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托紐思·亨布魯克

(重定向自范無如區

安托紐思·亨布魯克荷蘭語Anthonius Hambroek,1607年—1661年9月),又譯為范無如區范堡台灣話)、漢布魯克漢布洛克亨伯魯克,是一位生於荷蘭基督教傳教牧師。1648年,他偕妻女前往臺灣傳教。1661年,鄭成功率軍攻擊臺南臺江時,他被鄭軍俘虜,其妻溫森塔莫(Anna Vincentamoy,應是1662年2月9日晚病逝[1])、兩女亦遭挾作人質[2];為此,他前往熱蘭遮城招降荷屬東印度公司守城軍隊。後來,他依要求進入城內,反而激勵守軍繼續對抗鄭成功的軍隊。他出城後返回鄭營,鄭成功起初並未將之處死,然至圍攻荷軍多月無果、荷軍援軍來到、愛將官兵陣亡過多,鄭成功大怒,1661年9月將他與五百多名荷蘭俘虜一同誅殺。

安托紐思·亨布魯克
荷蘭語Anthonius Hambroek
諾姆茲1776年的書中插圖描繪安托紐思·亨布魯克(上圖中右著教服者)激勵守城士兵
出生1607年
荷蘭鹿特丹
逝世1661年9月
台灣
别名
  • 范無如區
  • 范堡
  • 漢布魯克
  • 漢布洛克
  • 亨伯魯克
职业荷蘭牧師

背景

编辑

1622年,荷屬東印度公司佔領福建外海的澎湖群島,將其作為於東亞轉口貿易的基地。1623年,荷蘭人在臺灣南部臺江一鯤身區域,建立一座簡單的砦城。1624年,在與明朝軍隊激戰了八個月以後,荷蘭人和中國官方達成協議,同意把設置於澎湖的要塞與武力砲臺毀壞,而年轉移至臺灣臺江,明軍則不干涉荷蘭對臺灣的佔領。至此,荷蘭人將臺江一鯤身砦城擴建為熱蘭遮城,並展開對臺灣南部的佔領。之後,並從海陸推進,攻下臺灣北部西班牙所佔兩城堡,成為臺灣真正的統治者。

傳教

编辑

除了武力佔領與經濟經營外,荷蘭也經由對臺灣的佔領事實來宣揚基督教,1625年,統治臺灣的荷蘭行政長官要求荷蘭方面派遣傳教士來臺,使此地的平埔族原住民能改信基督信仰。1636年,荷蘭人則在新港開辦了第一所以宗教教育制度化為主的學校,並將平埔族語羅馬文字化成新港文書,以此文字來擴大宣教成果。

他於1648年抵臺,被派駐於臺南麻豆社,兼管大武壠社哆囉嘓社諸羅山一帶的宣教事務。至1661年4月25日返巴達維亞荷兰语Batavia (Nederlands-Indië)城短暫述職為止,亨布魯克共於麻豆社傳教達14年之久。

圍城

编辑

1661年3月30日,因攻擊金陵不成的明鄭領導人鄭成功,決定攻取仍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殖民地的臺灣作為新的抗清根據地,他親率士卒25000人、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次日抵澎湖。除了留兵力3000駐守澎湖後,並於4月30日抵臺江門戶:鹿耳門,並利用漲潮出敵不意地在鹿耳門及禾寮港登陸。以優勢兵力包圍荷軍防守薄弱的普羅民遮城,並切斷荷軍水陸交通。不久,普羅民遮城遭鄭成功攻下。

攻下普羅民遮城的鄭成功決定再圍熱蘭遮城,就在轉進間,鄭成功俘虜了剛自巴達維亞荷兰语Batavia (Nederlands-Indië)返回臺灣的安托紐思·亨布魯克等六位基督教傳教士及其數位家眷。

勸降

编辑

俘虜安托紐思·亨布魯克等人的鄭成功,決定將這些人作為招降熱蘭遮城之用。除了把部分列城前;以作為招降城內約2000名士兵的人質外,更要求安托紐思·亨布魯克擔任使節,前往熱蘭遮城城內勸降。

