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銀行
大通银行(英語:JPMorgan Chase Bank, N.A.,商業名稱:Chase Bank,商標:大通、JP摩根、JP摩根大通[2])是一家美國的全国性銀行、摩根大通的子公司,專注于商業和零售银行業務。大通银行與JP摩根公司於2000年合併,該銀行前稱為大通曼哈頓銀行(英語:Chase Manhattan Bank)[3]。大通曼哈頓銀行是由大通國家銀行(英語:Chase National Bank)和曼哈頓公司銀行(英語:Bank of the Manhattan Company)於1955年合併而成立[4]。自2004年與芝加哥第一銀行合併以來,該銀行總部位於俄亥俄州哥倫布市 [5]。該銀行收購了華盛頓互惠的存款和大部分資產。
大通銀行 | |
---|---|
JPMorgan Chase Bank, N.A. | |
公司類型 | 子公司 |
公司前身 | 曼哈頓公司銀行 (創立於1799年9月1日 ) |
成立 | 2000年12月1日 |
代表人物 | William C. Weldon[1] |
總部 | 纽约 |
標語口號 | The right relationship is everything.(正確的關係就是一切。) |
产业 | 銀行 |
產品 | 金融服務 |
營業額 | US$ 7.1651 百億 (2014) |
净利润 | US$ 1.4778 百億 (2014) |
總資產 | US$ 2.6 兆(2014) |
員工人數 | 235,678 (2015) |
主要部門 | 零售金融服務、信用卡業務、商業銀行 |
母公司 | 摩根大通 |
网站 | Chase.com |
大通在全美設有4,700多家分行和15,000台自動櫃員機。摩根大通擁有309,930名員工(截至2023年)[6],並在10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 摩根大通目前擁有約4.2萬億美元的資產。
歷史
编辑曼哈顿公司
编辑美國大通銀行可追溯於1799年創立的曼哈顿银行。[9]
在1798的那场黃熱病流行後,(那时候曾有流动摊贩在街角贩卖棺材)。阿龙·伯尔創立了曼哈顿公司;該公司表面上是一間由布朗克斯河運送食水至紐約的公司,但事實上被設計成紐約第二間銀行——一間與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紐約銀行匹敵的銀行。
阿龙·伯尔與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除了作為商業競爭對手,亦是政治上競爭對手。他們在1804年7月11日進行決鬥,最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於翌日重傷死亡。當時決鬥所用的手槍由美國大通銀行持有,現時於摩根大通總部展出。
大通國民银行
编辑大通國民银行於1877年由約翰·湯普森創立[9],名稱由美國財政部長兼首席法官萨蒙·波特兰·蔡斯而來[11],雖然蔡斯與銀行業無關[9]。大通國民银行於1920年代透過旗下的證券公司收購了幾家規模較小的銀行,其最著名的收購案是1930年代收購了大股東是小約翰·洛克斐勒的纽约公平信托公司[12],這使其成為美國乃至世界級的大型銀行。大通国民银行也积极参与石油工业的投资中,董事会管理层与标准石油的公司继承者长期保持联系,其后改为埃克森美孚。
合併
编辑1955年,大通国民银行与曼哈顿银行合并为大通曼哈顿银行[9]。因为大通国民银行是相对较大的银行,所以大通国民银行最初拥有“曼哈顿银行”作为其外号,但这就泄露了伯尔最初以曼哈顿公司作为银行的意图,这不单包括需要条款来允许它用盈余资金来启动银行,还需要股份持有者的一致同意来完成银行的收购。最后交易是因为调整为大通国民曼哈顿公司银行而获得成功,而约翰·J·麦克洛伊成为合并公司的董事长,这样就不需要股份持有者的一致同意。在麦克洛伊的后继者George Champion带领下, 共1799间过时的州际分行被合并为一间现代银行。1969年,在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带领下,银行成为银行控股公司大通曼哈顿集团的旗下一份子[11]。
最近購併
编辑1996年7月,收购汉华实业银行的化学银行成功兼并了美国大通银行。尽管在国家登记的名字依然是化学银行,但因为大通银行更为世人所知,所以依旧以大通曼哈顿银行命名。随后,JP摩根集团与大通曼哈顿银行在2000年12月正式合并。合并后,公司更名为JP摩根大通。在2004年,其继而收购了芝加哥第一银行,使得美国大通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信用卡发行商。2008年3月24日,JP摩根大通成功收购了曾为2007年全美第五大投资银行的贝尔斯登。
摩根大通集团於2008年9月25日以19億美元收购華盛頓互惠銀行。華盛頓互惠銀行在西海岸常年来对顾客的各种免费政策也随着被Chase的兼并而改变。
美国境外的信用卡公司
编辑大通银行在加拿大为百思买(BestBuy)、Future Shop、西爾斯百貨(Sears)等公司签发Store Credit Card,但是不在加拿大从事其他金融业务。2018年3月大通銀行宣布,退出加拿大信用卡市場,關閉了所有信用卡帳戶,随后又于2019年8月宣布其加拿大持卡客户的所有信用卡债务无需偿还[13]。
图集
编辑腳註參考
编辑- ^ Touryalai, Halah. Jamie Dimon's Power Struggle: Loses Bank Chairman Role, A Bigger Blow May Come Next. Forbes. October 4, 2013 [2013-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 ^ Terms of use. JPMorgan Chase. 2016-08 [2017-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英语).
- ^ The History of JPMorgan Chase & Co. (PDF). JPMorgan Chase & Co. 2008 [2011-10-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9-27).
- ^ J.P. Morgan Chase & Co.. 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Company Histories. St. James Press. 2001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05).
- ^ History of Our Firm. JPMorgan Chase & Co.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 ^ Number of employees of JP Morgan Chase from 2008-2023.
- ^ Tully, Shawn. Will the banks survive?. Fortune Magazine/CNN Money. February 27, 2009 [200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9).
- ^ Citigroup posts 4th straight loss; Merrill loss widens. USA Today. Associated Press. October 16, 2008 [200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8).
- ^ 9.0 9.1 9.2 9.3 History of JPMorgan Chase: 1799 to present (PDF). JPMorgan Chase & Co. [2007-11-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1-29).
- ^ Koeppel, Gerard T. Soaking the poor. The Economist. 2000-03-16 [2011-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9).
- ^ 11.0 11.1 J.P. Morgan Chase & Co.. 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Company Histories. St. James Press. 2001 [200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5-05).
- ^ David Rockefeller, Memoirs,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2. (pp.124-25)
- ^ Alyssa Newcomb. Chase cancels Canadian customers' credit card debts. NBC News. [2019-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8).
進階閱讀
编辑- The Chase: The Chase Manhattan Bank, N.A., 1945-1985, John Donald Wils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86.
- Memoirs. David Rockefeller,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2.
- The Chairman: John J. McCloy - 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Establishment, Kai Bird,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2.
- Water for Gotham: A History, Gerard T. Koeppe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外部連結
编辑- Chase.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n Evolutionary View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Chase Manhattan Bank, 1917 to 1996. A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enter study (pdf) completed in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