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幼文
杜幼文(?—477年7月18日),京兆杜陵人。南朝宋將領,青冀二州刺史杜驥第五子。在宋至散騎常侍,為宋後廢帝所忌而被殺。
生平
编辑杜幼文為人輕薄無行,元嘉二十七年北伐期間任武陵王劉駿的武陵國左常侍,並奉命在劉泰之統帥下襲擊入侵汝陽的北魏軍,然終被魏軍擊敗,回後被收付尚方[1]。宋明帝即位後不得四方支持,杜幼文時以步兵校尉先助明帝擊潰三吳地區反抗力量,後又參與抵禦自尋陽東下的劉胡大軍。在相持不下之際,明帝為安撫眾心而派了吏部尚書褚淵到前線選任人才,不少將領都藉此索取官職,幼文就求黃門郎,但卻為明帝拒絕,認為他們這樣是藉國難違反朝廷典章,並無臣節。不過幼文終亦助明帝消滅對抗他的尋陽政權[2][3],並因此功勳獲進驍騎將軍,封邵陽縣男,食邑三百戶。不過幼文不久就因巧言奸佞而被奪去爵位。泰始五年(469年),杜幼文任征北諮議參軍,而征北將軍、廬江王刘祎聽信柳欣慰的謀反計劃,柳欣慰更尋求幼文、左將參軍宋祖珍及前鄀令王陵伯的支持,劉祎亦送了一個金盒賄賂幼文,但幼文還是將事件報告給明帝[4]。最終柳欣慰等人被殺,劉祎亦被逼自殺,而幼文則拜黃門侍郎。後幼文轉為輔國將軍、梁南秦二州刺史[5]。
宋後廢帝繼位後,朝政仍然由阮佃夫等明帝倖臣掌握,而杜幼文則與阮佃夫親好,入為散騎常侍,並聚斂了大量財富,每天都在府中演奏音樂,並有女伎數十人。元徽五年(477年),阮佃夫因圖謀廢立而被誅殺,廢帝遂很忌憚幼文,不過幼文仍舊和沈勃及孫超之一起,一晚後廢帝夜出時聽到幼文府內演奏的音樂,愈想愈不忿,最終在六月甲戌日(7月18日)親自領宿衞兵誅殺幼文等,連帶兄長長水校尉杜叔文以及一眾子姪都被殺[6][7][8]。
參考資料
编辑- ^ 《宋書·索虜傳》:「壽遣從弟永昌王庫仁真步騎萬餘,將所略六郡口,北屯汝陽。時世祖鎮彭城,太祖遣隊主吳香鑪乘驛敕世祖,遣千騎,齎三日糧襲之。世祖發百里內馬,得千五百匹。眾議舉別駕劉延孫為元,延孫辭不肯行,舉參軍劉泰之自代。世祖以問司馬王玄謨、長史張暢,暢等並贊成之。乃分為五軍,以泰之為元帥,與安北騎兵行參軍垣謙之、田曹行參軍臧肇之、集曹行參軍尹定、武陵國左常侍杜幼文五人,各領其一。謙之領泰之軍副殿中將軍程天祚督戰,至譙城,更簡閱人馬,得精騎千一百匹,直向汝陽。虜不意奇兵從北來,大營在汝陽北,去城三里許。泰之等至,虜都不覺,馳入襲之,殺三千餘人,燒其輜重。……虜眾一時奔散,因追之, 行已經日,人馬疲倦、引還汝南。城內有虜一幢,馬步可五百,登城望知泰之無後繼,又有別帥鉅鹿公餘嵩自虎牢至,因引出擊泰之,泰之軍未食,旦戰已疲勞,結陣未及定,垣謙之先退, 因是驚亂,棄仗奔走,行迷道趨溵水,水深岸高,人馬乘走水爭渡,泰之獨不去,曰:『喪敗如此,何面復還。』下馬坐地,為虜所殺。肇之溺水死,天祚為虜所執,謙之、定、幼文及將士免者九百餘人,馬至者四百匹。世祖降安北之號為鎮軍將軍,謨、延孫免官,暢免所領沛郡,謙之伏誅,定、幼文付尚方。」
- ^ 《宋書·孔顗傳》載宋明帝檄文:「左軍垣恭祖、步兵校尉杜幼文、冗從僕射全景文、員外散騎侍郎孫超之,並舉虎旅, 駱驛雲赴。」又載:「太宗以四郡平定,留吳喜統全景文、沈懷明、劉亮、孫超之、壽寂之等東平會稽,追齊王、張永、姚道和、杜幼文、垣恭祖、張靈符北討。」
- ^ 《宋書·鄧琬傳》:「太宗欲綏慰人情,遣吏部尚書褚淵至虎檻選用將帥以下,申謙之、杜幼文因此求黃門郎,沈懷明、劉亮求中書郎。建安王休仁即使褚淵擬選,上不許,曰:『忠臣殉國,不謀其報,臨難以干朝典,豈臣下之節邪。』」
- ^ 《宋書·廬江王祎傳》:「泰始五年,河東柳欣慰謀反,欲立祎,祎與相酬和。欣慰要結征北諮議參軍杜幼文、左將參軍宋祖珍、前鄀令王陵伯等。祎使左右徐虎兒以金合一枚餉幼文,銅鉢二枚餉祖珍、隆伯。幼文具奏其事。」
- ^ 《宋書·杜幼文傳》:「後以發太尉廬江王祎謀反事,拜黃門侍郎。出為輔國將軍、梁南秦二州刺史。」
- ^ 《宋書·廢帝紀》:「六月甲戌,誅司徒左長史沈勃、散騎常侍杜幼文、游擊將軍孫超之、長水校尉杜叔文。」
- ^ 《宋書·杜幼文傳》:「廢帝元徽中,為散騎常侍。幼文所莅貪橫,家累千金,女伎數十人,絲竹晝夜不絕,與沈勃、孫超之居止接近,常相從,又並與阮佃夫厚善。佃夫死,廢帝深疾之。帝微行夜出,輒在幼文門牆之間,聽其弦管,積久轉不能平,於是自率宿衞兵誅幼文、勃、超之等。幼文兄叔文為長水校尉,及諸子姪在京邑方鎮者並誅。唯幼文兄季文、弟希文等數人,逃亡得免。」
- ^ 臺灣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兩千年中西曆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