1661年5月24日下午5點半,連同亨布魯克等5人,持白旗出現於城外,稱攜鄭成功函件而來。亨布魯克入城後,即將鄭成功招降文件給予行政長官揆一。經隨同翻譯語譯,函旨為「財貨惟爾攜去,城必須交出,如和平交出城,生命可保,延誤就是表示擇死。」

經城內要員的討論,揆一寫回信給鄭成功,信中表示決與城共存亡。而此時,安托紐思·亨布魯克亦鼓勵荷蘭守軍繼續與鄭成功對抗。

誅殺

编辑
 
安托紐思·亨布魯克在回到鄭成功軍營前,離開其女兒的歷史事件畫作,1810年由荷蘭畫家Jan Willem Pieneman英语Jan Willem Pieneman繪製

亨布魯克為顧及家人與其他人質安全,於得知揆一拒絕投降的決定後,仍決定離開熱蘭遮城返回鄭成功軍營。當時城內也有其他2名已嫁至城內的女兒,要求他留至城內,亨布魯克並未聽從。

回至鄭營後,鄭成功得知熱蘭遮城不投降消息,起初並未將他處死。鄭軍續圍攻荷軍,巴達維亞援軍於8月抵台,鄭氏極為驚懼,屯墾各地的鄭軍遭得知荷蘭援軍抵達的當地原住民衝殺,數千官兵陣亡,愛將亦遭擊傷重而死,鄭氏大怒,即以安托紐思·亨布魯克教唆原住民叛變為由,在9月將五百多名被俘男性人質一律斬頭處死,其中被處死的牧師,除了亨布魯克外,尚有兩位同樣被俘虜的傳教牧師;牟士牧師(Petrus Mus,駐諸羅山)、溫世繆牧師(Aronldus Winsmius,駐新港、赤崁)[1]

相關作品

编辑

約翰尼斯·諾姆茲(Johannes Nomsz)以安托紐思·亨布魯克被鄭成功誅殺過程做體裁的作品,以1770年代所發表的《漢布魯克劇曲》(又名《福爾摩沙圍城記》,Antonious Hambroek, of de belegering Van Formosa)荷文悲劇劇本最為出名。[3][4]該作品以詩文闡述亨布魯克,勸告守城兵士拒降的「光榮殉教」過程。該作品中,有「...我很清楚,我說這些話是在宣判我自己的死刑,但我絕不會因害怕而忘記我對上帝與公司的義務」、「殘忍的國姓爺(即鄭成功)一定會找理由殺害所有被俘虜的荷蘭人」及「屠殺荷蘭人來祭拜他所膜拜的撒但」等內文。此作品在2013年被翻譯成中文,以《福爾摩沙圍城悲劇》的書名出版。[5]

除此之外,亦有描繪此過程的數幅畫作,如存於臺灣由近現代畫家顏水龍所繪的《傳教士范無如區訣別圖》。[6]

參見

编辑

文內注釋

编辑
  1. ^ 1.0 1.1 鄭成功在熱蘭遮城勸降不成後處死牧師?. 蘋果日報. [2018-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6) (中文(臺灣)). 
  2. ^ 管仁健. 鄭成功為何要屠殺荷蘭牧師?(管仁健/著)@你不知道的台灣(管仁健/著)|PChome新聞台. 你不知道的台灣(管仁健/著). [2018-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中文(臺灣)). 
  3. ^ 諾姆茲著《漢布魯克劇曲》之卷首插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24-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7). 
  4. ^ Nomsz, Johannes. Antonius Hambroek, of De belegering van Formoza. Treurspel. Iz. Duim. 1775年5月14日 [2023年5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6月19日) –通过Google Books. 
  5. ^ 福爾摩沙圍城悲劇. [2023-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4). 
  6. ^ S L Yen Forum • View topic - 昭和10年(1935)顏水龍畫作:傳教士范無如區訣別圖. slyen.org. [2018-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英国英语). 

參考資料

编辑

延伸閱讀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