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郡
(重定向自蘭陵國)
建置沿革
编辑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分東海郡為東海國、蘭陵國,以封司馬越、衛瓘。蘭陵國治承县(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兰陵县西南),屬徐州,領承、蘭陵、昌慮、合鄉、戚五縣,辖境约今山东省枣庄市大部及兰陵县西南[1][2]。晉懷帝永嘉中,徙封蘭陵公於江夏郡,東海王司馬越增封蘭陵郡[3]。
後趙六年(324年),攻取東晉蘭陵郡。趙武帝時,改蘭陵郡為武興郡。晉穆帝永和七年(351年),收復蘭陵郡,永和十一年(355年)又為前燕所取,後又收復。前秦建元十五年(379年),攻取東晉蘭陵郡。晉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收復蘭陵郡[4]。
至劉宋時,蘭陵郡僅餘昌慮、承、合鄉三縣[1]。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年),蘭陵郡入北魏。東魏初,廢蘭陵郡。東魏孝靜帝武定五年(547年),復置蘭陵郡,治承城,領昌慮、承、合鄉、蘭陵四縣[5]。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昌慮、合鄉、蘭陵三縣併入承縣。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蘭陵郡,承縣直屬徐州。[4]
人口
编辑行政長官
编辑蘭陵相(291年-300年代)
编辑蘭陵內史(300年代-324年)
编辑蘭陵太守(351年-530年代)
编辑- 孫黑,晉穆帝永和十一年(355年)以郡降於前燕。[7]
- 張閔子,晉廢帝太和六年(371年)見任。[8]
- 李勰,字小同,趙郡人,北魏道武帝時追贈。[9]
- 蒯恩,字道恩,蘭陵承人,晉安帝義熙九年(413年)見任。[6]
- 徐道度,东莞姑幕人,宋文帝時在任。[10]
- 徐文伯,东莞姑幕人。[11]
- 垣崇祖,字敬遠,下邳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出任。[12]
- 桓忻,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年)降於北魏。[13]
- 崔隆宗,清河東武城人。[14]
- 劉元孫,彭城人,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出任,治以清靜為名,卒官。[15]
- 劉世明,字伯楚,彭城人。[15]
- 王延,太原晉陽人。[16]
- 楊次德,恒農華陰人。[17]
- 元仲淵,河南洛陽人。[18]
- 李義,北魏孝莊帝永安三年(530年)見任。[19]
- 鄭顥,滎陽人,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離任。[20]
蘭陵太守(547年-577年)
编辑蘭陵郡守(577年-583年)
编辑國主
编辑註釋及徵引文獻
编辑- ^ 1.0 1.1 1.2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 ^ 《太平寰宇記》卷23〈河南道·忻州承縣〉:「承縣……本漢舊縣……晉惠帝分東海之蘭陵、承、戚、合鄉、昌慮五縣置蘭陵郡,理承城。」
- ^ 《宋書·卷六十·列傳第二十》
- ^ 4.0 4.1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 ^ 5.0 5.1 《魏書·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 ^ 6.0 6.1 《晉書·卷一百·列傳第七十》
- ^ 《資治通鑒·卷一百·晉紀二十二》
- ^ 《資治通鑒·卷一百三·晉紀二十五》
- ^ 《魏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七》
- ^ 《南史·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二》
- ^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证》徐之范墓誌
- ^ 《南齊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六》
- ^ 《魏書·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
- ^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 ^ 15.0 15.1 《魏書·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
- ^ 《周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八》
-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平西元王墓誌銘
- ^ 《魏書·卷十六·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 ^ 《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
- ^ 《隋書·卷五十·列傳第十五》
- ^ 《新唐書·卷七十三上·表第十三上·宰相世系三上》
- ^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誌疏证》封延之妻崔长晖墓誌
- ^ 《隋書·卷六十六·列傳第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