意識、意觸為因緣出生『法愛』[17]。由於意根、法塵、意識、意觸為緣故,所以才有對於法塵相的覺受,和對法塵相的了知,由於意行於法,而出生了對六塵所引生萬法的能見、能聞、能覺、能知、所見、所聞、所覺、所知,和無止盡的貪愛執著。
  4. 由依賴眼、色為緣而出生的『眼識』是虛妄的生滅法,乃至依賴種種法塵、意根為緣而出生的『意識』是虛妄的生滅法,展轉而來的見、聞、覺、知,都是虛妄的生滅法,所以由眼識乃至意識,不論是過去、現在、未來、好的、不好的…乃至於粗的、細的『意識』,一切所有『意識』都是生滅無常的虛妄法,[18]所以受、想、行、識四陰都是虛妄心,都不是能自己存在的緣故,是為妄心的概略出生次第。

十八界略說

编辑

十八界者: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根、六塵、六識總共十八界。[19]

真實心

编辑

真實心係指第八識,也就是出生七轉識妄心的心體,相較於妄心體性的虛妄不實、變異無常,此真實心的體性真正實有、恆常不動。(參閱《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20]

在《阿含諸經》中,稱此真實心為 本際。此心為阿羅漢入涅槃後,獨存不滅的心體,依此真實心的實有,佛說涅槃真實恆常,而非虛妄斷滅。(參閱《雜阿含經》卷六第133經))[21] 在《小品般若經》中,稱此真實心為非非心、無心相心。 在《金剛經》中,則解釋此真實心為:「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生色心,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色心,應生無無所住心。 」由此可知此真實心與可分別色、聲、香、味、觸、法的七識妄心不同。 在《大乘密嚴經》、《解深密經》中,亦稱此真實心為阿賴耶識如來藏阿陀那識

參考條目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大正藏《六祖壇經》
  2. ^ 大正藏《人天眼目》卷五:「此阿賴耶者,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隨染淨緣,不合而合;能含藏一切真俗境界,故名含藏識。如明鏡不與影像合,而含影像,亦名如來藏識。」
  3. ^ 大正藏《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一:「自性能含萬法,而非八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
  4. ^ 大正藏《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八:「根塵識是三,前塵元不會分別;勝義根能發生識,識能顯色分別,即是第六意識。第七識末那識能去執持世間一切影事,令人煩惱,不得自由自在,皆是第七識。到第八識,亦謂之阿賴耶識,亦謂之含藏識,含藏一切善惡種子。」
  5. ^ 大正藏《大乘密嚴經》卷三:「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
  6. ^ 大正藏《大乘密嚴經》卷三
  7. ^ 大正藏妙法蓮華經》方便品 第二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8. ^ 大正藏《妙法蓮華經》方便品 第二
  9. ^ 大正藏《佛說未曾有正法經》卷4
  10. ^ 大正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11. ^ 大正藏 《中阿含經》卷五十四
  12. ^ 大正藏《中阿含經》卷五十四
  13. ^ 大正藏《佛說頻婆娑羅王經》
  14.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十一
  15. ^ 大正藏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
  16. ^ 大正藏《長阿含經》卷8
  17. ^ 大正藏《長阿含經》卷8:「又諸比丘!如來說六正法,謂內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復有六法,謂外六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復有六法,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復有六法,謂六觸身。眼觸身,耳、鼻、舌、身、意觸身。復有六法,謂六受身。眼受身,耳、鼻、舌、身、意受身。復有六法,謂六想身。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復有六法,謂六思身。色思、聲思、香思、味思、觸思、法思。復有六法,謂六愛身。色愛身。聲、香、味、觸、法愛身。復有六法,……」
  18. ^ 大正藏《雜阿含經》卷9:「時,有異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眼識生?何因何緣耳、鼻、舌、身、意識生?』佛告比丘:『眼因緣色,眼識生。所以者何?若眼識生,一切眼色因緣故。耳聲因緣、鼻香因緣、舌味因緣、意法因緣意識生。所以者何?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是名比丘眼識因緣生,乃至意識因緣生。』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19. ^ 大正藏《中阿含經》卷四十七: 【世尊答曰: 「阿難!若有比丘見十八界知如真: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阿難!見此十八界知如真。」】
  20. ^ 大正藏《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
  21. ^ 大正藏《雜阿含經》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