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北衡(1893年—1961年10月26日)中將,原名機,字伯衡,後改北衡,別名汝福,浙江縉雲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5軍軍長。

施北衡
施北衡將軍
出生 大清浙江省縉雲
逝世 中華民國臺北市
效命 中華民國
军种 中華民國陸軍
服役年份1916年–1952年
军衔陸軍中將
统率第75軍
西北補給區司令
漢口第二補給區司令
上海港口司令
参与战争北伐戰役
勦共戰役
對日抗戰
其他工作國民大會代表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在原籍浙江省縉雲縣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生平

编辑

施北衡於15歲時被保送進入浙江陸軍小學,1911年畢業後升入南京陸軍第四中學。入學甫3月,遇辛亥革命,遂離校參加革命軍,曾任浙軍排長。後進入保定陸軍軍官軍校就讀,1916年第二期砲科畢業。畢業後至上海參加討袁軍事活動,袁逝世後乃入浙軍第2師,任連附。1919年,赴北京陸軍部任職,同年冬,考入陸軍大學第六期。

1923年,施北衡返浙任軍官教育團教官。1924年至1927年間,任砲兵營營長及中校參謀。後加入北伐,任新編第15師參謀長,第31師副師長。1928年北伐完成後,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官及戰史編纂委員會委員。1932年,任陸軍第18軍參議,後任陸軍第59師參謀長,並以此職位參加江西剿共之役。但該師為共軍圍殲,施北衡與師長陳時驥都被俘。可能是化裝冒充士兵,未暴露身份,不久被共軍釋放 [1]。1934年,任陸軍第18軍參謀長。1936年1月,施北衡晉升少將。

抗戰爆發之後,曾參加淞滬之役,升任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部參謀長。1938年,任武漢衛戍總司令部參謀長,旋改任第九戰區長官部參謀長,參與武漢會戰。1939年8月,晉任中將。1941年,任陸軍第75軍軍長,參加反攻宜昌之役。1942年,升任第二十六集團軍副總司令,後調遠征軍長官部參謀長,駐雲南楚雄。1944年,改任第一戰區長官部總參議。

抗戰勝利後,先後擔任聯勤總部西北補給區司令、漢口第二補給區司令及上海港口司令。在上海港口司令任內,回縉雲參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並獲當選。1948年,改任國防部中將部員,之後隨國民政府撤退至台灣,任國防部中將參議,後聘為行政院設計委員。

施中將於1952年10月退役。1961年10月26病逝臺北。

註解

编辑
  1. ^ 參見施北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缙云新闻网

參考文獻

编辑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施北衡》,《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七十五軍軍史》.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1999. 

外部連結

编辑

施北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缙云新闻网